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學家確認最亮的類星體是一顆超級黑洞,每天能吞掉一個太陽!
目前天文學家對於宇宙中天體的種類研究並不完善,其中對於宇宙中最神秘的類星體的了解非常有限,只知道這是一種比普通黑洞更為強大的神秘天體,很可能是由眾多黑洞合併後形成的超級黑洞,最近澳大利亞國立大學(ANU)的科學團隊對已知最亮的類星體J2157提出了新的結論,認為這個編號為J2157的最亮天體可能是一個超級質量的黑洞
-
超小質量的黑洞能吞噬質量比它大的天體嗎?
而剩餘物質會繼續向內坍縮,當剩餘的核心質量達到錢德拉塞卡極限(約1.44倍太陽質量)後,處於電子簡併態的核心無法抵禦強大的引力,處於簡併態的電子被壓入原子核與質子結合成電中性的中子,整個核心就會處在中子簡併態,此時一顆緻密的中子星形成了。這種超級緻密的天體2、30公裡的直徑範圍內就包含了一個太陽質量的物質。
-
奇異黑洞瘋狂吞噬一顆藍超巨星 釋放藍色射線源
奇異黑洞瘋狂吞噬一顆藍超巨星 釋放藍色射線源 10月13日消息,據媒體報導,科學家發現NGC 7793星系內擁有一個奇怪的黑洞。 明亮的X射線源之所以能引起科學家的注意,是因為宇宙中的天體如果釋放出強X射線,就暗示著其背後擁有更加恐怖的能量釋放,從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
-
太陽會坍縮成黑洞嗎?如果太陽變成了黑洞,地球會被吞噬嗎?
要回答這些問題,首先我們需要看看黑洞是什麼,以及黑洞是如何運行的。黑洞是大質量恆星死亡時留下的東西。大質量恆星的核心質量通常至少是太陽質量的三倍。恆星體積非常大,恆星輻射出的能量由恆星內核中的核聚變反應提供。
-
首次發現最古老的超大黑洞,比太陽大16億倍,每年吞噬約25個太陽
在距離超過130億光年遠的遙遠太空中潛伏著一個發光的「類星體」,它是一個超大質量黑洞的動力,其質量比太陽大16億倍。天文學家最近發現了銀河系野獸,這是同類中最古老的一種。J0313-1806距其前任僅2000萬光年,但其超大質量黑洞的重量是其兩倍,這對早期宇宙中形成黑洞的已知理論提出了挑戰。 研究小組在本周虛擬的美國天文學會第237次會議上發表了研究結果,並將其發表在《 天體物理學雜誌快報》上。 主要作者王菲格在一份聲明中說:「這是超大質量黑洞如何影響其周圍的宿主星系的最早證據。」
-
「黑洞吞噬太陽」圖片刷屏:黑洞中心真有蟲洞嗎?
2019年,發布了一個像甜甜圈的黑洞照片,引起了公眾的關注。幾天前,另一幅模擬「黑洞吞噬太陽」的圖片在網上放映:一顆恆星被黑洞撕裂,質量是太陽的幾萬倍,場面十分壯觀。這引發了許多天文學愛好者和科幻愛好者的想像:黑洞中是否真的存在「蟲洞」?人類有可能通過太空飛行器到達黑洞進行探索嗎?
-
一顆恆星被一個超大質量黑洞撕裂併吞噬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12日消息,天文學家通過位於智利的歐洲南方天文臺望遠鏡觀測到,在2.15億光年外的波江座螺旋星系中,一顆恆星被一個超大質量黑洞撕裂併吞噬。這是迄今為止天文學家看到的距離最近的恆星「臨終」燃燒過程。相關研究論文發表在12日的《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
-
把地球大小的黑洞放入太陽內核,黑洞能吞噬太陽嗎?
在一般來說,一個大於太陽質量8倍以上的一顆恆星,在壽命到了的時候死亡時會就發生一個超新星的大爆炸,就會把外圍的一些物質通過爆炸拋散到了宇宙當中去,而且它的中心坍縮成一個密度特別高的的中子星。但是這個中子星質量如果還是相當於大於太陽質量的5倍時候,那麼它就會繼續坍縮,最終成為一個黑洞,這其實就是現代黑洞形成的一個基本的理論。然而,有人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那就是,既然黑洞那麼能吃,如果放到太陽內核的話,會出現什麼樣的情況呢?
-
宇宙「超級星爆星系」每年誕生4500顆恆星
最新天文觀測發現一顆神秘「高產星系」,每年可以形成大約4500顆太陽大小的恆星。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目前,天文學家最新觀測顯示,一個遙遠星系每年「大量生產」恆星,預計每年可形成4500顆太陽質量的恆星,它被命名為SPT 0346-52。 相比之下,銀河系每年形成一顆太陽大小的恆星,而距離地球127億光年之遙的SPT 0346-52星系能夠每年形成4500顆太陽質量的恆星,科學家對該現象迷惑不解。
-
比太陽大30倍的恆星被黑洞吞噬:100光年內都可「聽」到慘叫
編者按:在距離地球1.5萬光年外,科學家發現了SS 433系統,該系統內一個小黑洞正在吞噬比黑洞質量還大的恆星,同時輻射出強伽瑪輻射信號,似乎是恆星發出的慘叫聲。遠在100光年外的J1913 + 0515氣體雲都受到了影響,也輻射出相同頻率的伽瑪信號。
-
如果太陽被黑洞吞噬,需要多長時間?
