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手術後的癌症患者
因腫瘤做過手術的患者,30天內最好不要乘飛機出行,避免在飛行途中因壓力變化,而使得未完全癒合的傷口撕裂,並出現血管出血,造成嚴重的不良後果。甚至對於腫瘤較大的肝癌患者來說,可能會出現肝臟破裂出血的狀況。
所以,做完手術後的患者,建議先諮詢醫生再決定飛行與否。
2、貧血的患者
不建議貧血的患者乘飛機。
血常規中血紅蛋白的濃度常作為是否貧血的判斷依據,血紅蛋白的濃度越低,代表著貧血程度越重。血紅蛋白的濃度也決定著血液運輸氧氣的能力,當貧血患者處於機艙內的低氧環境,更容易出現頭暈、氣短等不適症狀。
美國航空航天醫學會《航空旅行中的禁忌症》也有相關規定,對血色素低於6克/分升的患者,如果沒有嚴密醫學監護,嚴禁飛行。
3、高血壓患者
在吃靶向藥後許多患者會出現高血壓的副作用,對於高壓超過180毫米汞柱或低壓超過130毫米汞柱的患者,是不建議乘機的。
即便是短途飛行,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都可能會因機艙內的低氧環境患者造成心臟負荷的增加。
4、伴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具有氣流阻塞特徵的慢性肺部疾病,這類患者對氣流和機艙內的低氧環境較為敏感,曾有一例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案例,在飛機起飛後30分鐘,便開始出現嚴重的呼吸困難狀況。
所以,這類患者即便是在疾病穩定期間,建議也應讓醫生評估自身的低氧耐受程度再決定是否乘坐飛機。
5、康復期病情穩定的患者
在康復期並且病情較為穩定的患者可以選擇飛機出行,但不建議長時間坐飛機。
由於機艙的空間有限,乘客不能進行大幅度的肢體運動,在長時間坐飛機保持同一姿態的情況下,很容易形成下肢深靜脈血栓。所以,也建議覓友們在乘飛機時可小幅度活動小腿和踝關節,防止血栓的形成。
總的來說,由於高空飛行和機艙環境的特殊性,高空飛行對於腫瘤患者可能是存在一定的健康隱患的;在飛行前也可先諮詢醫生的意見,並在登機時告知機組乘務員的自身身體狀況,避免造成無法預知的後果。
這裡為大家提供一個治療思路,有需要的可以考慮參加各大醫院的臨床研究項目,這種項目都是在三甲醫院進行免費治療和用藥,患者不僅能得到更優治療,同時也大大緩解了患者的經濟壓力。點下方「了解更多」登記,可以幫助患者諮詢、匹配適合的新藥臨床研究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