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能北京宣言》建言風電發展路線圖 2060年風電開發將達30億千瓦

2020-11-26 全球起重機械網

   10月14日,2020年北京國際風能大會在京舉行,來自全球400餘家風能企業代表共同籤署並發布了《風能北京宣言:開發30億風電,引領綠色發展,落實「30·60」目標》(以下簡稱《宣言》),提出在「十四五」規劃中,須為風電設定與碳中和國家戰略相適應的發展空間:保證年均新增裝機5000萬千瓦以上。2025年後,中國風電年均新增裝機容量應不低於6000萬千瓦,到2030年至少達到8億千瓦,到2060年至少達到30億千瓦。

  上述數字也意味著,

風電

即將進入倍增階段。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秦海巖表示,每年新增裝機5000萬千瓦是一個非常強烈的市場信號,所有開發企業、製造企業都會按照這個目標制定其發展、投資規劃。

  《宣言》提出,全球風能資源技術開發潛力約為當前全球電力需求的40倍,而絕大部分資源尚未開發利用,如中國已開發風能資源不到蘊藏量的5%。在當前技術水平下,僅「三北」地區(西北、東北、華北)風能資源儲量就超過40億千瓦,通過本地消納與跨區平衡,可提供最低成本的電力供應;而中部東南部風能資源儲量近10億千瓦,因地制宜集約節約發展潛力巨大。

  值得關注的是,《宣言》稱,未來五年,海上風電有能力實現規模化、平價化發展。為此,數百家企業建議,各國政府應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針對性,加大對海上風電等關鍵技術領域的支持力度,為建設最具成本優勢風電提供必要政策支持。同時,針對海上風電等前沿技術、關鍵共性技術開展聯合研究,共享創新成果,儲備技術實力,持續推動成本下降。

  為進一步加快全球風電發展,《宣言》還發出五點倡議,包括設定支撐碳中和目標的產業發展規劃、依法建設良好產業政策環境、將風電打造成綠色復甦新動能、推動電力消費側的綠色革命、建立更加緊密的國際合作機制等。

  「風電產業作為清潔能源的重要力量之一,必將承擔更多責任,也必將迎來更大發展空間。」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任育之表示,國家能源局正在組織開展可再生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編制相關工作,將大力推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高質量發展,更大力度推動風電規模化發展。

  任育之表示,未來我國將堅持集中式與分散式並舉、本地消納與外送消納並舉、陸上與海上並舉,積極推進「三北」地區陸上大型風電基地建設和規模化外送,加快推動近海規模化發展、深遠海示範化發展,大力推動中東部和南方地區生態友好型分散式風電發展。 中國科學報   作者: 李惠鈺

