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哈德遜河畫派,阿爾伯特·比爾施塔特作品選集

2020-12-05 清韻逸品

阿爾伯特·比爾施塔特又名:阿爾伯特·比斯塔特(Albert Bierstadt,1830-1902年),美國畫家。他最著名的作品是落基山脈的全景式風景。

阿爾伯特·比爾施塔特出生於德國,但孩提時代就已來到麻薩諸塞的新貝德福德。在20幾歲時,他在德國杜塞道夫和羅馬學習藝術。1857年阿爾伯特·比爾施塔特回到美國,參與了橫跨西部大平原的調查探險活動。

阿爾伯特·比爾施塔特被大自然廣袤和多變所感動。他試圖將微小細節都描繪進他的巨幅油畫中去。這就迫使觀賞者像在全景中一樣一節一節的移動。阿爾伯特·比爾施塔特的作品包括《俄勒岡之路》、《約塞米蒂山谷》及《哈德遜河探索》。

相關焦點

  • 美國浪漫主義哈德遜河畫派,畫家馬丁·詹森·赫德的繪畫作品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組美國浪漫主義哈德遜河畫派的繪畫作品,出自畫家馬丁·詹森·赫德。美國浪漫主義哈德遜河畫派畫家馬丁·詹森·赫德的繪畫作品。美國浪漫主義哈德遜河畫派畫家馬丁·詹森·赫德的繪畫作品。美國浪漫主義哈德遜河畫派畫家馬丁·詹森·赫德的繪畫作品。美國浪漫主義哈德遜河畫派畫家馬丁·詹森·赫德的繪畫作品。
  • 美國哈德遜河上舊塔潘齊大橋爆破拆除 場面震撼
    據美媒報導,當地時間周二,位於紐約哈德遜河上的歷史性建築隨著幾聲巨響,舊塔潘齊大橋位於哈德遜和東側的橋梁部分被炸毀,爆炸的同時也引起了現場旁觀者興奮地尖叫。   報導稱,這座大橋的拆除工作原定上周六進行,但是在大風天氣和安全因素的影響下,拆除推遲到周二。
  • 2009年紐約哈德遜河「奇蹟迫降」回顧:感動全美
    飛行員應變迅速,駕駛客機避開紐約人口密集街區,無損墜落於哈德遜河。地面救援人員接應及時。機上155人全部獲救。  紐約州州長戴維·帕特森稱這起無人遇難的「空難」事件為「哈德遜河奇蹟」。  薩倫伯格三世知道附近的新澤西州泰特伯勒有一個小型機場,但他最終決定放棄這一著陸點,改向哈德遜河方向滑翔。  現年64歲的乘客伊莉莎白·麥克休回憶說,飛行員通知乘客「準備經歷碰撞(著陸)」。接著,乘務人員指示他們雙腳平放於地、注意低頭和保護頭部。
  • 【空難回顧】全美航空哈德遜河迫降事件
    下面就為大家介紹2009年發生在美國紐約,被譽為「哈德遜河奇蹟」的全美航空1549號班機迫降事件。撞擊發生後,機長沙林博格馬上聯繫了空中交通管制中心,報告了發生的緊急情況,並要求返航。管制中心給了機長兩個選擇:一是返回拉瓜迪亞機場,二是前往新澤西的帝特波羅機場。
  • 組圖:哈德遜河迫降後的飛機是什麼樣
    這一事件又被稱為「哈德遜河奇蹟」。  在9天後,這架A320飛機從河中被打撈起來,攝影師Stephen Mallon拍下了當時飛機的場景。  打撈出水後的A320飛機駕駛艙及客艙一片狼藉,碎裂的駕駛艙玻璃以及支離破碎的發動機顯示了當時迫降時的強大力量。
  • 「哈德遜河奇蹟」十周年:機長與機上乘客再相聚
    中新網1月16日電 據美國中文網報導,1月15日是號稱「哈德遜河奇蹟」的全美航空1549號航班迫降事件十周年,已經退休的67歲「薩利機長」切斯利·薩倫伯格(Chesley Sullenberger)與當年的倖存者們再次聚到一起。
  • 《薩利機長》12月9日上映 哈德遜河迫降何以稱為奇蹟
    (原標題:《薩利機長》12月9日上映 哈德遜河迫降何以稱為奇蹟)
  • 回顧:哈德遜河迫降奇蹟8周年
    回顧:哈德遜河迫降奇蹟
  • 哈德遜河面飛機迫降事件將拍電影 機長親演
    哈德遜河面飛機迫降事件將拍電影
  • ...著名飛機成功迫降:川航堪稱史詩級 薩利機長上演「哈德遜河奇蹟」
    但隨著飛機技術的改進以及在訓練有素的機組人員的助攻下,歷史上還是發生過多起飛機出現意外時成功迫降的案例,其中包括最著名的「哈德遜河奇蹟」。下面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史上那些飛機成功迫降案例吧!2009年1月15日全美航空1549號航班創造的「哈德遜河奇蹟」2009年1月15日這架屬於美國全美航空公司的空客A-320N106US號客機由機長切斯利.沙林伯格三世駕駛,從紐約拉瓜迪亞機場起飛,準備執行經停夏洛特道格拉斯機場,至西塔科-西雅圖塔科馬機場的1549號航班任務。
