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時代,我們還要不要相信水產「權威」?!

2021-01-08 水產養殖網
網際網路時代,我們還要不要相信水產「權威」?!2016-05-15 22:12: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農財寶典        瀏覽量: 1521 次 我要評論
記者&nbsp賴就強

現在的網際網路時代,微信時代,我們往往喜歡遵從自我、藐視權威、去中心化。水產也不例外,曾經廣受尊敬的「專家」這個詞,似乎也被「玩壞」了。以往帶點揶揄意味時還加個「石」字呼為「磚家」,但隨著「搬磚工」的漲價,&nbsp「磚家」和「專家」身價也幾乎等量齊觀了,不管「磚家」還是「專家」,很多時候似乎成了被嘲諷、怨恨的代名詞。

這幾年的水產進入了一個非常艱難的時期,特別是對蝦養殖,種苗、病害、環境、價格等均不理想,甚至促成了一個堪稱罵人的年度佳句:「你活該養蝦,你全家都養蝦!……」「你才是專家,你全家都是專家!……」

抵制、詆毀專家者,往往抱著這種觀念:某某地方的某某專家,親自試水養蝦,結果一塌糊塗。偶有聽說某專家賺錢的,也一概想當然:肯定是為了出結果拿項目錢,明明虧了還硬說賺……一旦抱此執念,就否定一切專家,甚至否定一切「技術」,認定「專家無用論」,「養蝦無師父」,甚至「技術無用論」。這有點像隔壁村的王麻子,因為看到了小學同班同學當初學習最差的那位生意做得最大、混得最好;而當時學習最好的考上了名牌大學,但畢業即失業,因此認定「讀書無用論」,放任自己兒子早早小學輟學還不以為然……

但問題是,王麻子的兒子早早就輟學混社會,但後來也沒見得能賺大錢,反而因吸毒販毒被廢了……

縱觀水產專家之所以容易被「妖魔化」,原因可能有一下幾個方面:

1、確有少數好大喜功者借「專家」之名,行代企業產品站臺背書之實,而且常出「雷人雷語」語不驚人死不休……

2、某些「專家」的確是在專研的領域是拔尖水平,但水產包括甚廣,各種品種、涉及水、底、菌、藻、種、餌、管等諸多方面,各種主題會議都需要請專家「撐場」,專家都是好忙的好不好?

因此,難免專家也要跨界,一專多能,搞微生物的專家主講養蝦、搞藻類的專家主講養魚、搞海參的專家來主講養小龍蝦……本來水產是相通的,觸類旁通一下本無大礙,就像拿C牌照的開下小貨車,雖不合規,但大體能駕駛操控,但如果跨界跨大了,就像拿C照的去開勾機鏟車,還信心滿滿地去嘗試觸類旁通,那就後果就難以預料了……

3、水產模糊的東西太多,檢測手段有限,說起檢測,並不算有限,常規PH、氨氮、亞鹽等檢測盒、溶解儀、顯微鏡、弧菌測試盒,病毒快速檢測盒甚至高大上的PCR等、但是「模糊」這點太要命了,蝦檢出了弧菌超標,但並不代表就發病,就算發病了也不一定代表弧菌是致病的主因,可能是其它原因致病弧菌並發性感染的,開始非主因的弧菌感染也可能發展為致病主因,甚至變成至死主因……同樣含糊的還有測量的過程:比如氨氮、亞鹽、硫化氫,取樣上層水、中層水、底層水樣、底泥,所含的含量差異巨大,所測的氨氮、亞鹽、硫化氫,對水產動物的毒性又受到水體的酸鹼度、鹽度、溶解氧、蝦體質等方面的影響,處理時還有考慮到藻、菌、水、底、氧甚至蝦體等各方面的影響……似乎一好百好,一差百病至,讓專家也難以分辨主次病因,更難以談得上對症下藥……

歷來文人相輕,美人相妒,養蝦無形中也分成了「實踐派」和「理論派」,所不同的是「實踐派」常常是自封的,而且引以為榮,就算虧得一塌糊塗;「理論派」往往是被封的,一般都不大情願,就算理論研究造詣極深。雙方均對對方各種不待見。

不管是「實踐派」也好,「理論派」也罷,其實不必排斥對方,實踐也是在某種程度上踐行理論,就算在一定程度上創新,原有的理論、做事的方式方法也還是有參考指導意義的,而理論也是在實踐的基礎上總結出來的,只是這兩者怎樣結合的問題。

從來沒有不注重理論知識的單純「實踐家」,也從來沒有不注重實踐和可操作性的「理論家」

爭論理論與實踐哪個重要,就像爭論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那樣無聊,所有的實踐都是不可能完全與理論剝離的。

筆者也曾經常跑塘,有時也會被尊稱為「專家」,其實感覺絕大部分養殖戶對專家這個稱謂還是真誠、尊重的,同時也是真心渴求養殖技術的。作為「水產專家」,我覺得還是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接地氣,多跑塘頭、多貼近生產。

