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是什麼?

2020-11-24 人民網

臭氧(O?)又稱為超氧,是氧氣(O?)的同素異形體,在常溫下,它是一種有特殊臭味的淡藍色氣體。臭氧主要分布在10~50km高度的平流層大氣中,極大值在20~30km高度之間。在常溫常壓下,穩定性較差,可自行分解為氧氣。臭氧具有青草的味道,吸入少量對人體有益,吸入過量對人體健康有一定危害。不可燃,純淨物。氧氣通過電擊可變為臭氧。

臭氧的物理性質

臭氧的氣體明顯地呈藍色,液態呈暗藍色,固態呈藍黑色。它的分子結構呈三角形 。在常溫、常態、常壓下,較低濃度的臭氧是無色氣體,當濃度達到 15%時,呈現出淡藍色。臭氧不溶於液態氧,四氯化碳等,可溶於水,且在水中的溶解度較氧大,0℃,一標準大氣壓時,一體積水可溶解0.494體積臭氧。在常溫常態常壓下臭氧在水中的溶解度比氧約高13倍,比空氣高25倍。但臭氧水溶液的穩定性受水中所含雜質的影響較大,特別是有金屬離子存在時,臭氧可迅速分解為氧,在純水中分解較慢。臭氧的密度是2.14g/L(0°C,0.1MP),沸點是-111°C,熔點是-192°C。臭氧分子結構是不穩定的,它在水中比在空氣中更容易自行分解。臭氧雖然在水中的溶解度比氧大10倍,但是在實用上它的溶解度甚小,因為它遵守亨利定律,其溶解度與體系中的分壓和總壓成比例。臭氧在空氣中的含量極低,故分壓也極低,那就會迫使水中臭氧從水和空氣的界面上逸出,使水中臭氧濃度總是處於不斷降低狀態。

臭氧的化學性質

臭氧很不穩定,在常溫下慢慢分解 ,200℃時迅速分解 ,它比氧的氧化性更強,能將金屬銀氧化為過氧化銀,將硫化鉛氧化為硫酸鉛,它還能氧化有機化合物,使許多有機色素脫色,如靛藍。能侵蝕橡膠,很容易氧化有機不飽和化合物。臭氧、氯和過氧化氫的氧化勢(還原電位)分別是2.07.1.36.1.28伏特,可見臭氧在處理水中是氧化力量最強的一種。臭氧的氧化作用導致不飽和的有機分子的破裂。使臭氧分子結合在有機分子的雙鍵上,生成臭氧化物。臭氧化物的自發性分裂產生一個羧基化合物和帶有酸性和鹼性基的兩性離子,後者是不穩定的,可分解成酸和醛。

臭氧的產生方法

臭氧的產生方式主要有:電暈法、電解法、紫外線法、核輻射法、等離子體法等等。食品、醫院及製藥等企業已經投入應用的臭氧發生技術主要有電暈放電法和電解法。

通常都藉助無聲放電作用從氧氣或空氣製備臭氧,臭氧發生器即根據這一原理製造。利用臭氧和氧氣沸點的差別,通過分級液化可得濃集的臭氧。在紫外線輻射下,通過電子放射或暴曬從雙原子氧氣可自然形成臭氧。

工業上,用乾燥的空氣或氧氣,採用5 ~ 25 kV的交流電壓進行無聲放電製取。另外,在低溫下電解稀硫酸,或將液體氧氣加熱都可製得臭氧。

(責編:餘璐、賀迎春)

