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諾貝爾獎獲得者 Chinese Nobel Prize Winners

2021-02-07 tammy Q




通過對暨南大學推出的慕課《諾貝爾獎解析-醫學篇》的學習後,該推文是對華人諾貝爾獎獲得者的簡要總結及引發的思考

looking forward to the era of Chinese Nobel Prize harvest




•1957年,李政道和楊振寧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理論」,獲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1976年,Burton Richter和丁肇中他們在發現新的重基本粒子(J粒子)方面的開創性工作共同獲得了197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1986年,Dudley R. Herschbach和李遠哲和John Charles Polanyi因對研究化學基元反應的動力學過程的貢獻共同獲得了1986年諾貝爾化學獎。




•1997年,Alban William Phillips和Claude•Cohen~Tannoudji和朱棣文因發展了用雷射冷卻和捕獲原子的方法共同獲得了199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1998年,崔琦和Horst Ludwig Störmer和Robert Betts Laughlin因發現了電子在強磁場中的分數量子化的霍爾效應共同獲得了199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2000年,高行健,(其作品的普遍價值,刻骨銘心的洞察力和語言的豐富睿智,為中文小說和藝術戲劇拉開了新的道路)獲得了2000年諾貝爾文學獎。




•2008年,Martin Chalfie和Osamu Shimomura和錢永健因發現和改造了綠色螢光蛋白(GFP)共同獲得了2008年諾貝爾化學獎。




•2009年,高錕在光學通信領域光在纖維中傳輸方面的突破性成就和George Smith, Willard Boyle發明半導體成像器件電荷耦合器件共同獲得了200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2012年,莫言,(用幻覺現實主義將民間故事、歷史和現代融為一體)獲得了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





•2015年,Satoshi ōmura,William C. Campbell發現治療絲蟲寄生蟲新療法和屠呦呦發現治療瘧疾的新療法共同獲得了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從以上的list中我們可以看出,雖然華裔科學家和中國本土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獎的數量不多,但是我國的諾貝爾獎獲得者開始湧現,屠呦呦女士更是開拓了我國在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項上的先河,這無不增強了中國科研工作者的自信心,我國日益提高的綜合國力更是為科學家們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科研環境,而且中國人本身堅韌不拔、刻苦鑽研的精神也是取得成功的一劑強心劑。相信我國將迎來諾貝爾獎豐收的時代。



