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認知功能圖譜與類腦智能交叉研究平臺結構封頂暨中科懷柔腦智...

2020-12-08 中國科學院

腦認知功能圖譜與類腦智能交叉研究平臺結構封頂暨中科懷柔腦智創新產業研究院揭牌儀式舉行

2020-12-04 自動化研究所

【字體:

語音播報

  122日,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作為法人承擔建設的「腦認知功能圖譜與類腦智能交叉研究平臺」結構封頂暨中科懷柔腦智創新產業研究院揭牌儀式在北京市懷柔區舉行。 

  自動化所所長徐波表示,腦認知功能圖譜與類腦智能交叉研究平臺的順利封頂標誌著項目建設工程取得了重要階段性勝利,為工程順利竣工並按期投入使用奠定了堅實基礎。在腦智交叉平臺建設基礎上,為進一步打造腦智研究創新與產業鏈條、構建科技生態體系,自動化所將依託北京懷柔國家綜合性科學中心,成立「中科懷柔腦智創新產業研究院」,實現腦科學與人工智慧前沿技術的「創新型」研發和科技成果的「導向型」轉化,為腦科學與類腦智能研究提供保障,助力懷柔科學城發展。希望腦智交叉平臺各參建單位精誠合作,協同配合,共建精品標杆工程,期待中科懷柔腦智創新產業研究院各參與單位打造腦智研究科技創新新生態。懷柔區委書記戴彬彬希望,中科懷柔腦智創新產業研究院的成立成為「四個面向」在懷柔科學城的重要體現。懷柔區政府將進一步加大與中科院各院所的合作聯繫,為科學創新事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腦認知功能圖譜與類腦智能交叉研究平臺」作為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重點項目及中科院「十三五」科教基礎設施項目之一,由中科院自動化所、生物物理所共建,總投資3.6億元,總建築面積2.999萬平方米,於今年410日正式開工。中科懷柔腦智創新產業研究院是自動化所和懷柔區合作推進科技體制機制創新的試點項目,將打造腦智研究核心儀器設施平臺、腦智研究共性技術開放平臺、腦智產業孵化集聚平臺,吸引國內外高端科技人才,孵化和集聚一批人工智慧創新企業,建設新興腦智科技產業示範園區。

  懷柔區、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科院科技創新發展中心和項目參建單位相關負責人等參加上述活動。

「腦認知功能圖譜與類腦智能交叉研究平臺」結構封頂

中科懷柔腦智創新產業研究院揭牌


  12月2日,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作為法人承擔建設的「腦認知功能圖譜與類腦智能交叉研究平臺」結構封頂暨中科懷柔腦智創新產業研究院揭牌儀式在北京市懷柔區舉行。 
  自動化所所長徐波表示,腦認知功能圖譜與類腦智能交叉研究平臺的順利封頂標誌著項目建設工程取得了重要階段性勝利,為工程順利竣工並按期投入使用奠定了堅實基礎。在腦智交叉平臺建設基礎上,為進一步打造腦智研究創新與產業鏈條、構建科技生態體系,自動化所將依託北京懷柔國家綜合性科學中心,成立「中科懷柔腦智創新產業研究院」,實現腦科學與人工智慧前沿技術的「創新型」研發和科技成果的「導向型」轉化,為腦科學與類腦智能研究提供保障,助力懷柔科學城發展。希望腦智交叉平臺各參建單位精誠合作,協同配合,共建精品標杆工程,期待中科懷柔腦智創新產業研究院各參與單位打造腦智研究科技創新新生態。懷柔區委書記戴彬彬希望,中科懷柔腦智創新產業研究院的成立成為「四個面向」在懷柔科學城的重要體現。懷柔區政府將進一步加大與中科院各院所的合作聯繫,為科學創新事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腦認知功能圖譜與類腦智能交叉研究平臺」作為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重點項目及中科院「十三五」科教基礎設施項目之一,由中科院自動化所、生物物理所共建,總投資3.6億元,總建築面積2.999萬平方米,於今年4月10日正式開工。中科懷柔腦智創新產業研究院是自動化所和懷柔區合作推進科技體制機制創新的試點項目,將打造腦智研究核心儀器設施平臺、腦智研究共性技術開放平臺、腦智產業孵化集聚平臺,吸引國內外高端科技人才,孵化和集聚一批人工智慧創新企業,建設新興腦智科技產業示範園區。
  懷柔區、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科院科技創新發展中心和項目參建單位相關負責人等參加上述活動。
  「腦認知功能圖譜與類腦智能交叉研究平臺」結構封頂
  中科懷柔腦智創新產業研究院揭牌
  