相關焦點

  • 風力發電:到2060年開發30億風電?風電還能不能追?
    原因就是在今天10月14日北京召開的北京國際風能大會上,四百多家風電企業聯合發布了《風能北京宣言》,其目標是保證風電年均新增裝機5000萬千瓦以上;2025年後,中國風電年均新增裝機容量應不低於6000萬千瓦,到2030年至少達到8億千瓦,到2060年至少達到30億千瓦。相比光伏,風電未來的度電成本下降空間較小,運維難度相對較高,2年後可裝機可能陷入低點,這也是近期來風電錶現大幅弱於光伏的原因。
  • 碳中和目標確立 2021年風電發展將駛入快車道
    在2020年9月宣布「力爭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計劃的基礎之上,習近平進一步宣布,到203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森林蓄積量將比2005年增加60億立方米,風電、太陽能(000591,股吧)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
  • 北京風能展:中國風電年均新增裝機容量將增長_中國貿易報
    本報訊(記者 謝雷鳴)記者近日從2020北京國際風能大會暨展覽會(CWP 2020,以下簡稱北京風能展)上了解到,400餘家風能企業的代表一致通過並聯合發布了《風能北京宣言》。 《風能北京宣言》提出,綜合考慮資源潛力、技術進步趨勢、併網消納條件等現實可行性,為達到與碳中和目標實現起步銜接的目的,在「十四五」規劃中,須為風電設定與碳中和國家戰略相適應的發展空間:保證年均新增裝機50GW以上。2025年後,中國風電年均新增裝機容量應不低於60GW,到2030年至少達到800GW,到2060年至少達到3000GW。
  • 預見2021:《2021年中國風電行業產業鏈全景圖》(附發展現狀、競爭...
    政策規劃:多層面政策出臺,產業發展加速——國家政策規劃產業發展目標在2016年11月,國家能源局制定了《風電發展「十三五」規劃》,指出到2020年底,風電累計併網裝機容量確保達到2.1億千瓦以上,其中海上風電併網裝機容量達到500萬千瓦以上,風電年發電量確保達到4200億千瓦時,約佔全國總發電量的6%。
  • 未來五年分布式風電的發展趨勢
    「中國石化新聞辦10月29日披露,中石化所屬新星公司將參與開發位於陝西大荔的分散式風電項目,總裝機容量20兆瓦,這將是中石化首個風電項目。今年3月,中石化提出了「一基兩翼三新」發展格局,「兩翼」之一即為貢獻更多的清潔能源,「三新」則包括新能源、新經濟、新領域。在新能源領域,著力建設以風光熱氫為引領的新能源體系。我國已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目標。根據不久前發布的《風能北京宣言》,為達到相應目標,「十四五」期間,須保證年均風電新增裝機5000萬千瓦以上。
  • 禾望電氣閃耀2020北京風能展
    御風前行 | 禾望電氣閃耀2020北京風能展  10月14-16日,2020北京國際風能大會暨展覽會(簡稱CWP)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新館)隆重舉行,深圳市禾望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禾望電氣」)攜單機12MW中壓海上風電變流器、第三代模塊化全功率變流器
  • 預計2020年至2022年——風電產業將逐步擺脫補貼依賴
    在日前召開的「2017北京國際風能大會」上,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梁志鵬表示,風電在新能源中需要率先擺脫補貼依賴,必須儘快把成本、價格降下來,為社會發展作出貢獻。成本有望降至最低今年,大會參會和參展人次將達3.6萬,展館面積擴大到5.5萬平方米,共有來自23個國家和地區的650家企業參展,覆蓋了風能開發和利用的完整產業鏈條。
  • @風電人,你們想要的十四五風電「藏寶圖」來了!
    隨著「十四五」疊加平價時代的臨近,風電產業的發展預期也更加確定!在「30·60」碳目標指引下,今年秋季,2020北京國際風能大會暨展覽會(CWP 2020)上,全球400餘家風企聯合發布《風能北京宣言》,提出「十四五」保證年均新增裝機5000萬千瓦以上;2025年後,中國風電年均新增裝機容量應不低於6000萬千瓦。
  • 華銳風電,風電場開發——掉隊了
    新能源就顯得尤為重要,遼寧省是我國風能資源較為豐富的省份,風能資源豐富的地區主要分布在三個帶上,即遼北山地丘陵風能資源豐富帶、遼東灣沿岸風能資源豐富帶和遼東長白山餘脈主山梁地帶。2010年遼寧省發改委與相關單位合作開展全省各地級市風電規劃編制工作,已完成鐵嶺、阜新、錦州、朝陽、丹東、瀋陽、葫蘆島、鞍山八市2011年至2020年風電發展規劃。
  • 2021年中國風電裝機行業市場現狀與競爭格局分析海上風電份額逐步...
    風力發電是指利用風力發電機組直接將風能轉化為電能的發電方式。在風能的各種利用形式中,風力發電是風能利用的主要形式,也是目前可再生能源中技術最成熟、最具有規模化開發條件和商業化發展前景的發電方式之一。風電併網發展現狀:裝機容量穩步提升風力發電是指利用風力發電機組直接將風能轉化為電能的發電方式。在風能的各種利用形式中,風力發電是風能利用的主要形式,也是目前可再生能源中技術最成熟、最具有規模化開發條件和商業化發展前景的發電方式之一。隨著近年來對環境的整治力度加大,我國逐漸從煤炭發電轉向環保的風力發電,風力發電量逐年增長,如今已成為風能利用的主要形式。
