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網絡髒話」

2020-11-30 知行網
如何看待「網絡髒話」

2016年09月20日 11:04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陳光

字號

內容摘要:目前並沒有統一的定義,我們認為,「網絡髒話」是指通過諧音、音譯、合成等方式對傳統詈語進行改變,實現內涵上的轉移,造成對正統義或權威義消解和挑戰的一類詞彙。它流行於網絡,功能上近似於「口頭禪」,是網絡群體在彰顯個性的同時,用以宣洩某種情緒的一種語言。在現實生活中,這些網絡髒話時常會受到極大排斥和強烈抵制。多數網絡髒話源於現實生活中髒話的諧音,但如果結合語境,我們就會發現,諸如「尼瑪」之類的網絡語言,實際並非「髒話」。由於在虛擬的網絡語境中,缺乏身勢語、語氣等副語言的直觀表意形式,因此網絡髒話很好地承擔了現實語境中副語言和一般語言在表情達意上的雙重功能,是一種對現有表達方式的補充。

關鍵詞:尼瑪;網絡髒話;諧音;逗比;詞彙;語境;情緒;網絡語言;音譯;現實生活

作者簡介:

  關於「髒話」,《現代漢語詞典》(第六版)的解釋是:指下流的話。究竟何為「網絡髒話」?目前並沒有統一的定義,我們認為,「網絡髒話」是指通過諧音、音譯、合成等方式對傳統詈語進行改變,實現內涵上的轉移,造成對正統義或權威義消解和挑戰的一類詞彙。它流行於網絡,功能上近似於「口頭禪」,是網絡群體在彰顯個性的同時,用以宣洩某種情緒的一種語言。例如:尼瑪、屌絲、逗比、磚家、滾粗、勞資、心機婊、麻蛋等,通常都被看作「網絡髒話」。在現實生活中,這些網絡髒話時常會受到極大排斥和強烈抵制。

  人民網輿情研究室曾對「尼瑪」等類似的網絡詞彙在文中標題和在原發微博中的使用頻率作過統計,並進行過排名。數據顯示,「尼瑪」、「屌絲」、「逗比」等詞名列前三。《新京報》 2015年6月3日刊登了《網絡低俗語言黑榜發布 滿是髒話》的文章,對此進行了評論,認為「尼瑪」一類的網絡語言低俗、充滿侮辱謾罵的味道,應視為髒話。那麼,這些常被冠以「網絡髒話」的詞是否真的就是髒話呢?也不盡然。多數網絡髒話源於現實生活中髒話的諧音,但如果結合語境,我們就會發現,諸如 「尼瑪」之類的網絡語言,實際並非「髒話」。

  搜狐網2016年7月6日發布了一則新聞《蕪湖92條揚子鱷因大雨部分逃逸,目前只抓到5條》,文中事發地花橋鎮政府為了穩定周邊群眾恐慌情緒,發布通告稱揚子鱷為非大型攻擊性鱷,圈養的揚子鱷不具攻擊性。對此,四川一位網友發文評論道:「尼瑪,搞笑,不具攻擊性。」顯然,該網友用「尼瑪」一詞並非出於罵人目的,「尼瑪」在此並非是髒話。在這一語境中,「尼瑪」並無其原型諧音詞(「你媽」)的不禮貌之意,僅僅只是一種不滿情緒的發洩。

  搜狐網2016年7月7日發布一則新聞《高校被淹 男生集體為女同學送飯》,安徽蚌埠的一位網友評論道:「尼瑪隔壁高校不放暑假?」同樣在句中使用了「尼瑪」一詞,從話語中可以推測出該網友很有可能是在被淹高校隔壁學校讀書的大學生,他(她)認為自己的學校已經放假了,而被淹的學校卻還沒放,表示不解。「尼瑪」一詞用在這裡,目的只是想要強化自己「被淹高校為何還沒放假」的疑問,並沒有任何不禮貌之意。