2、術業有專攻,儘量一專多長,但不太懂的儘量別發言,以免出現信口開河,說多錯多

3、利用專業知識、判斷力,過濾信息、知識,去偽存真,比生產製造信息、知識更實在更重要。

4、充分利用手頭的資源去做實事(比如利用所帶手下的研究生、項目做貼近生產的藻類圖譜等收集對照,比如前段時間的黃教授做的藻類圖譜APP,是業內一件大好事,如果能進一步改進,能將拍攝的圖片進行智能搜索對比識別(類似百度的圖片識別功能),則更實用更有可操作性;如果能將藻類顯微鏡微觀圖譜結合在池塘水體的宏觀水色來進行對比,則對生產指導更有意義。

5、莫忘初心,愛惜羽毛,只有維持好自己的業務專業性和職業操守,才會得到持續的認可和尊重,切莫為一時之利信口開河為企業產品站臺。

水產業現在不是專家太多、而是有效交流太少。如果我們總是抱著懷疑、苛責、嘲諷的態度對樂於分享的人或「專家」,那麼願意發聲的人就將會越來越少,如果我們大家都能拋開成見,多一點點包容、思辨,相信我們的水產業將會迎來更美好的明天。



 資訊分類

相關焦點

  • 小龍蝦養殖中:冬季要不要像搞水產的一樣曬塘?
    很多第一年養殖的新手會說下半年是不是需要幹塘消毒曬塘,因為他們周邊搞水產的養殖戶們基本上整個冬季池塘都是幹的,也就跟著幹塘曬塘了,還說沒事的很多洞口都封了龍蝦應該不會死。
  • 比推對話:後網際網路時代,你可以相信誰?
    但是我相信現在的問題其實只是這些平臺的局限性,但是我相信我們應該想辦法解決這些局限性,讓這些平臺得到改進。 比推: 就像你說的,人們更想聽他們相信的東西。
  • 當網際網路成為記憶載體,我們將墜入「數字黑暗時代」?
    信息的速朽不止於公共記憶,每個人的私家網際網路記憶,也可能因為平臺的消亡而消亡。" 當 MySpace,GeoCities 和 Friendster 都已經改頭換面或被迫出售時,數以百萬的帳號被先後刪除。"但縱然如此,許多人仍有所懷疑:" 數字黑暗時代 " 真的會來麼?
  • 網際網路時代正在改變和影響我們的生活
    網際網路時代正在改變和影響我們的生活全世界人類的生產生活正在經歷著翻天覆地的重大變革網際網路、人工智慧和科技信息化時代的今天,網際網路帶給人們的方方面面方便和快捷。網際網路的出現是時代進步的必然要求,是科技發展的重要標誌。如今,網際網路已經融入世界的每一個角落成了地球村,不斷給人們人們的情感理念、價值取向、道德標準、思維方式、行為習慣等,都在網際網路的普及和影響下發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
  • 韓國又開始不要臉了!水產養殖業大減產,竟然是長江的鍋?
    近日一則消息極其荒唐,韓國濟州島的不少規模水產養殖戶發起聯名抗議,由於不少養殖戶的水產面臨大規模減產,他們竟然把責任甩給中國,原因是近期中國南方遭遇強降雨
  • 《網際網路沒有記憶》:數位化時代的記憶是我們的嗎?
    也提出了這樣一些問題:在網際網路的洪流之下,我們該由誰處理這些膨脹的信息?我們應該保存哪些?又該捨棄什麼?人的記憶是有限的,我們能短期記住一時的熱點,能跟隨熱點發表一些個人的觀點,但是熱潮退去,只有極其少數的人還記得這件事。所以,有人說:網際網路是沒有記憶的。但看了《網際網路沒有記憶本書》我突然明白了:記憶是人類專用的,網際網路時代只是人沒有了記憶。
  • 後網際網路時代的「旅遊+」暨第五屆全球資源對接大會在京圓滿落幕
    後網際網路時代的「旅遊+」暨第五屆全球資源商對接大會於9月26日在北京圓滿落幕。作為旅業傳媒特色品牌之一的「國家旅業峰會」,已經成為公認的全行業年度風向標和指南針,同時也是中國旅業最具品牌號召力的行業會議。本屆峰會以較高規格,較高價值,充分闡釋了會議高端人文,權威數據,深度解讀的辦會宗旨。
  • 為什麼說隨著科技的進步,在網際網路+的時代,學英語不要再學音標
    這兩天又被小朋友問,學英語到底要不要學音標?我問他,你家有網嗎?你用電子詞典查單詞?還是你在用紙質詞典查單詞?毫無疑問,他家有網絡,他用網際網路查單詞發音以及釋義。我說,那你學音標幹嘛?假設用紙質詞典查詞,學習音標是非常必要的。
  • 網際網路時代的「頭部效應」
    1895年,義大利經濟學家維爾弗雷多·帕累託在研究國家的財富分布時,發現了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每個國家的財富都呈現出一種分布方式,少部分人佔據了大部分財富,而大部分人擁有少量財富,類似我們今天所說的二八定律。從坐標軸上看,頭部向左靠攏,還拖著長長尾巴。 網際網路時代,頭部效應也被人們大量使用。
  • 「網際網路+」原力覺醒盛典喚醒網際網路時代無窮能量
