2020-08-31 17: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這支同老百姓貼得最近
聯繫最緊的隊伍
贏得人民聲聲讚譽
有多少次聲聲呼喚
就有多少次最美逆行
有多少次出生入死
就有多少次不離不棄
洪水讓很多人害怕
卻也讓更多人緊密地聯繫在了一起
100隻鵝與貧困戶老人
哪裡最危險,哪裡就有他們的身影
7月12日,永修縣的消防隊員們
已經連續戰鬥30多個小時
剛剛完成了一起大堤險情的處置
消防戰士不是不能夠睡
是他們不捨得睡
他們害怕,救援的速度
趕不上漲水的速度
正當大家一身疲憊
準備回隊休整時
命令又來了
修河三角聯圩潰堤
決堤了!
這簡直是晴天霹靂
隊長劉成奎當時心裡就一繃
他明白這個圩裡面
有5萬多畝地、2.6萬人
由於雨勢猛烈
鄱陽湖的水位不斷升高
滔天的巨浪
將圩堤的最後一道屏障狠狠擊碎
積蓄已久的洪水
向三角鄉內奔襲而來
正在吃飯的群眾
聽到有人叫
倒圩了!
倒圩了!
嚇得雙手雙腳全抖起來
老百姓可能會被衝走、會被淹死,我們先去一秒,就可以多這一秒,把他救出來。
——謝金霞
消防隊員奔赴三角鄉
此時,14個行政村逐漸被洪水淹沒
不到40個人的消防隊伍
要在68平方公裡的三角鄉內
搜索並轉移群眾
與洪水搶生命
談何容易?
可在他們的努力下
2000多名群眾成功轉移
正當謝金霞向村莊深處進發時
遇到了一位前來求救的村民
他爸媽被困在偏僻的村落裡
問路、打電話
3個小時之後
謝金霞終於找到了兩位老人家
眼看著洪水就要蓋過屋頂
就在這滅頂之災
即將到來之際
兩位老人居然不願撤離!
附近村莊裡所有的鄉親
都因為洪水撤離了
可他們卻執意守在
這片已成孤島的家園中
原來,老人是貧困戶
洪水把他家裡的財產基本上都衝走了
留下的只剩將近100隻鵝
這是老人一把米一把面養大的
馬上就可以賣了
這是他們唯一的指望
一邊是即將被洪水吞噬的房子
一邊是堅決不願割捨財產的老人
從被救到施救
想到洪水
我們都會想到1998年
那一年,洪水滾滾而下
九江危在旦夕
是數萬名抗洪英雄前赴後繼
他們風華正茂
他們視死如歸
「98抗洪精神」就此融入
九江市消防救援支隊
指戰員們的血液裡
那一年,9歲的袁展滿
和父母被困在家中
就在全家快陷入絕望的時候
一群滿臉泥巴的消防員出現了
全家得救了
這個9歲的男孩告訴自己
長大以後
我也要成為這樣的英雄
可怎麼成為英雄?
沒人能告訴他
從18歲穿上消防制服開始
他學著記憶裡的身影
狠狠地逼自己訓練
他知道有一天
他一定會到生死攸關的
災難事故救援現場
去找一找答案
可現實的災難現場
總會有訓練無法預料的情況
7月,洪災來了
正在家裡休假的他
提早結束休假歸隊
與大部隊去三角鄉會合
可是路上他接到了母親的電話
家裡內澇了
他聽了心裡咯噔了一下
有一絲猶豫
那可是他的母親啊
1998年的那次洪水
母親與袁展滿一同經歷了那樣的恐懼
如今袁展滿怎會不想
衝到她身邊,保護她?
可母親卻說
政府已經開始安排疏散
此刻三角鄉的百姓們更需要你
三角鄉的景象,似曾相識
他和戰友背著滿眼噙淚的老人
抱起啼哭不止的孩子
看著他們的眼睛
袁展滿就像看到了
9歲時害怕得渾身顫抖的自己
守護了同一片土地
水火見忠誠
這群英雄的信念超越時空
1998年長江抗洪
2008年冰災救援
2016年長江永安堤的管湧
2019年奧德瑞倉庫的大火
任務不斷更新
成績也不斷續寫
九江支隊打過太多的硬仗
雖然他們脫下「橄欖綠」
換上了「火焰藍」
但是他們的戰鬥作風不減
他們護民平安
實現九江市連續15年
沒有發生死亡3人以上的較大火災
面對危險
他們習慣了逆行
習慣了連續作戰
這些對於群眾來說是不常見到的危險瞬間
對於消防員來說卻是日常
他們有對這份職業的獨特情感
曾經,謝金霞很帥
但是因為一次救援
他的臉發生了一些變化
一次救援中,他受傷骨折了
當時他顧不上這點傷
直到回家吃飯的時候
才感覺到傷痛
但他沒有想很多
直到臉部變形變大了
到醫院一檢查
他才知道臉部骨折了
哪有什麼天生的英雄?
消防員也是普通人
他們也有父母、愛人、朋友
他們也會有害怕恐懼和擔心
但是因為他們身上的這身制服
因為他們肩上的這份責任
他們每一次都會選擇
挺身而出 向險而行
在抗洪的一次又一次考驗裡
九江支隊的消防隊員創造了
無救援事故
無指戰員傷亡
無群眾因災死亡的戰績
在《時代楷模發布廳》的錄製現場
中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梁言順
為江西省九江市消防救援支隊
頒發獎牌和證書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他們無愧於
這身中國「火焰藍」
所有的迎難而上、救民水火
終將被國家和人民長久紀念
一個熱愛生命、敬仰英雄的民族
不會忘記
為之付出青春和熱血的戰士
讓我們誠心祝福
希望中國所有的消防員
能平平安安地出徵
平平安安地歸來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
進入《時代楷模發布廳》
央視頻直播間
↓↓↓
來源:時代楷模發布廳
*微信改版後,
好多人都說找不到發布哥了,
為了第一時間收到推送,
原標題:《致敬!洪水到來之後,他們是擋在我們身前的最強堤壩》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