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兒酒相信不少人都聽說過,其也有另一個叫法叫猿酒,就是指猿猴所釀的酒。
在不少國風遊戲中都有猴兒酒出現,許多人以為這是人們一廂情願想像,但事實上有很多古文都有記載關於猴兒酒的事跡,那麼猿猴們真的會釀酒嗎?
猿猴的智商與人類的兒童差不多,如果經過訓練確實有可能做到自己釀酒,但是其在野外環境下無處可學,到底是如何學會釀酒的呢?
經過專家們的考察,最終得出結論,猴兒酒並不是猿猴們有意釀製的,而是機緣巧合之下的產物,只可遇不可求。
原來猴兒酒主要有兩種產生方式:
一種是由猴子們吃剩的果子發酵而來,在猴子們經常棲息的石頭上,當果子殘渣掉落時常常會掉落到石窪間,這些果子殘渣在此自然發酵最終就形成了猴兒酒。
還有一種方式是猴子們會採集果子放在樹洞中保存起來,以之作為過冬的食物,而如果當年冬季食物充足,猴子們就不會去吃樹洞中的果子,這些果子就會自然發酵成猴兒酒。
猴兒酒真實存在嗎?實屬可遇不可求。真正的猴兒酒價值千金不換。
猴子選擇的空樹用來存放百果,那必是能足夠保證百果越冬不爛的樹木,有幾棵?還要空心,還要密封……
其實「猴兒酒」用科學點的說法就是:
猴子採集山中果實,堆積,位於底層的果實,經過上層果物擠壓,破裂,產生果漿。
同時,由於上層果物阻隔了空氣(主要是阻隔了空氣中的氧氣)導致果漿與附著在一般果物表皮的野生酵母菌產生反應,釀造成酒。
不論是哪種產生方式,猴兒酒的產生都相當不易。
而現在所謂的猴兒酒,就是幾種果子打碎然後人為發酵後釀成的果酒,相差甚遠。
真正的猴兒酒,僅存一季,而且隨著時間的流逝,酒液漸少,想取猴兒酒,難上加難!
而且,猴兒酒在最初發酵的時候最佳,逐漸滴答下的是百果發酵後的精華,不曾腐壞,只是發酵。
但滴落後的酒液就有講頭了,初滴為百果液,聚集稱為百果釀,等到沒有果汁滴下,收集所有發酵果汁後有酒味,才稱得上猴兒酒,或者猴兒釀。
而猴子們也好酒,當酒香傳出時它們也會取而食之,所以人類想要獲得猴兒酒真的是一種機緣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