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開發宇宙模擬器研究大型天體結構

2020-12-05 環球世界未解之謎

日本科學家花了三年時間開發的一套人工智慧宇宙模擬器,根據新的觀測數據,幾秒鐘就能生成一個調整後不斷接近真實世界的虛擬宇宙。科學家稱,這是一個幫助科學家了解暗物質如何組成宇宙大範圍神秘結構的有力工具。

一種流行的「暗物質宇宙網」理論認為,這個宇宙是由大量看不見的暗物質像絲線一樣,把宇宙各處的天體連接起來,形成各種大範圍的天體結構。宇宙網對宇宙的演化起到重要作用。可是由於暗物質不發光,各種觀測方法都無法驗證暗物質的蹤跡,因此科學家對暗物質宇宙網的具體運作機制完全不了解。

京都大學基礎物理學研究所(Yukawa Institute for Theoretical Physics)用世界上最快的兩臺超級計算機ATERUI和ATERUI II,以這種理論為基礎開發了一套名為「黑暗模擬器」(Dark Emulator)的人工智慧宇宙模擬器。研究者認為,這個系統將對探索宇宙大結構很有幫助。

主要研究者西日隆弘(Takahiro Nishimichi)說,隨著暗能量光譜儀(DESI)、大型天氣觀測望遠鏡(LSST)等新一代觀測儀器的啟動,科學家獲得的信息量非常大,他們構建的人工智慧模擬系統將非常有用。

「(科學家猜測)暗物質聚集的地方也是星系聚集形成的地方,但是兩者間的關係還不明確。」西日隆弘說,科學家把這種暗物質和星系在宇宙各區域中分布的不均衡叫做「星系偏離」(galaxy bias)現象,也是目前一個研究熱點。

西日隆弘說,他們團隊花了三年時間,利用大量數據構建了這套系統。現在構建工作已經完成,在一臺筆記本電腦上,「使用新的數據和公式」,只需幾秒鐘就可以生成一個新的模擬系統。

西日隆弘說,他們將SDSS數字天空調查(Sloan Digital Sky Survey)數據提供給這套系統,生成的星系分布與現實只有2%的誤差;還輸入了星系圖景Hyper Suprime-Cam Survey項目數據,系統成功地分離出非常細微的引力透鏡效果。

