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它在國外人人喊打,入侵我國卻成了「笑話」,如今靠種植才能吃到
物種入侵一直都是世界各國十分頭痛的一個問題,我們經常在新聞中看到,國外很多國家面對物種入侵束手無策,每年都需要耗費巨額的財政資金來治理,但是收效甚微。
可是在國內卻很少有人聽過物種入侵的現象,其實國內一樣有物種入侵的現象,根據資料統計,全國地區物種入侵高達700多種。只不過很多物種入侵國內以後變成了笑話。有些植物在國外人人喊打,入侵我國卻成了笑話,只有靠種植才能吃到。我說的這種特殊的植物就是菊芋。
菊芋是草本植物,植株可達1~3米,它會開出黃色的小花,這種小花特別像縮小版的向日葵,菊芋喜歡扎堆生長,所以在開花的時候,一簇一簇的菊芋看上去特別好看。
菊芋的名字有很多,比如洋姜、鬼子姜、五星草、洋羌、番羌等等。我們都知道,植物的名字中如果有「洋」這個字,說明這種植物是舶來品,菊芋原產於北美洲,在我國它就是一種入侵物種。其實在國外很多國家,早已經把菊芋列為一種入侵物種,而且根本沒有多少人喜歡這種植物,在國外菊芋可以說人人喊打。
菊芋最有價值的部分是它的地下塊莖,它的地下塊莖含有豐富的澱粉、果糖。因為菊芋的地下塊莖特別像生薑,所以人們也喜歡叫它洋姜。在民間菊芋是醃鹹菜的絕佳選擇,也有人喜歡用它來熬粥或者是曬乾食用。在不少地區,人們也會種植菊芋來餵養牲畜,可以說菊芋的用途範圍特別廣,利用價值特別高。
菊原產於北美洲,17世紀就傳入了歐洲,後來傳入中國,傳入歐洲以後就在歐洲大陸廣泛紮根,主要是因為它生長特別快,而且繁殖能力超強。只要人們在挖取菊芋根部的時候,留下了一些根須,第2年它就會瘋狂生長,而且每年的產量都會增加很多。也正是因為強大的適應性,國外很多國家已經把菊芋列為一種強入侵物種。
菊芋根系發達,最喜歡成片生長,而且它的植株特別高大,這種特性導致了周圍植物的生長。所以我們平常見到的野生菊芋都是成片成片的,而且周圍沒有其他植物。
在歐洲很多國家,每年都需要花費巨額的財政資金來治理菊芋,主要是因為菊芋的繁殖方式有很多,除了根塊兒、根須繁殖,它也可以用種子來繁殖。所以清理起來特別麻煩,在國外人人喊打的菊芋,在國內卻成了入侵物種的一個笑話,這是怎麼回事呢?
菊芋一開始傳入中國的時候也入侵了很多地方,所以人們開始治理這種植物,古代的時候治理菊芋十分困難,人們一般會把它種植在山地中,因為山地周圍沒有太多的土地,所以菊芋很難擴張。
除了限制生長,人們也發現了菊芋的另一個用途,那就是做鹹菜,以前的時候糧食產量不高,所以人們經常需要挖野菜來充飢,菊芋就是一種十分不錯的食材,因為它產量高,而且吃起來特別脆,所以人們都喜歡把菊芋醃成鹹菜來下飯。
菊芋本身其實並沒有什麼味道,但是經過醃製以後,吃起來清脆可口、十分下飯。現在人們也發現了菊芋的其他用途,比如利用菊芋來製糖,可以說菊芋的市場前景十分廣闊。
菊芋之所以在國外人人喊打、泛濫成災,主要是因為國外很少有人食用菊芋,人們只是把它看作一種有害的植物,而菊芋在國內卻成了一種食材,生長出來就會被吃掉,根本沒時間入侵土地,所以如今只有靠種植才能吃到這種食材。
你們當地有人種植菊芋嗎?你小時候喜歡吃菊芋嗎?你們當地的菊芋多少錢一斤?你們當地喜歡把菊芋稱作什麼?一起討論一下吧。
此圖文原創作者:小喬。本文圖片來自網絡收集,如果侵害了您的權益,請立即聯繫我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