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普通中小學課程方案(試行稿)》(小學篇)

2021-01-09 東方網

  小學自然:七種方式考查學生水平

  問:《小學自然》課主要學什麼內容?
  答:讓小學生學習自然課,就是培養學生對自然事物和現象的好奇心和探索興趣,養成注重事實的科學態度和良好的行為習慣,讓每位學生養成熱愛自然、珍愛生命的情感和態度;讓每位學生體驗基本的科學探究過程,學習一些基本的科學探究方法,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的操作技能;讓每位學生獲得一些淺顯的自然科學知識,並嘗試、鼓勵小學生將自己所學的科學知識和方法用日常生活。
  自然課上,小學生們主要學習「生命世界」、「物質世界」、「地球與宇宙」三大方面的內容。

  問:《小學自然》課怎麼考查學生的學習情況?
  答:為全面反映學生實際的學習和發展狀況,自然課的考查方式很靈活,老師一般會採取以下7種考查方法,並將這些考查的結果相互結合起來。各位老師會採取「檔案袋」辦法,把從各種評價方法裡面獲得的信息記入各位學生的「學習檔案」,以便對各位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成長經歷做出完整而恰當的評價。

    7種考查方法分別是:
    1、行為觀察:教師會通過觀察各位學生平時在科學探究活動中的表現,對他們參加活動的興趣、技能、思維水平和活動能力做出評價。
  2、談話法:教師可以通過和學生談話,了解學生學習狀況和對一些科學問題的看法和想法,並做出相關評價。
  3、活動記錄法:學生在科學探究活動過程中所收集、記錄的信息都是老師用於評價的資料,像每位學生的筆記本、工作簿、實驗卡、實驗報告、觀察記錄及圖標、科學調查的圖片等。這個辦法主要用於評價各位學生在科學探究過程中對信息手機、記錄、整理的能力,以及學生能否持之以恆、實事求是、觀察是否全面等。
  4、作品展示:學生在科學探究活動的所有結果都可以用於展示,例如科技小製作、採集的實物樣本、科學報告、科學詩文、科學圖畫、手抄報等。
  5、問卷調查及筆試:問卷調查及筆試對學生進行考核,不僅要考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也考各位學生的科學的態度和探究能力方面的內容。
  6、技能測試與面試:現在老師採取的階段性的考查改變了以往側重評價事實信息做法,主要是針對不同的要求,採用口試、現場操作等方法,著重考查每位學生分析問題、選擇方案、操作和表達等方面的能力。
  7、作業:作業評價就是教師從學生完成該作業的質量來判斷其水平與能力。作業考查又分為短周期和長周期兩種。短周期作業:就是指教師提供某一項作業,學生在短實踐內完成,教師通過學生完成作業的質量和效果,評價學生某些方面的水平和能力;長周期作業:教師布置作業任務,學生從設計、實施到報告可以經歷一段時間(幾天到幾個月),老師可以參與作業的全程指導,根據各位學生的表現和完成情況對學生作出評價。