相關焦點

  • 臭氧消毒對人體有害嗎 臭氧消毒的原理是什麼
    一般來說,除了可以用消毒液消毒之外,還有一種就是臭氧消毒。那麼,臭氧消毒是什麼原理呢?對人體有什麼危害嗎?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臭氧消毒的原理是什麼  臭氧消毒是以氧原子的氧化作用破壞微生物膜的結構,來實現殺菌消毒的作用
  • 臭氧是什麼?南極為什麼會出現臭氧洞?
    那麼你知道臭氧洞是怎麼形成的嗎?南極地區的為什麼會出現臭氧洞呢?一起來了解一下。什麼是臭氧?臭氧是一種由3個氧原子組成、有特殊 「臭」味的氣體,主要分布在平流層,特別是在離地面 20~30千米的臭氧層裡濃度最大。
  • 臭氧到底是什麼味道?
    人的嗅覺對臭氧極為敏感,臭氧濃度只要達到0.02ppm時,人就可以聞到它特有的刺激性氣味了,但這個濃度距離國家安全標準還有很遠。 隨著臭氧醫學的不斷發展,臭氧逐漸滲透到臨床醫學的各個方面。臭氧抗菌劑、臭氧發生器等一系列產品也隨之不斷湧現。
  • 環保科普專欄:什麼是臭氧層空洞
    什麼是臭氧層空洞?臭氧層是地球大氣圈的平流層中距地表20至30km空間臭氧濃度最大的區域,但臭氧的含量只佔這一高度上空氣總量的1/10。臭氧含量雖然極微,但它能把太陽輻射波長為200至300nm的紫外線的99%吸收掉,從而阻擋了太陽紫外線對地球上人類和生物的傷害。
  • 足浴盆有臭氧殺菌功能,臭氧殺菌原理是什麼?
    足浴盆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常見,是個送禮送健康的好產品,足浴盆有臭氧殺菌的功能,很多人也聽說過臭氧能治腳氣,治療香港腳,像電子鞋櫃之類的產品就是利用臭氧來達到殺菌的效果,那麼臭氧是怎麼殺菌的呢?臭氧殺菌的原理是怎樣的呢?
  • 什麼?又來了個臭氧汙染?你說的是臭氧層嗎?
    根據預測,未來幾天,京津冀、長三角等地區的臭氧汙染還會持續。好不容易告別了秋冬季節的PM2.5,又來了個臭氧汙染。這略顯低調的臭氧汙染究竟是怎麼回事?臭氧是一種藍色、有刺激性的氣體,跟大家熟知的氧氣是「親兄弟」。眾所周知,太陽輻射的紫外線對生物有很強的殺傷力。幸運的是,距地球表面25至50公裡處有一層臭氧層。
  • 造成臭氧洞的原因是什麼?
    臭氧(O3)是氧氣的一種特殊形式。臭氧只佔大氣中非常小的一部分,但是它的存在對於人類福祉卻是至關重要。WMO和科學界使用地面、氣球、飛機和衛星觀測獲取的氣象資料來監測全球臭氧的發展。臭氧層位於大氣層的高處,離地球表面10至40公裡,低於大多數飛機的飛行高度,這個區域被稱為平流層。它含有大氣中約90%的臭氧。
  • 北極臭氧層空洞有史以來最大,卻離奇的癒合,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北極臭氧層空洞自動癒合,是什麼原因導致的?聽聽專家怎麼說!地球,之所以被這麼稱呼,是因為我們生活在大地之上,而它又呈現出一個球形。這是被先遣者所稱呼的。在北極上空,甚至都出現了最大的臭氧層空洞。臭氧層有什麼作用?想必大家都有所疑問。臭氧層存在於地球的上空,如果臭氧層的臭氧濃度減少的話,會使太陽對地面紫外線的輻射量增加,會對生態環境產生一些破壞作用影響人類與其他生物的生存。而臭氧層空洞的出現,是人類活動導致的。
  • 【科普】VOCs對環境臭氧濃度有什麼影響?
    VOCs對環境臭氧濃度有什麼影響?在全球尺度看來,人們所關心的環境臭氧主要有兩個來源,O3的天然來源主要是平流層O3的注入,人為來源主要是機動車尾氣等排放的NOx與VOCs等汙染物反應產生。從近一百多年的時間來看,O3的濃度是逐年升高的,每年大約升高1.6%,O3環境濃度升高的原因是NOx與VOCs等汙染物的濃度增加。
  • 全面解讀:負氧離子和臭氧有什麼區別?別再混為一談了
    負氧離子能消毒殺菌,臭氧也能消毒殺菌,所以很多人會把兩者混淆。今天,筆者作為高科負氧離子研究所的一員,就給大家全面解讀一下,負氧離子和臭氧的區別。什麼是負氧離子?什麼是臭氧?臭氧是由氧分子在太陽紫外線輻射和閃電作用下,部分分解的氧原子與氧分子結合而成,比氧氣多了一個氧分子,是氧氣的一種同素異形體。在常溫下,它是一種特殊氣味的淡藍色氣體,具有很強的氧化性,可自行分解為氧氣。
