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孩子語言發育遲緩嗎?別急,醫生告訴你幾個語言家庭訓練法

2020-12-03 齊魯壹點

齊魯網健康頻道8.10日訊(通訊員秦偉)語言是孩子嬰幼兒時期重要的能力發育之一,從孩子開始牙牙學語,家長就格外關心孩子語言發育情況,從孩子嘴裡第一次喊出「爸爸」「媽媽」,便是為人父母最為幸福的事情。

「我的孩子是個非常敏感和缺乏安全感的孩子。他很喜歡與人玩,但是不知如何與人相處,缺乏基本的需求表達欲望,所以一直都不會說話。而一句「貴人語遲」讓我們都以為孩子大了就會好,直到孩子2歲多了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一位心情焦慮的孩子媽媽說道。

濟南六一兒童醫院兒科醫生代傑主任表示,語言是孩子嬰幼兒時期重要的能力發育之一,當孩子出現不說話的現象後,家長就應及時帶孩子去正規的醫院進行檢查。排查孩子是否患有兒童語言發育遲緩,無論診斷結果如何,都需要及時採取必要的措施改善語言發育狀況。

醫生介紹:代傑

濟南六一兒童醫院兒科主任醫師,從事小兒神經系統疾病的臨床、教學和科研工作30餘年,長期專注於兒童發育行為疾病的研究和臨床診治,在自閉症、抽動症、多動症等疾病的評估和幹預上造詣深厚。

什麼是兒童語言發育遲緩?

代傑主任介紹,語言發育遲緩,一般是指孩子的語言發育水平,低於同齡正常孩子的平均水平。在語言發育遲緩的定義當中,語言發育的平均水平彈性比較大,如果孩子只是有功能性的構音障礙,並沒有任何器質性病變,比如說沒有中樞神經發育異常,也沒有聽力異常,那麼這種語言發育遲緩的程度比較輕,比較易於治療。

兒童語言發育遲緩的主要表現:

代傑主任表示,作為父母,我們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觀察和識別孩子的語言發育遲緩呢?其實,我們可以通過不同階段孩子的語言發展差異來發現早期的預警信號。

4-6個月:叫孩子名字時無應答,好像沒聽見一樣。

10-12個月:語言理解能力低下,往往聽不懂別人的話,並作出適當的反應。

13-18個月:不會說話,或者是無意識地發音,不能用語言或聲音來引起別人關注。

19-24個月:語言嚴重落後,不具備用語言表達自己的基本需求,聽不懂指令。

36個月以上:不會主動用語言表達的訴求和願望,鸚鵡學舌似的重複別人的話,不會正確使用人稱代詞「你、我、他」。

以上是孩子3歲前的語言發育遲緩的主要表現與年齡階段,作為家長要對這些能力發展有一個充分的了解。

代傑主任指出,引起兒童語言發育遲緩的原因很多,這些孩子的口頭表達能力或語言理解能力明顯落後於同齡兒童的正常發育水平。主要有兩種情況:如果能聽懂,說不出來,稱為 「 表達性語言障礙 」 ;若聽不懂,也不會說,稱為 「 感受性語言障礙 」 。

產生的原因主要有:智力低下、聽力障礙、兒童孤獨症、構音器官疾病、中樞神經系統疾病、語言環境不良等因素。

如果在日常生活中能夠給孩子大量的語言刺激,如聊天,唱歌,朗讀等等,孩子的語言中樞便會激活,這種大腦連接會永遠成為神經連接的一部分。如果沒有這種刺激,大腦就會慢慢刪減這些未被使用的連接,從而影響孩子學習、說話、閱讀和寫作的能力。

總之,孩子只要多聽、多看、多接觸環境刺激,語言能力就會增強。

在家就可以訓練的語言家庭訓練法:

1. 適當的進行親子閱讀

在親子閱讀的過程中,孩子的詞彙得到積累,不同的語言環境刺激讓孩子對語言產生興趣。重複性的詞彙出現,會讓孩子漸漸的將詞彙和物品相聯繫。這對孩子逐漸形成的語言網絡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2. 藉助環境素材與孩子保持交流