列印 責任編輯:江澄

相關焦點

  • 腦認知功能圖譜與類腦智能交叉研究平臺結構封頂中科懷柔腦智創新...
    圖為結構封頂現場12月2日上午,腦認知功能圖譜與類腦智能交叉研究平臺結構封頂,中科懷柔腦智創新產業研究院同步揭牌成立。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所長徐波,懷柔區委書記、懷柔科學城黨工委書記 戴彬彬出席揭牌儀式並致辭。
  • 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多個項目建設取得新進展
    新華網北京12月2日電(記者田晨旭)12月2日,北京懷柔科學城城市客廳A地塊項目舉行開工儀式,標誌著懷柔科學城首個綜合性、國際化公共服務配套項目正式啟動建設。當天,高能同步輻射光源綜合實驗樓和用戶服務樓項目同步開工,腦認知功能圖譜與類腦智能交叉研究平臺主體結構封頂。
  • 懷柔科學城"城市客廳"項目開工,打造科學城配套項目
    12月2日,懷柔科學城城市客廳A地塊項目舉行開工儀式,標誌著懷柔科學城首個綜合性、國際化公共服務配套項目正式啟動建設。當天,高能同步輻射光源綜合實驗樓和用戶服務樓項目同步開工,腦認知功能圖譜與類腦智能交叉研究平臺主體結構封頂。
  • 坐標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今天,懷柔科學城城市客廳A地塊項目舉行開工儀式,標誌著懷柔科學城首個綜合性、國際化公共服務配套項目正式啟動建設。高能同步輻射光源綜合實驗樓和用戶服務樓項目同步開工,腦認知功能圖譜與類腦智能交叉研究平臺主體結構封頂。
  • 自動化所成立類腦智能研究中心
    4月15日,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類腦智能研究中心正式成立,整體性啟動類腦智能研究。類腦智能研究中心將融合智能科學、腦與認知科學的多學科優勢,研究創新性的認知腦模型,實現類腦信息處理、類腦智慧機器人等相關領域理論、方法與應用的突破。類腦智能研究中心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多模態感知、自主學習與記憶相關的認知腦模擬、類腦多模態信息處理以及基於神經機制的類腦機器人。
  • 懷柔科學城這16個科學裝置對人類有多大影響?
    分子材料與器件研究測試平臺項目,將針對分子材料與器件領域的重大科學問題,圍繞共軛分子體系的聚集態結構表徵、表界面化學成像、分子器件構築與功能測試,建立國際一流的分子材料與器件研究測試平臺。
  • 【聚焦·懷柔科學城】京津冀大氣環境與物理化學前沿交叉研究平臺 實現主體結構封頂!
    近日,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協同創新交叉研究平臺——京津冀大氣環境與物理化學前沿交叉研究平臺主體結構已封頂。>該平臺擬建設三大系統:大氣邊界層理化結構立體探測系統、大氣環境容量與能量交換觀測系統和大氣環境實驗分析和研究系統。
  • 先進院率先研發靈長類腦結構與功能圖譜技術
    腦科學被發達國家視為科研領域「皇冠上的明珠」,近年來,美國、歐盟、日本等國家紛紛推出各自的「腦計劃」,其中腦科學相關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成為本輪腦科學研究的重點攻關領域之一,腦結構與活動圖譜技術也由此獲得快速的發展。中科院深圳先進院路中華博士10月28日在中心書城舉辦的創新知行薈活動上透露,先進院課題組已研發出新一代的靈長類腦結構與功能圖譜技術,此項技術有望填補國內空白。
  • 中科院自動化所發力類腦智能研究—新聞—科學網
    第一是訓練效率問題,必須有大量標註樣本訓練才能保證足夠高的泛化性能。第二是不夠魯棒,神經網絡可能把不屬於任何類別的模式非常自信地判別為某一類。而人腦學習模式只需要少量樣本,而且對不認識的模式可以很可靠地拒識。」劉成林指出,人工智慧面臨的局限,急需新的理論來突破。目前,人工智慧在圖像識別、語音處理上的精度難以進一步提高,且學習過程很不靈活。故此,急需從腦科學和神經科學尋找新的借鑑。
  • 北京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成立
    北京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成立 2018-03-23 01:12:13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吉翔
  • 惠氏營養品攜手瑞士腦認知實驗室 共同開啟中國腦智計劃新時代
