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軒新零售VP周磊:未來沒有線上線下概念,留下來的才是用戶

2021-01-16 鈦媒體APP

疫情讓擁有線下零售門店的品牌面臨數位化改革的大考,抓住直播風潮,實現1600名BA全員開啟直播模式的林清軒可以說是一名敏捷轉型的好學生。

1月13日,在觀遠數據舉行的「G100新銳品牌數位化增長峰會」上,林清軒新零售VP網際網路營銷負責人周磊分享了林清軒在數位化轉型中的探索經驗,關於直播,他提到兩大核心邏輯,一是直播帶貨在本質是就是碎片化的「電視購物」,十年前是電視購物的黃金時代,如今短視頻取代了電視;二是品牌天貓店的自播並不可少,每一個線上流量可以類比為線下客流,當顧客進店,應該有專人答疑解惑,這種門店的服務需要通過直播來實現。

從更廣的維度上看,線下線上邊界的消融也是未來趨勢,周磊也提到一個新品牌成長的共同規律,從線上迅速做到很大,線下馬上開始開店,原因是他們數據精準,知道什麼地方有用戶,「所以我們認為未來的邏輯一定是沒有線上線下的概念,只有納新和留存的概念,因為留下來的才是你的用戶。」周磊說,林清軒今年開始打造自己的BA營銷團隊、直播團隊,各個平臺的直播間也在相繼啟動,目的是通過一個新模式找到更多和消費者的觸點。

以下為林清軒新零售VP網際網路營銷負責人周磊演講實錄,經鈦媒體編輯:

林清軒大家可能在疫情期間會通過很多場直播關注到,所以很多人都在問我,當初疫情的時候到底做了些什麼,所有線下門店都面臨一個問題,開不了店,但是你的BA還在,你的銷售還在,那麼能做什麼。

第一點信心,第二點品牌力,第三點數位化。這是疫情期間的一封信,希望我們能夠重塑信心,在疫情期間做一些新的動作。包括我們在疫情期間做的一些事情,我們讓員工放心,讓客戶放心,林清軒的歷程從2003到2020年,我們真正坦白來說,我們真正發力做線上是在2016年到2017年,正好是新零售的那個點,所以我們其實這段時間其實是線上線下同時來做發力,林清軒是全產業鏈全直營的品牌,和很多在座的不一樣,有很多品牌是有線下經銷商,我們是一家從科研開始,可以坦白說從山茶花的每顆種子到門店到產品都是我們直營的,這是我們獨有的科技,截止目前有389家店,全部是聯營+直營的模式。

林清軒的差異化,首先是全產業鏈直營模式,另外一個我們聚焦山茶花修復。

這是我們要講的關鍵點,關於數位化進程,一個線下的品牌,一個在線上發力的品牌,如果你線下有經銷商,線上線下一定打架,我坦白說今天不可能線上線下同價,這一點我可以保證,各大平臺都有跨店,價格一定比線下低,因為線下只能做一個活動,當消費者關注這件事情,BA也會關注這件事情,矛盾就會來了,不可能為了線下門店不做線上生意,畢竟兩波人,我們做了一個明確的數據,看重合度,其實線上線下基本上相對於比較好的重合度在10%左右,其實10%,大家都不能說你影響了我,或者我影響了你,但是大家都會在某一個節點上應對這個場景把它放大,所以我們在設定數位化鏈路運營,尤其是線下的時候落地的時候我們做了一件事情,這件事情也是一直拿來說的,就是線下綁定用戶在線上如果有消費的話,線下BA是有分傭的,包括現在直營門店也是一樣的,直營門店如果綁定,直營門店也會得到相應的分傭,完全釋放生產力,就是我們說一個場景,如果說今天的BA在線下服務了客戶,客戶打開手機看一下天貓告訴你,天貓比你便宜20塊錢,我在天貓下單了,BA又拿不到業績,會非常頭疼,但是現在我們完全屬於開放的狀態,BA的服務,BA的引導不懼怕你去線上,這是一個核心邏輯,不然的話線上無法到線下落地。

同時我們建立和線上線下聯通的邏輯,現在所謂的數據,我們一直講數據化,數據化來源有很多很多,其實我們通過線上派樣,異業合作、門店掃碼也好,我們拿到很多數據,數據經過數據中臺。我們通過數據分發完給不同的平臺,包括前端的數據,形成了一個到前端的閉環,這只是一個閉環,我們不能從上往下看,這是一個整個的構建邏輯。

品牌有一個流量納新,我們可以通過工具小程序,包括線下門店引流,這裡有一個邏輯點,大家都在講流量時代已經過去了,其實要看不同的品牌,新銳的邏輯是你根本沒有吃足線上的流量,你的曝光,你的玩法,包括剛才說的品牌心智植入是很大的工作量。回過頭來講另外一個問題,每個品牌都會有流量頂部的問題,在每次投放成本增加之後,你希望把真正流量留下來,其實就喚醒了在整個私域運營的邏輯。

