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伯禮:冠狀病毒已變異!全球已迎來第二波疫情,這意味著什麼?

2020-11-05 刀特醫生

7月遼寧大連疫情、9月山東青島疫情、10月新疆喀什疫情……


國內近期又出現了三次聚集性新冠疫情,如果細心的話,你會發現其實它們有一個共同點:無症狀感染者居多


這其實跟近日張伯禮院士的最新研判新冠病毒已經變異」大有關係!



01.病毒變異是毒株變了嗎?


有些人可能會有疑問,為什麼國外疫情致死率依然很高,而國內疫情近幾次疫情出現比較多的都是無症狀感染者呢?

難道是毒株變了?


其實並沒有!

實際上,從病毒出現以來,就一直在變異。

新冠病毒按照一定的速度在不斷地變異,但是到目前來講都是量變,不過仍然還是原來的病毒株!


而造成國內外致死率區別的原因,主要還是因為國內整體防護做得比較好,但美國目前每天新增都是8萬例,很多人感染以後並不會馬上查出來,等發現的時候可能已經好幾天了,所以致死率遠高於國內。但這並不是病毒變異的原因。


02.病毒為什麼容易變異?


病毒很容易發生變異,這是病毒的生物學特性決定的。


新冠病毒是由蛋白質外殼(衣殼)和裡面包著的核酸(RNA)這兩種物質構成的,病毒並沒有獨立的生命系統,只能寄生在活細胞內才能存活。當新冠病毒進入細胞內快速複製時,就意味著病毒RNA快速複製。


當病毒快速複製時,需要不斷地用「原材料」(A、T、G、C四種核苷酸)來裝配自己的核酸,因此難免會「出錯」,這時候就發生了「變異」。


相比於DNA病毒,RNA病毒變異速度更快。因為DNA病毒種群相對穩定,複製過程中會糾錯,而RNA病毒缺乏糾錯的一種聚合酶,只求數量不求「質量」,就會不斷的出現變異,這樣可以幫助它逃避抗體的識別。


03.病毒變異意味著什麼?


總體來說,病毒為了能不斷傳播,在同一種宿主中傳播時會把自己逐漸變得「溫和」,所以毒性會越來越弱。而人類免疫系統也會跟著病毒一起「進化」,所以,國內的死亡率才會呈現逐漸下降趨勢。


這也足以解釋為什麼變異後的病毒呈現出「傳染性增強,毒性減弱」這兩個特點。


而在此之前就有專家指出,新冠病毒未來可能會與人類長期共存,這才是我們應該擔心的。


目前來看,一波新的疫情來勢洶洶,全球範圍第二波疫情已經到來。


美國單日新增超過7萬例,法國單日新增超過3萬例,英國單日新增超過1萬例,個別國家單日新增量接近中國確診患者總和,這些數字仍令人觸目驚心!


在國外疫情依然嚴峻,國內疫情防控有力的形式下,我們依然不能放鬆警惕!冬季降至,少聚集,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這些有效預防病毒的措施我們仍要繼續保持。


值得慶幸的是,根據新冠疫苗的最新進展,我國自主研發的4個疫苗已進入臨床三期,6萬人接種無嚴重不良反應,這意味著距離疫苗大批量投入生產又進了一步。


但另一方面,病毒的變異也提醒我們,應理性對待抗病毒藥物。因為對於不斷變異的病毒來說,疫苗的有效性時間對於我們來說仍是被動的,我們無法知道什麼時候體內的疫苗就無法應對變異後的病毒,我們可能要經歷不斷再重新改良疫苗的過程。


而我們能夠主動控制的,就是依靠自身免疫系統來抵抗病毒的威脅,所以,平時注意增強自己的免疫力,讓自己遠離病毒的侵擾,這才是我們最可控的做法!


——THE END——


喜歡我們的文章,記得點讚轉發哦!