比如說和孩子通過卡片圖片的方式來進行交流互動。有趣的圖片可以引起孩子的興趣,這時候父母給予的語言刺激更加能夠為孩子所接受。一些不好理解的詞彙可以通過圖片清晰地展現在孩子面前,孩子的理解能力更加增強。

3. 描述生活中發生的場景。

比如說,父母可以把白天發生的事情描述給孩子聽。很多家長有這樣的認知誤區,認為刻意的教孩子說話才是營造了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但是其實這種生活化的場景描述更加能夠讓孩子的語言得到學習。

4. 鼓勵孩子進行語言表達

當孩子有想要拿到的東西時,父母不要輕易的滿足,試著讓孩子說出物品的名稱。這個過程孩子的能力被激發。父母也可以提出一些提問,促進孩子的思維發展,在互動的過程中,使得語言表達能力得到鍛鍊。

代傑主任說,其實父母的陪伴是孩子語言發育的重要刺激條件。很多家長以為孩子聽不懂就不必說,這就大大的減少了孩子接受語言刺激的機會。家長有必要密切的關注每個階段孩子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把握住孩子語言發展的關鍵期。發現孩子有說話晚等的狀況時及時的幹預,進行家庭語言環境的調整。貴人語遲有可能是對家庭教育的一種誤導。

