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29 18:08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徐賢飛
六月的江南,浸潤於梅雨中。
當蘭溪楊梅紅時,洪水總是如期而至。2017年6月,雨就沒有停過,到24日河水開始暴漲。繼1955年「6·21」特大洪水(33.49米)以來,錢塘江流域的最大洪水衝入蘭江,洪峰水位達到32.04米。
今天,太陽重照大地,蘭溪在「消化」著洪災:水道旁,人們衝洗著家具;公園裡,工人衝刷著淤泥;守護堤壩的子弟兵,陸陸續續地走了。送行的隊伍很長很長,大家向子弟兵敬禮,手裡拿著錦旗、雞蛋、蘋果……想往子弟兵手裡塞,淚別子弟兵。這是蘭溪人的心意。
日子在慢慢恢復平靜,床搬回家了,雞放出來了,豬趕回了豬欄。這場62年以來最大的洪水,金華市沒有接到一例人員傷亡的報告。只要人還在,一切就都會好。
省第十四次黨代會報告指出,「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我們的奮鬥目標。」在大災大難面前,沒有人員傷亡,就是最深刻的「以人民為中心」,金華和蘭溪都做到了。
一
「一江春水向東流」,到金華就成了「向西流」。發源於磐安高山的水流,分南北兩路,北路經東陽、義烏、金東,南路經永康、武義,融入金華江後,與衢州方向的水流一同,注入蘭江。
蘭溪是三江匯流之地,自古因水得名,因水而興,也常受水患。歷史上,蘭溪老城區「十年九澇」,常常「堂前水漫遊,城中可撐船」。據蘭溪水文資料,建國以來至2015年,蘭江超警戒水位洪水有100多次;其中,超危急水位就有41次。
資料圖
水災,是蘭溪人民的心頭之痛。
今年的洪水,異常兇猛。25日6點,實測蘭江水位30.87米,超警戒水位2.87米;到8點時,蘭江水位已達31.15米,超警戒水位3.15米。金華、衢州的雨還在下,蘭溪處於危機時刻。
此時,省委、省政府來了。25日早上8點15分,省政府防汛防臺抗旱指揮部視頻連線蘭溪,省防指指揮、副省長孫景淼作出重要指示。為減輕蘭溪的防汛壓力,省防指及時採取措施:加大下遊富春江下洩流量最大至14000立方米/秒;與省電力公司、烏溪江水電廠協調,湖南鎮水庫當天凌晨零時至12時暫停發電,實施與衢江幹流洪峰錯峰,減少流量350立方米/秒;根據氣象部門預報,對錢塘江洪水滾動播報;調撥20萬條編織袋,5萬平米彩條布、5千平米土工布,支援蘭溪防汛搶險。
金華市幾位主要領導冒雨趕到蘭溪,漏夜巡堤壩,親臨現場指揮。蘭谿市主要領導徹夜守護,調配全市資源,連發人員轉移令、防汛搶險緊急動員令、抗洪搶險公開信等,呼籲廣大黨員奔赴抗洪第一線,呼籲市民配合調度,服從組織安排,力保家園安全。
以上率下,眾志成城,一首抗洪救險的戰歌,被蘭溪黨員幹部用汗水、智慧澆灌開來。
二
6月25日下午,省委副書記、代省長袁家軍在省政府防汛抗臺抗旱指揮部連線蘭溪,聽取蘭溪防汛工作情況匯後,對蘭溪防汛作出重要指示,全省要把保蘭溪作為防汛的重中之重。
「全省保蘭溪!」接到這樣的指令時,許多蘭溪老人眼眶都紅了。蘭溪是窪地,歷史上多少回都是蘭溪要為全省做貢獻的。蘭溪人已經習慣了在梅雨季後,把床搬上高地,把家什寄存在親朋好友家中。
26日上午,省委常委會議專題研究部署防臺防汛工作,省委書記車俊強調,要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圍繞「不死人、少傷人」的目標開展各項工作。
「以人民為中心」,省黨代會裡的這句話,在蘭溪這場洪災時,是這樣的實在——
蘭谿市防汛辦主任陳東升一米八的大個子,向金華市領導匯報蘭溪越來越嚴峻的防洪形勢時,哭了。這個漢子從22日到29日,就沒進過家門,甚至連著幾天沒刷牙沒洗臉;此前的十來天,他也只是回家拿了兩回換洗衣服;
