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科學家在隕石中首次發現超導材料,點燃室溫超導體新希望

2020-12-03 西部網

據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近日消息稱,美國科學家在兩塊不同的隕石中發現了超導材料,這是超導材料在太空中形成的第一個證據。這一發現的重要意義不僅在於它是罕見的天然形式的超導材料,還為人類尋找室溫超導材料點燃了新希望。

超導材料即超導體,指在某一溫度下,電阻為零的導體。在實驗中,若導體電阻的測量值低於10Ω,可以認為電阻為零。而超導體不僅具有零電阻的特性,還可以完全抗磁性。因此超導體在傳輸過程中幾乎沒有能量耗損,還能在每平方釐米上承載更強的電流。而一般常規材料,在導電過程中都會消耗大量能量。然而,目前大多數超導體僅在接近絕對零度的溫度下工作。

研究者一直試圖在實驗室製造超導材料,此前部分科學家也曾認為,太空中的一些極端環境——尤其是天文事件下極端的高溫和壓力,可能會讓物質產生特殊的相,因此或許可以期待太空的特殊環境形成超導材料。對地球上的人們來說,隕石就是一個「從天而降」的絕佳研究對象。但長期以來,一直還未有研究在隕石中發現類似超導化合物的報告。

鑑於此,來自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美國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的研究人員,為尋找太空樣品中的超導現象,利用一種叫做磁場調製微波光譜的技術(MFMMS,一種主要用於尋找超導現象的高靈敏度技術),對來自15種不同隕石的碎片進行了詳細研究。根據研究團隊的測量結果,其中兩塊隕石內,都含有微量的來自外太空的超導微粒。進一步分析得出,超導現象可能源自其中鉛、銦和錫的合金。

這二者其中之一是1911年在澳大利亞發現的鐵隕石蒙德拉比拉,該隕石總重量達22噸,是迄今發現最大的隕石之一;另一個樣本則是25年前在南極洲被發現的罕見隕石GRA95205。

論文作者之一、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物理學家詹姆斯·瓦姆普樂表示,自然條件下形成的超導非常地重要以及不尋常,因為這意味著,在地外環境中可能存在超導。

此外,研究人員也指出,目前已經分別從兩塊完全不同的隕石中發現了超導材料,由於人類掌握隕石的樣本並不豐富,因此未來可能會從太空環境發現更多的超導材料。而另一方面,研究人員也會對反向影響展開研究,因為超導材料的特性也許也會對太空環境產生人們未曾預見的結果,譬如,超導粒子對附近磁場的影響等等。

(原標題:隕石中首次發現超導材料 點燃人類尋找室溫超導體新希望)