本文內容由壹點號作者發布,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

相關焦點

  • 孩子語言邏輯混亂,也算語言發育遲緩嗎?需不需要語言矯正?
    媽媽接著說,「那你喜歡狗狗嗎?」孩子說「喜歡,狗狗,我。」這時,媽媽臉上出現一抹黯然之色。孩子都2歲多了,還是不會說整句話,只能一個詞一個詞得分開說,而且邏輯也不對,總是主語賓語前後顛倒。有的時候,連父母都聽不懂孩子在說什麼。
  • 語言落後、反應遲鈍,語言發育遲緩兒童的問題還是得靠矯正
    尤其是到了三歲之後這種不正常的表現變得越發明顯起來,之前只是語言表達和理解上出現問題,但基本的交流勉強還行。但現在不僅是語言出現了問題,孩子平時的反應也顯得有些遲鈍,很多時候叫他好幾聲才會有所反應。發現孩子身上的這些異常表現之後可把家長們驚出了一聲的冷汗。「難不成我們家孩子得了什麼病?」
  • 該用什麼辦法,才能真正改變語言發育遲緩帶給孩子的變化呢?
    從主動開口說話開始,孩子對於世界的認識大半都來自於那些簡單又複雜的語言。簡單的「一」讓孩子認識了數字的奧秘,而複雜的「詞」卻又讓孩子感受到了語言之間的那種邏輯。直到「你我他」三種人稱代詞的出現,一個孩子的語言才真正步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他們知道了自己是「我」,知道了爸爸媽媽是「你」或「他/她」。
  • 有多少語言發育遲緩是因為矯正遲滯變嚴重的?
    一提起語言發育遲緩,不少家長心裡肯定「咯噔」一下,他們中的很多人都經歷過因為孩子遲遲不開口說話而擔驚受怕的一段時間。人們總說「差距是比出來的」,和鄰居家的孩子一比,自己家寶貝的說話時間可就太晚了,起碼比別人遲了三個月。
  • 孩子語言發育遲緩,是不是中樞神經有問題?
    每當看見別人家那些神採飛揚地,講起話來滔滔不絕的孩子,很多父母都帶著羨慕的眼光看著,心中在想為什麼人家的孩子這麼優秀,要不要去向人家孩子的父母取取經。然而轉過頭來一看自家孩子,很多父母又感到幾分憂愁,這傻小子實在是不給力。
  • 孩子語言發育遲緩,該怎麼教、教什麼?教你4招,簡單又高效!
    孩子語言發育遲緩,醫生和康復老師總會建議家長:「回家多和孩子說話。」毫無疑問,這是一個正確的教育建議,但是:我們家長疑惑了① 和孩子說什麼、怎樣說呢?② 自己平時已經說得口乾舌燥了,孩子沒什麼反應,不知道怎麼說了。其實,這是因為我們家長是對家庭語言訓練方面的認識不夠充分。今天我院言語語言治療師王婷,為家長們分享語言家庭訓練4原則。幫助孩子有目的、有技巧地去提升語言能力。
  • 到了這個時候,語言發育遲緩的矯正刻不容緩
    前段時間,鄭州中心接到一位家長的諮詢,電話中這位家長說他們家孩子的語言發育遲緩,明年就要上小學了,想問問我們機構能不能進行一些專業的矯正。一般來說,即將上學的語言發育遲緩兒童想要接受語言矯正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 孩子不會和人交流,是自閉還是語言發育遲緩?
    我都害怕了……」在網絡最為發達的今天,全世界的各種信息仿佛觸手可及,指尖在屏幕上輕輕飛舞就能得到想要的資料,在面對孩子的語言問題時,家長們都會第一時間求助於搜尋引擎。孩子有了上邊的症狀,誰都會慌張不安的。如果是你的孩子出現以上情況,你會不會也懷疑是自閉症呢?
  • 發現孩子語言發育遲緩,家長千萬不要慌!
    什麼是語言發育遲緩。 語言發育遲緩是指由各種原因引起的兒童口頭表達能力或語言理解能力明顯落後於同齡兒童的正常發育水平。其中,智力低下、聽力障礙、構音器官疾病、中樞神經系統疾病、語言環境不良等因素均是兒童語言發育遲緩的常見原因。
  • 孩子語言發育遲緩真能自愈嗎?家長有這些誤區,小心耽誤孩子!
    很多家長尤其是老一輩的人都認為孩子語言 遲緩不算大問題,等孩子大了就會好的,還有的說「貴人語遲」,正是這樣的想法,才耽誤了孩子的最佳矯正期。其實造成孩子語言發育遲緩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遺傳,不良的生活環境和語言環境,也有可能是先天智力低下,或者是中樞神經問題,但是我們要知道的是語言遲緩是一種語言障礙,並不存在「治癒」這一說。
  • 孩子的這些表現,其實就是語言發育遲緩的先兆
    從兒童開始說話算起,大部分兒童的語言發展要經歷好幾個階段,在這些不同的階段中兒童會表現出不同的語言特點,比如簡單的字音、字詞或者短句等等。通過不同階段的表現,父母們可以通過對比孩子語言的表現來發現孩子的語言發育是否出現了問題。
  • 語言發育遲緩的孩子吃英格拉姆管用嗎