研究團隊希望「黑暗模擬器」不斷消化新一代望遠鏡提供的新數據,為天文學家造出一個更準確的宇宙網結構,幫助科學家了解宇宙中神秘的大結構之謎。

相關焦點

  • 全球首個AI宇宙模擬器發布!6億光年寬度還「自行」跑出了暗物質
    Vladimir Romanyuk但如果說Space Engine只是計算機對宇宙的一種逼真展現,還停留在遊戲層面,那麼同一個月,另一群對天文和計算機有著狂熱情懷的組織,紐約天體物理學信息中心的研究人員們,則在試圖做一件更偉大的事——用AI重新創造一個宇宙。
  • 空間科學的好幫手:宇宙模擬器
    滿是星系、恆星和行星的虛擬宇宙,看起來似乎超越了人類的預期。但是科學家們正試圖通過模擬加利福尼亞一個車庫範圍內的深空宇宙來做到這一點來自卡內基研究所的一支天體物理學的團隊正在構建能允許他們使用沉浸式虛擬實境顯示器來研究宇宙的工作空間。這些視覺數據實驗性的安裝——稱作VizLab——將會解密我們宇宙運行的一些線索。
  • 「行星模擬器」可以幫助我們辨別宜居的系外行星嗎?
    「行星模擬器」能幫助識別可居住的外星世界NASA的科學家們正在運用以地球為原型開發的氣候模擬器,來了解其他可能有生命體存在的星球。圖片:美國航天局的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無論你怎麼評價冬天的寒冷和夏天的炎熱——我們都明白地球的氣候非常適合人類生存。但是科學家們關於外星世界的氣候數據要少得多,並且天文學家們很難在短時間內取得更多數據。
  • 宇宙中是否存在質量超過銀河系的天體?科學家給出答案
    對於人類想要不斷深入探索宇宙的行為,有的人認為這是天真的想法,因為宇宙根本就是無法被完全探索的,而有的人認為這是因為這是不可能的事,只有人類才有能力去做,而且人類這麼做是有意義的。在浩瀚的宇宙中存在著無窮的天體,這些天體的體積和質量的級別似乎預先被設定好了,因此我們能夠看到宇宙中有不同級別的天體存在。
  • 宇宙到底有多大?科學家發現最大天體結構,大到懷疑人生?
    文/仗劍走天涯宇宙到底有多大?科學家發現最大天體結構,大到懷疑人生?大是一種相對的概念。那麼宇宙究竟有多大呢?宇宙中最大的天體結構又是怎樣的呢?關於這個問題,可能很多人都會有一些自己的看法,按照固有的思維來看,宇宙是一種不斷推進的過程,是在小到大的過程中不斷徘徊的。而在大多數人看來,其實宇宙中存在的天體結構,也僅僅只是有小行星、衛星、行星、恆星、星系,這五種結構,甚至認為星系就是最大的了,但其實我們錯了。科學家發現最大天體結構,大到懷疑人生。
  • 3D宇宙模擬器《Space Engine》登陸Steam
    6月12日消息,3D宇宙模擬器《Space Engine》發布0.990版並登陸Steam商店,與以往的免費版本不同,0.990版售價60元,並加入對VR的完整支持。據青亭網了解,《Space Engine》由俄羅斯天文學家Vladimir Romanyuk從2005年開發至今,模擬器中採用了來自億萬天體的數據,用戶在其中可以體驗真實的比例3D宇宙,查看任何一個星球,甚至還能觀測宇宙風景和天文現象。該應用剛上線就已經獲得316個評論,其中96%為好評。
  • 宇宙模擬器Space Engine基礎教程+高級教程
    第1部分是宇宙模擬器 space engine的介紹第2部分是宇宙模擬器 space engine 的基本操作第3部分是宇宙模擬器 space engine 的基礎教程和高級教程在看教程之前,請看下面關於space engine的介紹,可以詳細了解space engine是一個什麼樣的軟體和擁有的功能,然後開始我們的教程之旅。
  • 破解宇宙奧秘,為何人工智慧是關鍵?
    這要歸功於那些開發了名為「深度密度位移模型」(D³M)的深度神經網絡架構的研究人員。 D³M從一組預處理數值模擬中學習,利用基於微擾理論的分析近似方法(Zel'dovichApproximation)來預測宇宙的非線性大尺度結構,以此來作為輸入。大量分析表明,D³M在預測非線性體系中的宇宙結構方面優於常用的快速近似模擬方法——二階微擾理論(2LPT)。
  • 宇宙天體的轉動出現層層結構,銀河繫到底圍繞著什麼轉動?
    地球上的生命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進行運動,而宇宙中的天體主要以轉動的形式運動,所以我們可以看到茫茫的宇宙裡存在各種各樣的天體結構,例如衛星圍繞著行星轉,行星又圍繞著恆星轉,那麼恆星又圍繞著什麼轉呢?眾多科學家認為銀河系裡的所有恆星系都在圍繞著它的中心在轉動。但是銀河系的中心並不存在另一個擁有更大質量和體積的恆星,而可能存在一個超大質量的黑洞。
  • 宇宙那麼大,天體離我們那麼遠,科學家是如何研究宇宙和空間的?
    從日常的觀點來看,「宇宙」這個詞可以等同於「自然」這個概念,即:所有現存的物種和生命形式的多樣性的總和。然而,科學家們卻不這樣認為,他們認為,宇宙是所有天體的集合,也是組成這些天體的要素、作用於這些粒子的場和力。宇宙是一個從四面八方圍繞著我們的巨大鏡像。