  小學品德與社會:情境中了解社會

   《品德與社會》課程是小學階段開設的以學生社會生活為基礎,以品德教育為核心,促進學生社會性發展的綜合性基礎課程,是小學德育工作的主渠道。
  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將從「作為家庭的一員」學到「作為學校的一員」,從「作為社區的一員」學到「作為上海的一員」,最後還要明白自己是「作為祖國的一員」和「作為地球村的一員」存在。
  社會科學領域的課程,上課的方式和以往大不相同。我們來「聽聽」一節社會課吧。
  老師:這節課老師給大家請來一位新夥伴,名叫王小虹,她呀遇到一個難題,想請同學們幫幫忙。
  播放錄像:小虹參加兒童繪畫比賽,因為畫不好,撕了一張又一張紙,一旁的爸爸看了,就幫小虹畫好讓她拿這幅畫去參加比賽。沒多久,小虹收到了領獎通知。她犯愁了:到底該不該去領獎呢?
  全班同學分小組討論,唧唧喳喳地幫小虹出主意。
  學生A:我認為小虹不該去領這個獎,因為這幅畫不是她畫的。
  學生B:應該爸爸去領獎,因為這幅畫是小虹爸爸畫的。
  學生C:她爸爸又不是兒童,怎麼能參加兒童繪畫比賽?所以這個獎不能領。
  ……
  這樣開放的教學放飛了學生的思想,發揮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創造性。同學們針對「王小虹」該不該去領獎這個問題,展開激烈的辯論。各種觀點盡情碰撞,思想的火花盡情閃耀,同學們認真思考這個問題可能產生的影響,在碰撞中學會批判,作出符合道德規範的選擇。在辯論中,充分表達自己的看法,進行自我教育。
  反覆創設情境,讓學生展開辯論,進行選擇的教學過程,引導學生把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結合起來,把接受性學習與體驗、探究性學習結合起來,引導、鼓勵、啟發學生主動分析、判斷和評價,逐步提高學生的道德判斷能力,學會在社會生活中選擇道德行為,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對社會負責。

  評價
  社會課程將靈活運用學生自評與互評、教師評價、家長評價和社會評價等多主體的評價方式。
  對於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將採用口頭或書面等形式進行考查。
  對於基本能力與方法,可採用觀察記錄、主體活動、學習競賽、情境辨析、問題討論等方式進行考查。
  對於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可通過行為測評,結合品德評語,採用帶有情感激勵因素的描述性評語進行評價。

    勞動技術:小學生也能獲勞技等級證書

  從小學四年級到高中三年級,《勞動技術》是眾多學科中跨度最長的課程之一。它的總目標是通過教與學的實踐,使每個學生都「會動手、能設計、愛勞動」,從而提高學生的技術素養。

  內容的變化
  小學部分:作為技術素養的啟蒙階段,著重於培養學生的技術學習興趣、基本技能及基本的操作規範。「知識與技能」包括能正確使用一些生活中常見的手工工具,並能合理地選擇工具;能識讀一些簡單的圖樣,並利用工具,安全、有效地對材料進行加工,或製作簡單的作品;「過程與方法」則包括通過語言、文字和圖示對設想和作品進行描述或介紹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則明確提出要學生養成珍惜勞動成果、愛護工具節約材料的習慣等。
  [初中部分]:著重於培養學生基本的技術素養和解決世紀問題的實踐能力。「知識與技能」包括能根據自己的設計,製作具有技術含量的作品等;「過程與方法」則包括通過評價與交流,發現問題並加以修改;「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要求具有初步與他人進行技術合作、技術交流的能力等。
  [高中部分]:著重於發展學生對技術的進一步理解,以提高其技術素養,使其正確使用技術、客觀地評價技術。「知識與技能」包括能夠依據技術圖樣安排工藝等;「過程與方法」則包括通過調查分析他人的需求,運用一定的技術原理進行技術設計和修正;「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要求形成與技術相關的合作意識、質量意識、經濟意識和環保意識等。

  評價的變化
  學生:以前我們都把上這門課看作走過場的,是不是今後仍只是「雞肋」?
  老師:今後,這門課也將成為初、高中畢業、就業、升學的依據之一。教育部門將實行中小學勞動技術課程的考核和合格證書制度,還可與勞動局的專業證書結合起來。每完成一個學期的勞動技術課程學習後,經考核測試,成績將計入「學生評價手冊和學習檔案」。初中和高中學生必須參加勞動技術登記測試,並獲得相應的勞動技術等級合格證書。
  考核還將結合教學過程進行隨堂、階段性和總結性測試。內容包括技術知識、技術操作和技術意識三個方面。平時可以只側重你某一方面的單項考核,學期末再進行綜合考核。老師們將對學生平時學習的評價材料加以整理,進而建立學生勞動技術學習的檔案。

