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父母們來說,沒有什麼比看著孩子一天天健康成長還要重要的事了。從呱呱墜地到長大成人,孩子的各個方面都有了長足的進步,尤其是一張小嘴更是甜的跟抹了蜜一樣惹人喜愛。
一句「爸爸媽媽」,一句「我愛你」,孩子稚嫩的話語中充斥著對父母的愛意和親子間濃鬱的情感。對家長們來說,他們苦苦等待已久的不就是這兩句話,甚至有些比較感性的媽媽聽到孩子叫她的時候忍不住淚如雨下。
如果孩子的語言發展到了這個地步已經成型的話也算是一件好事,但事情往往不會這麼容易就結束。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有些父母逐漸發現孩子身上出現了一些不太對勁的地方,比如語言能力變得越來越差,不僅說不清楚,而且很多地方邏輯也比較混亂。
尤其是到了三歲之後這種不正常的表現變得越發明顯起來,之前只是語言表達和理解上出現問題,但基本的交流勉強還行。但現在不僅是語言出現了問題,孩子平時的反應也顯得有些遲鈍,很多時候叫他好幾聲才會有所反應。
發現孩子身上的這些異常表現之後可把家長們驚出了一聲的冷汗。「難不成我們家孩子得了什麼病?」懷著這樣的念頭,很多家長連忙帶著孩子去醫院進行檢查,結果醫生告訴他們這並不是什麼疾病,而是一種典型的語言問題,叫做語言發育遲緩。
什麼是語言發育遲緩?
語言發育遲緩是指由各種原因引起的兒童口頭表達能力或語言理解能力明顯落後於同齡兒童正常發育水平一種構音障礙。
其實語言發育遲緩出現的時間並不晚,相反這個問題有時候出現得還比較早,比如孩子一兩歲時期正好處於單字、詞向短句過渡時期就很容易被語言發育遲緩鑽了空子。但由於特徵不太明顯,因此家長們也很難發現問題的存在。
直到兩三歲之後,孩子的語言表達、語言理解能力開始突飛猛進的時候,語言發育遲緩才容易被發現。因為語言發育遲緩會直接影響到孩子語言的發展,拖延他們語言發育的正常進度,導致孩子三四歲了可能還只有兩歲左右的語言水平。
一般來說,大部分兒童語言發展的速度並不均衡,有的孩子快一些,有的孩子則慢一些,但只要不超過半年都屬於正常的發展範圍。可語遲兒童的語言發展速度卻遠遠落後於半年這個時間段,如果一直不去矯正,那孩子語言的未來真的很渺茫。
語言發育遲緩能靠藥物治療嗎?
了解到語言發育遲緩這個問題之後,不少家長就到處諮詢有沒有可以治療語言發育遲緩的藥物,目的是好的,可是小編卻不得不給大家澆盆冷水,至少到目前,全球都沒有所謂的治療語言發育遲緩的藥物,大家不要隨便誤信網上的傳言。
從本質上來說,語言發育遲緩其實就是一種構音障礙,既然是語言問題,那我們就要靠語言本身去改變它。就目前來說,改變語言發育遲緩最好的辦法仍舊還是語言矯正,通過長期的語言訓練來矯正孩子錯誤的發音,引導孩子對發音產生興趣從而主動開口。
但語言矯正也存在局限,那就是對孩子的年齡有限制,以語言發育遲緩舉例,五歲半之後的語遲兒童就很難通過語言矯正來恢復語言,因為這個時候影響孩子的問題已經不再是語遲,而是認知性構音障礙,這個問題矯正起來很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