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來物種在國外「泛濫」,在我國卻快「滅絕」,農民:不夠吃

2020-11-28 騰訊網

《論語·述而》:「子釣而不網,弋不射宿。」

環境保護一直以來都是深受我們重視的一個話題,雖然生態學是一門近代興起的學說,但實際上早在我國幾千年前的古代社會,古人們就已經提出了關於生態平衡以及環境保護的理念。在我國古籍《國語》當中有這樣一句話:「和實生物,同則不繼」,它的具體含義是說自然界萬物需要維持和諧統一,才能夠保持增長,如果完全趨於一致,那麼便無法繼續。

生態平衡與外界破壞

想要維持一個區域的生態和諧平衡,有時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這是因為在沒有外力的幹涉下,物種間也有可能會因為自然因素而不斷侵襲。就比如說一種原產於亞洲地區的魚類,因為洋流以及氣候的影響,一路抵達到了歐洲地區,給當地的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的破壞,這便是一次沒有外界幹涉的生態入侵。地球有著數十億年的歷史,類似的事件早已經發生過數次。

此外來物種在國外「泛濫」,在我國卻快「滅絕」,它的名字叫做菊芋。這是一種原產於北美洲的農作物,後來隨著美洲大陸被歐洲殖民者發現,菊芋被殖民者帶到了歐洲,後來又被他們帶到了亞洲,自此傳入我國。因為其相貌怪異,再加上是由外國人主動帶過來的,因此在民間菊芋還被稱作「洋鬼子姜」。

外來物種入侵

很顯然,這便是我國境內的外來物種之一,它是一種多年生的草本植物,看上去似乎沒有那些外來生物更具威脅,實際上這是一種錯誤的想法。菊芋的恐怖之處在於,它們的繁殖能力非常強盛,可以在地下以根塊的形式生長,並且還能夠大量吸收地下的養分,可以說一旦某塊地種植了菊芋,那麼這塊土地就很難再種植其他農作物。

因為菊芋生長周期短、繁殖能力強等特點,使得它們可以在不加以控制的情況下迅速爬滿山坡平原,並在某一個具體區域內不斷擴散。在歐洲以及亞洲,菊芋都被列為了外來物種,一經發現就要將其銷毀。

菊芋對農田的危害也是很大的,正是因為它們的繁殖能力強,以及地表下的根塊吸收養分能力強,使得一塊土地的肥力在種植過菊芋後迅速喪失,很多農戶發現自己家的地裡面出現了菊芋之後,都會非常果斷的將它們連根刨除,否則用不了多長時間,這塊土地便再也無法種植其他農作物。

處置方法

在國外,這種外來物種泛濫成災,每年都需要投入大量的金錢去治理,然而在我國,我們似乎很少在日常生活中看到菊芋的影子,這是因為什麼原因呢?實際上,菊芋的命運和小龍蝦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它們都是外來物種,會對自然環境造成嚴重危害,然而到了我國之後卻沒有掀起太大波浪,是因為它們全部被中國廚師當作了菜餚,將它們擺放到了我們的餐桌之上。

尤其是菊芋這種東西在農田裡面很難找到,因此不少農民都直言:不夠吃。每當發現菊芋的時候,它們便會將其連根拔起,然後便帶回家中做菜。菊芋不適合用來燒烤,反倒是非常適合拿來醃鹹菜,把它和黃瓜、辣椒、蔥姜蒜、竹筍放到一起,用不了幾天時間便可以醃製成一份非常美味的鹹菜,在農村地區有不少人專門下地挖菊芋,就是為了在秋天的時候醃鹹菜

正因如此,這一在國外泛濫成災的菊芋,到了我國反倒成為了非常美味可口的食物,這便是我國傳統廚藝的魅力所在。在國外絕大多數國家,他們並沒有醃製鹹菜的習慣,也不知道應當如何處理這些菊芋,便只好花大價錢將其銷毀,但這些外來物種到了我們廚師的手裡,只需幾個簡單的步驟,就可以讓它們變成餐桌上的美味,甚至讓很多人都覺得不夠吃。

