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患者出行能否坐飛機?

2020-08-28 腫瘤科潘純國主任


1、手術後的癌症患者

因腫瘤做過手術的患者,30天內最好不要乘飛機出行,避免在飛行途中因壓力變化,而使得未完全癒合的傷口撕裂,並出現血管出血,造成嚴重的不良後果。甚至對於腫瘤較大的肝癌患者來說,可能會出現肝臟破裂出血的狀況。

所以,做完手術後的患者,建議先諮詢醫生再決定飛行與否。


2、貧血的患者

不建議貧血的患者乘飛機。

血常規中血紅蛋白的濃度常作為是否貧血的判斷依據,血紅蛋白的濃度越低,代表著貧血程度越重。血紅蛋白的濃度也決定著血液運輸氧氣的能力,當貧血患者處於機艙內的低氧環境,更容易出現頭暈、氣短等不適症狀。

美國航空航天醫學會《航空旅行中的禁忌症》也有相關規定,對血色素低於6克/分升的患者,如果沒有嚴密醫學監護,嚴禁飛行。


3、高血壓患者

在吃靶向藥後許多患者會出現高血壓的副作用,對於高壓超過180毫米汞柱或低壓超過130毫米汞柱的患者,是不建議乘機的。

即便是短途飛行,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都可能會因機艙內的低氧環境患者造成心臟負荷的增加。


4、伴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具有氣流阻塞特徵的慢性肺部疾病,這類患者對氣流和機艙內的低氧環境較為敏感,曾有一例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案例,在飛機起飛後30分鐘,便開始出現嚴重的呼吸困難狀況。

所以,這類患者即便是在疾病穩定期間,建議也應讓醫生評估自身的低氧耐受程度再決定是否乘坐飛機。


5、康復期病情穩定的患者

在康復期並且病情較為穩定的患者可以選擇飛機出行,但不建議長時間坐飛機。

由於機艙的空間有限,乘客不能進行大幅度的肢體運動,在長時間坐飛機保持同一姿態的情況下,很容易形成下肢深靜脈血栓。所以,也建議覓友們在乘飛機時可小幅度活動小腿和踝關節,防止血栓的形成。

總的來說,由於高空飛行和機艙環境的特殊性,高空飛行對於腫瘤患者可能是存在一定的健康隱患的;在飛行前也可先諮詢醫生的意見,並在登機時告知機組乘務員的自身身體狀況,避免造成無法預知的後果。


這裡為大家提供一個治療思路,有需要的可以考慮參加各大醫院的臨床研究項目,這種項目都是在三甲醫院進行免費治療和用藥,患者不僅能得到更優治療,同時也大大緩解了患者的經濟壓力。點下方「了解更多」登記,可以幫助患者諮詢、匹配適合的新藥臨床研究項目。

