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解釋牛頓引力疑惑,宇宙空間的凹陷,造成月球繞地球跑圈

2020-11-29 奇點先驅

我們最開始認識物理世界的例子就是「砸到牛頓的蘋果」,由「引力」進入學習物理知識,從簡簡單單的「蘋果落地」可以推論到火箭升空的計算。然而,讓牛頓也十分困惑的問題是:引力從何而來?為了解開地球引力和宇宙其他天體的引力來源之謎,科學家愛因斯坦為此做出卓越貢獻。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表示,引力的本質就是由扭曲的時間和空間組成的弧面結構。因為他認為空間具有可塑性,空間就像是一塊橡膠製品,能夠通過外力彎曲,兩頭向上彎曲,則中間下陷。當一個物體通過這個曲面時,自身的重力讓它從凹陷處下降,離開原來的位置,到達不同的位置。

大部分科學家認為,宇宙萬物本來應該是直線運動,而發生了扭曲的空間造成了天體的弧度運行。比如,地球與月球之間的空間存在時空塌陷,這個塌陷產生了引力,月球的重力在引力的影響下圍繞著地球運動,這個運動類似於蘋果掉落的運動。

同理,地球和太陽之間也存在空間塌陷,太陽的引力影響著地球,地球受制於與太陽之間的扭曲空間,其他天體亦是如此。我們試想一下,宇宙的大環境不是一個平面,而是彎曲的空間。地球周圍的空間也是彎曲的弧面,宇宙天體受引力的大小和緣分被安排到了一起,於是形成了各有特色的天體系統。

當然,人類對宇宙的認識還處於萌芽階段,很多已發現的天文現象我們至今無法解釋,所以引力的來源我們僅能用已知的理論推測,並沒有確切的實驗證明。同時,我們也十分相信科學家們在不久的將來會給出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

