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光遠:最終壓垮房地產泡沫的是低生育陷阱

2020-12-05 網易新聞

作者:馬光遠

來源:光遠看經濟

最近,民政部部長李紀恆發文《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一文。認為,中國目前的總和生育率已經破了警戒線,要把握人口發展重大趨勢變化,制定長期規劃,實施人口均衡發展國家戰略;要引導生育水平提升並穩定在適度區間,增加勞動力供給,實現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相協調。

01、這意味著,中國的人口政策面臨歷史性的轉折。

有三個數字可以概括目前中國人口在發生顛覆性的變化:

第一,官方數據顯示, 2019年我國出生人口1465萬人,出生人口跌破了1500萬,比2018年減少58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48‰,創下近20年來最低的人口出生率。

這意味著,中國事實上已經陷入了「低生育陷阱」,這個數字不僅僅在發展中國家,在發達國家也是比較低的數字。二孩政策並沒有改變人口出生率下滑的態勢,二孩政策的效應在遞減。同時,中國的總和生育率為1.69,也低於公認的替代率2.1。另外,中國的育齡婦女人數在過去10年減少了超過4000萬。

第二,自2012年起到2019年,中國的勞動力人口連續8年下降,不出萬一,今年勞動力人口下降的趨勢不會改變。勞動力人口人數下降了接近3000萬。

第三,中國的老齡化程度在加深。中國60歲人口佔全部人口的比重,迅速從1980年的8%提高到1990年的9.7%、2000年的11.2%和2010年的13.5%,到2019年,中國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約有2.54億,佔總人口的18.1%。預計到本世紀中葉,60歲及以上人口將達到4.87億,約佔總人口的35%,中國將成為全球最老的國家之一。

02、這三組數字,基本確定了「十四五」中國人口的基本格局:

第一、人口將歷史性的進入下降周期;

第二、未富先老,中國要進入發達國家水平,至少還需要15年時間,而到「十四五」末,中國的老齡化程度將更進一步加深。未富先老成為中國經濟未來30年最嚴峻的考驗;

第三、人口下降、生育率下滑加上未富先老,將對中國的經濟發展、養老等帶來極其嚴峻的挑戰。

首先必須明白,人口的逆轉,經常會引發一個國家經濟發展趨勢的逆轉。

筆者一直強調,在2010年中國GDP總規模超過日本之後,中國經濟開始進入明顯的減速周期,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國勞動力人口的轉折點提前到來,在缺乏創新等其他競爭要素的情況下,導致製造業的比較優勢全面喪失,如果不調整人口政策,延緩勞動力人口下滑的態勢,中國經濟的減速將超乎想像。

日本陷入「失去的三十年」的根本原因,其實是人口問題。日本在2000年勞動力人口開始下降,2005年人口開始下降,從而導致日本加速進入老齡化,經濟停滯。但比日本更嚴峻的是,日本人口紅利轉折點出現後,日本已經成為一個完成城鎮化的高收入國家,中國未來面臨的人口困境比日本要嚴峻很多。

其次,人口轉會對產業發展產生重大影響。

美國經濟學家哈瑞.丹特在其《人口峭壁》一書中,認為中國人口會在2025年下降,人口下降將是中國債務、房地產泡沫加速破滅的根本原因。中國一系列問題的關鍵在人口,在於改變人口全面下滑的趨勢,認識不到這一點,將非常可怕。

最後,必須意識到,必須儘早放開生育,並出臺鼓勵生二胎的政策。

否則,未來將不僅僅是養老金不足的問題,等著90這一代人進入老齡,生病住院沒人陪護,那是最難以想像的時刻。放開生育,並且鼓勵大家生二孩,已經是刻不容緩的事。

此前報導:

「已跌破警戒線」,該警惕生育率「跌跌不休」

我國的人口總量即將從增長型進入下降型的轉折期。當此之時,增強生育政策包容性,已迫在眉睫。

圖源:新京報網

近日,在《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輔導讀本中,民政部部長李紀恆撰文表示,目前,受多方影響,我國適齡人口生育意願偏低,總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線,人口發展進入關鍵轉折期。

他提出,要引導生育水平提升並穩定在適度區間,增加勞動力供給。

消息一出,立馬引發廣泛解讀。「總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線」意味著什麼?「人口發展進入關鍵轉折期」,又該如何應對?這些都不乏討論價值。

二孩生育堆積效應會衰減

總和生育率,可以通俗理解為平均一對夫婦所生育的孩子數量。在現代社會,生育率達到2.1,則稱為達到更替水平,也就是能維持人口世代更替、人口數量不增不減的生育率水平。