相關焦點

  • 腫瘤患者能不能——坐飛機?
    去路途遙遠的醫院求醫 ,康復期想去遠方旅遊放鬆心情,很多患者都想要選擇飛機這一交通工具出行但不少患者在坐飛機前心懷忐忑,癌症患者的身體狀況是否適合乘飛機出行呢?1、手術後的癌症患者因腫瘤做過手術的患者,30天內最好不要乘飛機出行,避免在飛行途中因壓力變化,而使得未完全癒合的傷口撕裂,並出現血管出血,造成嚴重的不良後果。甚至對於腫瘤較大的肝癌患者來說,可能會出現肝臟破裂出血的狀況。
  • 放了支架還能坐飛機嗎?
    暑假已經來臨,陪伴家人出行旅遊是很多家庭的選擇,而坐飛機是個很便捷的方式。但是,如果心臟放了支架,還能不能坐飛機呢?讓我來告訴您。在出行前,應該先到醫院複診,一個是看看是否還有殘留的心肌缺血,以及心臟功能的恢復情況,醫生將以此來判斷,您是否可以乘坐飛機;另一個,需要醫生開具一張「接受心臟支架術」的診斷證明,隨身攜帶診斷證明和病歷,可以在遇到緊急情況下方便接診醫生參考。當然了,支架是不會引起安檢報警的,這點大家不必顧慮。第二點,首選大中型飛機。
  • 女大學生因抑鬱症被拒絕登機,患者出行到底該怎麼做?
    02、患者出行需要注意的事項這次事件也引起了很多精神心理障礙患者及家屬的擔憂:到底還能不能順利坐飛機和出行了?第三,出行前,陪護人一定要跟患者提前溝通,商量好遇到突發事件的應對方式,尤其是一定要坐飛機的話,準備工作一定要做足。
  • 哪些人坐飛機更危險
    坐飛機很危險嗎?現在出行越來越方便和便捷,公路、鐵路、高鐵、飛機等,很多人主觀印象中坐飛機應該是最危險的,例如,有很多墜機事故涉及到濃煙或者失火時,乘客能否倖存下來,要看他們是否具有處亂不驚和迅速離開出事飛機的能力,除此以外,還要看飛機著陸後的情況。哪些人坐飛機本身就有危險?
  • 癌症患者做手術的時候,腫瘤會不會擠破?加速腫瘤擴散
    癌症患者做手術的時候,腫瘤會不會擠破? 原創 曾哥每日科普 曾哥每日科普有患者問我,你們外科醫生做手術的時候,會不會把腫瘤弄破,反而加速癌症的擴散。
  • 腫瘤免疫治療能否走出「圍城」—新聞—科學網
    大量的抗原就能引起免疫系統的「重視」,進而去識別和消滅帶有這些相同抗原的腫瘤細胞。「這與我們常見的百日咳、流感等滅活病毒疫苗的道理是差不多的,只不過這些疫苗是用於預防,而腫瘤疫苗是用於治療。」霍衝說。 這一思路聽上去很美好,但要真正走向臨床,仍然前路漫漫。研發團隊開始在全國多家三甲醫院尋找患者,開展臨床研究。
  • 免疫腫瘤藥物能否進醫保?-虎嗅網
    根據財新與中國抗癌協會康復會共同發起的「價值醫療變局——中國腫瘤患者服務升級」課題成果顯示,腫瘤診療以及創新藥的可及性,成為腫瘤患者最大的心聲。國家癌症中心2019年1月發布的報告顯示,我國目前每年癌症發病約392.9萬人,死亡約233.8萬人,近十年來的惡性腫瘤發病率保持約3.9%的年增幅。這意味著,每一天,都有超過1萬人不得不走上與癌症的對抗之路。
  • 深圳腫瘤醫院選擇廣州復大腫瘤醫院:成功搶救病重腫瘤患者
    患者周先生,食管癌放療後高位氣管縱隔漏伴肺膿腫呼吸困難,而且已經持續發燒了一個月,無奈的是,在此期間他已接受了各種治療卻收效甚微。於是周先生千裡迢迢從北京趕到廣州的暨南大學附屬復大腫瘤醫院接受治療,在這裡,他能否擺脫痛苦,轉危為安呢(百度搜索:廣州復大腫瘤醫院)?
  • 為什麼有的人坐飛機耳朵會疼
    十一小長假就要開始了,大家都利用假期回家探親、旅遊,各路交通也要繁忙起來,現在乘坐飛機的人越來越多,但是有的人坐飛機時耳朵疼,是怎麼回事呢?飛機在起飛下降的時候,耳朵外面的氣壓升高,對於一些咽鼓管功能不全的患者,不能及時的調節耳朵內外的氣壓,導致耳朵鼓室內出現負壓,一旦出現負壓就會疼痛,嬰兒和青少年容易疼,這和咽鼓管沒有發育好有一定的關係,患有鼻炎、
  • 天津市腫瘤醫院淋巴腫瘤科 淋巴瘤患者指南
    淋巴瘤診療專家們想告訴我們的患者,大量臨床研究證實,50%~60%的早期患者使用免疫化療可以被治癒。疾病能否治癒的關鍵是首次治療是否成功。經過6~8個療程的規範治療後,腫瘤能全部消退的病人,治癒的可能性高。對於發現疾病較晚的患者,千萬不要灰心。爭取時間積極治療可以提高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時間。
  • 坐飛機服慢性藥要謹慎 糖尿病患者尤其要當心-新華網
