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為中心——寫在蘭溪洪水退卻之際

2020-12-06 浙江在線

2017-06-29 18:08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徐賢飛

六月的江南,浸潤於梅雨中。

當蘭溪楊梅紅時,洪水總是如期而至。2017年6月,雨就沒有停過,到24日河水開始暴漲。繼1955年「6·21」特大洪水(33.49米)以來,錢塘江流域的最大洪水衝入蘭江,洪峰水位達到32.04米。

今天,太陽重照大地,蘭溪在「消化」著洪災:水道旁,人們衝洗著家具;公園裡,工人衝刷著淤泥;守護堤壩的子弟兵,陸陸續續地走了。送行的隊伍很長很長,大家向子弟兵敬禮,手裡拿著錦旗、雞蛋、蘋果……想往子弟兵手裡塞,淚別子弟兵。這是蘭溪人的心意。

日子在慢慢恢復平靜,床搬回家了,雞放出來了,豬趕回了豬欄。這場62年以來最大的洪水,金華市沒有接到一例人員傷亡的報告。只要人還在,一切就都會好。

省第十四次黨代會報告指出,「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我們的奮鬥目標。」在大災大難面前,沒有人員傷亡,就是最深刻的「以人民為中心」,金華和蘭溪都做到了。

「一江春水向東流」,到金華就成了「向西流」。發源於磐安高山的水流,分南北兩路,北路經東陽、義烏、金東,南路經永康、武義,融入金華江後,與衢州方向的水流一同,注入蘭江。

蘭溪是三江匯流之地,自古因水得名,因水而興,也常受水患。歷史上,蘭溪老城區「十年九澇」,常常「堂前水漫遊,城中可撐船」。據蘭溪水文資料,建國以來至2015年,蘭江超警戒水位洪水有100多次;其中,超危急水位就有41次。

資料圖

水災,是蘭溪人民的心頭之痛。

今年的洪水,異常兇猛。25日6點,實測蘭江水位30.87米,超警戒水位2.87米;到8點時,蘭江水位已達31.15米,超警戒水位3.15米。金華、衢州的雨還在下,蘭溪處於危機時刻。

此時,省委、省政府來了。25日早上8點15分,省政府防汛防臺抗旱指揮部視頻連線蘭溪,省防指指揮、副省長孫景淼作出重要指示。為減輕蘭溪的防汛壓力,省防指及時採取措施:加大下遊富春江下洩流量最大至14000立方米/秒;與省電力公司、烏溪江水電廠協調,湖南鎮水庫當天凌晨零時至12時暫停發電,實施與衢江幹流洪峰錯峰,減少流量350立方米/秒;根據氣象部門預報,對錢塘江洪水滾動播報;調撥20萬條編織袋,5萬平米彩條布、5千平米土工布,支援蘭溪防汛搶險。

金華市幾位主要領導冒雨趕到蘭溪,漏夜巡堤壩,親臨現場指揮。蘭谿市主要領導徹夜守護,調配全市資源,連發人員轉移令、防汛搶險緊急動員令、抗洪搶險公開信等,呼籲廣大黨員奔赴抗洪第一線,呼籲市民配合調度,服從組織安排,力保家園安全。

以上率下,眾志成城,一首抗洪救險的戰歌,被蘭溪黨員幹部用汗水、智慧澆灌開來。

6月25日下午,省委副書記、代省長袁家軍在省政府防汛抗臺抗旱指揮部連線蘭溪,聽取蘭溪防汛工作情況匯後,對蘭溪防汛作出重要指示,全省要把保蘭溪作為防汛的重中之重。

「全省保蘭溪!」接到這樣的指令時,許多蘭溪老人眼眶都紅了。蘭溪是窪地,歷史上多少回都是蘭溪要為全省做貢獻的。蘭溪人已經習慣了在梅雨季後,把床搬上高地,把家什寄存在親朋好友家中。

26日上午,省委常委會議專題研究部署防臺防汛工作,省委書記車俊強調,要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圍繞「不死人、少傷人」的目標開展各項工作。

「以人民為中心」,省黨代會裡的這句話,在蘭溪這場洪災時,是這樣的實在——

蘭谿市防汛辦主任陳東升一米八的大個子,向金華市領導匯報蘭溪越來越嚴峻的防洪形勢時,哭了。這個漢子從22日到29日,就沒進過家門,甚至連著幾天沒刷牙沒洗臉;此前的十來天,他也只是回家拿了兩回換洗衣服;

