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最初曾經想把試飛高度定為200米,但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要求額定飛行高度為150米,推進劑最大加注量為30噸。
SpaceX「火星飛船」原型完成升空測試 緩緩升起後成功著陸,時長約3分26秒
北京時間8月28日上午6點5分左右,SpaceX公司在德克薩斯州南部Boca Chica的測試場對其未來星艦飛船的原型——「星蟲「進行自由懸浮測試,創造了150米飛行高度的新紀錄。
星蟲裝置進行升降和懸浮
星蟲裝置進行升降和懸浮(俯視)
馬斯克最初曾經想把試飛高度定為200米,但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要求額定飛行高度為150米,推進劑最大加注量為30噸。
「Starhopper」有翻譯為「星蟲」,也有翻譯為「星跳者」,主要用於對最新液氧甲烷「猛禽」發動機以及姿態控制等技術進行測試。
7月17日,星蟲進行過一次自由懸浮試驗,那次的飛行高度為20米,這次的飛行高度是那次的7倍多。
在早期,SpaceX進行過一系列「蚱蜢」火箭的跳躍飛行試驗,最後火箭跳躍高度達到了1000米,為火箭的回收技術進行了驗證。
警方對附近村民發出的通知
本次測試飛行前,Boca Chica附近的村民已接到通知,測試前10分鐘會聽到警笛聲,要求在測試期間撤離居住場所,以免測試發生意外時對建築物造成損害,例如衝擊波可能會震壞玻璃。
「星蟲」看起來非常簡陋,不修邊幅,有一種大鍋爐的既視感。因為這個階段的測試不涉及空氣動力學的問題,所以外表長相無妨大礙。
星蟲裝置
不同於以往航天工業的做法,「星蟲」的建造也非常有意思,現場看起來就像建築工地或造船廠,這也是抓住主要矛盾,進行快速迭代的需求吧。
此前,馬斯克在Twitter上表示,本次是星蟲裝置最後一次飛行測試,然後就做退役處理。接下來一兩個月時間,SpaceX會利用他們的另外兩個軌道級星艦飛船原型「MK1」和」MK2」進行更高的飛行測試。
位於德克薩斯州的星艦飛船原型MK1,將安裝三臺猛禽甲烷發動機
位於佛羅裡達州的星艦飛船原型MK2,閃閃發光的不鏽鋼外殼反射著藍天白雲
MK1和MK2分別位於德克薩斯州和佛羅裡達州,將安裝3臺猛禽發動機,動力更加強勁。這兩個裝置雖然也非常粗糙,但看起來有未來星艦的樣子,材料依然是不鏽鋼。
猛禽甲烷發動機
甲烷就是廚房用的煤氣罐裡的燃料,價格非常廉價,因此,也受到越來越多航天商業公司的青睞。
猛禽發動機是SpaceX公司未來新一代火箭的動力,這是一款液氧甲烷發動機,推力達200噸,是理論上綜合性能最好的發動機。猛禽發動機將逐漸替代目前獵鷹9上正在使用的「梅林」發動機。
相對於目前主流的液氧煤油發動機來講,液氧甲烷發動機更容易維護,可重複使用的潛力會更好。
未來真正的星艦飛船能夠把100人送上月球,甚至更遙遠的火星(暢想藝術圖)
目前,除了SpaceX公司正在研製「猛禽」液氧甲烷發動機外,還有貝索斯「藍色起源」公司研製的「BE-4」液氧甲烷發動機和我國藍箭航天研製成功的80噸級「天鵲」發動機等。2019年7月19日和21日,藍箭「天鵲」液氧甲烷發動機100%推力試車成功,最長試車時間10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