  體育與健身:高蹺、武術進入課程

  問:《體育與健身》課主要學什麼內容?
  答:現在的體育與健身課由以前每周2課時調整到每周3課時,並與每天35—40分鐘的廣播操、眼保健操等體育健身和保健活動結合在一起,安排15———20分鐘的課間體育健身活動,或者將時間集中安排,以體育鍛鍊課的形式列入學生的課程表,確保每位學生每天有一個小時的體育活動時間。
  一至五年級的學習內容為:基本活動為走、跑、跳、擲、滾翻、支撐與懸垂、攀登與爬越,要學會小球類、遊泳、棋類主題活動;六至十二年級的學習內容為:基本運動主要包括跑、跳、擲、墊上運動、槓上運動、籃球、武術等,六至九年級的學生要學會球類、民間民族體育、遊泳、韻律與舞蹈等運動,十至十二年級的學生要學會球類、民間民族體育、遊泳、形體與體育舞蹈等運動。
  此外,新的《體育與健身》增加了「民間民族體育」運動的項目。小學生要學會跳繩、滾鐵環、拍毽子、踢毽子、踩高蹺等運動項目,還要學會以武術基本功,如拳、掌、勾、弓步、馬步、僕步、虛步、壓腿、衝拳、推掌等方面的基本動作;中學生要學會初級劍術、初級長拳、初級棍術、簡化太極拳等方面的內容;高中生要學會三段劍術、擒拿、格鬥與防身術、練功十八法等方面的內容。
  問:新的《體育與健身》課測試學生哪些方面?
  答:《體育與健身》的學習考核主要包括對學生的體能、技能和能力、心理和社會適應等方面的綜合考查,其中學生的情願表現合作精神以教師的質性評語形式體現出來。另外,一至五年級的學生體能佔50%,健身技能佔25%、自我健身能力佔15%,健身參與佔10%;六至九年級的學生體能佔40%,健身技能佔30%,自我健身能力佔20%,健身參與佔10%;十至十二年級學生的體能佔30%,健身技能佔30%,自我健身能力佔30%,健身參與佔10%。
  小學一至二年級的學生體能主要指立定跳遠、30米跳短繩,一二年級的學生體健課不評定成績,每學期測試與學生健康和體能水平有關的項目,以體育與健身學習成長卡的形式評價學習結果,老師只對學生進行簡要而有個性的質性描述為主,並反映可量化的情願表現、態度,包括學生的出勤、表現、興趣、進步情況和參加課外健身活動情況等;三至五年級採用優良、合格和有待提高三個等第評定,他們的體能測試包括50米,立定遠跳、1分鐘跳繩、坐位體前屈、仰臥起坐等方面的內容;六至十二年級則採用優秀、良好、合格和有待提高四個等第評定,並融入體育與健身學習成長卡或檔案的評價,綜合評價學習結果,他們的體能測試主要包括50米、100米、2分鐘跳繩、4—5分鐘定時或定距離跑等方面的內容。《體育與健身》將逐漸推進等第制評價與評語評價的結合。
  此外,老師還將為每位學生建立體育與健身學習成長卡或檔案。一至九年級的學生建立「體育與健身學習成長卡」,主要包括:學生的身體形態、機能和體能的測試數據;項目考查成績;每位學生運動特長、愛好和潛力;課程學習過程中的典型案例;同學、老師、家長的評語;參加體育與健身活動及獲獎情況的記錄等方面的內容。