因為我們一直說一個問題,一個品牌如果說從宣傳的角度,讓顧客營銷兩到三次那已經很牛了,你最後再拿一次,是否可以加到私域做後期運營,這是非常關鍵的事情,包括今年的雙十一,很多品牌開始用天貓的引流數據,包括用平臺的引流數據做自己的私域,你在線上成交完之後,有一個權益是進入私域再有什麼價格和優惠的形式做一次營銷,讓他們熟悉線下邏輯,包括線上的私域邏輯。

我們現在的打法是通過公私域的邏輯,從拉新開始到整個會員沉澱,包括我們到整個林清軒會員中心,這個會員中心相當於數據中臺加上SCM的結合體,再通過前端的一些工具,最終引流到各自不同的交易閉環裡面去。

但是有一個點非常重要,我認為所有的賦能點都是利用線下,前面我們說一個邏輯,我們聊到淘品牌,為什麼稱之為淘品牌,他們沒有線下門店,但是一個中長期的品牌,為了要打造品牌力,一定會有線下店,剛剛有看到一些品牌,他們其實都是從線上迅速做到很大,線下馬上開始開店,他們數據精準,他們知道什麼地方有用戶,開一個店,知道消費者在哪。所以我們認為未來的邏輯一定是沒有線上線下的概念,我認為只有納新和留存的概念,因為留下來的才是你的用戶。

在整個流量剛才當中非常清晰的是一個客戶的交易鏈路如何引流,或者說如何運作,如果說一個流量進來如何留下來,其實是有一套邏輯的,這是基礎的,後面還會做整個差異化邏輯,因為每個用戶進來的觸發點是不一樣的,還有就是在數位化當下的邏輯,你越了解數據,越了解用戶,就應該有不同的打法,我相信大家可能一直都知道一件事情,所有的交易平臺,未來做一件事情,沒有千人千面,就不能稱之為一個合理的交易平臺,但是有一個事情放在這裡,品牌為什麼不能有,現在包括我們自己的私域,包括現在開放公眾號,公眾號已經可以通過社群的拉取發不同的內容了,也就是說你一次發朋友圈,你一次發公眾號文章也好,其實可以發一百篇文章給一百萬個人裡面的每個人,所以說未來這件事情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說對於不同客戶的差異化,一定要做。

這是我們打造的疫情後時代,因為我們覺得疫情後,我們一直聊一件事情,直播,其實我覺得直播這件事情,我認為有兩大邏輯。

第一大邏輯,直播存在的必然性,其實直播就是碎片化時間的電視購物,十年之前電視購物如此瘋狂,因為電視很瘋狂,現在的電視購物相對沒有之前瘋狂是因為現在大家都用手機了,短視頻的時代來了。

直播分兩個邏輯,我們以前一直說頭部,但是線下打造出門店的時候依然用直播這個邏輯,直播我們講到一個點很重要,非常非常重要,是現在人的在線化時間越來越多,說白了,一年不會逛五次商場,但是一年可以在線上門店,或者說相關小程序門店買很多東西,在這個邏輯下面產生了一個問題,如果未來的天貓店、小程序店,其實就是一個門店,因為進來的每個流量,相當於在線下的每一次進店,按照這個邏輯來說,不應該是冰冷的圖片,應該有一個專人服務,應該解答所有的問題,假設說今天進來一個顧客,真的對品牌很感興趣,問一些問題的如果,如果頁面是一個冰冷的圖片,有沒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所以說數位化解決了門店的問題,我們利用了直播這個邏輯。

同步我們會有超頭的合作,會有媒體合作,林清軒山茶花油單品,屬於大爆品,今年我們會和天貓有一些數位化合作,圍繞著大爆品的邏輯去做。包括我們所有的新品發布,都會用直播手段,包括我們在雙十一的時候發布了白皮書,也是利用直播的手段去做的。

目前為止1600名的BA,都掌握了基本的直播能力,他們可以通過淘寶直播,可以通過抖音,可以通過快手,然後來做直播。

BA基本上我們在整個過程當中,會做一些比如說專家級的互動,互動型的直播來做引導。

這個故事比較有意思,這個BA是在疫情期間,做直播的時候什麼都不會,開始我們也不知道,我們和淘寶直播聊了很久,打造人設,每場直播設置一些主題,慢慢慢慢第十場的時候,從只有九個人觀看,增加到了3500人,這個觀看量在素人直播來說,觀看量已經很大了,其實在直播過程當中,我們在思考一個問題,品牌除了和超頭達到廣告效應之外,自己的直播是否可以達到效應,這是非常關鍵的。林清軒今年開始打造自己的BA營銷團隊、直播團隊,包括我們自己的直播間,各個平臺的直播間也在相繼啟動,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一個新模式找到更多的和消費者的觸點。