編輯:秦秦

相關焦點

  • 美在隕石中首次發現超導材料 點燃室溫超導體新希望
    據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近日消息稱,美國科學家在兩塊不同的隕石中發現了超導材料,這是超導材料在太空中形成的第一個證據。這一發現的重要意義不僅在於它是罕見的天然形式的超導材料,還為人類尋找室溫超導材料點燃了新希望。
  • 隕石中首次發現超導材料
    據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近日消息稱,美國科學家在兩塊不同的隕石中發現了超導材料,這是超導材料在太空中形成的第一個證據。這一發現的重要意義不僅在於它是罕見的天然形式的超導材料,還為人類尋找室溫超導材料點燃了新希望。超導材料即超導體,指在某一溫度下,電阻為零的導體。
  • 首次在隕石中發現超導材料
    科學日報北京3月29日電(記者張)根據最近發表在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的一篇報導,美國科學家在兩塊不同的隕石中發現了超導材料,這是超導材料在太空中形成的第一個證據。這一發現的意義不僅在於它是一種罕見的天然超導材料,而且在於它為人類找到室溫超導材料點燃了新的希望。 超導材料是超導體,是指在一定溫度下電阻為零的導體。
  • 繼中國曹原發現石墨烯超導材料後 美科學家隕石中也發現超導材料
    人類最初發現超導體材料是在1911年,在這一百多年的時間裡,人類不斷的探尋著有一種新的超導材料的問世,就在各國科學家苦苦探索的時候,中國殺出了一匹超導材料的黑馬-石墨烯超導材料。發現和發明該材料的人正是中國新一代最年輕的、世界頂級科學家草原,土生土長的中國四川人。
  • 繼中國曹原發現石墨烯超導材料後 美科學家隕石中也發現超導材料
    人類最初發現超導體材料是在1911年,在這一百多年的時間裡,人類不斷地探尋著有一種新的超導材料的問世,就在各國科學家苦苦探索的時候,中國殺出了一匹超導材料的黑馬-石墨烯超導材料。發現和發明該材料的人正是中國新一代最年輕的、世界頂級科學家草原,土生土長的中國四川人。
  • 隕石中首次發現超導材料,是人類尋找新化合物的理想沃土
    據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稱,美國科學家在兩塊不同的隕石中發現了超導材料,這是超導材料在太空中形成的第一個證據。這一發現的重要意義不僅在於它是罕見的天然形式的超導材料,還為人類尋找室溫超導材料點燃了新希望。
  • 隕石新發現糖+蛋白質+超導體
    此前,科學家曾在隕石和彗星內發現了有機材料、糖和一些被認為是胺基酸前體的其他分子,也在彗星和隕石中發現了完全成型的胺基酸。但迄今為止,還沒有人在地外物體內發現蛋白質。現在,研究人員首次在一塊隕石內發現了一種名為血石蛋白的蛋白質。科學家1990年在阿爾及利亞發現了這塊隕石。
  • 隕石中的超導材料-科學家最新發現
    簡介: 科學家通過磁場調製微波光譜法(MFMMS)的技術對隕石進行研究,在世界上最大的隕石之一中發現了超導材料。科學家們在小塊的隕石碎片中發現了超導材料顆粒。(圖源:格萊美·徹查德,維基共享資源)根據一項最新的研究顯示,科學家檢測追蹤到世界最大的隕石內部含有大量超導材料。超導材料是電流在沒有電阻的情況下進行傳導的材料。研究量子計算機的科學家們和試圖提高能量轉化率的公司都對這種材料求之若渴。
  • 隕石中的超導材料-科學家最新發現!
    簡介: 科學家通過磁場調製微波光譜法(MFMMS)的技術對隕石進行研究,在世界上最大的隕石之一中發現了超導材料。蒙德拉比拉隕石的主體。科學家們在小塊的隕石碎片中發現了超導材料顆粒。在澳大利亞隕石內發現的超導體是一種已知的材料,它的發現過程可以說是很讓人震驚了。「最大的收穫是天空中就有超導體,純天然的。」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一個課題的主要作者之一伊萬·舒勒這樣告訴吉茲莫多。舒勒的團隊不僅僅關注隕石,他們致力於在各種地方尋找超導材料。
  • 科學家首次在隕石中發現超導材料,太空特殊環境或是成因