陳東升在工作。

蘭谿市委書記朱瑞俊把辦公室和宿舍都搬到防汛指揮部,三天三夜裡,他上通下達,把蘭溪情況及時向省市報告,科學統籌,得力指揮,擂戰鼓,鼓士氣。

蘭谿市長蔡豔在香溪鎮巖山中學安置點看望安置群眾,受災轉移的洲上村鄭奶奶知道市長要去村裡,拉著她的手,把鑰匙交給她,請她幫忙餵雞。因要走訪多個受災點,蔡豔把任務委託給了村幹部,鄭奶奶的雞沒有餓著。

鄭奶奶拉著市長蔡豔的手,要求幫助餵雞。

26日零時30分,梅溪流域前畈排澇站附近壩體局部坍塌,香溪鎮黃沙圩片區陸續進水,危及4個村莊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一早,金華市委書記趙光君第二次趕赴蘭溪,在壩體坍塌現場,指揮受災群眾轉移和研究坍塌壩體修復具體方案;隨後在蘭溪防指坐鎮指揮,直到洲上村村民大部分轉移,坍塌壩體進入修復。

還有洪峰到達當晚守在蘭溪的金華市委副書記、市長暨軍民和金華市委副書記馬小秋;守著梅溪流域前畈排澇站壩體合攏的金華市副市長張偉亞。

還有臨危受命,拍著胸脯保證完成壩體坍塌合攏任務的蘭谿市老水利局長、現任蘭溪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邵茂良。

還有光顧著給群眾搶險,錯過兩個女兒的電話,讓女兒被洪水困於家中的村幹部趙美良;剛做完手術沒幾天,又在民兵們一起抗沙包的橫溪鎮國慶村黨委委員柳長慶;兒子將畢業,三天沒著家的抗洪伉儷呂秀紅、鄭文忠……

敢於擔當的背後,是對黨和人民的忠誠。

洪水已奔騰而去。這幾天,蘭溪不少黨員幹部的嗓子都啞了,有些人常幻聽,以為自己的手機在響。長時間的精神高度緊張,讓他們一下子松馳不下來了。

回望這場洪水,蘭溪是多麼的幸運。這是1955年以來的最大的洪水,比2011年「6.20」特大洪水,水位還要高出18釐米,洪峰流量還要大2000立方米每秒。蘭溪大部分堤防都已經到達防禦極限,老城區城牆已全線沒頂,農防堤壩也已經達到設計20年一遇防洪標準的極限。

如此險情之下,蘭谿市在省委、省政府及金華市委、市政府的幫助下,科學決策,通過協調聯絡上下遊調洪錯鋒、四個5年一遇防洪標準的提前充水保壩、10年一遇標準堤防全線緊急加高加固、申請調用部隊武警緊急前來增援、危險區域緊急人員轉移撤離、溪西城區二道子堤緊急搶築、險情區域防災警報緊急拉起等手段,取得奇蹟般的勝利。

與2011年「6.20」特大洪水相比,儘管洪水水位高出18釐米,內澇受淹面積卻減少三分之二,且無人員傷亡。

這場奇蹟的背後,匯集了太多人的力量。接到增援請求,2200名部隊官兵、960名民兵預備役的緊急馳援。19歲的李師峰,是第七十二集團軍某旅一營一連戰士,他在日記中寫道:「同志們都非常地賣力,因為後面還有洪峰會來,我們要在洪峰到來之前壘好沙袋牆,保證水不會衝垮沙袋後流向城市去危害人民。一個人都沒停,儘管很累,但我們不能停。」

25日夜,省紅十字會組織省內水上救援隊14支197人連夜趕赴蘭溪,他們帶著49艘衝鋒舟皮划艇,2輛兩棲戰車,連夜投入戰鬥。

省第十四次黨代會報告裡寫道:「始終把人民擺在第一位置,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穿於經濟社會發展各個環節,做到『群眾想什麼、我們就幹什麼』,鞏固富民成果、增進人民福祉、確保社會安定,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