如果生育率低於1.5,則是跌破警戒線——因為生育率一旦跌到1.5以下,就掉入了低生育率陷阱,很難再回升。

以日本為例,日本總和生育率在1995年跌破1.5以後,到現在已經25年了,儘管日本在這25年裡一直大力鼓勵生育,但總和生育率一直沒能回升到1.5以上。

2019年12月26日,時任日本首相安倍在談到日本的低生育率危機時說:「現在事態十分嚴重,說是國難也不為過」。

根據我國人口普查和人口抽樣調查數據計算,2000年全國人口普查時的生育率為1.22,2005年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時的生育率為1.33,2010年全國人口普查時的生育率為1.18,2015年1%人口抽樣調查時的生育率僅為1.05。

即便考慮可能存在的漏報及誤差,實際生育率也不會超過1.5。

2016年和2017年,由於存在全面二孩政策帶來的生育堆積效應,我國的生育率一度超過1.5。但我國在2018年和2019年的生育率分別為1.495和1.47,已經跌破警戒線。

需要指出的是,儘管2018年和2019年我國的生育率仍然接近1.5,但這是存在二孩生育堆積效應的情況下,如果扣除二孩生育堆積效應,我國的生育率在2018年和2019年僅為1.1至1.2之間。

由於二孩生育堆積效應不可能長久持續下去,在「十四五」期間(2021-2025年),二孩生育堆積效應大概率會趨於結束。屆時我國的生育率很可能就在1.1至1.2之間,比1.5的警戒線低得多。

值得一說的是,只有在新出生人口當中,一孩數量多於二孩數量時,二孩生育堆積效應才趨於結束。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8年和2019年的出生人口中,二孩數量都是多於一孩數量,所以可以判斷這兩年仍然存在二孩生育堆積效應。

圖源:新京報網

結婚率走低,適齡人口生育意願偏低

民政部的數據顯示,我國結婚率持續走低,結婚對數近年首次跌破1000萬對,從一個側面印證了我國人口發展進入關鍵轉折期。

2013年我國各級民政部門和婚姻登記機構共依法辦理結婚登記1346.9萬對,其後六年連續減少。其中2019年比2018年減少了66.8萬對。2019年全國婚姻登記機關共辦理結婚登記947.1萬對,跌破1000萬對。

此外,由於撫養孩子的成本過高等原因,適齡人口生育意願偏低也是目前低生育率的一個重要原因。根據國家衛計委在2017年進行的全國生育狀況抽樣調查數據,2006~2016年,中國育齡婦女平均理想子女數為1.96個,而育齡婦女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數為1.75個。

但現在看,實際生育率遠低於生育意願。畢竟,從「心動」到「行動」之間還有段距離,有些夫婦可能錯過了生育期,還有些職場女性會擔心生孩子影響職業晉升。

這不是國內獨有的景象。根據JGSS(日本綜合社會調查)和世界銀行的調查數據,從2000年至2012年,日本人平均的理想子女數為2.41~2.60個,但日本這些年的實際生育率均低於1.5。

該怎麼應對人口發展「關鍵轉折期」

從2017年至2019年,我國出生人口已經連續三年下降,由於育齡婦女數量減少及二孩生育堆積效應減弱等原因,未來幾年我國的出生人口仍將逐年下降。

隨著出生人口進入下降通道,我國的總人口在未來幾年也將進入負增長。這意味著,我國的人口總量即將從增長型進入下降型的轉折期。

一旦我國人口進入負增長,未來幾乎沒有什麼可能扭轉負增長趨勢。因為要扭轉人口負增長趨勢,意味著生育率要提升到2.1以上。從日本、韓國等國的經驗來看,未來即使鼓勵生育,也很難把生育率提升到1.5以上。

在此背景下,「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了「增強生育政策包容性」以及「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的政策建議,無疑來得很及時——在人口發展進入關鍵轉折期的當下,確實有必要出臺相關政策以提升我國的生育率。

增強生育政策包容性,無疑內含了生育政策繼續放開的傾向,取消那些過嚴的生育限制性措施,對非婚生育等情況採取更包容性的態度等。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需要發展普惠託育服務體系,提高3歲以下孩子的入託率,著力解決雙職工家庭生兒育女的後顧之憂;給予多孩家庭減稅,可減輕育齡家庭的養育成本。