    不過,按時吃藥這個好習慣也要「分場合」,愛旅行的人們就要注意了,什麼時候吃藥都好,坐飛機可不能亂吃藥,弄不好會讓自己置身於危險之中。據澳大利亞解釋型新聞網報導,雪梨大學藥學專業副教授奈爾·威特近日就提醒了幾類人群,包括正在服用激素類藥物、有心臟病、中風發作風險的人們以及習慣服用抗組胺藥物「助睡眠」的人們,坐飛機吃藥要謹慎。
  • 中國生物製藥:肝病藥受採集重創 腫瘤板塊能否放量?
    具體到中國生物製藥上,對投資者來說有兩個核心問題是最關鍵的:第一,公司肝病板塊受採集重創,未來能否企穩及回升?第二,公司以安羅替尼為核心的腫瘤板塊未來能否持續超預期高速發展以實現公司業務轉型?一,公司肝病板塊受採集重創,未來能否企穩及回升?首先來分析公司在肝病領域的管線情況。
  • 抑鬱症患者能否坐飛機,需要怎樣的答案
    抑鬱症患者到底能不能登機?航空公司是否可以拒絕抑鬱症患者登機?相關話題激起大量網友的關注和爭議。 涉事企業春秋航空回應:「鑑於工作人員多次安撫旅客,旅客情緒仍無法平復。基於安全因素,春秋航空勸退旅客,辦理了機票全退手續。
  • 坐飛機出行,這些東西千萬不能帶!
    是不是都要會一不小心帶了違禁的東西耽誤了出行,或經常忘記乘坐飛機需要知道的知識,下面為大家科普一下哪些東西不能帶和一些小常識哦:充電寶。民航局規定,充電寶的容量不可以超過1600毫安,且每名旅客不能超過兩個。高度白酒。
  • 坐飛機需要帶什麼證件,戶口本可以坐飛機嗎
    對於還沒坐過飛機的人可能最關注的問題就是坐飛機需要帶什麼證件了,要是有些證件沒帶齊全的話是上不了飛機的,比如說身份證,要是身份證不小心掉了,戶口本可以坐飛機嗎?這些問題下面小編就來給你解答。 坐飛機需要帶什麼證件如果乘坐的是國內航班的話,只要帶上身份證就行了,如果小孩子沒有身份證的話
  • 為什麼有些癌症患者腫瘤很大沒轉移,有人很小卻轉移了?一文讀懂
    惡性腫瘤的轉移是惡性腫瘤發生和演變過程中最危險的階段,有數據統計發現,超過90%的癌症患者死於腫瘤轉移,60%以上的癌症患者發現時已經發生轉移。但在臨床上,有部分患者雖然腫瘤很大也沒有轉移,有的很小卻發生了轉移。事實上,惡性腫瘤的轉移並不是根據腫瘤大小決定的,從當前醫學上對惡性腫瘤的研究來看,主要與以下因素有關。
  • 彭祖道:高血壓坐飛機的注意事項
    近年來,航空運輸業正在快速的發展,乘坐飛機出行已經成為了許多人的第一選擇。但是有的時候因為長途飛行、時差或艙內環境等等的影響,會對患有高血壓的患者產生一定的不適。那麼高血壓坐飛機的注意事項有哪些呢?高血壓注意事項,血壓一般控制比較平穩的高血壓患者,在乘機前也應該要做好相應的高血壓注意事項準備工作:隨身攜帶一些降壓藥物和急救的藥品(比如一些具有快速降壓作用的心痛定等藥物)對於高血壓注意事項是非常有必要的。
  • 關於老年人坐飛機,你應該知道這些
    老年人能坐飛機嗎?民航局頒布的《中國民用航空旅客、行李國內運輸規則》規定,70歲以上的老年人必須持有縣級以上醫院頒發的適合飛行的證明。如果老年人沒有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壓和心臟病,他們可以乘飛機旅行。不過,專家認為,乘飛機時,可以讓老人試著爬幾層樓梯看看,如果沒有不適,就應該沒事,但還是應該請醫生來評估。老年人應該儘量選擇大中型客機,而不是小型客機。
  • 坐飛機,三類藥不能吃
    很多特殊人群、慢性病患者需要經常服藥,不過,服用某些特定的藥物後,在乘坐飛機時,尤其是長途飛行5小時以上的坐姿旅行,患者可能會面臨一定的風險,需要引起注意。避孕類藥物、激素類藥物。心臟病患者、經歷過中風的人,一般需要服用預防心臟病、中風發作的藥物,為保險起見,出行前應諮詢醫生或藥劑師。對策:經過評估,如果有出現血栓的風險,可以選擇抗血小板的藥物,包括華法林、氯吡格雷等處方藥,以及低劑量的阿司匹林等非處方藥。鎮靜類抗組胺藥。
  • 腫瘤患者需要做基因檢測嗎
    3)腫瘤的靶向藥物治療,通過對患者腫瘤組織DNA和全血DNA的比對,發現潛在的基因突變,通過目前的指南和藥物研發尋找靶向藥物治療,比如對EGFR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目前可實現多代靶向藥物的連續治療,一代二代的吉非替尼等用於一線治療,如出現TKI耐藥的EGFR T790M突變患者可使用三代奧希替尼進行後續治療,為患者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