了解更多健康知識,請關注我們~

相關焦點

  • 張伯禮最新判斷:病毒已變異,有兩個新特點
    一方面,我們應對疫情掌握了很多經驗,比如北京新發地疫情防控中,快速追蹤明確傳染源,實施精準防控,確診患者實施中西醫結合治療;大連快速篩查,精準布防做得更好;青島一千多萬人的普查五天就完成了,反映了檢測能力的提升。從病人的救治情況來看,重症減少、死亡率降低,意味著我們對疾病的認識更充分了。  另一方面,國內疫情雖以多點散發為主,但需警惕新冠肺炎與流感的疊加風險。
  • 全球第二波疫情已爆發,該如何應對疫情二次爆發?
    進入冬季,全球第二波疫情已爆發,特別是英國發生了病毒變異,為疫病的防治帶來了更大的不可預見性,近期一些省區新增確診病例,境外輸入病例和本土病例同時新增確診病例,人們比較擔心,談疫病就色變。但是我們國家有成功的預防經驗,現在疫苗已經研製成功進入預防接種階段,我認為不會發生疫情的二次暴發,因此,只要重點防控境外人員的流入,尤其是疫情重點區域人員的入境,現在一些國家已經確診出英國病毒變異的病例,這是比較危險的和比較擔心的。作為個人,在預防上要按照各個地方的要求進行,儘量少外出,不要到人員密集的地方逗留。外出戴口罩,回來勤洗手。
  • 全球已出現多種新型冠狀病毒變異,湖南如何做好疫情防控?
    (記者鄧雅靜)當地時間12月21日,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負責人麥可·瑞安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過去數月新型冠狀病毒已出現多種變異,其中一些驅動了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但沒有一種變體能導致更嚴重的疾病或能逃脫診斷,也沒能影響疫苗效力。
  • 第二波反彈的疫情,英國已做好應對措施
    截止目前,全球已累計3000w+人感染新冠病毒,其中死亡人數到達90w+,全人類都在跟這個病毒做鬥爭,所以2020年的上半年,全球的經濟基本在停滯,人們居家隔離、居家辦公、門店關門、公司裁員等等,這場疫情給人們帶來了非常多的不變,同時也毀了很多人的生活。
  • 新冠病毒新變種助推南非第二波疫情
    科技日報記者 杜華斌南非衛生部部長姆赫茲12月18日晚發表聲明稱,在南非發現的一種嚴重的冠狀病毒變異是南非第二波病毒的迅速傳播的「元兇」,該新變異病毒更易在年輕人群中傳播。南非研究人員識別的該變異新冠病毒稱為501.V2變種,南非政府已將詳細信息報告世界衛生組織。
  • 港大教授袁國勇:必須阻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進入第三波傳染
    中新社香港1月21日電 (記者 韓星童)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微生物學系傳染病學講座教授袁國勇早前在武漢觀察了解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後返港,他於21日記者會上透露,本次疫情現時可能進入第三波傳染,即在家庭和醫院內傳播,因此必須以足夠防禦措施阻止疫情傳播進入第三波。
  • 「第二波疫情」甚囂塵上,全球旅遊業復甦有望在2022-2023年?
    作者 / 編輯:史凱  審核:雷蕊  當前「第二波疫情」甚囂塵上,全球旅遊業已然進入一種疫情下的「新常態」。  隨著「第二波疫情」甚囂塵上,不僅中國防控形勢嚴峻,全球範圍內的很多國家或地區都處於疫情嚴峻的階段。世界旅遊組織此前發布的報告顯示,仍有93個國家的邊境對外國遊客完全關閉。  10月4日-10日的一周,歐洲新增病例數量比三月份疫情高峰時高出近三倍。
  • 堅決阻斷第二波輸入型疫情
    尊重科學 理性判斷 統籌兼顧 精準施策 堅決阻斷第二波輸入型疫情範銳平主持召開成都市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會議,強調要始終堅持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始終堅持從城市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出發
  • 第二波新冠疫情什麼時候爆發?會是什麼情況?
    根據世衛組織最新實時統計數據,目前全球確診新冠肺炎2245872例,死亡152707例。美國確診超75萬例,死亡超4萬例。圖片來源:AP目前,新冠疫情的第一波還沒有表現出結束之勢,但科學家們已經對第二波疫情的爆發開始擔憂。它可能會比第一波更嚴重,導致更多人死亡;也可能只是單純的膨脹,因為很多人在感染後沒有任何症狀,免疫水平大大提高。
  • 全球抗疫觀察之104:全球累計確診逾800萬 美第二波疫情已開始