要而言之,只有全盤性考慮、前瞻性部署與系統性應對,站在新人口紅利與應對老齡化社會的高度上統籌施策,才能更好地引導生育水平提升並穩定在適度區間。

而隨著我國總和生育率跌破警戒線,這樣的統籌施策、科學應對,顯然已箭在弦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馬光遠:壓垮房地產泡沫的是低生育陷阱!網友:高房價是最堅固的保險套
    經濟學家馬光遠曾表示未來只有20%開發商能活下來、20%城市值得投資,建議儘早拋售三四線城市的房子。 馬光遠在最新的發言中表示壓垮房地產泡沫的是低生育陷阱!
  • 馬光遠:房地產是不是最大的「灰犀牛」?
    ■ 文 | 馬光遠 撲騰話最標腫的正經經濟學家我們幾乎每天看到一些危機,諸如氣候變化、恐怖主義、房地產泡沫等向我們走來,但我們什麼都沒有做。一旦釀成大禍,就把「黑天鵝」理論當成擋箭牌。這是迄今為止人類社會最大的悲哀。
  • 【權威觀點】馬光遠:經濟學家要始終牢記「經世濟民」
    在馬光遠的視角下,中國經濟是怎樣一幅圖景?一起來看看他的描繪。新浪:在房地產領域,您以客觀中立的立場以及立足於制度建設的建議贏得各界尊重,對中國房地產政策有一定的學術影響。您對中國房地產行業的發展和投資是如何看待的?馬光遠:首先要尊重產業的基本規律,這個非常重要,這麼多年在房地產領域我一直在引領一個風向,就是如何客觀中立地看待這個產業。
  • 馬光遠:復盤年初關於「2020年房地產走勢的十大預判」
    來源:新浪財經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馬光遠這是今年1月8日寫得《關於2020年房地產走勢的十大預判》的文章,一個字沒有改,曬出來,看看十大預判對了幾個。l二、房地產市場的數據不會太難看,也不允許太難看2019年我們一再說是房地產的寒冬,最困難的一年,但房地產的很多指標仍然搶眼:房地產開發投資的增速在10%以上,全國土地出讓收入高達7萬億,銷售額再次創新高突破了16萬億。
  • 廣州澳星力邀馬光遠博士 2019經濟展望與資產配置
    2019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健全地方稅體系,穩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報告要求深化財稅金融體制改革。加大預算公開改革力度,推進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健全地方稅體系,穩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規範地方政府舉債融資機制。
  • 郭樹清重提房地產泡沫,有啥意味?
    易綱在《建設現代中央銀行制度》裡說,在現代信用貨幣體系下,中央銀行對貨幣管理得好,就能夠發揮出貨幣跨時空配置資源的積極作用,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中央銀行對貨幣管理得不好,不是出現貨幣超發導致通貨膨脹和資產泡沫,就是發生信用收縮,甚至造成經濟金融危機。 易綱行長只是輕輕點了一個「資產泡沫」,沒有展開。
  • 馬光遠:為什麼「灰犀牛」比「黑天鵝」更可怕?
    本文作者為著名經濟學家馬光遠   為什麼「灰犀牛」比「黑天鵝」更可怕?  你必須承認,這個世界大多情況下是由錯誤的思想支配的。  過去的八年時光,面對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我們聽到的對此問題解釋最多的詞是「黑天鵝」。
  • 「中國之路·名家講壇」第一站,馬光遠解析中國經濟現狀
    ▲河南酒協會會長熊玉亮先生致辭隨後,知名獨立經濟學家、民建中央經濟委員會副主任——馬光遠博士就「大國博弈背景下的中國經濟之路」的主題,與各位來賓一起煮酒論道,共享名家智慧。馬光遠博士從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出發,就當前中國宏觀經濟形勢走向問題直抒己見,與到場聽眾分享如何適應新常態,保持戰略上的平常心態。
  • 經濟學家馬光遠對於延遲退休的看法引來巨大爭議,他到底說了啥?
    雖然目前我國已經放開了二胎生育政策,但是新生兒並沒有顯著增長,倒是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越來越突出,人均壽命的延長,預示著需要發放更多的養老金,導致養老金出現缺口。如果不改變目前的養老金政策,十多年後,養老金缺口會越來越大,最終將影響養老金的正常發放。
  • 我們的房價不能再漲,專家連續3年預警:房地產泡沫不能再吹!
