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認過體形!昆蟲與甲殼動物的祖先叫「多節耳材村蟲」

2021-01-07 新華社客戶端

原標題:研究確定昆蟲與甲殼動物祖先——多節耳材村蟲

新華社昆明12月28日電(記者嶽冉冉)中、英、美科學家通過顯微CT技術,發現並確認了昆蟲與甲殼動物的最早祖先為5.2億年前的「多節耳材村蟲」。該成果於北京時間28日凌晨在線發表在了國際期刊《當代生物學》上。

論文第一作者、雲南大學雲南省古生物研究重點實驗室副研究員翟大有介紹,泛甲殼類動物是節肢動物中的繁盛族群,它由甲殼類與昆蟲類組成,像蝴蝶、蝦、蟹等屬於泛甲殼動物。儘管學界認為,泛甲殼動物在距今5.2億年前的寒武紀早期已經出現,但化石證據卻十分稀少且缺乏關鍵鑑定特徵。

直到來自我國雲南澄江生物群的多節耳材村蟲化石的出現。

多節耳材村蟲是一種具有一對外殼和魚尾狀尾部的節肢動物,它被發現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基於傳統的光學顯微鏡等技術,學界對其認知僅局限於一些外部形態,由於外殼的遮蓋和圍巖的包埋,其附肢細節一直不為人知,因此其分類學和進化學歸屬一直懸疑。

由雲南大學雲南省古生物研究重點實驗室、英國劍橋大學及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組成的科研團隊,使用精度達到微米級別的X射線三維成像技術,透過厚厚的化石巖石,觀察到了多節耳材村蟲保存完好的20對附肢及身體形態細節,其中包括:一對特化為鉤狀的第二觸角、為取食而特化為大顎和小顎的第三及第四對附肢、具有葉片狀「上肢」的雙分支型胸部附肢,及肛門結構等。

「在顯微CT下,多節耳材村蟲的第二觸角、大顎和小顎、附肢髖節上著生的『上肢』結構一覽無遺,這些都是泛甲殼類動物的重要鑑定特徵,」翟大有說,「這些特徵足以把多節耳材村蟲鑑定為泛甲殼類動物的遠祖。」