由此可見,外來物種入侵固然是當前時代下一個難題,但我們也無需太過急躁,只要能夠找到一個合適的處理辦法,就可以有效的解決這一問題。只要我們齊心協力,便可以將我們的環境變得更好。

參考資料:《國語》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這4個物種在國外泛濫無人吃,被我國吃到需要人工養殖,吃貨:香
    導語:這4個物種在國外泛濫無人吃,被我國吃到需要人工養殖,吃貨:香就比如我國的沿海城市,可能吃海鮮都吃到膩了,但是不沿海的城市吃海鮮就相對比較少,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盛產的食物。當然外國也是一樣,但是外國很多地方盛產的「食物」,並不合他們的胃口,所以當地人並不愛吃,導致這些物種瘋狂的繁衍生長,已經到了泛濫的地步。但是到了我國吃貨這裡,恨不得全部「收拾」掉,就比如這4個外來的物種,被我們吃到還需要人工養殖,吃貨:太香了。
  • 號稱要把入侵物種吃滅絕的吃貨們,為何允許小龍蝦在雲南泛濫?
    去年,雲南省發布了《雲南省外來入侵物種名錄(2019版)》,是我國首個省級外來入侵物種名錄。該名錄將入侵生物按照危害程度高低分為5大類,分別是:Ⅰ級惡性入侵類、Ⅱ級嚴重入侵類、Ⅲ級局部入侵類、Ⅳ級一般入侵類、Ⅴ級有待觀察類。
  • 最「打臉」的4個外來入侵物種,被中國吃貨吃到快滅絕,尊嚴呢?
    最「打臉」的4個外來入侵物種,被中國吃貨吃到快滅絕,尊嚴呢?物種入侵是近幾年經常發生的事情,因為大家對大自然的傷害,很容易造成這樣的結果。相對於其他的國家來說,美國應該是入侵物種影響最大的國家了。因為我國吃貨的能力在世界上都是很有名氣的,比如之前鬧得很兇的蝗蟲災,到了中國之後它們都不敢成群的生活了。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四種入侵到我國的物種,被大家吃到連渣都不剩下,真的是一點尊嚴都沒有了。1、 蝗蟲首先要說的就是大家比較熟悉的蝗蟲。
  • 入侵物種在國外「泛濫」,來到中國卻成「笑話」根本不夠吃
    然而,即使如此,一些物種也會入侵其他國家。例如,中國鯉魚成功進入美國,並成功解決了美國水生植物泛濫的問題,但鯉魚已成為另一個無法解決的問題。今天,亞洲鯉魚仍然消耗美國經濟。當農民看到它時,都是第一時間根除它。為什麼?洋火姜具有很強的環境適應性,種植一次後可連續收穫,且難以完全去根。這導致了洋火姜經常生長在種植過洋火姜的土地上,這阻礙了其他作物的生長。
  • 7個來勢洶洶的外來物種,可惜到了中國,差點被吃成滅絕物種
    而很多時候物種的泛濫,就是因為它不好吃,或者是不會吃,但是這種情況在中國基本上是不存在的,像雞屁股、豬大腸這些讓外國人無奈只能廢棄的邊角餘料,在中國吃貨的手裡都是絕佳的美味。所以很少有那個入侵物種能在中國這片土地上泛濫!一、羅非魚羅非魚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就是非洲鯽魚。
  • 4大入侵我國的外來物種,被當作盤中餐吃到需要人工養殖
    有些物種不僅數量多,繁殖能力強,生長速度快,自然而然的就霸道橫行,人們也是苦不堪言。但是這些物種進入中國之後,不僅沒有繼續泛濫,反而快被吃成了瀕危物種,因為吃貨們發現這些物種的味道不錯,加上數量多,自然就成了我們餐桌上的美味。被中國吃貨治的服服的,活生生的把自己玩脫了。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來盤點一下這4種入侵我國的物種把!