相關焦點

  • 上陣父子兵——趣談諾貝爾獎獲得者中的父與子
    在一百多年的諾貝爾獎歷史中,也有不少「父子兵」。 共享同屆物理學獎的父子 亨利·布拉格(William Henry Bragg,1862-1942)和勞倫斯·布拉格(William Lawrence Bragg,1890-1971),是到目前為止,諾貝爾獎獲得者中唯一共享同屆物理學獎的父子
  • 關於諾貝爾獎,你不知道的5件事
    比如本月大頭,諾貝爾獎。EyeOpener今日話題:諾貝爾獎那些事 歷史源起19世紀末,瑞典化學家阿佛烈·諾貝爾改良的炸藥備受軍方青睞,諾貝爾本人以此獲得一大桶金。另一個爭議規定是,不頒發給過世的人;但是,2011年宣布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將後,他們才發現其中一名獲獎者「拉爾夫·斯坦曼(Ralph Steinman)」已於三天前逝世; 謠傳失之交臂者魯迅拒絕諾貝爾獎,老舍錯過諾貝爾獎,村上春樹陪跑諾貝爾獎10年。這些一看標題就很想點開的文章,謠傳佔多數,闢謠的人寥寥無幾。
  • 前沿 | Nobel Prize in Physics 2019
    Prize amount: 9 million Swedish krona, with one half to James Peebles and the other half jointly to Michel Mayor and Didier QuelozFurther information: www.kva.se and http://www.nobelprize.org
  • 2019年諾貝爾獎全名單!他們震撼了世界!
    圖片來源:nobelprize.org 2019年諾貝爾獎獲獎得主名單陸續公布,他們震撼了世界! 圖片來源:nobelprize.org 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威廉·喬治·凱林(William G.
  • 為什麼中國很少諾貝爾獎獲得者?聽華人「諾獎」得主朱棣文怎麼說
    作為擁有355項專利的擁有者,這個名字您一定不陌生,他就是諾貝爾獎的創立者諾貝爾。而「諾貝爾」獎更是對一個科學家、一個學者所獲成就的最大認同,然而國外頻頻獲獎,可中國人很少有諾貝爾獎的獲得者,原因是什麼,聽華人「諾獎」得主朱棣文怎麼說。
  • 兩位華人諾貝爾獎獲得者合影,他們曾是合作關係
    李政道,1926年11月24日[1]生於上海,江蘇蘇州人,哥倫比亞大學全校級教授,美籍華裔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 左邊楊振寧,右面李政道1946年李政道在芝加哥大學學習理論物理,楊振寧在芝加哥大學當助教,二人開始聯名發表論文。1946年李政道在芝加哥大學學習理論物理,楊振寧在芝加哥大學當助教。1949年兩人開始一起合作研究。
  • Why could Mo Yan win the Nobel Prize?
    「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was awarded to Mo Yan,who with hallucinatory realism merges folk tales history and the contemporary.」        或許是上蒼特意安排,經過一番折騰,跨過幾多坎坷,莫言終於安營紮寨,潛心寫作。
  • 前沿 |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2020
    Two women have been awarded the 2020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for the discovery of the CRISPR genetic scissors used
  • 2019諾貝爾獎揭曉時間已經確定
    近日,根據諾貝爾獎官網的信息,2019年度諾貝爾獎揭曉時間已經確定,相關獎項的具體時間如下:  生理醫學獎揭曉時間:2019年10月7日星期一,最早是上午11:30;  物理學獎揭曉時間:2019年10月8日星期二,最早是上午11:45;
  • 2019年諾貝爾獎獲獎者:化學
    諾貝爾委員會(Nobel committee)宣布今年3人獲諾貝爾獎化學獎(Nobel Prize in Chemistry),並表示他們的工作
  • 美籍華人諾貝爾獎獲得者崔琦偕家人回家鄉寶豐省親
    □本報記者中原三農網記者丁需學通訊員楊國棟劉楓    本報訊4月22日上午,闊別家鄉六十三載的美籍華人諾貝爾獎獲得者崔琦教授,偕夫人琳達女士、女兒朱迪思·崔、女婿彼得·達爾以及外孫女斯黛拉、阿格尼絲回到家鄉寶豐縣肖旗鄉範莊村,與久別的父老鄉親們拉家常、憶往事、話鄉情。
  • 2020諾貝爾獎相繼發布,這些大學又成贏家
    全球諾貝爾獎獲得者最多的30所大學全球諾貝爾獎獲得者按地區排名前5的大學>諾貝爾科學獎:美國大學實力霸榜根據諾貝爾官方網站(nobelprize.org然而,當考慮到其他國家的研究人員的工作時,美國大學的主導地位變得更加重要:57%的諾貝爾獎獲得者,或者說441件獲獎作品中的251件——在獲獎時都屬於與美國大學相關的研究人員。
  • 搞笑諾貝爾獎又來了
    每年的搞笑諾貝爾獎都在追求知識的過程中不斷拓展感官和品味的邊界。隨著第30屆年度搞笑諾貝爾獎揭曉,我們又將看到更多刷新認知的成果了。不要把搞笑諾貝爾獎誤認為聲望更高、獎金更豐厚的諾貝爾獎,後者將於下個月在斯堪地那維亞(瑞典)舉行。搞笑諾貝爾獎推崇的是「先讓人們笑,然後又讓人們思考的」研究。
  • 張首晟去世 曾發現「天使粒子」有望是下一個華人諾貝爾獎獲得者
    「張首晟是史丹福大學物理系、電子工程系和應用物理系終身教授,一直在拓撲絕緣體、量子自旋霍爾效應、自旋電子學、高溫超導等領域做研究,他領導的研究團隊於2006年提出的量子自旋霍爾效應被《科學》評為2007年「全球十大重要科學突破」之一,他還被楊振寧認為是下一個華人諾貝爾獎獲得者。
  • 120年來諾貝爾獎頒獎史中那些有趣的數據,你不感興趣麼?
    自1901年至2020年,共有934人次和28個組織獲得諾貝爾獎。其中,物理學獎216人次,化學獎186人次,生理學或醫學獎222人次,經濟學獎86人次。由於存在同一人或組織獲得不止一次榮譽的現象,故總共有930人和25個組織獲得諾貝爾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