  以上例中的「尼瑪」,其諧音原型詞所代表的粗俗義已經基本消失,貶義的感情色彩已然消解。例中「尼瑪」基本出現在句子相對靠前的位置,作用上大致相當於「啊」、「哎」、「唉」等語氣詞,但較普通語氣詞的功能顯然更強大,看作一種口頭禪似乎較為合適。由於在虛擬的網絡語境中,缺乏身勢語、語氣等副語言的直觀表意形式,因此網絡髒話很好地承擔了現實語境中副語言和一般語言在表情達意上的雙重功能,是一種對現有表達方式的補充。

  再如「屌絲」一詞,音譯自Diors,最初起源於某明星的粉絲被稱為D絲、帝絲,後被惡搞,通過諧音稱其為「屌絲」。可以說這一名稱的出現和流行是人們通過惡搞來宣洩某種情緒的產物,目前已經從粗口變成普通人群都能使用的詞語。至於「逗比」則直接由「逗」和諧音「比」(逼)組合而成,「逗」有活潑可愛之意,而「比」是「逼」的諧音,暗含些許傻氣之意。「逗比」基本義是指某人很可愛但又有些傻。從產生之初「逗比」就屬於中性詞,既可以用於陌生人,也可以用在好友身上,但在交際活動中出於禮貌、儘量避免衝突等方面的考慮,「逗比」一詞往往用於較熟悉的朋友之間互相調侃。

  既如此,我們對一些「網絡髒話」中的成員似乎也不必那麼敵視,如「屌絲逆襲」恰恰反映了現實生活中很多普通年輕人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奮鬥,有朝一日也能取得成功。至於那些真正帶有髒話意思的詞,現實中的使用頻率始終保持在非常低的狀態。

  網絡髒話使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使用者只是一些思想相對活躍、追求時尚的青年人,使用範圍相對有限。網絡髒話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網絡髒話有其存在的土壤,一是滿足了年輕人喜歡標新立異的心理需求; 二是體現了人們(特別是年輕人)在網絡世界用獨特方式表達自我情感的一種需要;三是順應了語言自身發展變化的需要。網絡髒話的產生、發展及其演變,是語言使用者和語言本體交互作用的結果。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

分享到: 0轉載請註明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責編:韓卓吾)