  • 人類與宇宙的故事,人工智慧為何必不可少?
    宇宙過於龐大,人們目前的覆蓋範圍還不理想。在技術有限、預算不足以購買大型宇宙飛船和更好的設備的情況下,我們如何才能實現探索宇宙的目標?人工智慧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嗎?是的,人工智慧就像是黑暗宇宙中的明星,它很可能是解決複雜問題、徵服宇宙奧秘的完美方案。隨著人工智慧在數據科學、探索性數據分析和計算機視覺等領域的技術進步,我們取得了超乎想像的成果。
  • 加入VR支持,3D宇宙模擬器《Space Engine》登陸Steam
    6月12日消息,3D宇宙模擬器《Space Engine》發布0.990版並登陸Steam商店,與以往的免費版本不同,0.990版售價60元,並加入對VR的完整支持。據青亭網了解,《Space Engine》由俄羅斯天文學家Vladimir Romanyuk從2005年開發至今,模擬器中採用了來自億萬天體的數據,用戶在其中可以體驗真實的比例3D宇宙,查看任何一個星球,甚至還能觀測宇宙風景和天文現象。該應用剛上線就已經獲得316個評論,其中96%為好評。
  • 高能天體的偏振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為研究宇宙高能天體創造條件
    宇宙是一個神秘的時空,真是因為這一份神秘的色彩,所以吸引著無數科學家和天文愛好者的關注。這些年宇宙科學的發展很快,我們對於宇宙的很多現象,已經有了很多的研究成果。當然宇宙無限廣袤,我們在研究宇宙科學的時候,還需要突破很多的科學極限。
  • 宇宙無敵上帝視角無所不能之星球生成模擬器。
    這位大哥在製作遊戲之前曾經開發過兩個模擬器,有一說一,這兩款網站的小遊戲的完成度非常棒。他製作的第一個網站,我們就叫他宇宙無敵上帝視角無所不能之星球生成模擬器吧。這玩意會給你一顆碩大的星球,然後讓你在星球上建造森林、冰川、城市和草地。
  • 滄海與一粟的相遇:科學家發現人腦與宇宙存在結構相似性
    宇宙的一個引人入勝之處是,相似的形狀和圖案總是能不經意間在最不相干的地方被發現。人類耳蝸和螺旋星系具有著類似的螺旋結構;閃電轉瞬即逝的痕跡中出現了與人類靜脈類似的走向;中子星外層和人類細胞細胞膜形態接近……而在一項最近的研究中,科學家比對了人腦神經元網絡與宇宙網絡的形狀特點,並發現了二者在結構上的驚人類似。
  • 科學家觀測到宇宙最大天體,質量約有1000萬億個太陽
    宇宙浩瀚廣闊,有著無數的天體,這些天體有恆星,行星也有比較特殊神秘的天體如中子星,黑洞等。宇宙就像一個空間網絡一樣,一環套一環。以恆星為主體,形成了小星系,數量不等的行星圍繞它運行,比如太陽系。可能有人會說,要問宇宙中最大的天體是哪一類,可能有人會回答是黑洞。事實上,黑洞的質量雖然巨大,但是它還不是宇宙中最大的一類天體,宇宙真正的巨無霸天體就是類似於室女座超星系這樣的星團,它由數不盡的各類大星系組成,黑洞也只是它的一部分。
  • 宇宙無奇不有,科學家們如何研究並「捕捉」有奇怪特質的宇宙射線
    在日全食期間,他又一次乘坐熱氣球,由於月球遮擋了太陽,當時他想著來自太陽的宇宙輻射會少一些,但是事實並非如此。這使Victor Hess確定:輻射不都來自太陽,而是來自更深的空間。在地球上,我們不會受到宇宙射線粒子的威脅,但是宇宙中的輻射粒子能量要大的多,舉一個例子,宇宙中的宇宙射線比世界上最強大的大型強子對撞機推動的質子能量高200萬倍。
  • 宇宙中最令人科學家困惑的十個天體系統
    在距離地球近 5000 光年的處女座有一個奇怪的天體系統,正式名稱為 Swift J1357.2。物理學家認為這個系統包含一顆恆星和一個恆星質量黑洞。恆星繞黑洞公轉一周僅需 2.8 小時。黑洞的引力如此巨大,以至於已經開始吞噬恆星,大量的恆星物質被撕扯起來,在黑洞周圍形成了螺旋狀的吸積盤。這個天體結構是科學家發現的唯一一個「黑洞-伴星」結構,也是物理學家們實際上最不了解的結構之一。
  • 宇宙到底有多大?科學家發現最大天體結構,直徑為100億光年
    下面就拿一些宇宙天體結構進行對比,你會發現太陽系乃至銀河系在這些天體結構面前連塵埃都算不上,網友看完這些對比也表示開始懷疑人生了。宇宙天體結構我們普遍知道宇宙中存在小行星、衛星、行星、恆星、星系這五種天體結構,以為星系就是宇宙中最大的天體結構了,其實我們錯了,星系並非是宇宙中最大的天體結構,只能算是宇宙中一個中等結構,宇宙完整的結構應該是這樣的:隕石/小行星/彗星--衛星--行星--恆星--星系--星系團--超星系團--超星系團複合體--宇宙長城-
  • 宇宙毀滅模擬器
    宇宙毀滅模擬器這是一款科幻感十足的星際模擬類遊戲,整個神秘的宇宙將出現在你的面前,玩家化身為上帝視角,安排宇宙裡每一刻行星的運動軌跡,當兩個行星撞在一起時,將會發生猛烈的爆炸,帶給你動感十足、酷炫爆炸的解壓體驗,喜歡就快來下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