編輯:胡碧霞

相關焦點

  • 寒武紀化石揭示泛甲殼類動物祖先面目
    望著手中這塊記載著5億多年歷史的耳材村蟲化石,雲南大學雲南省古生物研究重點實驗室副研究員翟大有感慨萬分。  近日,《當代生物學》在線發表了雲南大學與英國劍橋大學、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合作的研究論文。中外科學家通過顯微CT技術,發現並確認了昆蟲與甲殼動物的祖先為寒武紀時期的多節耳材村蟲。
  • 淡水魚類甲殼動物病及鉤介幼蟲病的防治
    淡水魚類甲殼動物病及鉤介幼蟲病的防治淡水魚類甲殼動物病是由甲殼動物寄生引起的淡水魚類疾病。甲殼動物的主要特徵是身體異律分節,分頭、胸、腹三部分(有些種類的頭、胸部融合),具有幾丁質的外骨骼,有2對觸肢,附肢有關節,開管式的循環系統。
  • 天勝昆蟲記椿象篇
  • 上海常見昆蟲-17竹節蟲
    體形較大或中等,一般體長3~30釐米,最大可達55釐米,為現生昆蟲中體長最大的種類。竹節蟲,有翅種類翅多為兩對,前翅革質,多狹長,橫脈眾多,脈序成細密的網狀。幾乎所有的種類均具極佳的擬態,大部分種類身體細長,模擬植物枝條,少數種類身體寬扁,鮮綠色,模擬植物葉片,翅寬扁,脈序排成葉脈狀,腹部及脛節、腿節亦扁平擴張。身體延長呈棒狀,看上去很像竹節(如竹節蟲)或闊葉狀,看上去很像竹葉(葉修)。
  • 或為叫灶馬的昆蟲
    或為叫灶馬的昆蟲   錢惠敏  「蛛絲馬跡」是一個常用成語,但「馬」字該作何解釋,似乎並未形成共識。多數人認為「馬」就是馬牛羊的「馬」,所謂「馬跡」就是「馬蹄痕跡」。
  • 這種蟲叫瓜實蠅,見到了不用慌
    白蟻防治中心供圖最近,常州市白蟻防治中心接到多例昆蟲諮詢,鑑定均為瓜實蠅。而之前常州基本未接到該蟲的諮詢,這半個月已經接待了8例。最初一例諮詢為常州市某知名幼兒園,出現在教室走廊和窗戶上,之後幾例,有的是居民家中、店面房、私房、公共樓道等,都發現了該蟲出沒,數量從十幾隻到幾十隻不等。另外,在白蟻防治中心實驗室三樓窗戶上也發現了該蟲活動。瓜實蠅,俗稱針蜂,幼蟲稱瓜蛆,為雙翅目實蠅科果實蠅屬昆蟲,體形似小型黃蜂。瓜實蠅起源於印度,目前廣泛分布於溫帶、亞熱帶和熱帶的30多個國家和地區。
  • 見蟲:一款拍照識別APP,遇見昆蟲必備神器
    夏季,是各種昆蟲最活躍的季節。大家是不是有這樣的尷尬,有的沒看見過的昆蟲,不知道名字,有的昆蟲甚至傻傻分不清楚而叫錯。    一款拍照識別APP,遇見昆蟲必備神器。而這樣一款APP,只要你拿出手機掃一掃拍照,就可以給你帶來昆蟲小百科,讓你隨時隨地長知識。
  • 研究確定4.11億年前的水生節肢動物,是陸生千足蟲的水生祖先
    節肢動物化石記錄中最大的鴻溝之一就是馬陸和蜈蚣的祖先長什麼樣,但現在這個鴻溝已經填補了。圖片:Katja Schulz/Wikimedia Commons昆蟲,蜘蛛和馬陸構成了陸地上所有動物的大部分。今天,雖然其中許多人生活在水中,但他們的祖先曾經是水生生物。
  • 《鬼吹燈》中的霍氏不死蟲
    大自然中有許多未知的恐怖生物,它們曾經在地球上生存過,但是因為環境等原因慘遭滅絕。
  • 海南人小時候玩過的15種昆蟲,你都玩過哪些?
    4  天 牛  天牛是鞘翅目葉甲總科天牛科昆蟲的總稱  有一次抓它時被咬過,特別疼!  還有就是喜歡數它的觸角有幾節    11  荔枝蟲  這種蟲子叫荔蝽(春同音)  很多人喜歡叫它「臭蟲」  荔蝽是荔枝、龍眼的主要害蟲,  一旦染上這個害蟲
  • 昆蟲的翅膀是如何進化而來的?
    昆蟲擁有翅膀,這聽起來就像是理所當然的事,但其實這是一個困惑了生物學家一個多世紀的謎團。近年來,關於昆蟲翅膀進化的理論層出不窮,但沒有一個是完全令人滿意的。現在來自伍茲霍爾海洋生物實驗室(MBL)的一個團隊利用很久以前的科學論文的線索以及最先進的基因組學方法,解決了這個爭議。
  • 蟲兒們》:昆蟲界裡令人驚嘆的偽裝大師
    蟲兒們》仿佛打開了昆蟲世界的大門,讓我們看到了昆蟲們不可多得的另一面——昆蟲界裡的偽裝大師,它們用惟妙惟肖的演技展現了精湛的偽裝術,不留神仔細看,肯定看不出來它們到底在哪兒!蟲兒們》嗬,這些蟲兒們實在是太酷了!
  • 初識昆蟲(一):昆蟲的口器
    蟲控工作與蟲天天打交道,無蟲無蟲控,因此我們要「感謝」有蟲。認識蟲,了解蟲的習性,是蟲控工作必修課!說到昆蟲,其實我們並不陌生。
  • 【蟲來如此】琥珀中的囓蟲
    該目昆蟲與蝨目昆蟲等較為近源,被認為是半翅總目中最接近原始祖先的類群。最古老的囓蟲目化石出現在距今兩億多年前的古生代二疊紀。囓蟲已知5 500餘種,世界各地均有分布,隸屬於3亞目41科。漸變態昆蟲,若蟲與成蟲相似,多數種類兩性生殖,卵生。一次產卵20~120粒,單產或聚產於葉上或樹皮上,蓋以絲網。
  • 全球10大巨型昆蟲盤點 史前蜈蚣蟲體寬2米多
    現今生活在地球上的哺乳類、爬行類、鳥類、魚類、及昆蟲類動物都有體型龐大的祖先。????? 在3億年前的遠古石炭紀時期,最有特點的兩種昆蟲是巨脈蜻蜓?Meganeura及遠古蜈蚣蟲。?巨脈蜻蜓翼展約有2.5英尺(合0.75米),主要靠捕捉其他小型昆蟲及早期由水生轉為水陸兩棲的小型動物為生。
  • 今天給大家安利一下我最喜歡的大王具足蟲~
    作為果殼首席大王具足蟲愛好者,今天要跟大家講一下這種超可愛的生物!
  • 【蟲譜大觀】囓蟲 (囓蟲目 Psocoptera)
    囓蟲目昆蟲,中文名為「囓蟲」、「書(蟲齧)」,簡稱「(蟲齧)」。該目昆蟲與食毛目、蝨目昆蟲等較為近源,被認為是半翅總目中最接近原始祖先的類群。最古老的囓蟲目化石出現在距今兩億多年前的古生代二疊紀。囓蟲已知5 500餘種,世界各地均有分布,隸屬於3亞目45科。我國囓蟲資源豐富,種類繁多。目前已知近1600種。
  • 不完全變態昆蟲大作戰
    有完全變態的昆蟲,就一定也會有不完全變態的昆蟲。
  • 沒有見識過雲南昆蟲宴的人生是不完整的,帶你看看都有哪些昆蟲
    不過其中有一種菜系令人聞風喪膽,那就是大名鼎鼎的「昆蟲宴」,據當地人說既美味又營養,不過作為外地人,能不能下得去嘴還是考驗的第一關。沒有見識過雲南昆蟲宴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下面就帶你看看都有哪些昆蟲。 03 油炸竹蟲 竹蟲,又名竹蜂,寄生在竹筒內,以食嫩竹為主,從竹尖逐節往下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