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智診通網站,你一段時間內的血壓檢測數據一目了然,同時還可以進行常規和較複雜的分析。」歐姆龍健康醫療(中國)有限公司薛晨悅向參加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醫療電子化零水銀行動」啟動會的專家演示著搭載了智診通系統的一款電子血壓計。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高血壓科主任、上海高血壓研究所所長王繼光評價「智診通」是一款領跑業界的血壓管理系統,有望開創高血壓管理的新局面。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電子血壓計潛在消費市場,也是世界電子血壓計的主體生產基地。電子血壓計在中國醫療器械出口貿易中佔重要地位,生產量曾經一度佔世界總量的90%。
智診通系統不僅提供對中國老年人血壓問題的解決之道,也蘊藏著將中國從「電子血壓計大國」提升到「電子血壓計強國」的理想。
血壓管理新招式
「智診通」是由歐姆龍公司提供硬體和軟體支持,由上海市高血壓研究所負責監製的,面向醫療機構、看護機構使用的血壓分析服務平臺。它能將家庭血壓測量數據自動上傳,幫助醫生有效控制及管理用戶的血壓。
用戶使用搭載智診通的電子血壓計測量數據,可以實現血壓值自動上傳雲端,轉換成表格、圖表。用戶還可設置相應參數,實現適時向患者和醫生發出提醒、預警信息或郵件。
通過智診通,用戶可對血壓數據進行多種分析,如果分析結果呈現一定特點,系統會在下拉菜單中顯示「結果良好」或者「結果欠佳」的提示。該系統附帶心律不齊檢測功能,可以幫助測量者實時監測心臟異常。
當然,用戶還可以導出或者列印智診通的數據、分析圖表。醫生能在第一時間遠程監控,血壓的相關分析結果也可以在醫生的電腦上顯示。
王繼光向《瞭望東方周刊》介紹,目前智診通系統已經在上海瑞金醫院門診及病房難治性高血壓患者中使用,主要用於對他們進行隨訪,評估其出院後的治療效果。今後,智診通遠程系統還將引入血糖管理等服務,實現真正的慢性病綜合管理。
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以及疾病譜的改變、人們健康觀念意識的改變,對疾病尤其是慢性疾病的診療模式越來越重視以預防為主。比如,對眾多高血壓患者進行高質量的長期、系統、規範的動態監護治療,在現有管理工具和條件下無法實現。
目前國內遠程高血壓管理剛剛起步,各平臺差別明顯。智診通提供了一種新的可能。
而要最大限度地發揮智診通的作用,需要有精準的家庭自測工具。目前,歐姆龍為智診通提供電子血壓計等硬體支持。傳感與控制技術領先的歐姆龍公司長期佔有中國電子血壓計的最大市場份額。
醫生終將接受電子血壓計
目前不僅很多患者,甚至很多醫務人員都沒有接受電子血壓計,對其準確性一直存疑。
著名心血管病專家胡大一曾對本刊記者表示:「因受傳統習慣影響,中國大多數醫療機構仍然採用水銀血壓計。但是,電子血壓計操作簡便、可移動,在繁忙的急診、留觀室,狹窄床旁也可方便使用。」
他說,電子血壓計的精準性有大量臨床驗證和國際權威認證。「我在20年前就做過對比實驗,第一代的電子血壓計就跟汞柱血壓計測數差別很小。」
歐姆龍醫療器械(北京)有限公司總經理趙耀對《瞭望東方周刊》表示:「對測試用戶的調查發現,不正確的測量方法是導致測量不準確的主要原因。
在實際使用電子血壓計過程中,很多人忽視了正確使用方法、適時校準等因素對血壓計穩定性、準確性的影響。
2012年4月至5月,北京市復興醫院月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問卷調研結果顯示,85.8%的社區高血壓患者並不知道電子血壓計需要及時檢查和校正。
目前,在一些歐美國家臺式水銀血壓計正在逐漸被淘汰。根據相關國際公約,應在2020年之前禁止一系列含汞產品的生產和貿易。
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提供的信息顯示,中國每年大約消耗900噸汞,其中160噸左右用於生產體溫計和血壓計。
自測革命
人類直到1628年英國人威廉·哈維提出血液循環理論之後,才逐漸認識血壓,並且歷經幾個世紀才掌握了血壓測量相對有效、便捷的方法。
真正意義上的血壓計誕生於1896年,由義大利人裡瓦·羅克西發明。之後,血壓逐漸成為繼脈搏、呼吸、體溫之後第四個被臨床記錄的生命體徵。
隨著血壓計電子化,便於操作,上世紀末家庭自測血壓在歐美發達國家流行。目前,中國老百姓也逐漸重視血壓日常檢測。
中國現有高血壓患者超過2億,但全國平均的知曉率僅30%,治療率25%,控制率6%,水平都不高,血壓控制難,併發症多而嚴重。
王繼光說:「很少測或不測血壓,導致高血壓知曉率低。治療依從性差、血壓管理質量差導致血壓的控制率低。」
越來越多的研究已證實,高血壓患者增加血壓常規監測能彌補診所測量血壓多方面的不足和缺陷。1999年世界衛生組織、國際高血壓聯盟高血壓治療指南就推薦患者在家自測血壓。目前發達國家高血壓患者家庭血壓測量的比例已經超過一半。
2013年3月北京市疾控中心曾在全市範圍展開問卷調查,50%的居民家庭配備血壓計,但在家自測者只佔37.5%,能夠正確測量血壓者只佔14.3%。
趙耀對本刊記者表示:「根據歐姆龍自己的調查數據,中國電子血壓計家庭普及率為16%,北上廣等城市普及率相對較高達39%,與國外發達國家普及率相近。其他一線城市普及率23%,增長非常快。二三線城市普及率在10%左右,空間巨大。」
另有研究機構稱,中國家用醫療器械支出僅佔全球的5%左右,與中國市場潛力極度不匹配,這一比例應當在25%左右。
日本的電子血壓計品牌在中國市場先入為主,歐姆龍中國公司生產的電子血壓計曾一度佔據了國內60%以上的市場份額。隨著各大品牌相繼進入,以及本土品牌崛起,中國血壓計市場寡頭壟斷的局面有望鬆動。
北京康復之家醫療器械連鎖經營有限公司董事長柏煜對本刊記者表示:「在線下銷售市場,歐姆龍獨霸天下20年,想超過它難度很大。然而,在線上銷售市場國內品牌已經形成趕超。」
中國市場上的電子血壓計也存在質量參差不齊的狀況,一些產品準確度不高,而返修率達3%至5%,甚至更高。一些質量較好的電子血壓計,其返修率不足1%。(劉武)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半月談網"的所有作品,均為半月談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任何報刊、網站等媒體或個人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 連結、轉帖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布。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如需授權,點擊 獲取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