凡是黑洞存在的地方,它的四周必然是一塵不染,非常乾淨,只要靠近它的天體或物質都會被它吞噬進去,邊光都無法逃脫,正是黑洞的這個超強引力特性,科學家雖然無法直接觀測到黑洞,但發現黑洞確也不是難事。只要發現宇宙某處空間一片空洞,沒有任何物質,而且光經過這裡也會發生扭曲或消失,那麼這個地方大概率會存在一個黑洞。
-
增長最快的黑洞每天大約吞噬一個太陽
為了進一步定位它,被稱為J2157的打呵欠空隙 是我們太陽質量的340億倍,每天消耗相當於一個太陽的能量。 Onken補充說:「如果銀河系的黑洞想要增加脂肪,那麼它將不得不吞噬我們銀河系中所有恆星的三分之二。」
-
科學家拍攝出黑洞吃太陽的整個過程,接近黑洞的物質都會被吞噬!
黑洞大家都聽說過,因為有著巨大的引力,任何接近黑洞的物質都會被吞噬,科學家曾經就觀測到黑洞吃太陽的整個過程,不過這裡的太陽並不是我們所看到的太陽,而是一顆類似太陽大小的恆星。黑洞的顏色呈深藍色,大約有430萬個太陽質量,當有氣體和塵埃旋入時,通常會發出暗淡的無線電光。
-
什麼是黑洞?黑洞能吞噬太陽系嗎?科學家給出不一樣的解釋
一個恆星質量的黑洞,其質量是太陽質量的數十倍,可能在大質量恆星坍塌後的幾秒鐘內形成。這些相對較小的黑洞也可以通過被稱為中子星的兩顆緻密恆星殘骸的合併而形成,中子星也可以與黑洞合併形成更大的黑洞,或者兩個黑洞可以碰撞,像這樣的合併也會很快形成黑洞,並在時空中產生漣漪,稱為引力波。
-
天文學家們發現了一顆恆星——差點遭受黑洞吞噬而僥倖存活
簡介:文章介紹了科學家們對一顆有規律地噴出X射線耀斑的黑洞進行研究發現,一顆死恆星與黑洞擦肩而過,被困在圍繞它的9小時橢圓軌道上。每過近距離,或近星體,黑洞就會發出更多恆星的物質。這個黑洞是一個名為GSN 069的星系的核心,就超大質量黑洞而言,它相當輕——只有太陽質量的40萬倍。儘管如此,它仍然是活躍的,一個吸積物質的熱圓盤包圍著它,並向它輸送物質能量使其生長。
-
銀河系現巨型黑洞,距離地球最近的黑洞,會把地球吞噬嗎?
黑洞的引力很大,使得視界內的逃逸速度大於光速,是時空曲率大到光都無法從其事件視界逃脫的天體。 迄今有關黑洞的形成一直基於一個未經證實的黑洞理論,這個理論認為,當一顆大質量的恆星」死亡「時爆發成超新星,超新星的爆炸雲團形成黑洞。
-
銀河系現巨型黑洞,距離地球最近的黑洞,會把地球吞噬嗎?
相比之下,黑洞更像是從地獄來的使者一樣,凡是它所到的地方,都將會寸草不生。黑洞是現代廣義相對論中,宇宙空間內存在的一種天體。黑洞的引力很大,使得視界內的逃逸速度大於光速,是時空曲率大到光都無法從其事件視界逃脫的天體。迄今有關黑洞的形成一直基於一個未經證實的黑洞理論,這個理論認為,當一顆大質量的恆星」死亡「時爆發成超新星,超新星的爆炸雲團形成黑洞。
-
天文學家記錄罕見天象:一個太陽被超大黑洞「麵條化」後吞噬
據最新一期《皇家天文學會月刊》刊發的論文,天文學家罕見地捕捉到一顆太陽大小的恆星被超大質量黑洞吞噬的全過程。當這顆恆星落入黑洞可怕的引力範圍,在被稱為「麵條化」的過程中被撕碎成薄薄的氣體流,最後被黑洞吞噬。
-
是太陽質量340億倍,一個超級黑洞幾乎每天吃掉一個太陽質量
近日,來自《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一項新研究表明,宇宙超級黑洞質量約為太陽340億倍,約是銀河系中心黑洞8000倍,質量大胃口也很大,幾乎每天都要吞噬一個太陽質量。 因為胃口很大的優勢,它很快成為了宇宙中增長速度最快黑洞,比如,銀河系中心黑洞要增加質量,就不得不吞噬銀河系中三分之二的恆星。
-
恆星被黑洞吞噬的過程!爆發的能量是太陽100億倍!幸好不是地球!
最近諾貝爾獎可謂是登上了各大新聞的頭條,彭羅斯的獲獎更是把黑洞重新推到了人類面前。在宇宙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神秘現象,黑洞作為最神秘的存在,一直吸引著科學界的注意,一開始人類是不認同黑洞存在的,直到2019年人類拍攝到了第1張黑洞照片才打消了這個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