    孩子語言成功表達,是需要三個方面同時滿足的1 聽力正常2 大腦當中語言中樞發育正常3發音正常如果孩子的聽力 和發音,都正常 ,那孩子到會說話的年齡,還不會說的話,就是大腦語言中樞發育不健全。促進大腦語言中樞發育的兩個必然條件,缺一不可,一是補充腦營養促進大腦神經元發育正常, 二是外部壞境刺激英格拉姆卵磷脂型DHA 含有大腦必須的2種成分, DHA+卵磷脂, 這兩種成分對大腦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 從孩子的表現看待語言發育遲緩,及早發現對他的影響
    如果孩子語言發展速度落後半年以上,出現和年齡不匹配的語言表現,比如正常孩子兩歲多已經開始說短語和字詞,但是語言發展過於落後的孩子還在說單字、吃,那父母們就要注意孩子是不是受到語言發育遲緩的影響。由於對語言發育遲緩缺乏了解,很多家長都不會注意到孩子語言發展過程中的異常,孩子學習字音的速度比較慢他們認為這是「夯實基礎」,孩子說話比較晚他們覺得這是「貴人語遲」。對孩子語言發展的忽視導致語言發育遲緩的影響力大增,徹底成為影響孩子說話發音的阻礙。
  • 語言發育遲緩怎麼辦?兒科主任是這樣說的,很多家長不知道
    語言遲緩的症狀輕微暫時的語言遲緩會在一部分孩子上體現出來,一些孩子學習語言的速度比其他人快,一些則不然。如果你的孩子在18個月後還沒有學會說話或者到了一周歲都不會說50個字,你就應該諮詢醫生了。因為所有被確診為語言遲緩的孩子都需要接受聽力測試。正確判斷語言遲緩判斷一個孩子是否存在語言發展遲緩還必須結合其生理年齡,一般正常兒童1歲左右開始說話,喊「爸爸、媽媽」,但語言發育遲緩的兒童可能要到二三歲才開始開口說話,有的甚至到了四五歲還一句話都不會說。
  • 孩子5歲語言發育遲緩有些發現的晚,怎麼做檢查
    有個朋友問,孩子已經5歲了,才發現語言發育遲緩,怎麼辦?5歲才想起來諮詢這個問題,說實話,貌似已經有些晚了。過了6歲後,孩子語言的爆發期在6歲左右就過了高峰了。這個年齡的孩子,最少錯過了至少4年時間的語言黃金髮育期。語言發育遲緩不僅會影響兒童與他人日常交流,而且會阻礙兒童認知發展,甚至會對兒童性格特徵、心理健康造成不利影響。
  • 只會叫人不會表達,表達能力缺失的語言發育遲緩症狀該怎麼辦?
    孩子奶粉喝少了容易營養不足,喝多又出現腸脹氣;衣服穿多了起痱子,穿少了就感冒;不會翻身怕身體有問題,翻身太頻繁又怕趴著睡覺憋氣…… 俗話說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不當爹媽也不明白作為父母的辛勞。即便事事小心、處處留神,孩子倒是身體棒棒的了,快兩歲了又不會說話,簡直快把人折磨瘋了。當醫生說孩子是語言發育遲緩時,父母的心不由得跟著懸了起來。
  • 兒童發育遲緩|如何通過日常互動來發展孩子的語言能力
    提到語言發育落後,很多家長覺得這沒什麼呀,孩子早晚都能學會說話,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孩子的語言發展能力,往往代表著智力、心理和社交發育水平。大家都很忙,給孩子提供一個豐富的語言環境並不容易,不過還是有很多機會幫孩子提供機會學習語言的。1.花時間陪伴孩子孩子們需要通過與人的互動來學習語言,而不是靠看視頻。
  • 育兒經驗:哪些孩子容易出現語言發育遲緩,語遲常見病因
    語言發育遲緩是指兒童在語言發育過程中,語言發育遵循正常發育規律,但落後於正常發育速度,未達到其年齡相應的水平。 國外學者將18-35個月兒童僅有語言發育遲緩者,定義為"later talker",國內章依文教授等提出:2-3歲兒童24個月詞彙量少於30個,30個月男童結構表達量少於3個,女童結構表達量少於5個則為語言發育遲緩。結構表達是指短語或句子,如:形容詞加上名詞「大蘋果」,名詞加上動詞「我要吃」。
  • 孩子五個表現,是生長發育遲緩了,別耽誤了孩子
    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健康成長,但是由於每個孩子的體質不同且營養攝入量不同,因此一些孩子可以正常發育,但有些孩子發育遲緩。例如,年齡相同的孩子有些長的高,有些長的矮。有些說話早,有些說話晚。發育較慢的兒童通常是由發育遲緩引起的。
  • 孩子這五個表現 是生長發育遲緩了
    點擊查看 每個父母都希望寶寶健康成長,但由於每個寶寶的體質不同,營養攝入情況不同,有些寶寶能夠正常發育,但也有部分寶寶會發育遲緩。比如,同齡的孩子有的就長的高一些,有的長得矮一些;有的說話早,有的說話晚。發育較慢的孩子通常都因為生長發育遲緩導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