    截至北京時間6月16日6時30分左右,全球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7976386例,累計死亡434849例。專家稱美國第二波疫情已經開始,義大利15日起向歐盟成員國開放邊境,巴西販毒團夥實施宵禁提供藥品。
  • 變異新冠病毒已傳播至德國!南非疫情呈指數級擴散
    近日,英國發現的變異新冠病毒影響波及多國,德國12月24日證實出現首例變異病毒感染病例。與此同時,南非出現的變異病毒也引發關注,該國衛生部稱第二波情正「以指數級別」擴散。目前,多國已宣布限制措施應對變異病毒入境,部分國家加速啟動疫苗接種工作遏制疫情擴散。
  • 張文宏說的「第二波」疫情在歐洲真的來了!原因竟和天氣變涼無關
    帝國理工學院流行病學教授尼爾·弗格森在接受BBC採訪時也稱,英國當前疫情發展與今年2月底疫情暴發時相似,英國首相詹森也公開宣稱,英國「正迎來第二波疫情」,並且這是「無法避免的」。 更糟糕的是,法國、西班牙、荷蘭、比利時、奧地利都已經趕上甚至遠遠超過第一波爆發的水平。
  • 雙語|美媒解讀第二波疫情風險:從哪來?怎麼防?
    當世界各地政府考慮何時取消這些限制措施時,每個人心中的恐懼可以用三個字表達:第二波。大家擔心的是,暫時平息之後,疫情將以新的強度捲土重來,再次導致感染病例增加、衛生系統癱瘓以及必須實施封鎖。1.What’s a second wave?什麼是第二波?
  • 權威訪談|張伯禮:明年四五月,全球疫情整體上或將出現根本向好的拐點
    近日,「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圍繞現階段的疫情防控、中醫藥在抗疫中發揮的作用等話題接受了新華社記者的專訪。我們從今年5月份以後,國內發現那麼多的城市有過疫情,重症病人不多,且沒死亡一個病例,說明我們這套中西醫結合的救治系統現在是經受住了考驗的。我們會再努力,爭取把疫情控制得更好。記者:根據您的判斷,現在的病毒和以前有什麼新的特點?
  • 英國疫情嚇壞全球市場!變種病毒究竟意味著什麼?
    這一背景下,新變種的宣布顯然為疫情發展又添一重變數。12月21日,全球市場遭到重挫,歐洲股市、美股期貨全線下挫,歐元區斯託克50指數收跌2.7%,黃金及油價崩跌。22日,全球市場午後重挫,海外股指期貨及商品期貨午後開始下跌,隨後港股跟進下挫,此後A股隨港股跳水。
  • 南極洲首現病例,全球七大洲全部出現疫情!變異病毒或已傳入美國
    新華社資料圖新華社資料圖據新華社北京12月23日電(記者 李雯)世界衛生組織22日發布的全球疫情周報顯示,12月14日至20日的一周裡,全球新增新冠確診病例超過461萬例,創疫情暴發以來新高;新增新冠死亡病例超過
  • 何大一:疫情尚在早期 全球應仿效「武漢式隔離」
    來源:《財經》雜誌專訪何大一:疫情尚在早期,全球應仿效「武漢式隔離」文 |《財經》特派記者 金焱 發自華盛頓 新型冠狀病毒踏著21世紀第二個十年的腳步,全面進入人類社會的敘事。疫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中國受到第一波衝擊後,韓國、義大利和美國迎來另一波衝擊,現在疫情在全球蔓延處於什麼狀態?何大一:中國之後,疫情已經帶來了好幾波衝擊。伊朗和韓國大約在同一時間疫情暴發,然後是義大利,其它西歐國家緊隨其後,沒過多久就輪到了美國。
  • 陳根:歐洲深陷第二波疫情,與第一波疫情有什麼不同?
    歐洲新冠疫情已然面臨第二波高峰壓境,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稱歐洲「深陷第二波疫情」,預計「今年聖誕將大不同於尋常」。全球股市近日更是跌勢不止。事實上,在那些單日新增病例只有個位數的日子裡,歐洲人曾短暫重獲了出行和社交陳根:歐洲深陷第二波疫情,與第一波疫情有什麼不同?的自由、甚至生出了「生活很快會重回正常」的幻想,然而所有的幻想都在現實前被打的稀碎,最終,還是回到了疫情前。
  • 美國提出警惕新冠成為季節性疾病,南半球或迎疫情第二波
    儘管人們無法確定北半球回暖天氣是否會有利於新冠病毒傳播的阻斷,但南半球即將到來的冬季,已經引發對新冠疫情第二波高潮的擔憂。美國最新發出信號,警惕新冠疾病成為像流感一樣的季節性疾病。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傳染病科主任安東尼·福奇(Anthony Fauci)博士在周三的白宮記者會上警告稱:「美國需要為疫情的第二波做好準備,因為新冠疾病非常可能成為一種季節性的疾病。」
  • 鍾南山擔憂的事發生,日韓接連「中招」,中國家門口迎來「挑戰」
    但是從去年11月開始,全球突然爆發了第二波肺炎疫情,大多數國家的疫情告急。正當世界各國遭到第二波疫情猛烈衝擊的時候,英國等地突然發現傳染性更強的變異病毒。現在,這些變異病毒已經蔓延到多個歐洲國家。而且,日韓兩國境內也發現了變異病毒,這無疑引起了我國的關注。由此可見,全球正迎來新的威脅,肺炎疫情大流行的情況,恐怕還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