  • 是外來入侵物種嗎?
    小龍蝦屬於外來入侵物種,原產地是美國,後來美國傳入日本用來給牛蛙做飼料,接著傳入我國南京,用來做水質改良的清道夫魚蝦類。這個說法應該可以說是目前關於小龍蝦的起源和來歷的最權威的說法。應該說如果專門指的是這種我們現在大部分人都在養殖的小龍蝦的話,它的確是外來物種。我們現在養殖的小龍蝦學名叫克氏原螯蝦,美國確實是原產地。相對於其他外來入侵物種而言,克斯原鰲蝦的命運有點悲催。在我們這裡,如果你要說10年以前,這些克氏原螯蝦的命運還是不錯的。河流溝渠稻田塘口裡面到處都有它們的蹤影。
  • 7個來勢洶洶的外來物種,到了中國後卻被吃到差點滅絕
    新聞報紙上,我們常常會看到一些有關外來物種入侵,造成嚴重經濟損失的報導,而且不僅如此,這些外來物種還造成了本土動植物的生存危機。
  • 7個來勢洶洶的外來物種,只可惜到了中國,差點被吃成滅絕物種
    7個來勢洶洶的外來物種,只可惜到了中國,差點被吃成滅絕物種!很多人都知道,在中國,很多美食都能吃,基本上只要是能入口的都可以被做的出神入化,中國烹飪美食的能力屈指可數,名師大廚也都紛紛亮相,各種有特色的美食,民間的食材高手也都嶄露頭角。有很多食材都是外來物種,傳入中國後,就被烹飪得非常好吃。
  • 被日本人帶入我國,成第一批外來入侵物種,現是農民噩夢,咋辦?
    相信不少農民朋友都知道,我國地大物博,物種也是很多的。並且每個環境都是有屬於自己的生態系統的,一環扣一環,就像一個循環。但有時候,這個平衡也是會被打破的,比如說有外來的入侵物種。物種入侵是非常可怕的,因為在沒有天敵的環境中,數量短時間內更是會暴增。
  • 國內外來物種泛濫,數量多且規模龐大,中國吃貨:這我可幫不了
    相信很多國家都有一個「心病」,那就是外來物種入侵,這些外來物種有著極強的適應能力,不僅能夠快速的適應當地的環境,同時還會迅速的生長繁殖,有些外來物種泛濫還好,但是它還會破壞周邊的生態環境,影響當地人的生活,甚至對經濟還會造成很大的損失。
  • 「清道夫」在我國為何能泛濫?論生物入侵的危害
    當看到紐西蘭小龍蝦包圍了南部和北部島嶼、丹麥生蠔泛濫成災、澳大利亞的三文魚多到只能餵龍蝦等類似外來物種泛濫成災的新聞時,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過這種想法:要是我們這能夠泛濫就好了。但是真到了我國外來物種泛濫成災的時候,即便是中國人均吃貨的屬性也感到頭大,大家都懵了,為啥外國泛濫的物種都是美味,而輪到我們的卻是顏值低、口感差,讓人絲毫提不起食慾的「清道夫」呢?
  • 數千魔花螳螂險些進入我國,外來物種不得不防
    在我國的自然環境中沒有任何分布,是貨真價實的外來物種。並且和其他普通螳螂不同的是,他不僅不怕鳥,甚至可以捕鳥!換句話來說,這個魔花螳螂在我國完全沒有天敵!或許有人會覺得沒有天敵怎麼了?那看到這裡一條完整的供應鏈就出來了:從國外郵寄昆蟲活體(進口外來物種都是違法的),賣家裝聾作啞,買家蒙在鼓裡/不以為然,營銷號煽風點火,某寶監管平臺袖手旁觀,等到幾年後生態災難來了的時候,人們痛心疾首,但到時說什麼都遲了。
