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荷蘭船廠將為德國建造4艘MKS180,排水量9000噸

2021-01-10 科學知識點1

厲害!荷蘭船廠將為德國建造4艘MKS180,排水量9000噸

護衛艦作為海上軍事領域的重要防禦武器之一,與驅逐艦等艦艇共同發揮著保障國家海域安全的重要作用。

這兩大艦艇也是我國當前武器研發的重點所在,並且經過多年努力,已經有了顯著的成就,中國艦艇的數量和質量在同步提升,而要想不被國際市場所淘汰,自然需要密切關注國際動向,與前沿技術發展保持一致。

縱觀當前世界發達國家的艦艇研製,其中的一大發展趨勢就是護衛艦的排水量在不斷增加,甚至有位於驅逐艦排水量之上的趨勢。比如我們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荷蘭船廠為德國建造的這四艘MKS 180艦艇,其排水量達到了9000噸,志在打造史上最大的護衛艦。

MKS 180艦艇,又稱之為「巴登-符騰堡」護衛艦,是德國最新推出的一款新型護衛艦,也是一款多功能的護衛艦,具體交由荷蘭一家叫做須爾德的造船廠負責建造!

此外作為德國的一大造船企業,博隆福斯造船廠也就加盟,歐洲的泰利斯企業在其中也多有參與,三大企業共同助力,讓這一護衛艦的誕生更受期待。

根據當地的新聞報導,這些企業與德國共同達成造船合約是在今年的上半年結束之際,按照合約的規定,這款護衛艦需要至少七年的建造時間,也就是在2027年到2031年期間才得以交付,這四艘護衛艦的總體交易價格更是高達46億歐元,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大訂單。

根據有關專家介紹,排水量的提高這這款新型護衛艦的最大特點所在,其排水量高達9000噸,遠遠超出與現有護衛艦的水平。

之所以將排水量提升如此大的跨度,是為了滿足這款艦艇多功能的特點,只有保障了排水量,這款艦艇才能夠更加靈活的適用於更多更複雜的海域之中,才能夠發揮其多功能的 特性。

德國打造這款艦艇旨在將其用於海外任務的執行,主要用於海外衝突的預防與管理,建成之後勢必將成為德國海軍的又一利器。

好了今天就為大家介紹到這裡,我們下一期再見!