    科學家首次在兩顆不同的隕石中發現了自然存在的超導材料。來自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美國布魯克黑文國家實驗室的研究者在兩塊不同的隕石當中發現了超導材料,這一發現的重要性不僅是因為這是首次在隕石中發現了超導材料,更是罕見地發現了天然形式存在的超導材料。最新的研究成果發表在了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
  • 室溫超導體——Munbrabilla鐵隕石
    歡迎各位朋友們來到星石空間站,本次星際知識之旅將為您簡單介紹來自太空的天然室溫超導體——Munbrabilla鐵隕石。Munbrabilla鐵隕石或許對收藏隕石的朋友並不陌生,是國內隕石市場中常見但稀有的鐵隕石。那麼它又能為人類提供了哪些更有科學價值的信息呢?一起了解一下吧!
  • 室溫超導體來了?新方法能在超導材料中獲得更高的過渡溫度!
    找到在室溫或室溫附近工作的超導體(電流超導體需要使用冷卻劑)可以讓公用事業公司在不增加所需燃料數量、減少碳足跡、提高電網可靠性和效率的情況下提供更多電力。博科園-科學科普:對於使用新方法測試的材料,儘管過渡溫度保持在室溫以下,但卻呈指數增長。德克薩斯大學超導中心首席科學家、這篇論文的通訊作者Paul C.W.
  • 物理新大門——人類首次發現室溫超導
    物理新大門——人類首次發現室溫超導 2020-10-16 11: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隕石中現身超導材料—新聞—科學網
    圖片來源:SYDNEY OATS/ WIKIMEDIA COMMONS CC BY 2.0 一個由物理學家組成的團隊發現,隕石有時含有天然形成的可在無任何阻力情況下導電的超導體。雖然這項在日前於洛杉磯舉行的美國物理學會3月會議上得以報告的成果不會徹底改變科學家對太陽系的理解,但它引發了尋找室溫超導體材料的希望。而這可能帶來諸如磁懸浮火車等技術突破。
  • 人類首次實現室溫超導:創造出臨界溫度約為15℃的室溫超導材料
    中國航空報訊:近日,美國羅切斯特大學的科學家們在260萬個大氣壓下,成功創造出了臨界溫度約為15℃的室溫超導材料,這是人類首次實現室溫超導。現有的超導材料大都需要在極低溫下才能工作,這大大限制了它們的大規模應用。因此,找到一種室溫超導材料,是物理學家長久以來的夢想。而今,我們迎來了人類探索超導之路上的裡程碑事件。讓電阻消失其實,現在距離首次發現超導現象足足有100多年了。
  • 【微特稿·科技與新知】研究人員發現室溫超導材料
    【新華社微特稿】美國研究人員宣布,發現一種新型超導材料,能在室溫下電阻為零。 英國廣播公司16日報導,美國羅切斯特大學和內華達大學研究人員在最新一期《自然》雜誌載文報告上述發現。他們觀察發現,一種含碳、硫、氫的化合物在15攝氏度下表現出超導性能,成為電阻為零的超導體。
  • 凝聚態物理學界的聖杯——室溫超導材料,被科學家找到了嗎?
    據最新消息,羅徹斯特大學的工程師和物理學家首次在極高的壓力下用氫氣壓縮簡單的分子固體,首次創造了在室溫下超導的材料。研究成果於10月15日發表於《自然》雜誌上。科學家們將室溫超導材料奉為凝聚態物理學界的一個「聖杯」,爭相搜尋。
  • 人類首次實現室溫超導體
    超導現象指電能可以在材料中零電阻通過。但嚴格來說,是指在某一溫度下電阻為零。而超導不僅僅具有零電阻的特性,還可以完全抗磁性——這讓超導體在傳輸過程中幾乎沒有能量耗損,每平方釐米超導材料上還能承載更強的電流;而一般常規材料,在導電過程中都會消耗大量能量。
  • 超導體可天然形成,太空隕石中的新發現
    文章介紹了科學家們首次在墜落在地球的隕石中發現了超導顆粒,並通過測量和分析發現這些物質裡面可能含有鉛、銦和錫合金。上圖為藝術化合成的蒙德拉貝隕石碎片與原行星雲,圖片來源: James Wampler科學家首次在外星來物中發現天然形成的超導體材料, 該外星來物分別是兩顆隕石,超導體顆粒嵌入在其中。
  • 美國造出15℃室溫超導材料,家裡電線也能用上超導體?
    然而《自然》雜誌最新的一篇文章顛覆了這種概念,美國科學家制出了能在15℃室溫下實現超導的材料,創造了新的紀錄,也刷新了人們的認知。這是否意味著超導可以擺脫複雜沉重的冷卻裝置,以至於我們平常用的電線也可以用超導體來製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