    騰訊大申網總裁、騰訊專家王棟在論壇上作了題為《「網際網路+」時代的超級入口》的主題演講。他指出「網際網路+」逐漸滲透生活,開啟了無限想像空間。微信企業號、人臉識別、眾創空間、大申開放平臺是進入「網際網路+」時代的超級入口。騰訊大申網選擇從權威媒體平臺出發布局「網際網路+開放平臺」,旨在打造上海市民的一站式資訊和服務終端。
  • 靈機文化馮劍榮: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易學大有乾坤
    靈機文化馮劍榮: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易學大有乾坤 【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銳評】現在什麼傳統文化都已經開始網際網路化了,易學,在我們看來很神秘的一門傳統文化也開始被人使用移動網際網路進行傳播了。
  • 中國醫學科普進入「硬核」時代
    根據企鵝智酷的統計數據,目前國內有4萬多個健康自媒體、周閱讀量逾百萬、全網日醫療信息搜索超6000萬……這組數據足以表明國人對於權威醫療信息的渴求。同時,民眾對於健康科普的需求也已經進入一個「硬核」時代,不僅僅滿足於了解健康常識,還希望能主動獲取和學習疾病全周期所需的科普知識。
  • 「網際網路+」時代:「我要染髮」英語怎麼說?
    「網際網路+」時代:「我要染髮」英語怎麼說「網際網路+」時代,英文搜尋引擎Yahoo就是最好的英語語言環境。學會用Yahoo學英語比你單純的跟「老師」學這個學那個英語,只有乾等他「告訴你答案」強百倍。只是我們很多學英語的人幾乎不懂也不能善於利用這個語言環境學英語,解決我們的問題。我們一天到頭只會不停的「學英語學英語」,卻不會學用Yahoo作為手段學英語。不要把Yahoo當漢英字典那樣用,要把yahoo當語言環境用,在語言環境中學會英語。這是查漢英字典所做不到的事。「網際網路+」時代:1.
  • 衛星網際網路加速6G時代到來,驢友也能用上衛星通訊終端
    為期三天的2020中國衛星應用大會昨天在京舉辦,記者從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衛星網際網路分會籌備會獲悉,隨著產業鏈上下遊攜手發展低軌衛星通信技術,推動衛星網際網路產業落地,「5G+衛星網絡」模式下的6G通訊有望在中國加速落地。
  • 網際網路如何浸入我們的生活
    好吧,託爾斯泰的書太遜了),這意味著在文字的背後有一些讓人緊張的東西。舍基相信我們正處於洶湧的民主信息浪潮的頂峰:古騰堡(Gutenberg)的活版印刷術促成了宗教改革的發生,宗教改革又導致了科學革命的發生,科學革命導致了啟蒙運動的興起,啟蒙運動創造了網際網路,隨著進展一步步推進,自由度也有來越大。
  • 睿符: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下的危機公關先行者
    因此,在移動網際網路的時代背景下,任何企業都應具備危機防範意識,須了解政治正確性、了解公眾心理、傾聽民意呼聲、不斷提高自身輿論環境的認知能力,使企業在對外宣傳中保持良好的形象,避免危機來臨之時,由於應對不當而遭受致命打擊。所以,企業擁有一支正確政治導向和敏銳民意洞察力的公關團隊,顯得尤為重要。
  • 長輩為什麼總是相信低級謠言?
    對媒體的天然信任在長輩們那個年代,上了電視、上了新聞就等同於事實、權威,所以很多長輩們的觀念裡對媒體有著天然的信任。哪想得到在網絡時代,什麼樣的人都能自己註冊個公眾號、自媒體。很多無良公眾號、自媒體成了造謠、傳謠的主力軍,為了騙點流量不擇手段。
  • 水產養殖研究進入基因組時代
    水產養殖研究進入基因組時代
  • 當網際網路家裝淪為話柄,新航海時代或將啟幕
    因此,網際網路並不是不再有任何功能和作用,而是開始以新的形式持續推動行業的發展。因此,我們在看待網際網路家裝的問題上,不能簡單地將網際網路家裝看成是一個獲取流量的手段和工具,而是要站在網際網路對於家裝行業的思維、模式和行業改造的角度來看待。只有真正弄清楚了網際網路和家裝之間的關係,所謂的網際網路家裝才不是一個過客,而是在後網際網路時代繼續影響和推動家裝行業的發展。
  • 李光鬥:網際網路+能源 自由能源時代會來嗎?
    李光鬥表示,不要認為網際網路企業是低能耗企業,它也需要大量的電維持系統的運行。這就是未來能源+網際網路的發展方向。  以下為演講實錄:  李光鬥:各位專家朋友,其實來這裡演講我有點忐忑,這是一個跨界的時代,面對這麼多生物質能源的專家教授,也是一個跨界的問題,我和大家分享的是網際網路+時代的新能源品牌建設,我講一個旁觀者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