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
【倡導垃圾分類】生活垃圾不再"一包扔"
據CCTV-13《24小時》報導,2019年起,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全面啟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到2020年底46個重點城市將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2025年底前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將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在先行先試的46個重點城市,多地已初步建成生活垃圾分類收集、運輸以及處理體系。
有數據顯示,我國生活垃圾年產量超過四億噸,據統計,我國600多座大城市中,三分之二陷入垃圾包圍之中,四分之一城市已沒有堆放垃圾的合適場所。每天產生的垃圾給生態環境造成了很大的壓力,可是在生活中真正能做到「垃圾分類」的居民恐怕並沒有那麼多。眼下,每個人在扔垃圾時面臨的這道「選擇題」已經在多方的推動下變成了「必答題」。
【5G時代來了】5G技術引發全球熱潮
據CCTV-13《新聞直播間》報導:當前,全球5G正在進入商用部署的關鍵期,各國都在加大對5G的研發投入。我國也將發放5G商用牌照,正式進入5G元年。目前除了我國,全球範圍內還有很多國家都在加緊研發5G技術,計劃部署5G網絡,5G技術究竟好在哪裡?
北京郵電大學教授呂廷傑說,全世界都在關注5G,而且在競爭5G的制高點,這個問題最重要的核心就是5G是顛覆性的技術,可以改寫遊戲規則的技術。我們過去從第一代到第四代的移動通信都是解決人跟人的通信,人跟計算機伺服器的通信,但是5G的到來,它要對商業、企業、行業、產業提供解決方案,就是我們常說的物聯網,工業物聯網包括車輛聯網等等。當萬物互聯以後會提升整個經濟的效率,提升一個國家的競爭力,改變社會結構。
【阻止乘客投幣「祈福」】機場設警示牌提醒
據CCTV-12《熱線12》報導:登機時,有人抓了一把硬幣往飛機機翼下的發動機裡丟去,稱這麼做是為了「祈福」,近年來,國內已連續出現多起旅客向飛機投幣祈福事件。為了勸阻這一行為,三亞鳳凰國際機場在安檢口設「有損福報」警示語,在網上引起了廣泛關注。
機場工作人員稱,說「有損福報」是為了通過活潑俏皮的語境提醒旅客不扔硬幣,部分人投硬幣是為了求平安,這麼說更能引起大家的注意和正視。
特約評論員劉銘說,扔硬幣「祈福」這種荒唐行為已經不是個例了,這種違法行為包括民事責任,導致航班滯留取消的賠償責任,還可能承擔行政處罰,擾亂航空秩序拘留、罰款、警告,也可能是刑事責任破壞交通工具罪。投幣「祈福」充分說明我們缺乏科學素養和公共素養,科學素養可以慢慢培養,公共素養可不能就只靠標語,人人做到文明有責遵紀守法,福氣可不是求出來的,而是看你怎麼做。
【警惕「套路貸」騙局】借款5000元半年滾成20萬元
據CCTV-12社會與法頻道報導:在河南新鄭一名大三女學生一心想當網紅,為了購置裝備她在「網貸」平臺上貸了款,想不到短短半年時間5000元的借款竟然滾成了20萬。
特約評論員劉銘說,首先我們要知道「套路貸」它不是「貸」,是犯罪,是披著民間借貸的外衣精心設計的套路和陷阱,偽造證據、惡意製造高額費用、虛假訴訟等,這些已經涉嫌構成詐騙罪,因此我們要在法律上要做出黑白分明的判斷,準確界定「套路貸」和民間借貸的邊界,其次要防患於未然,行政機關要協同共治加強監管,包括家庭學校都要加強教育培訓和宣傳。對已經存在的「套路貸」要零容忍,依法及時處理,這樣才能避免悲劇傷害的再次發生。(責任編輯/滕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