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辛振東 孫博洋 濟南報導
近日,山東省多部門聯合下發通知,將全面禁止以食用為目的的獵捕、交易、運輸陸生野生動物,停止一切非法食用陸生野生動物的經營活動。目前,山東需要按照規定進行處置的在養禁食陸生野生動物近29萬頭(只),主要包括虎紋蛙、王錦蛇、藍孔雀、鴻雁、刺蝟等13種,主要集中在東營、菏澤、濰坊等地。值得注意的是,被許多山東人視為「美味」的金蟬、螞蚱、蠍子等昆蟲並不在此次禁食之列。
但隨後又有媒體採訪山東省自然資源廳獲悉,金蟬和螞蚱可以食用的消息系「誤讀」,山東省需要根據修訂後的《野生動物保護法》才能予以進一步解釋界定。
記者注意到,早在2月2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簡稱《禁食令》),決定全面禁止食用「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以及其他陸生野生動物,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飼養的陸生野生動物。
面臨「禁食」的風險,養殖戶們將如何抉擇?記者前往濟南章丘、臨沂蒙陰等地進行了調查。
小蟲子帶來百萬大產業
提前在樹幹離地十幾釐米的地方纏幾圈膠帶,等到夜幕降臨,金蟬破土而出爬到膠帶處時就爬不上去了。村民們一手拿小桶,一手拿手電筒,彎腰一撿一拾,金蟬就進了小桶裡,也意味著至少有一塊錢被裝進了腰包。這是近日記者在濟南市辛豐村採訪時看到的畫面。
位於濟南市章丘區白雲湖街道的辛豐村是遠近聞名的「金蟬村」。10多年前,家家戶戶種蘋果的辛豐村被稱為「蘋果村」,如今卻早已被「金蟬村」的名字所取代。董百鳴是村裡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他告訴記者,最近十年間,隨著人工孵化技術的進步,現在金蟬的額產量一年比一年高。
「現在已經接近金蟬採收的尾聲了,但一晚上還是能撿一兩百個。」董百鳴說:「整個採收季一般從7月初開始,採收季大約在40天,一畝地平均能出5000—10000隻,以現在的價格每隻1塊錢左右,這樣每畝地產出就是5000—10000塊錢。」
「現在金蟬帶來的收入要高於蘋果。」辛豐村黨支部書記董道新告訴記者,現在村裡幾乎家家戶戶都養金蟬,去年村裡金蟬的總收入有500萬元,今年因為小清河整治工程,養殖面積有所減少,但是至少也有300萬。
除了金蟬,在山東尤其是魯西南地區,蠍子也是很多人每年必吃的「美味」。臨沂市蒙陰縣地處泰沂山脈腹地、蒙山之陰,是東亞鉗蠍,俗稱「十足全蠍」的主產地之一。因其獨特的地理環境,當地自古以來就有捕蠍、吃蠍的傳統。
80後蒙陰小夥兒陳忠誠在當地經營著一家蠍子養殖廠,記者見到他時,他剛跟外地客戶談完生意。陳忠誠告訴記者,他的養殖廠是2000年成立的,佔地10畝,每年能產出2000多斤的成品蠍。按照去年每斤400元的價格,光成品蠍一項,就能為陳忠誠帶來80萬元左右的收入,而今年的價格比去年還要高30%。除了出售成品蠍,蠍苗、養殖用的蠍託和養殖技術都可以為陳忠誠帶來收入。
市場行情一路向好 養殖戶心裡卻仍有擔憂
雖然市場行情一路向好,但不少養殖戶心裡卻仍有擔憂。辛豐村黨支部書記董道新告訴記者,金蟬的生長需要兩到三年的過程,也就是說今年出產的金蟬是前年就已經種下了的。今年三月份,他們很擔心今年的金蟬還能不能賣掉。
不過,山東最新公布的禁食名單中沒有金蟬,讓辛豐村的養殖戶鬆了一口氣,而逐年向好的行情也讓養殖戶有了擴大規模的想法。「今年行情不錯,起步價就是每隻1塊錢,最高能賣到1塊5。有好幾個果園的金蟬早就被人預訂了,也有很多濟南周邊市縣的散戶到現場來買,銷售根本不愁。」董道新說,下一步他們想建設一個佔地4.5畝的標準化車間,用於生產金蟬的深加工產品。
同樣,陳忠誠養殖的蠍子也可以說是「供不應求」。陳忠誠告訴記者,他養殖的蠍子有90%都賣給製藥廠做藥用,「有藥廠也派人來做過實驗,咱養殖的蠍子跟野生的在藥用價值上沒什麼區別。」
但是,即便不在本次山東的禁食之列,養殖戶們心裡還是有些擔憂。「我們心裡還是有些顧慮的,目前這13種裡沒有金蟬,那下一批會不會有?」董道新說:「我們還是希望能儘快有一個更加明確的說法,金蟬生長需要兩三年,我們需要一個過渡期。」養殖戶董百鳴也告訴記者,他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如果真的不讓養,那就改種一些藥材、菌類等林下產業。
不過,蠍子養殖戶陳忠誠雖然有擔心,但對蠍子養殖的前景還是比較樂觀。陳忠誠說,蠍子有很高的藥用價值,以蠍子配伍的中藥湯劑有100多種,現在蠍子市場上是供不應求的狀態。「之前當地的有關部門都來廠子裡看過,說的是只要不以野生幼蠍為種源就可以養,我們現在完全可以實現自供蠍種。當然擔心還是有一些,假如以後真不讓養來食用,是不是可以單獨作為一種藥材來養殖?」
昆蟲是否禁食尚無明確規定 目前市場上扔能正常買賣
針對金蟬和螞蚱可以食用的消息系「誤讀」的說法,記者再次向有關部門核實了解到,禁食13種野生動物與放開食用金蟬、蠍子不能混為一談。
記者注意到,對於其它的在養陸生野生動物的處置,山東省野生動植物保護站曾回應稱,對列入《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的物種,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的規定,移交畜牧獸醫部門管理。對符合《農業農村部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關於進一步規範蛙類保護管理的通知》等要求的物種,按照水生動物管理,移交漁業主管部門。其他界定不清晰的,將根據修訂後的《野生動物保護法》予以進一步解釋界定。目前,《野生動物保護法》和《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正在修訂,山東也啟動了省實施辦法的修訂工作,已開展多次立法調研和徵求意見工作。下一步,將根據上位法和相關名錄的修訂情況,適時修訂完善山東的地方性法規和配套名錄。
也就是說,金蟬、螞蚱、蠍子等昆蟲今後還能不能吃能不能養,要等待進一步法律法規或相關文件出臺。
不過記者注意到,山東省野生動植物保護站的相關解讀中也表明,根據國家林草局相關文件要求,山東將依法取得有效許可證件或文書,仍在養禁食陸生野生動物作為處置對象。也就是說,無論是否取得相關養殖證件,此次公布的13種在養野生動物都要進行處置。
但是在處置方式中也提到,對具有藥用、展示、科研等用途的以食用為目的在養陸生野生動物,鼓勵養殖企業和養殖戶優先轉變利用方式,調整生產經營方向。這也許為下一步養殖金蟬、蠍子等具有藥用價值的養殖戶提供了新的選擇。
記者也從濟南市市場監管局了解到,目前對於市場上售賣的養殖的金蟬、螞蚱、蠍子等可以正常買賣。
返回半島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