  • 顏華原生態生活丨負氧離子與臭氧有什麼區別
    負氧離子與我們所知道的臭氧有什麼區別呢?臭氧又名重氧、或氧或強氧,國內現在很多人叫它活性氧。它是從英文ozone翻譯而來的,其化學符號為O3。由於原子結構中含有一個極其活潑的氧原子,因而具有極強的氧化性。在氣體中,臭氧的氧化能力僅次甘氟,殺菌力為氯的600倍以上。
  • 臭氧層空洞現象最早什麼時候出現的?
    南極上空的臭氧層空洞是指每年的8月下旬至10月上旬,在20 ~25千米高度的南極大陸上空,臭氧總量開始減少並出現空洞,10月初空洞面積最大,可達2000多萬平方千米,覆蓋了整個南極大陸及南美洲南端的上空,11月份臭氧濃度才重新增加,臭氧層空洞也逐漸消失。
  • 什麼是消耗臭氧層物質(ODS)
    許多科學研究證明,工業上大量生產和使用的全氯氟烴、全溴氟烴等物質被釋放並上升到平流層時,收到強烈的太陽紫外線UV-C的照射,分解出C1.自由基和Br.自由基,這些自由基對臭氧分子有幾大的破壞力,人們把這些破壞大氣臭氧層的物質稱為:「消耗臭氧層物質(ozone depleting substances)」簡稱
  • 專家:北極臭氧在減少但未出現「臭氧空洞」
    今年春季,北極地區出現臭氧低值區,臭氧損耗創下歷史新高,一時間「首個臭氧空洞已經形成」、「北極上空疑現臭氧洞,面積大如美國大陸」、「皮膚癌風險或將提升」等報導鋪天蓋地,眾說紛紜。  北極真的出現臭氧空洞了嗎?北極地區出現臭氧低值區的原因有哪些?會不會給我們北半球的居民帶來不良影響?
  • VOCs百科 | VOCs對環境臭氧濃度有什麼影響?
    VOCs對環境臭氧濃度有什麼影響?在全球尺度看來,人們所關心的環境臭氧主要有兩個來源,O3的天然來源主要是平流層O3的注入,人為來源主要是機動車尾氣等排放的NOx與VOCs等汙染物反應產生。從近一百多年的時間來看,O3的濃度是逐年升高的,每年大約升高1.6%,O3環境濃度升高的原因是NOx與VOCs等汙染物的濃度增加。
  • 科普圖解 | 什麼時候是臭氧汙染高發時間 又該如何防護?
    科普圖解 | 什麼時候是臭氧汙染高發時間 又該如何防護?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近年來,中國大氣臭氧汙染呈加劇態勢
  • 臭氧催化劑的作用詳解
    汙水專用的臭氧催化劑,也叫臭氧分解催化劑,臭氧氧化催化劑,是用在臭氧工藝上的一種臭氧填料,那麼臭氧催化劑的作用是什麼呢? 一、首先來講解一下臭氧工藝。汙水處理有很多工藝可以用,比如微電解,MBR,膜分離等等,臭氧工藝也是一種。
  • 臭氧發生器的分類
    常見的臭氧發生器多為電暈放電型的臭氧發生器,臭氧的產生是一個效率很低的熱反應過程,需要良好的冷卻。該類型的臭氧發生器有多種不同方式的分類,具體如下。一·以產品規格分類臭氧產量小於100g/h為小型臭氧發生器,臭氧產量在100—1000g/h之間的為中型臭氧發生器,臭氧產量大於等於1000g/h的為大型臭氧發生器。
  • 【臭氧與氣象】臭氧與氣象的聯繫——幹沉降的角度
    實際上,臭氧和VPD的相關性也可能與臭氧和溫度的相關性有關(相同的相對溼度條件下,溫度升高VPD也趨於升高,且很可能在植物排放更多的地方,也就是葉面積指數更大的地方該效應更敏感)。但是,VPD與水汽也有關,因此相同溫度下VPD和相對溼度也存在相關性,仍然可以通過幹沉降來影響臭氧濃度。
  • 探秘「南極臭氧洞」
    1974年,這三位科學家警告人們,氟氯烴可能降低平流層臭氧的平均濃度。他們因這一開創性的研究成果而獲得1995年諾貝爾化學獎。他們發現,由於氟氯烴在底層大氣是惰性氣體,而這些氣體的一部分以緩慢的方式到達臭氧層,在這裡太陽輻射使化學物質分解為原子,然後以一些列複雜的反應過程釋放出來的氟原子具有去除部分臭氧的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