相關焦點

  • 網絡潮語影響孩子 小學生說"草泥馬"老師批"講髒話"
    壓根兒沒想到草泥馬是髒話的孩子感到無比委屈,在家長的建議下,他寫了一篇特殊的「道歉作文」向老師加以解釋。揚子晚報記者在採訪中發現,隨著網絡信息的鋪天蓋地,一些帶有調侃甚至罵人性質的網絡流行語竟也不可避免地侵蝕到小學生的生活裡。
  • 如何看待網絡信息的意識形態功能?
    鳳凰衛視10月27日《世紀大講堂》,以下為文字實錄:如何看待網絡信息的意識形態功能?田桐:近年來網際網路發展迅速,無疑成為當今社會最為重要的信息傳播途徑之一,由於網際網路的傳播有著快捷性,以及便捷性,使得它所傳播的內容有著更廣泛的社會影響。
  • 習近平如何看待文藝、新聞輿論、網絡文學與哲學社科
    習近平如何看待文藝、新聞輿論、網絡文學與哲學社科習近平如何看待文藝、新聞輿論、網絡文學與哲學社科原標題:習近平如何看待文藝、新聞輿論、網絡文學與哲學社科 責任編輯:鄭莉莉
  • 如何看待「網絡語言」
    「網絡語言」實為「網絡符語」 主持人:怎樣看待「網絡語言」?它有什麼特點?為什麼會產生「網絡語言」這一現象? 錢玉趾:所謂「網絡語言」,是網上流行的一種「符語」,不該稱為「語言」。它是由漢字、阿拉伯數字、字母、物理化學符號和標點符號等雜湊起來的「字符混雜語」,簡稱「符語」。
  • 髒話與xxx與嗶嗶嗶藝術
    幼兒園跟小朋友學了一句髒話,當時還不知道意思,回家跟媽媽炫耀我學的新詞,被打了。髒話成了我自身的禁忌。很長時間裡,我都是別人眼裡「不會罵人」的人,哪怕當時我真的很不滿、很憤怒。很長時間裡,我很羨慕那些能把髒話說出口的同伴們。我不知道他們為什麼可以做到那麼自由的表達。我甚至嘗試過讓他們教我。
  • 最經典的五句髒話!古代知識分子在過去是如何罵人的?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最經典的五句髒話,讓我們看看古代知識分子過去是如何罵人的。第一句話:襟裾馬牛,衣冠狗彘這句話來自明朝陳繼儒的《小窗幽記》,原文是:「人不通古今,襟裾馬牛;士不曉廉恥,衣冠狗彘。」這意味著,如果一個人不理解古代和現代的真理,他就像穿著衣服的牛和馬。
  • 由魔獸引發:我們應該如何看待網路遊戲
    由於網路遊戲的瘋狂而帶來的肯定與否定之間的衝突的日子已經過去了。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網路遊戲作為一個娛樂方式,或許應該獲得跟足球、撞球、麻將同等的社會地位,但是那種衝突並不會徹底停止。魔獸,作為一個世界上最成功的網路遊戲,取代了其他所有產品,成為這個價值觀重塑的年代的一個焦點。
  • 讀書 | 罵髒話能減輕工作壓力?
    英國學者埃瑪·伯恩在《我們為什麼會說髒話》一書中說,罵人對我們有好處,「髒話不光是攻擊和侮辱的武器,而且可以用於表達一個人的憤懣不平、親友間的同仇敵愾,或是親暱的調笑、逗樂。」伯恩提出,罵人不等於素質低,「經常聽到有人說,真正的大人物和智者不說髒話,說髒話的人不是詞彙貧乏,就是缺乏文化修養。
  • 淦是什麼意思梗出處哪裡 網絡用語淦怎麼讀音是髒話嗎
    如果你不在網上衝浪的話,那麼對於一些網絡流行語就會不清楚,比如最近小編總是在網上看到「淦」這個字,感覺對這個字熟悉又陌生,但是又覺得不認識,其實這是一個網絡梗,那麼淦是什麼意思梗出處?淦是什麼意思網絡用詞?淦是什麼意思二次元汙?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淦」這個網絡流行詞吧!
  • 髒話,你所不知道的秘密
    關於髒話,眾所周知的一件事情是:青少年愛說髒話;男人比女人愛說髒話;缺乏教養的人愛說髒話;還有就是,人在氣憤的時候,容易說髒話……總而言之,說不說髒話,似乎與自我控制力有關。一個人需要較強的自我控制力,才不至於說髒話。
  • 罵人,用髒話表達自己憤怒為什麼那麼爽?
    在極度痛苦的時候,髒話,給我們提供了一個途徑:不完美,但有用。我們需要髒話,是因為我們要藉此抵禦人生的荒謬感和無秩序。很多時候,說髒話讓我們感知到自己的存在。「(髒話)則簡直已經孵化為現在時行的」我的親愛的「的意思了。
  • 罵髒話這件事