陳東升在工作。
蘭谿市委書記朱瑞俊把辦公室和宿舍都搬到防汛指揮部,三天三夜裡,他上通下達,把蘭溪情況及時向省市報告,科學統籌,得力指揮,擂戰鼓,鼓士氣。
蘭谿市長蔡豔在香溪鎮巖山中學安置點看望安置群眾,受災轉移的洲上村鄭奶奶知道市長要去村裡,拉著她的手,把鑰匙交給她,請她幫忙餵雞。因要走訪多個受災點,蔡豔把任務委託給了村幹部,鄭奶奶的雞沒有餓著。
鄭奶奶拉著市長蔡豔的手,要求幫助餵雞。
26日零時30分,梅溪流域前畈排澇站附近壩體局部坍塌,香溪鎮黃沙圩片區陸續進水,危及4個村莊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一早,金華市委書記趙光君第二次趕赴蘭溪,在壩體坍塌現場,指揮受災群眾轉移和研究坍塌壩體修復具體方案;隨後在蘭溪防指坐鎮指揮,直到洲上村村民大部分轉移,坍塌壩體進入修復。
還有洪峰到達當晚守在蘭溪的金華市委副書記、市長暨軍民和金華市委副書記馬小秋;守著梅溪流域前畈排澇站壩體合攏的金華市副市長張偉亞。
還有臨危受命,拍著胸脯保證完成壩體坍塌合攏任務的蘭谿市老水利局長、現任蘭溪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邵茂良。
還有光顧著給群眾搶險,錯過兩個女兒的電話,讓女兒被洪水困於家中的村幹部趙美良;剛做完手術沒幾天,又在民兵們一起抗沙包的橫溪鎮國慶村黨委委員柳長慶;兒子將畢業,三天沒著家的抗洪伉儷呂秀紅、鄭文忠……
敢於擔當的背後,是對黨和人民的忠誠。
三
洪水已奔騰而去。這幾天,蘭溪不少黨員幹部的嗓子都啞了,有些人常幻聽,以為自己的手機在響。長時間的精神高度緊張,讓他們一下子松馳不下來了。
回望這場洪水,蘭溪是多麼的幸運。這是1955年以來的最大的洪水,比2011年「6.20」特大洪水,水位還要高出18釐米,洪峰流量還要大2000立方米每秒。蘭溪大部分堤防都已經到達防禦極限,老城區城牆已全線沒頂,農防堤壩也已經達到設計20年一遇防洪標準的極限。
如此險情之下,蘭谿市在省委、省政府及金華市委、市政府的幫助下,科學決策,通過協調聯絡上下遊調洪錯鋒、四個5年一遇防洪標準的提前充水保壩、10年一遇標準堤防全線緊急加高加固、申請調用部隊武警緊急前來增援、危險區域緊急人員轉移撤離、溪西城區二道子堤緊急搶築、險情區域防災警報緊急拉起等手段,取得奇蹟般的勝利。
與2011年「6.20」特大洪水相比,儘管洪水水位高出18釐米,內澇受淹面積卻減少三分之二,且無人員傷亡。
這場奇蹟的背後,匯集了太多人的力量。接到增援請求,2200名部隊官兵、960名民兵預備役的緊急馳援。19歲的李師峰,是第七十二集團軍某旅一營一連戰士,他在日記中寫道:「同志們都非常地賣力,因為後面還有洪峰會來,我們要在洪峰到來之前壘好沙袋牆,保證水不會衝垮沙袋後流向城市去危害人民。一個人都沒停,儘管很累,但我們不能停。」
25日夜,省紅十字會組織省內水上救援隊14支197人連夜趕赴蘭溪,他們帶著49艘衝鋒舟皮划艇,2輛兩棲戰車,連夜投入戰鬥。
省第十四次黨代會報告裡寫道:「始終把人民擺在第一位置,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穿於經濟社會發展各個環節,做到『群眾想什麼、我們就幹什麼』,鞏固富民成果、增進人民福祉、確保社會安定,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
鄭奶奶的雞一隻也沒有少,洲上村村民歡歡喜喜地回家了。喉嚨已經嘶啞的幹部,與臉上洋溢著笑容的村民相輝映,風雨過後,顯得格外美好。
149873089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