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看見別人家那些神採飛揚地,講起話來滔滔不絕的孩子,很多父母都帶著羨慕的眼光看著,心中在想為什麼人家的孩子這麼優秀,要不要去向人家孩子的父母取取經。然而轉過頭來一看自家孩子,很多父母又感到幾分憂愁,這傻小子實在是不給力。
其實大多數兒童語言發育的速度不平均是正常的情況,比如有些孩子可能快一點,有些孩子可能慢一點,女孩可能比男孩快一點等等,但是只要不超過半年都屬於正常的範圍。但如果比正常兒童晚半年以上,那父母們就要注意是不是語言發育遲緩,與正常兒童的差值越高,語言發育遲緩越嚴重。
在導致語言發育遲緩出現的眾多原因中,先天語言中樞發育不良或神經生理異常等原因造成的問題對孩子的影響可能更大一些。孩子從七八個月開始發展的語言就被語言發育遲緩的這些原因阻礙在外面,導致他們的語言能力得不到及時的發展。
人類的語言是一個慢慢發展的過程,從出生後的模糊音節開始,語言就和每個人結下了非常深厚的聯繫。不管是字音還是詞語,亦或者是短句和長句,它們都是組成語言表達必不可少部分,但是語言發育遲緩卻讓這些本該出現的語言基礎無法順利地出現。
語言發育遲緩指的是由各種原因引起的兒童口頭表達能力或語言理解能力明顯落後於同齡兒童的正常發育水平的一種語言障礙。智力低下、聽力障礙、構音器官疾病、中樞神經系統疾病、語言環境不良等因素均是兒童語言發育遲緩的常見原因。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發育遲緩兒童發生率約為6—8%。而在中國,這個數字可能略微高出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數據,部分地區兒童語言發育遲緩的發生率高於9%。所以不要忽視兒童語言發育遲緩問題,它確確實實已經成為很多孩子遭遇的困境。
語言環境、中樞神經系統的損傷都在影響孩子的語言發展,可能原本在三四歲就可以流暢說話的孩子依舊不能「侃侃而談」。3-5歲是一個孩子語言發展的黃金時期,卻因為語言發育遲緩的存在而得不到有效的發展,他們的語言水平甚至還不如兩歲的孩子。
孩子出生後到六歲前是大腦發展最快速、可塑性最高的階段,同時也是奠定孩童生理與心理基礎的時候。如果父母們能夠在這個階段提早察覺孩子語言發育遲緩的問題,就可以在這段時間內促進兒童語言的發展,提升他的潛在能力,從而減輕甚至消滅語言發育遲緩所造成的障礙。
可能很多家長並不知道,如果孩子在五歲半之前還未曾解決語言發育遲緩對自己的影響,那麼之後影響他的語言問題可能就會從語言發育遲緩慢慢轉化為認知性構音障礙。一旦轉變為認知性構音障礙,就有可能造成孩子智力的永久性損傷,那個時候再想矯正為時已晚。
及時發現語言發育遲緩對孩子的影響,帶著孩子及時矯正才是真正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同時語言發育遲緩的矯正需要經過長期的矯正訓練才能恢復正常的語言發育水平,讓孩子的語言能力和同齡的孩子持平,所以父母們要保持足夠的耐心。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