    我有個很不好的習慣,就是我認為敢講髒話的男人乃是真男人真性情;明明氣到要死還憋著的就是偽君子。這是非常了不起的。我每次總在想,如果我生在抗日戰爭年代,而且不幸被活捉,嚴刑拷打。我是十分怕痛之人,而且招供之後肯定又會被滅口。但是我是決計不肯做漢奸的。不過要我在受刑的時候不罵髒話那我可做不到,我肯定從天皇的媽媽一直操到大爺。 今天看康熙來了,來賓是我非常喜歡的陳文茜。她說她很少會罵髒話或者生氣。除非有人虐待她的狗。
  • :藏在髒話裡的文化
    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獨特的說話方式和用語習慣,但髒話是為同一種語言的人們所共享的。其實,不登大雅之堂的髒話能夠很好地反映一個社會的語言與文化特徵,因此很多文人學者寫過關於髒話的文章。比如魯迅有著名的《論「他媽的!」》
  • 說髒話避免了人類的相互殘殺|弗洛伊德|本能|邊緣系統_網易新聞
    說髒話一直被認為是不文明的表現。然而說髒話不僅能止痛減壓、還能防止人類互相毆打,好久沒說髒話感覺虧大了。研究發現,很多孩子還不認識字母表的時候就知道如何說髒話了。通過觀察兒童說髒話的規律,一般兒童在12個月大的時候就會說髒話。兩歲之前,兒童可以學會使用三四種髒話,小孩開始上學時就已經掌握30-40個髒話詞彙了。
  • 百度百科惡搞閩南語髒話
    仔細一讀馬上發現,這是閩南網友的惡搞,有意把許多不堪入耳的閩南髒話喬裝打扮用來蒙人。專家稱讀者網友不要上當。百度百科惡搞「肚爛」「肚爛」是流行在廈漳泉的一種急性傳染病。患病症狀:面色難看,內分泌失調,腎上腺素分泌過多,會引起狂躁情緒。發病年齡普遍在中青年,特別是青春期更為多見,男性高於女性。
  • 滿嘴「屎尿屁、髒話」的男孩,他腦袋裡的小人,在想什麼?
    就像上文提到的張阿姨的孫子,說髒話的頻次不但一點不減,狀況還更嚴重了,最近還曾聽到他跟家長的對罵……在探討解決方法之前,先來聊一聊:孩子為什麼開始說髒話了?1、只是單純的學習和模仿:孩子一開始說髒話,並沒有意識到這是「不好的行為」。美國耶魯大學的保羅·布盧姆博士說:孩子說髒話,其實只不過是孩子的語言學習。
  • 網絡小說中抹黑宗教好像已經成為了一種潛規則,我們該如何看待?
    隨著網絡的的普及,我想據大部分人對網絡小說都不陌生,而大部分網絡小說都會涉及到世界三大宗教中的基督教和佛教,以及中國的道教等宗教,但是有些作者不知道是為了吸引讀者的眼球還是因為其他的原因,他們在自己的作品中或多或少的都會抹黑這些宗教,這不得不讓我們思考該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 如何看待社會主義本質特徵
    這13個問題是:1,如何看待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2,如何看待社會主義本質特徵,3,如何看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科學性,4,如何看待加強和改善中國共產黨的領導,5,如何看待自由、民主、平等的科學內涵和實踐,6,如何看待西方所謂「普世價值」,7,如何準確把握「四個全面」戰略布局,8,如何深刻領會新的發展理念,9,如何科學認識經濟發展新常態,
  • 小學生《髒話風波》火了,百字作文20個成語,老師看後開心一整天
    不過家長們看到這篇作文後,就不免擔心了,孩子整天處在一個具有「髒話風波」的班級,會不會被帶壞呢?班級裡的學習氛圍令家長十分憂心!孩子為何要說髒話?1.別人的反應,給他帶來的新奇感很多孩子說髒話,其實並不是為了罵人或發洩,可能只是單純為了好玩,孩子們的年紀比較小,有些孩子甚至不知道髒話是什麼意思!但是他們發現,當他們說髒話的時候,周圍的大人會變得很緊張,別人的特殊反應,給他帶來了新奇感!
  • 現在網絡上的辱罵、謠言、低俗視頻有很多,我們該如何擺脫呢?
    ,我們可以用網絡來點外賣,雖然去不了商場,但我們可以在網上購物。現在網絡噴子(說髒話的人)也很多,無論在哪,總會有那麼一兩個人說不堪入目的語言,比如在玩遊戲的時候,就有很多人因為言語不當為什麼網絡上有人可以任意妄為的說髒話,對他人進行言語攻擊、人身攻擊,因為網絡具有匿名信、虛擬性,一些低俗的人說著一些低俗的話,他們以為他們可以不負責任,因為他們以為沒有人知道他們是誰,所以他們才會有這樣的舉動,才會有這樣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