  • 風電行業「搶裝潮」進入了衝刺階段
    而在廠區中央位置記者看到,本來能放30套風機葉片的堆場,如今只有幾臺半成品,大部分葉片已經發走。  本輪風電搶裝,源於去年5月國家發改委發布的《關於完善風電上網電價政策的通知》,通知規定,2018年底前核准的陸上風電項目,2020年底前仍未完成併網的,國家將不再補貼,這意味著,風電行業的政策補貼將逐步退去,今年也因此成為了陸上風電搶裝大年。
  • 2020年中國及全球風電市場規模狀及發展前景分析海上風電發展迅速
    全球風電規模增長迅速風力發電是可再生能源領域中最成熟、最具規模開發條件和商業化發展前景的發電方式之一,且可利用的風能在全球範圍內分布廣泛、儲量巨大。風電作為現階段發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在全球電力生產結構中的佔比正在逐年上升,擁有廣闊的發展前景。根據GWEC的預測,未來5年全球將新增超過355GW裝機容量,在2020-2024年間每年新增裝機容量均超過65GW。
  • 風電併網相關問題的研究
    到21世紀初,風能依舊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能源。據新華社報導,2002年8月8日,德國下薩克森州一批新建風力發電設備投入運營,德國的風力發電機組的總裝機容量己經超過1萬兆瓦,佔全球的一半左右。據全球風能協會(GWEC)公布的數據,2008年全球新增風電總投資達475億美元,新增裝機容量達27.26 GW,比上年增長36%。
  • 我國海上風電起步晚發展快 裝機規模已達全球第三
    目前,我國海上風電已基本具備大規模開發條件,下一階段須通過技術創新和規模化開發,儘快擺脫補貼依賴,通過市場化方式實現快速發展——  與光伏發電的火熱不同,近年來我國風電建設速度不斷下滑,2017年風電新增裝機容量更是創下近5年新低。但同時,我國海上風電異軍突起,裝機規模連續5年快速增長,已躍居全球第三。
  • 2020年全球及中國風電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國內風電地位顯著提高領先...
    1、全球風電規模增長迅速風力發電是可再生能源領域中最成熟、最具規模開發條件和商業化發展前景的發電方式之一,且可利用的風能在全球範圍內分布廣泛、儲量巨大。同時,隨著風電相關技術不斷成熟、設備不斷升級,全球風力發電行業高速發展。
  • 廣東將扶持海上風電發展
    本報訊 廣東省昨日印發廣東省培育新能源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行動計劃(2021—2025年),計劃提到,爭取國家支持建設專屬經濟區近海深水區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出臺省扶持海上風電發展的相關政策,爭取2025年前海上風電項目實現平價上網,到2025年底累計投產海上風電約1500萬千瓦
  • 2020年風電塔架行業現狀與發展趨勢 - 2020年中國風電塔架行業發展...
    **年**月**日,國家電網發布《促進風電發展白皮書》指出,"大風電融入大電網"是我國風電規模化發展的必然選擇,同時還預計到**年,我國風電裝機規模將超過9000萬千瓦,到**年將達到1.5億千瓦以上  《2020年中國風電塔架行業發展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主要研究分析了風電塔架行業市場運行態勢並對風電塔架行業發展趨勢作出預測。
  • 2019年中國海上風電行業發展機遇及挑戰並存 提質降本推動行業健康...
    1、我國海上風電行業發展潛力巨大我國海上風電起步以來,在補貼額度固定,且海上風電資源豐富、發電量優勢明顯的情況下,得以快速發展。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海上風電直接投資額達到257億美元,我國海上風電直接投資額達到114億美元,佔據將近半壁江山。在裝機容量方面,在海上風電種種優勢的支撐下,我國海上風電迎來快速發展。
  • 風電企業家論壇:論戰新目標、新時代下的風電未來
    10月14日下午,2020北京國際風能大會暨展覽會(CWP 2020)舉行了CWP2020企業家論壇上。因為在可再生能源的市場總量有限的情況下,我們是需要和光伏去PK的,而我們從降價的空間商來說是不如光伏的,而我們未來會面對在同一個電力市場上去競爭的,但是如果說市場空間的容量能夠有一個這麼大幅的增長,而且從「十四五」的情況來看,如果真的做到2025年20%一次能源來自於可再生能源,那真的就是每年得投將近一個億的可再生能源,有人已經差不多估了一下大概是7000萬千瓦的光伏,3000萬千瓦以下的風電,以這麼樣一個速度高歌猛進之後
  • 明陽智能董事長張傳衛:風電平價時代來臨 公司已明確未來一系列...
    近期發布的《風能北京宣言》提出,保證「十四五」期間風電年均新增裝機5000萬千瓦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在近期召開的2020北京國際風能大會上,400餘家風能企業代表聯合發布《風能北京宣言》,宣言提出,保證「十四五」期間風電年均新增裝機5000萬千瓦以上,那麼,作為風電行業的龍頭之一,公司方面如何看待這一目標?   「綜合考慮資源潛力、技術進步趨勢、併網消納條件等,北京風能宣言的裝機目標是現實可行的,有助於與碳中和目標實現起步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