相關焦點

  • 月球為何繞著地球轉?牛頓毫無頭緒,愛因斯坦一語道破天機!
    隨著蘋果落下,艾薩克·牛頓重新描繪了我們的宇宙圖景。在他那個時代裡一次大膽的猜想中,牛頓聲稱將蘋果拉向地面的力,與使月球繞著地球公轉的力,實際上是同一種力。一下子,牛頓將天堂與凡間統一在了一起,並為之命名為——引力。這種法則將天上與地下統一在一起,也是這同一種法則,統治著行星的運動,潮漲潮落以及我們身邊,蘋果的落下。
  • 月球為何會繞著地球轉?引力的本質是什麼?
    月球為何會繞著地球轉?引力的本質是什麼?宇宙中有四大基本力,強核力、弱核力、電磁力、以及萬有引力。萬有引力也是四種力中最弱的一種力,關於這些力的本質曾困擾了幾代的科學家,幸運的是關於這些力的本質已經有了基本統一的解釋,為何會產生引力,月球為什麼會繞著地球旋轉?讓我們一起去解答一下這個問題吧!物體的質量越大,產生的引力就越強,人類對於引力的真正認知是始於牛頓時期。
  • 引力的本質是什麼?愛因斯坦和牛頓誰更正確?
    「萬有引力定律」,讓關於天體的研究轉移到了力學領域,並且成功解釋了太陽系中天體的運動,讓人類對宇宙有了更加全面和正確的了解,在牛頓提出萬有引力定律之前,人們普遍認為,地球上的定律在宇宙中不適用。因為當時的人們無法解釋天體的運動,比如,月球圍繞地球運動,但是地球上的所有物體都受到重力的影響,為什麼在地球之外的天體不受影響?而在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提出後證明,不論是地球上還是宇宙中,人類的定律普遍具有適用性。
  • 月球與地球之間隱形的紐帶-引力:為什麼我們生活的地球充滿了吸引力
    我們的月亮圍繞地球運動,是因為它們具有的強大質量所導致的一種相互作用的萬有引力。由於月球與地球之間的質量相差不是很遠,因此月亮圍繞地球轉動的質心並不與地球的地心重合,而是稍微偏離了地心。例如,重力導致地球和其他行星都在圍繞太陽運行,它也會導致月球繞地球運行,並導致潮汐的形成以及太陽系、恆星和星系的形成和演化。   宇宙中最早的引力實例,可能是量子引力、超引力或引力奇點,以及普通的時空。在普朗克時代(宇宙誕生後約10的-43次方秒)發展起來, 可能來自原始狀態,例如假真空、量子真空或虛粒子,以及目前未知的方式。
  • 「引力」是什麼你真的懂了嗎?
    出品:中國科普博覽  一大早被人類首次探測到引力波的新聞刷屏,可能有大批和小編一樣迷茫的人還在糾結引力怎麼會有波這種問題。中國科普博覽帶你一起讀懂,引力究竟是怎麼回事!  一、牛頓的描述:  牛頓認為,月球之所以會繞地球運轉,是它們之間存在萬有引力的緣故。這引力像繩子或彈簧一樣一頭拴著月亮,一頭繫著地球。
  • 牛頓和愛因斯坦是怎麼看引力的?
    幾百年來的觀察已經證明了物體之間普遍存在著引力。在1687年,艾薩克牛頓使用他的萬有引力定律量化了這一現象,並將其表述為:在宇宙之中,每一個物體都吸引著其他所有物體,並且任何兩個物體之間的作用力與他們質量的乘積成正比,和他們之間距離的平方成反比。
  • 引力的本質是什麼?牛頓和愛因斯坦誰的理論更準確?
    當然,我們必須承認的是,牛頓確實偉大,他可以被認為是科學史上最重要的學者之一,可能只有愛因斯坦這樣的科學家才有可能媲美,如果把其他領域的貢獻也加進來,可能連愛因斯坦也只能望其項背。而牛頓對於「引力」現象的解釋就是著名的萬有引力定律。他認為萬物都有彼此吸引的力。這個「吸引力」被他稱為萬有引力。
  • 為什麼月球只有正面對著地球?巧合還是必然?引力告訴你答案!
    首先,這樣的現象在太陽系中並不少見,科學家稱呼這種現象為「潮汐鎖定」,只有在行星和衛星之間會出現這樣的現象,想要真正了解這個現象的本質,要從引力入手。我們都知道牛頓提出了引力的概念,但是牛頓無法解釋為什麼引力可以不需要介質來傳播,隨著科學的不斷發展,發現引力其實並不存在。
  • 愛因斯坦和牛頓的「引力」之爭,為什麼愛因斯坦討厭「引力」?
    前面幾篇文章我們都詳細談到了「引力」為啥可以當他不存在,有不少網友就調侃說:引力都不存在了,那我們地球上豈不是所有物體都不需要依附在地球表面了,大家都飛起來了嗎?其實這個調侃有個前提就是,「沒飛起來」一定就是沒引力造成嗎?
  • 月球沒有撞擊地球的原因,真真假假的引力與離心力
    由於軌道衛星沒有直線移動,馮·布勞恩的圖片和他的解釋都不可能是正確的。什麼都無法支撐月亮!事實上,沒有什麼東西能支撐月亮。正如牛頓的慣性系分析中預測的那樣,月球完全處於引力的壓力之下。換句話說,月球會墜落,因為在這樣的框架中,月球上只有一種力:引力。
  • 愛因斯坦指出牛頓錯誤,直言引力並不存在,只是「時空的彎曲」