  • 紐約哈德遜河地標性景觀裝置初現雛形
    在經過漫長的等待之後,赫斯維克(Heatherwick Studio)設計的紐約新作「哈德遜河55號碼頭」收工在即。從近日Archi-Photo專職攝影師Paul Clemence所公布的照片來看,該項目起伏的人造景觀裝置已完成合攏,其他部分的建設也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
  • 紐約哈德遜河上的懸浮公園,也許能成為新文化中心
    託馬斯·赫斯維克工作室(Heatherwick Studio)即將開工的新作是紐約哈德遜河上的公園 Pier55,和紐約當地的建築師 Mathews Nielsen 一起合作。公園由 300 個像蘑菇一樣的橋墩支撐著起伏的平面,就像一個漂浮在河面上的綠島。
  • 臺灣客機墜河 回顧航空史最成功的河面迫降案例:哈德遜河奇蹟
    全美1549班機由紐約拉瓜迪機場起飛後不到5分鐘就迫降哈德遜河,主因就是遭遇鳥類撞擊失去動力。兩空難同為大城市機場起飛,兩航班都是爬升階段瞬間失去動力,機長都努力延河滑行尋求迫降,只是復興航空用盡最後滑行動能閃避高樓而無法維持水平迫降,造成重大不幸。
  • 運營至今的殖民地特許公司——哈德遜灣公司
    本文共 7196字 全部閱讀約需要 18分鐘 本作品是對史圖館專欄的投稿,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作品並非嚴謹的歷史學術研究,僅供參考;未經授權,禁止二傳,違者必究。
  • 溫斯洛·霍默 Winslow Homer水彩畫作品
    19世紀興起的哈得遜河畫派,又名美國風景畫派,這個畫派的興起是美國藝術擺脫歐洲走向獨立發展的新開端。這一時期繁榮的風景畫、風俗畫展現了美國廣闊的天地,在美國繪畫史上具有重要意義。而溫斯洛·霍默(WinslowHomer,1836—1910年)則將19世紀美國風俗畫創作推向了巔峰,以漁民、勞動婦女、士兵、水手等為其描繪的題材,反映了19世紀後期至20世紀初美國社會人們的生活和艱辛的勞動。溫斯洛·霍默,1836年2月24日出生于波士頓一個中產階級的家庭。
  • 境華移民:哈德遜城市廣場項目老客戶匯報會將揭幕
    哈德遜城市廣場一期:10號,15號,東廣場平臺哈德遜城市廣場一期項目擁有前所未有的商業辦公租賃實力,吸引了世界領先企業租賃了超過60萬平方米(640萬平方英尺)的空間。 哈德遜城市廣場10號成為了蔻馳、歐萊雅美國、波士頓諮詢集團、SAP和韋納爾媒體等知名企業的新家,已於2016年5月開業。
  • 哈德遜灣體系與聖勞倫斯體系爭奪北美毛皮資源的鬥爭(一)
    而從賓夕法尼亞往南的殖民地則對密西西比河流域的鹿皮頗為看重,謀劃著徵服路易斯安那,獲取鹿皮交易的控制權。  哈德遜灣公司的成立一舉改變了英法多年來在北美洲的爭霸格局。在兩個多變的法國人拉迪森(Pierre-Esprit Radisson)及其姻兄格羅塞耶(Medard Chouart)的誘導下,英國在1670年授權魯伯特王子組織成立了哈德遜灣公司。
  • 河狸與「哈德遜灣公司」
    與同樣曾經覆蓋美國腹地的「北美野牛」一樣,「加拿大河狸」當下也成為了一種需要保護的動物。唯一值得這兩種動物「欣慰」的是,它們分別成為了兩個國家的「國獸」。  動物界的土木建築工程師  哈德遜灣周邊的河流,是北美河狸最重要的棲息地。為了獲取這些珍貴毛皮,英國人於1670年成立了「哈德遜灣公司」。
  • 為毛皮貿易而生的哈德遜灣公司——NAFA傳承系列之二
    隨著貿易的擴大,法國人繼續探索聖勞倫斯河水系,包括五大湖和其他支流。為毛皮貿易而生的哈德遜灣公司1660年前後,兩個法國人從安大略北部的哈德遜灣(Hudson Bay)地區帶回了大量的海狸皮,但因為他倆之前沒有獲得法國政府的授權,法國政府拒絕進一步資助他們去哈德遜灣探尋新的毛皮貿易之路。一怒之下,這倆哥們帶著自己的商業計劃投奔了英國政府。
  • 哈德遜灣公司
    它的商人與捕獸人與許多當地土著人部落建立了合作關係,而它的驛站網絡後來也逐漸演變成加拿大與美國西部部分地區的官方架構。整個哈德遜灣流域面積達約390萬平方公裡,佔今日加拿大三分之一多的領土面積,並一直延伸到今天美國的中北部地帶,這使得公司後來一度成為全世界最大的地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