相關焦點

  • 上海市推進中小學創新實驗室建設
    本世紀初,在推進課程改革實踐中,本市部分中小學校基於校本課程實施,自主建設了一批不同於傳統意義的「實驗室」。這些實驗室內容涉及生命科學、物理、化學、地理、音樂、金融等眾多學科和領域,「營造創新教育實踐環境、提升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這些實驗室的共同出發點。
  • 青島在中小學開設海洋教育地方課程
    記者日前從青島市教育局獲悉,自今年秋季新學期開始,青島將在義務教育學校全面開設海洋教育地方課程。據悉,開設年級為義務教育學校1年級到8年級,即小學一年級到初中二年級。海洋教育地方課程,每學年為18課時。課時在地方與學校課程或綜合實踐活動中安排,可集中使用,也可分散安排。據了解,海洋教育課程已經通過了山東省教育廳審查,屬於山東省地方課程,作為必修學習內容。
  • 中小學人工智慧教育課程體系與教學模式研究應用成果
    新的時代對人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2017年國務院發布《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大力發展人工智慧產業,提出要「廣泛開展人工智慧科普活動,在中小學設置人工智慧相關課程,逐步推廣編程教育」。這是我國首次將中小學人工智慧、編程教育寫入政府決策。2018年初,教育部又頒布了《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2017年版)》,更新了高中信息技術課程內容,著重培養學生的計算思維。義務教育信息技術新課標也即將出臺。
  • 教育部最新通知:2019年開始,中小學教材改版,事關所有中小學生
    一、義務教育國家課程教學用書 1、中小學義務教育的用書中,《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三門課程,無論六/三制和五/四制,中小學國家課程必須使用本文件所附目錄中的教材。上海市中小學國家課程教學用書按教育部批准的方案執行。
  • [黃浦]上海師範大學附屬盧灣實驗小學:追隨童心-上海市小學低年級...
    [黃浦]上海師範大學附屬盧灣實驗小學:追隨童心-上海市小學低年級主題式綜合活動課程研討展示時間:2020/12/1 15:13:49 來源:上海師範大學附屬盧灣實驗小學        選稿:東方網教育頻道 陳樂 徐甦敏
  • 滬正式頒布中小學二期課改 應試"考綱"淡出學生視線
    昨天,市教委正式頒布了上海二期課改的《學科課程標準(試行稿)》,從今往後它將取代傳統的大綱和考綱,成為有關教材編寫、課堂教學,以及所有考試評價的統一標準。   「考綱上有的,老師就重點教,考綱上沒有的,老師就跳過。」市教委教研室主任王厥軒一針見血地指出目前教學中尚存在的問題。
  • 網友:建議中小學開設天文學課程 該不該在中小學開設天文課?
    網友:建議中小學開設天文學課程 該不該在中小學開設天文課?,有網友在網上質疑:為什麼目前中小學階段不開設天文課程?我們仔細回想一下,從小學到中學,的確沒有天文學這門課程,這門課對於研究和探索宇宙,了解人類的生存環境是很有必要的,那為什麼沒有開設這門課程呢?
  • ——解讀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17年版)
    教育部今天發布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14門課程標準(2017年版)。新的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進一步強化了學科的育人功能,體現了鮮明的育人導向,思想性、科學性、時代性、整體性等明顯增強。新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有何新亮點?新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如何加強與高考綜合改革銜接?
  • 上海市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實施辦法(試行)
    為適應本市深化高中課程改革和高校考試招生綜合改革的需要,根據《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國發〔2014〕35號)、《教育部關於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實施意見》(教基二〔2014〕10號)的相關要求和精神,並與《上海市深化高等學校考試招生綜合改革實施方案》(滬府發〔2014〕57號)相配套,特制訂本辦法。
  • 上海市舉辦小學自然、科學與技術實驗教學說課活動
    核心提示:為促進中小學教師積極開展實驗教學的探索與研究,進一步發揮實驗教學的實踐育人功能,增強學生的實踐探究能力和創新意識,在2016年成功舉辦上海市初中理科教師實驗教學說課活動的基礎上,2017年6月25日,在市中小幼教師獎勵基金會的支持下,市教委教育技術裝備中心聯合市教委教研室繼續舉辦了「上海市小學自然、科學與技術實驗教學說課活動