    在1687年牛頓出版了《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在這本書中引力第一次問世,也是人類首次對太陽系內天體運動規律進行了描述,在這裡人類對於宇宙的種種假說都被推翻,牛頓指出了地球和月球之間的關係,也指出了太陽系內的行星都受到了太陽引力的影響。
  • 地球重60萬億億噸,為何還能飄在太空中?
    >誰在「託著」地球?按照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經驗,質量這麼大的地球一定被什麼東西「託著」,不然肯定會往下掉,但這麼多年來從太空拍攝的地球照片都顯示,地球「好像」是懸浮在宇宙空間中的。不僅如此,哈勃望遠鏡拍攝的太陽系其他天體,以及包含上千億顆恆星的星系們,在視覺上都「懸浮」於宇宙中。
  • 地球重60萬億億噸,為何還能飄在太空中
    ,引力是一種無視距離的「瞬時力」,且質量越大的物體引力越大,小質量物體會被大質量物體引力所吸引,比如質量小的蘋果墜向質量大的地核,質量小的月球繞質量大的地球公轉,於是牛頓認為上到天體運行下到日常生活,引力是影響一切的。
  • 地球重60萬億億噸,為何還能飄在太空中?
    按照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經驗,質量這麼大的地球一定被什麼東西「託著」,不然肯定會往下掉,但這麼多年來從太空拍攝的地球照片都顯示,地球「好像」是懸浮在宇宙空間中的。無視距離的「瞬時力」,且質量越大的物體引力越大,小質量物體會被大質量物體引力所吸引,比如質量小的蘋果墜向質量大的地核,質量小的月球繞質量大的地球公轉,於是牛頓認為上到天體運行下到日常生活,引力是影響一切的。
  • 地球重60萬億億噸,為何還能飄在太空中,而不向下墜落?
    ,不然肯定會往下掉,但這麼多年來從太空拍攝的地球照片都顯示,地球「好像」是懸浮在宇宙空間中的。>,且質量越大的物體引力越大,小質量物體會被大質量物體引力所吸引,比如質量小的蘋果墜向質量大的地核,質量小的月球繞質量大的地球公轉,於是牛頓認為上到天體運行下到日常生活,引力是影響一切的。
  • 地球重60萬億億噸,為何還能飄在太空中,而不向下墜落?
    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   在牛頓基於觀測和實驗提出的萬有引力定律中,引力是一種無視距離的「瞬時力」,且質量越大的物體引力越大,小質量物體會被大質量物體引力所吸引,比如質量小的蘋果墜向質量大的地核,質量小的月球繞質量大的地球公轉
  • 引力是什麼?從這個角度理解,宇宙似乎並沒有引力
    牛頓告訴我們,宇宙中的一切物質,都有一個同樣的屬性:引力。我們都知道物體有引力,沒有一種物體是例外,因此被稱作萬有引力。所謂的萬有引力,就是兩個物體之間會有吸引的作用,這個作用的強弱取決於二者的質量和距離。
  • 引力是人類科學史上的「疑難雜症」?
    即使是愛因斯坦的引力理論在天文測量上也存在異常且微小的差異。所以引力自古以來就是人類科學上的一個疑難雜症!今天我們就聊下,引力的發展以及目前還存在哪些問題?這些問題很有可能會導致我們對宇宙產生全新的認識。引力的發展和完善1687年,牛頓以一篇跨時代的歷史巨著首次提出了萬有引力,人類這才知道原來兩個質量物體之間存在吸引力,這一些就解釋了我們以前根本就無法解釋的事情。
  • 愛因斯坦提出廣義相對論後,牛頓的定律是錯的嗎?
    引力是物理學中我們已知的四個力之一,但是我們對引力的理解在不斷地深化。還有什麼能比引力更令我們熟悉呢?從高處落下一個物體,萬有引力就使它墜向地面。同時我們在課堂上學到引力使月球繞地球運動,也使地球繞太陽運動。
  • 相對論和牛頓定律都無法解釋的引力,它到底來源於哪?
    引力是人類已知最早的相互作用之一。1687年,牛頓在《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一書中提出了這個概念。迄今為止,關於引力如何產生的問題,在這之前有牛頓和愛因斯坦他們二人的理論。牛頓的萬有引力理論認為物質的引力來源於物質的質量,引力是有質量的物質固有的屬性;而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則認為引力來源於有質量的物體引起的周圍空間的彎曲,這時的空間彎曲就是空間凹陷或塌陷的意思。但是上述二人的引力理論其實都不能真正解釋引力,都不能說明引力的本質和引力到底如何產生。引力的本質和引力到底如何產生至今還是一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