  • 我國成為世界上遭受外來物種入侵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67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外來入侵物種調查結果表明,215種外來入侵物種已入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其中48種外來入侵物種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廣東北江發現的外來入侵生物「怪魚」我國農林生態系統外來入侵物種增長迅速。2008年到2010年,原環保部開展的第二次全國性外來入侵物種調查顯示,我國共有488種外來入侵物種。
  • 當年入侵中國的外來物種,從泛濫到滅絕,筍殼魚:中國人太狠了
    在如今國家之間的交流逐漸頻繁下,外來物種已經成了時有發生的事情了,不僅僅是人會入侵,動物和植物也會入侵,發生物種入侵後對環境的影響是很大的,有些還會影響到經濟發展。世界上有很多的入侵物種,而中國經歷了一般物種的入侵,有一些國家因為物種入侵受到了很大的困擾,而中國受到的影響卻不是很大,這是什麼原因呢?主要還是中國人口多吃貨多,不少外來入侵物種從一開始泛濫變成了需要養殖,不少入侵物種都成了我們桌上的美味佳餚。
  • 牛蛙、小龍蝦都是外來入侵物種,它們會造成本土物種的滅絕嗎?
    先說兩種常見的外來入侵物種:牛蛙和小龍蝦。我們所吃的牛蛙和小龍蝦都是人工飼養的,放到野外,它們的危害不容小覷。小龍蝦原產美洲,進入我國幾十年的時間,它繁殖快,食性廣,喜歡鑽洞,要麼破壞農田,要麼造成潰堤,鉗子還會把水稻夾斷,對農業極其不利。
  • 「最丟臉」的入侵物種:還沒開始入侵,就被中國人吃到「滅絕」
    而作為美食當中,就少少不了這麼幾種十分美味的入侵物種了,雖然說是入侵物種,但是他們可以說是丟了入侵物種的臉,還沒有開始入侵,就已經快被我們國家的人吃到「滅絕」了,現在小編帶你來盤點一下吧。首當其衝的當然就是小龍蝦了,小龍蝦在德國和美國可以說是頭疼不已的入侵物種,在德國柏林甚至每年都會舉行小龍蝦的美食節,只要來了都可以隨便吃小龍蝦,這麼一個強大的入侵物種,來到我們國家之後瞬間就變了,特別是到夏天這個適合吃夜宵的季節,一家店一晚上賣個幾十斤的小龍蝦不成問題,而小龍蝦當初來入侵的那一批其實早就已經被吃光了,如今吃的都是人工養殖的,可以說是被我們國家吃到
  • 除了鱟之外,又有一個國外泛濫的物種,在中國被吃成了保護動物!
    要說到吃,中國人可是最有話語權的,首先中國人多,而且大都喜歡吃,不管什麼稀奇古怪的東西,到了中國人的手中都可以做成一個美食,鱟就是一種,這種生物看起來十分噁心,而且往往有毒,但是人們就是樂此不疲的去吃,導致現在鱟已經變成了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了,那麼除了鱟,實際上還有一個物種,在國外泛濫成災
  • 外來物種入侵!抱歉這裡是中國 —盤點外來物種入侵失敗案例
    但如果有外來物種的侵入,入侵的外來物種可能會破壞景觀的自然性和完整性,摧毀生態系統,危害動植物多樣性,影響遺傳多樣性。南方水葫蘆泛濫但是部分外來物種在入侵中國後,被我國豐富燦爛的飲食文化所感染,變成了「瀕危物種」,今天為大家盤點3
  • 為什麼澳大利亞野兔數量百億隻,當地人不敢吃,在我國卻是不夠吃
    野兔在澳大利亞為什麼會泛濫呢?而在別的國家卻沒有這種現象?一個物種在生態系統中能夠保持生態平衡,其實是形成了穩定的生態鏈、捕食鏈。比如蛇會吃老鼠、鷹也會吃老鼠,這使得老鼠再怎麼發展都不會出現泛濫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