鄭奶奶的雞一隻也沒有少,洲上村村民歡歡喜喜地回家了。喉嚨已經嘶啞的幹部,與臉上洋溢著笑容的村民相輝映,風雨過後,顯得格外美好。

1498730896000

相關焦點

  • 吳志強:蘭溪再創輝煌的城市規劃師
    吳志強說,父親14歲離開蘭溪,一直很掛念家鄉,不停地通過匯款的方式為蘭溪的建設添磚加瓦,到90多歲寫字都顫顫巍巍了還在那裡寫匯款單。「父親去世後,我在整理遺物時發現,遺物的很大一部分就是匯款單,包括支持蘭溪農村修路、裝自來水、災後重建、村莊整修、祠堂修葺等等。」「其實,我們小時候很苦,家裡一直能省則省,但父親仍然堅持給蘭溪匯款。」
  • 蘭溪蘭江突破危急水位 61道鋼閘門力保蘭溪老城區
    蘭溪插口村半個村子被淹  出行靠小木船  大雨下了一天一夜。昨天早上,蘭谿市赤溪街道插口村的村民一起床,就發現村裡地勢低的一些房子已經進了水。幾乎每過一小時,洪水就會上漲10釐米,村民們趕緊把東西搬到樓上。
  • 【瀫水名流】第三季 · 第一集蘭溪鄉愁記憶竟如此美!——葉劍鴻的蘭溪八景圖!
    現為梅溪書畫社社長,中國黃賓虹藝術研究會副秘書長,中國美協金華創作基地副主任,浙江省美協會員、浙江省作家畫院特聘畫師,金華市美協常務理事,金華書畫院特聘畫師,蘭谿市美協原副主席。曾任共青團蘭谿市委書記,金華市四屆青聯常委,蘭谿市十屆人大常委。
  • 8月蘭溪人氣樓盤排名 你關注的樓盤第幾名?
    據房天下數據研究院數據顯示,8月蘭溪最受歡迎的樓盤分別是位於蘭谿市蘭花路與同濟路路口(外國語中學對面)的蘭溪院子、振興路555號的錦繡天成、西山路與環城西路交匯的溪望文華軒、振興路以北、永順路以西的蘭溪·寶龍廣場、衢江路7號的新湖香格裡拉。
  • 為國家寫史 為人民立傳
    為國家寫史、為人民立傳、為時代明德,當代中國研究所肩負著國史研究、編纂和宣傳的光榮職責,發揮著「修史、資政、育人、護國」的重要作用。今天,當代中國研究所滿載豐碩成果迎來建所30周年。三十而立,風華正茂。首先,我代表院黨組向當代中國研究所全體幹部職工表示熱烈祝賀!向與會各位領導、嘉賓、專家學者表示熱烈歡迎!
  • 人民為中心 專業做支撐——長沙市2020年防汛工作側記
    受強降雨及上遊來水影響,湘資沅澧四水和洞庭湖共84站次河道發生超警戒及以上水位洪水,洞庭湖控制站城陵磯9月2日才完全退出警戒水位,歷時長達60天,超警天數居有實測記錄以來的第2位……  「就在這樣一個形勢下,我們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兩個堅持、三個轉變』防災減災救災理念,堅持生命至上、人民至上,以人民為中心,用專業做支撐,取得了未垮一庫一壩、未潰一堤一垸、未發生群死群傷的決定性勝利
  • 蘭溪速度!從籤約到投產不到兩個月,「欣動能源」今天投產
    蘭溪速度!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蘭谿市融媒體中心
  • 蘭溪楊梅亮相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品牌...
    原創 蘭谿市融媒體中心 蘭溪發布蘭溪作為中國楊梅之鄉,浙江中西部最大的楊梅產區,有楊梅種植面積近7萬畝,年總產量達3.6萬噸,年總產值4億元以上,並形成了極具特色的「五十裡楊梅長廊」,是蘭溪一張「金名片」。在做足鮮果的文章同時,蘭溪著力推動楊梅產業縱深發展,實現楊梅罐頭、楊梅酒、楊梅幹、楊梅汁等產品深加工,讓楊梅產業從「一月紅」變「全年紅」。
  • 杭州發布洪水黃色預警,洪峰將於明早6點左右到達閘口站
    杭州發布洪水黃色預警杭州市水文水資源監測中心今天12時發布洪水黃色預警:蘭江流域蘭溪以上24小時面雨量35.9毫米,氣象預報未來72小時降雨100至120毫米,據此預報蘭江流域三河站將於今明兩天發生超過警戒水位的洪水
  • ——寫在馬克思誕辰200周年之際
    新華社北京5月5日電 題:永恆的真理 時代的篇章——寫在馬克思誕辰200周年之際新華社記者張曉松、黃小希、羅爭光、林暉歷史長河奔流不息,真理之光穿越時空。1818年5月5日,德國小城特裡爾,一代偉人馬克思誕生。200年後,世界東方。
  • 蘭溪創新服務加快項目落地生根
    一個項目 一套專班 一抓到底| 蘭溪創新服務加快項目落地生根 一個項目 一套專班 一抓到底| 發布日期:
  • 以人民為中心是唯物史觀的本質體現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立場,就要始終堅持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堅持一切為了人民,堅持把黨的群眾路線貫徹到治國理政的全部活動之中。一、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在漫長的中華民族發展史中,中國人民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創造了燦爛輝煌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鑄造了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
  • 蘭溪疑現全國最大地下石窟
    2017-04-20 13:47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杜羽豐 何賢君 蘭溪報導組
  • 「以人民為中心」戰略思考的升華
    從單提「獲得感」到「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並提,是對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的呼應,是對人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回應,蘊含著「以人民為中心」的深遠戰略思考。集中體現「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獲得感」,針對的是如何全面深化改革這一重要問題。
  • 孫東生:一以貫之地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一、聚焦讓人民群眾過上更好的日子 讓人民群眾過上更好的日子,是對以人民為中心最直觀的詮釋。中國共產黨始終將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歸根到底為了滿足群眾美好生活需要;在疫情中不惜一切代價搶救生命,始終將「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作為價值追求。
  • 「富15代」貝聿銘:源自「浙江蘭溪」的名門望族
    但很少人知道,在介紹貝氏的時候,後面都會加上六個字:原籍浙江蘭溪。據《吳中貝氏家譜》記載,原籍浙江金華府蘭溪縣的貝蘭堂作為蘇州貝氏的始祖,於明朝嘉靖年間以行醫賣藥為生定居蘇州。這樣說,貝聿銘是蘭溪人也是合乎情理的。
  • 擘畫新藍圖 開啟新徵程——寫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召開之際
    這是意義非凡的高光時刻——作為重要議題,會議將審議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為未來5年乃至15年中國發展擘畫藍圖。這是逐夢未來的重要裡程碑——在「十三五」規劃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即將勝利完成之際,中國將推動「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有機銜接,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
  • 洪水衝出來的小龍蝦別吃,小心橫紋肌溶解
    從7月開始,各地政府部門陸續發布預警,疾控中心也加強了流行病學追蹤。雖然仍然沒有找到致病原因,但共性特徵與2010年南京的案例類似:小龍蝦吃的比較多,喜歡吃蝦頭和蝦黃。這口鍋小龍蝦是甩不掉了。儘管找不到明確的致病原因,但專家們高度懷疑是某種藻類毒素導致。這種毒素應該是耐熱的,所以無論如何烹飪都不能破壞。它很可能是脂溶性的或者和脂肪結合,因此吃蝦黃的時候容易中招。
  • 蘭溪留存的這六座塔,你知道多少?
    歷史悠久的蘭溪,在金華各縣市中建古塔是最多的,目前已知的至少有8座,現存6座。蘭谿市融媒體中心《大美蘭溪》電視欄目出品的《寶塔探尋記》,為你盤點蘭溪幾座被人們津津樂道的寶塔和它們的流年往事。能仁塔能仁塔位於蘭溪城區內的大雲山上,山上大樹參天,四處鬱鬱蔥蔥。
  • 赫爾大學為河口洪水研究項目拿到超10萬英鎊資金
    該大學的研究人員參與了一項耗資35萬英鎊的新項目,旨在更好地預測英國14個河口的洪水。由於英國約有2000萬人生活在面臨洪水威脅的河口附近,這項研究至關重要。他說:「這個新項目將使用赫爾大學開發的功能強大的計算機模型來預測英國多達14個不同河口的洪水。」「英國氣象局(metoffice)對未來氣候的最新預測中,預測的降雨量和湧潮將被輸入赫爾(Hull)的模型,為英國繪製新的洪水風險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