    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教授、生物醫學研究成像中心主任、全球腦智計劃(BCP)總負責人林偉立博士(Weili Lin, Ph.D),瑞士腦認知實驗室(NRU)的Pascal Steiner 博士、瑞士腦認知實驗室(NRU)專注於大腦發育研究 10 餘年,在早期腦發育營養研究方面取得 了階段性的成果。
  • 中國腦科學研究主要"勢力"概覽2020版發布
    旨在以科學問題為導向,凝聚中科院的科研實力,通過團隊合作和學科交叉融合,解決在腦科學和類腦智能技術兩個前沿領域的重大問題。,研究院以復旦大學雄厚的應用數學、計算機科學、生物學、信息學、臨床醫學等多學科綜合優勢為基礎,以計算神經科學為橋梁,交叉融合、聚力創新,開展大腦機制解析、類腦智能算法、新藥智能研發、腦疾病智能診療、通用智能等原創性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
  • 【人物聚焦】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中國科學院院士、張江實驗室腦...
    ,上海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執行主任,上海腦科學和類腦研究領域的領軍人物。在張旭看來,腦科學既是科學上的皇冠,又對社會發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把腦科學的研究結果和人工智慧相結合,這是上海原創的項目,它體現了理論研究到應用領域的實現」。上海腦-智工程落地6年間,對國家的創新項目起到協同作用,更形成了對醫療健康、新興技術發展的助推力。張旭說:「實際上現在腦科學已經能夠滲透到其他行業,進行更廣闊、更有深度、更有前景的交叉融合,這在以前是沒有的。」
  • 萬字長文 | 中科院蔣田仔教授:腦網絡組圖譜及其在腦認知與腦疾病...
    第一個方面是網絡的拓撲結構;第二個方面是網絡的動態變化規律;第三個方面是不同的腦功能,如功能異常在網絡上是怎麼表徵的;第四個方面是一些特定的網絡。首先,需要有人的磁共振圖像以及結構像。如果要進一步定義連接模式,除了結構像以外,我們還需要用於定義解剖連接的彌散磁共振成像,以及可以定義功能連接的功能磁共振成像。
  • 萬字長文|中科院蔣田仔教授:腦網絡組圖譜及其在腦認知與腦疾病...
    下面再回到今天的主題,腦網絡組圖譜。我認為所謂的腦圖譜繪製,某種意義上就是圖像處理。它是在尋找具有不同特性的腦區之間的邊界,某種意義上就是一種圖像分割。最早的圖譜叫Brodmann圖譜。目前而言,該圖譜是腦認知及腦疾病研究中使用得比較多的圖譜。Brodmann圖譜主要是基於細胞構築進行繪製的腦圖譜。
  • 中國啟動腦成像工廠:工業化方式繪製腦圖譜數據
    腦空間信息技術研究所副所長李安安介紹說。神經科學家認為,這些神經元有成千上萬種不同的細胞類型,在細胞形狀、大小和基因表達方面有很大的差異。科學家希望繪製出神經元結構以及它們如何互相作用,這將有助於揭示它們的功能。
  • 類腦智能國家實驗室落戶合肥
    其藉助的力量叫:類腦智能。昨天,類腦智能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在合肥揭牌成立,這也是我國類腦智能領域唯一一家國家級工程實驗室。  類腦智能是高階人工智慧  而今人工智慧已足夠強大,比如:語音識別錯誤率從23.6%下降到5.9%,已達人類聽寫水平;電視問答節目中,IBM沃森戰勝人類冠軍,還能10分鐘診斷罕見白血病;谷歌阿爾法狗在圍棋界已打敗諸多高手。  為何還需要類腦智能?「人工智慧在類腦方面尚有局限,比如類腦神經元的模型、網絡層次結構。」
  • 全新腦圖譜: 繪製人腦精準「地圖」
    影像數據技術讓繪圖更精準樊令仲說,自動化所腦網絡組研究中心突破傳統腦圖譜繪製瓶頸,提出了「利用腦結構和功能連接信息」繪製腦網絡組圖譜的思想。目前,腦網絡組圖譜已經引起國內外同行的高度關注,例如歐盟人腦計劃即將在其神經信息平臺公開發布該圖譜,國際神經信息學協調委員會已在第一時間在線發布了人類腦網絡組圖譜。此外,一些國際著名神經影像分析軟體平臺,如SPM、FSL等都將腦網絡組圖譜作為主要人類腦圖譜提供給用戶使用。
  • 上海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發「英雄帖」,今年將從國內外招聘優秀人才
    4月24日下午,上海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工作協調會議召開,共商未來工作整體思路和主要舉措。腦科學研究旨在闡明認知、意識與智能的本質與規律,是人類理解自然和人類本身的「終極疆域」。多年以來,上海在腦科學相關領域形成了各具優勢的研究團隊,取得了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重要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