  • 2013浙江中小學教師考試小學英語學科考試說明
    其具體目標制訂如下;1、考察考生對小學英語教學內容的理解、領會、掌握和運用水平;2、考查考生對高等教育對應於小學英語學科教學內容掌握情況;3、考察考生小學英語課程與教學論知識水平,即對課程標準的理解能力,對小學英語教材的理解、分析、重構和運用能力,對教學設計和課堂教學相關理論的理解和掌握水平,以及把所學理論分析教學問題和把理論應用與教學實踐的能力。
  • 武漢市中小學研學旅行試點方案公布 共5大主題
    4月10日武漢市教育局及武漢市旅遊發展委員會印發關於開展全市中小學研學旅行試點工作方案的通知,將開展「百萬中小學生遊武漢」活動。具體工作方案如下:  關於開展全市中小學研學旅行試點工作的方案   為促進教育和旅遊協同發展,落實市委市政府提出的開展「百萬中小學生遊武漢」活動要求,推進武漢市全國中小學研學旅行實驗區建設,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實踐育人工作,制定本方案。
  • 作為中小學教師,請談談你對小學科學課重要意義的理解。
    【面試結構化試題】為進一步加強小學科學教育,教育部組織專家對小學科學課程標準進行了修訂完善,要求要充分認識小學科學教育的重要性,加強學習培訓工作,確保落實規定課時,突出強化教學實踐環節等。作為中小學教師,請談談你對小學科學課重要意義的理解。【參考答案】小學時期的兒童好奇心最強烈,對自然現象的興趣最大。此外,人們的日常經驗以及兒童早期教育研究結果都表明,小學階段是對兒童進行科學啟蒙教育的最佳時期。如果能夠把握好這一時期的科學教育,就能夠對它們的科學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因此,在小學期間開設科學課程的意義重大。
  • 全國知名小學數學特級教師
    他曾獲上海市小學數學青年教師教學觀摩一等獎;中國教育學會小學教學專業委員會年會論文評比一等獎,在省、市級刊物上發表文章70餘篇。還應邀去全國十多個省市講學。98 年被命名為「寶山區首批小學名師」,出版有《潘小明論文教案選》。  曹培英 男,上海市靜安區教育學院教師,特級教師。
  • 上海中小學數千節優質視頻課,是怎麼「煉」成的?
    疫情爆發後,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第一時間下發通知,要求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共產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上海市教委早在1月23日,就已開始籌劃「空中課堂」的上海方案,有序開展從小學一年級到高中三年級的在線教育,總計約41個學科段。
  • 天津中小學免費電子版教材來了!
    根據教育部統一部署,為保證中小學生「停課不停學」,人民教育出版社昨天(2月9日)起將2020年春季開學即將使用的義務教育教科書、義務教育教科書(五·四學制)、普通高中教科書、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等出版物的電子版公布在網上,供廣大教師在家備課、網絡教學和學生自主學習等使用。
  • 中小學海洋教育怎樣引入社會資源
    這是全省中小學海洋教育觀摩交流活動現場,全省各市教育局有關負責同志、中小學校長和教師代表共320餘人參加。活動現場觀摩了青島第三十九中學的海洋物理、化學、生物、地理課程,並就如何做好中小學生海洋教育進行探討。在建設海洋強國、海洋強省的背景下,全面開展中小學海洋教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 棒壘球成為北京市豐臺區中小學校本課程 - 國家體育總局
    棒壘球成為北京市豐臺區中小學校本課程 發布時間:2017-05-24 來源:中國體育報 作者:蔣亞明 胡博 字體:
  • 2020年淮南市高新區中小學學區劃分方案公布!
    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訊  記者從淮南市高新區政府網站獲悉,2020年淮南市高新區中小學學區劃分方案公布!關於印發《2020年高新區過渡期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方案》的通知三和鎮,各有關單位,高新區區域內各中小學:《2020年高新區過渡期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方案
  • 青島中小學要開設藍色海洋教育課程 打造教育特色學校
    25日,市教育局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科技教育工作的意見》,提出要開齊開足開好科學課程,普通高中全面開設科技教育選修課。到2020年,全市力爭開發1-2門地方科技教育教材,95%以上的中小學校開設藍色海洋教育課程,建成50所高水平海洋教育特色學校,打造200個精品科技教育社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