    我們的房價不能再漲,專家連續3年預警:房地產泡沫不能再吹! 房地產市場總是不缺新聞,即使2020年末的樓市還是非常的熱鬧,各種熱點事件頻發。比如最近深圳再次出現「萬人搶房」的瘋狂景象,一套房買到就能套現500萬,擱誰都很心動。
  • 30天內倒下5家油氣巨頭 低油價會否吹破美國頁巖油泡沫
    摘要 【30天內倒下5家油氣巨頭 低油價會否吹破美國頁巖油泡沫】低油價的衝擊波仍在持續。近日,美國老牌海上鑽井公司戴蒙德海底鑽探公司申請破產保護。加上此前已申請破產的美國知名頁巖油公司惠廷石油等,短短一個月不到已有至少5家大型油氣公司倒下。
  • 國家未提房產稅,有專家稱不適合徵收,馬光遠:5年內大概率出臺
    其實我今天說的房產稅就是官方提到的房地產稅,雖然細究兩個是不同的概念,但姑且這麼混著叫,實際上說的是一回事。這些年,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樓。我記得2009年的時候我做房產稅專題就是空轉十年的房產稅,可見,不知道這個討論持續了有多久了。
  • 鍾偉:日本房地產泡沫只是孤本 不具普遍性
    來源:金融界網站 金融界網站7月23日訊 博鰲·21世紀房地產論壇第18屆年會將於7月21日-24日在海南三亞隆重舉行。論壇由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旗下《21世紀經濟報導》於2001年主辦發起,全聯房地產商會、精瑞人居發展基金會聯合主辦,是中國目前規格最高,影響最大的房地產專業論壇之一。本屆年會主題為:「潮平風正:美好住居新航海」。
  • 美國60年房地產牛市如何終結並引發金融危機?!
    加息刺破泡沫,房地產風險傳導至金融市場,最終升級為嚴重經濟危機。2004-2006年美聯儲連續加息17次,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提高425個基點至5.25%,直接導致以浮動利率為主的次貸家庭月供大增、償付困難,加上住房市場逐漸冷卻不支持淨值貸款,次貸家庭大面積違約甚至止贖、或是拋售住房以償還貸款,造成房價大幅下跌,房地產牛市終結。
  • 又一城出現「房地產泡沫」,「打對摺」都無人買,背後問題出在哪
    今年這場疫情對房地產行業造成了巨大的衝擊,很多人都在猜測,開發商上半年沒有賣房子,下半年會不會「打折」出售呢?從全國各地的房價數據可以看出,現在房價依舊有上漲的趨勢,特別是以蘇州、寧波、上海、深圳為首的一二線城市,在復工復產之後,房價不降反升,剛需住戶依舊擠破頭進入樓市。
  • 警世好文:美國人這一舉動無意間會刺破中國樓市的泡沫?
    那麼,按照這個劇本和節奏,令所有人都擔驚受怕的房地產可能還沒來得及崩盤,實體經濟就已經率先崩盤了。哥,我先崩了,你隨意。 02 如果要用一個詞來形容2018年的房地產,那就是「用時間換空間」。直白一點說,就是儘量拖。這也是所有出臺政策的最終指向。
  • 馬光遠:中央經濟會議釋放八大重要信號
    來源:新浪財經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馬光遠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總結2020年,定調2021年的宏觀經濟政策。會議的公報透露出八個主要的政策信號。一、2020年,中國成為全球唯一正增長的經濟體。
  • 日本泡沫之鑑:中國會不會重蹈日本八十年代覆轍
    但泡沫最終破滅,高檔開發區,工業開發區,度假村,都陷入困境。好比中國海南的爛尾樓。     有觀察家聲稱,沾沾自喜的情緒在中國的中產階層蔓延,中產階層人士的心態,與泡沫時代的日本人差不離。外國記者和研究者驚呼中國崛起,中國人一開始將信將疑,慢慢就信以為真。
  • 洞見未來 賦能機遇 | 北京城市副中心發展論壇暨馬光遠經濟講座...
    為洞鑑自貿區建立對於北京及副中心城市發展重要意義, 12月2日,「洞見未來 賦能機遇」北京城市副中心發展論壇暨馬光遠經濟講座成功舉辦。本屆論壇特邀著名經濟學家馬光遠、北京市通州區政府特聘專家、區長助理林巍博士、北京市通州區新城中心區建設管理委員會副主任黃之元、通州區投資促進服務中心黨組書記楊東風、通州區投資促進服務中心主任吳濤、張家灣設計小鎮專班組組長餘龍、富華置地北京公司總經理苑金勝、華北世茂京津片區總經理劉垚、華北世茂京津片區財富港項目總經理李徐、華北世茂京津片區財富港項目營銷負責人董旭及各界社會精英、媒體朋友匯聚一堂
  • 全球房價泡沫風險最大的七個城市
    文 | 《巴倫周刊》撰稿人夏娜·米什金(Shaina Mishkin) 編輯 | 張曉添 瑞銀全球房地產泡沫指數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