C919完成多項極限測試,各項性能比較優越,航程達4075公裡

中國打造最大船用發動機,重量達2140噸,功率達6.4萬千瓦

中國厲害的刻蝕機廠商,3nm在研發,5nm被臺積電用於晶片生產

相關焦點

  • 055的排水量、054A的裝備,德國海軍下一代主力戰艦讓人看不懂!
    同樣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敗國,德國和日本、義大利在海軍力量建設上的表現迥然不同,後者目前都擁有排水量近3萬噸的輕型航母(加富爾號和出雲級),日本海自甚至在上世紀90年代就擁有了9000噸級的宙斯盾戰艦;反觀德國,沒有任何一艘主力戰艦排水量達到萬噸級,整體建軍指導思想相當保守。
  • 為中國生產野牛氣墊船的費奧多西亞船廠被俄收回後發生了什麼變化
    當克裡米亞屬於烏克蘭時,費奧多西亞造船廠籤署了為中國海軍建造四艘「野牛」氣墊登陸艇的合同,價值3.15億美元。 依照合同,兩艘「野牛」應在烏克蘭建造完成,其餘兩艘在中國建造。「野牛」系列是世界上最大的氣墊船,這種登陸艦僅在費奧多西亞和(聖彼得堡)「金剛石」 中央海洋設計局建造,滿載排水量555噸,可負載約150噸貨物,可以運載3輛坦克,或10輛輕型裝甲車,或是搭載500名士兵登陸。今天的費奧多西亞造船廠發生了什麼,發生了什麼變化呢?
  • 荷蘭海鱔級潛艇
    海鱔可根據任務需求進行組件化設計,因此能夠在1100噸、1400噸與1800噸排水量間進行選擇。海鱔1400噸級與1800噸級的研究工作於1997年結束。   開始於80年代中期的海鱔研究計劃是RDM的一項冒險,資金來源於荷蘭國防部和財政部對皇家荷蘭海軍海象級潛艇的拔款。
  • 傳中國003航母已開建近1年 排水量8.5萬噸蒸汽彈射
    中國去年開始在上海造船廠建造第三艘航空母艦。據《聯合早報》5日報導稱,中國正在打造一支可在遠洋作戰保障自身安全的艦隊,但截至目前中國海軍只有一艘改裝的「遼寧」艦。去年4月,中國第二艘航母下水,這也是中國首艘自主建造的航空母艦。預計它將於今年晚些時候投入使用。
  • 世界上最大的十艘(種)船舶
    首艘「海洋量子」號(MS Quantum of the Seas)於2013年8月在德國帕彭堡的邁爾造船廠(Meyer Werft)開工建造,2014年8月下水,2014年10月投入營運。目前「海洋量子」號以上海為母港,經營亞洲市場。
  • 簡氏:中國已建造36艘056護衛艦 6周造出一條
    【環球網軍事報導】據英國《簡氏防務周刊》網站9月12日報導,中國海軍第36艘056系列輕型護衛艦9月7日在上海滬東中華造船有限公司的船塢下水,而此前8月26日在中國中部城市武漢的武昌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下水了另一艘056型輕護衛艦。這兩艘護衛艦都具備反潛作戰能力,將裝備拖曳基陣和可變深度聲吶系統。
  • 擊沉5000多艘:二戰德國潛艇各項最高數據記錄盤點
    共計1131艘潛艇,57艘為戰前建造。C型成為德國海軍U型潛艇的主力艇,這種潛艇並不大,水下排水量只有865噸,在二戰各國潛艇中中能算「小個子」,最大下潛深度220米,水下航速7.6節,擁有5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和1門105毫米甲板炮。
  • 蔡英文稱將推動「國艦國造」 臺軍欲造「神盾」艦、升級潛艇
    據稱民進黨規劃,未來20年投入8000億新臺幣(合240億美元),準備」國造」的艦艇包括,四艘6000噸「神盾」艦、多艘2500噸護衛艦、7-11艘「沱江」後續型輕型護衛艦、6艘掃雷艦、兩艘16000噸船塢登陸艦、6艘以上1500噸柴電潛艇,並改裝現役兩艘荷蘭「旗魚」級潛艇等,其中潛艇方面的投資約4000億新臺幣。
  • 淺析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國海軍是如何重新建立的
    而根據《凡爾賽條約》,戰後德國海軍的規模和勢力被嚴格限制了。 德國只能擁有一萬五千名海軍官兵,規定服役時間長達25年,船艦僅能保有6艘排水量10,000噸以下的舊式戰鬥艦、6艘巡洋艦、12艘驅逐艦、12艘魚雷艇以及額外規定禁止擁有軍用飛機、航空母艦和潛艇。
  • 中國潛艇技術的師傅是德國:純正血統來自二戰德國U艇
    雙方大量軍官在兩國相互受訓,以至於後來大清洗時,很對多被消滅的蘇聯軍官都無需捏造證據,赴德國受訓就是罪證。蘇聯從納粹德國取得了大量軍事技術,其中就包括C級潛艇。C級潛艇蘇聯在二戰時期的主力潛艇,從1934年至1948年共建27艘,由高爾基市的紅色索爾莫沃船廠和列寧格勒蘇達米赫船廠建造。排水量1100噸,最大航速18.8節,最大自給力30天,水下最大潛航時間72小時。
  • 齊柏林伯爵號 揭秘納粹德國航空母艦
    德國海軍被允許將其各種軍艦的噸位擴展至英國海軍同類軍艦總噸位的35%,建造航母的綠燈至此開啟。但是基於英國海軍航母噸位,德國航母配額只有38500噸,如果建造兩艘航母的話,每艘航母的噸位必須限制在19000噸的水平,必須對設計做出修訂。由於認知的偏差,德國海軍認定航母的主要戰鬥力源自於火炮而非飛機,所以在最終設計中,150毫米火炮的數量翻了倍。
  • 在建準航母噸位放大一倍,同時造2艘4萬噸巨艦
    2020年7月,俄羅斯在克裡米亞刻赤造船廠同時開建了兩艘23900型艦,當時官方公開的消息表明,23900型艦的排水量在2萬噸左右。    不過近期俄國防部官員表示,在建的兩艘兩棲攻擊艦,每艘的排水量都達4萬噸,這幾乎與美國現役的黃蜂級和美國級兩棲攻擊艦相差無幾。
  • 俄將於2013年接收首艘「人魚」級兩棲登陸艇
    [據全球安全網2013年1月23日報導]2013年1月23日,俄羅斯海軍官員對外表示,俄海軍將在2013-2014年接收首艘21820型「儒艮」級(Dugon)兩棲登陸艇「丹尼斯?達維多夫」號(Denis Davydov),該級艇計劃建造3艘。  首艇「丹尼斯?
  • 二戰時德國唯一下水的航空母艦但一炮未發,最後成為戰機的靶船
    齊柏林號航空母艦是一艘德國海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所建造的航空母艦,它的身世十分坎坷。圖為建造期間的齊柏林號母艦。齊柏林伯爵號是德國海軍在二戰時充滿野心的「Z計劃」的一部分。排水量約33,000噸。根據當時德國海軍元帥埃裡希·雷德爾的規劃,除了代號「A航艦」的齊柏林號外,原本它還有一艘姊妹艦「B航艦」。後者在建造中途停工報廢,從未實際下水也未能獲得命名。由於德國海軍從來沒有建造航空母艦的經驗,也沒有專屬的海上飛行大隊,整個航艦建造計劃進行的並不順利。德國相關工程人員以日本航空母艦為藍圖進行設計。1935年11月16日,德國基爾的德意志船廠與德國海軍籤署了造船合同。
  • 二戰德國的U型潛艇,究竟有多麼恐怖?
    所以兩次戰爭中德國潛艇都被統稱為U型潛艇,或者簡稱為U艇,本文闡述的是二戰時期的德軍U型潛艇。雖然根據一戰後各國籤署的《凡爾賽和約》,德國按照規定不允許建造潛艇,更不能像一戰時期一樣發動無限制潛艇戰。為了發展自身軍事實力,德國除了在國內秘密研製潛艇技術外,還大力向國外訂購了數艘潛艇。
  • 希特勒的「狼群」,二戰德國潛艇艦隊的重建之路
    從1917年起,協約國就發現護航船隊可以有效發現潛伏在附近的德國潛艇。然而如果面對的是一大群德國潛艇(即「狼群」)的話,其護航艦艇組成的防禦圈將很容易被德國潛艇滲透突破後遭受攻擊,從而造成巨大的損失。鄧尼茨還進行了許多課題的研究,其中就包括盟軍ASDIC系統的有效性。鄧尼茨認為,如果想在大戰期間完全切斷英國人的海上供應線,將需要至少300艘遠洋潛艇。
  • 外媒:中國第二艘075型兩棲攻擊艦開始首次試航,還將再建6艘
    第二艘075型兩棲攻擊艦將開始首次試航文章指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計劃採購8艘075型兩棲攻擊艦。預計2021年初,第三艘075型兩棲攻擊艦將在上海滬東中華造船廠正式下水。目前,該造船廠還在為巴基斯坦海軍建造054A型護衛艦,以及為泰國建造071E型船塢登陸艦。文章稱,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於2011年正式啟動075型兩棲攻擊艦的研製工作。
  • ...的末日武器,大洋中蜂擁而至的食人魚群,二戰末期的德國微型潛艇
    向來以潛艇建造及其運用著稱於世的德國,在二戰末期也開發了一系列微型潛艇, 相對不為人知。以下略做整理。德國4種主要微型潛艇線圖1943年前的德國海軍是看不上微型潛艇的, 雷德爾的海軍不需要微型潛艇, Z計劃中也從未出現過微型潛艇的身影。
  • 俄開建世界最大的核動力破冰船 噸位超過遼寧號 造船廠為中國援建
    濱海邊疆區行政長官科熱米亞科在儀式上強調,建造該船是發展北極航道的重要一步。核動力破冰船公司2020年4月與紅星造船廠籤訂了造船合同,計劃2027年交付使用。另外2艘「領袖」級破冰船預計稍後建造。核動力破冰船公司總經理表示,世界上沒有可與「領袖」級相比的破冰船,它將保證俄羅斯在北極東部全年作業。
  • 多少噸的航母最為合理?美國軍事專家:排水量越大性價比就越高
    在正牌航空母艦之外,日本,韓國等國家甚至建造了"準航母"用於作戰,充當主力艦來使用。不過,與正牌航母相比,日韓"準航母"的排水量都不大,滿載排水量普遍低於4萬噸。不過,從現在的眼光來看。4萬噸級"準航母"並不好用,內部空間小,載機數量有限,沒有安裝電磁彈射器,無法操作先進固定翼常規起降艦載機。實際上,針對航母排水量多少噸才合理這一問題,美國早有軍事專家作出了回應,那就是噸位越大,性價比就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