第一,將直播定成公司級戰略。第二,建立三套班子,運營、主播、客服。重點講客服,之前看抖音直播不太會購買,因為我覺得客服售後服務非常差,找不到售後服務,但是後來發現一個問題,最近我願意去買抖音的東西了,因為我覺得售後服務很好,在直播的時候有大量的流量,如果你佔據大流量,沒有好的售後服務的時候,給品牌打負分,如果進來了100個客戶,只處理了50個,另外50個給你差評就完了。

另外我們建立了一個有效的績效方案,現在我們建立了長期和頭部合作的關係,建立了MCN公司和建立目標責任直播的公司化能力,這裡講一個方向和觀點,我們一直說一個問題,直播作為一個常態化的模式,會變成什麼樣的?其實我覺得任何品牌也好,任何直播也好,包括超頭也好,離不開一件事情,就是你真正的粉絲,我相信不管是超頭,一個單品五分鐘能賣一個億,還是有這麼多信任他的粉絲,未來可能我覺得直播會變成另外一個業態是異業聯盟,品牌互換,粉絲融合的過程,因為坦白說一句話,今天林清軒這個品牌,天天播給粉絲看,播產品的時候,粉絲來了每天都在講這個產品,但是如果未來林清軒有六百萬粉絲,如果我們來做聯合直播,其實每個品牌的粉絲都得到了收益,可能通過這個品牌得到了更多的附加值,而不是從品牌和我的關係上得到了一個附加值,這裡面直播也會有新變化,這個變化也會看整個業態如何變。

今年還有一個趨勢是抖音的變化,抖音二季度以後的變化,因為我們現在也在研究抖音的電商體系,大家可以看一下。

對於直播來說,其實數位化的點,對於美妝來說給大家一個建議,真擦真試真用,我覺得有用、有趣、用心和走心,我們現在慢慢打造直播小綜藝,你的粉絲不能每天來看你講產品有多好,可能想得到的是知識類的東西,可能又想知道娛樂類的東西,這些東西都要在你的直播裡面呈現出來,這才是比較重要的。

然後把我今天能夠分享的一些點,融匯成三個邏輯,和剛剛蘇總和麥總講的東西是不約而同的,這張PPT是我最後加的,我想把整個東西融匯成三件事情,細化就是剛剛的報告裡面已經有呈現的。

第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你今天決定利用數位化鏈路改變組織結構,我是有親身經歷的,當你線上線下利益沒有搞通,你找一個人解決線上線下問題是解決不了的,我和很多同行聊很多問題,其實有很多,新零售、數位化都是從線上到線下,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第一個點利益點有沒有打通,未來我們要做的事情是BA的利益有沒有打通,線下有很多加盟品牌,你和經銷商的利益如何打通,未來要做自己的數據,品牌商為什麼把數據給你,為什麼把客戶數據資產給你,你來運營,這個事情必須是從做新零售開始的邏輯。現在我們的線下部門非常注重數據,但是還有很多職能部門未必。第一個就是內部整個數位化運營組織,這個組織沒有建立起來,所有的邏輯推進是很難的。

第二件事情,建立以用戶為中心的運營服務體系,剛才也在說這個問題,如果我不了解用戶,我做的營銷可能都是錯的,為什麼這麼說?因為現在已經有工具,已經也觀遠數據,已經有剛才說的平臺,都是讓你了解消費者的,有工具,我要做的是以用戶為中心,未來的社會一定不是說品牌是我想怎麼樣,而是說我的用戶想怎麼樣,我的用戶想得到什麼,用戶的價值在哪裡?我如何讓他超預期得到價值,這就是對消費者的意義。

最後一件事情,我認為如果是線上線下都有的數位化轉型品牌,有一件事情很重要,就是沿著第一條要做的事情,當你有組織之後,有數位化運營能力的時候,落地的時候有一個點很關鍵,要建立線上門店在線化服務,也就是說舉個例子,其實這段時間大連、瀋陽、河北,基本上很多門店是不營業的。

但是通過2020年線上化運營,包括2019年的小程序運營,現在的邏輯很明確,現在店不開,BA馬上申請線上活動,我分發完之後直接做銷售了,這是日常培養出來的,不可能今天關店研發小程序再培訓做直播,這已經來不及了,最終打的是要落地,必須要建立一個線下店鋪能夠利用數位化工具的能力,比如說未來的數據分析體系,圍繞著數據管理,到我如何利用線上直播,如何利用線上小程序,如何利用私域,如何利用社群,都是把線上化能力賦予了線下,當他可能受到地域限制和任何影響限制的時候,可以利用線上來做銷售,不至於我們很被動。

另外有一個事情,大家會被問道一個問題,當我線下可能關掉的時候,不到店了,該如何做。現在利用線下小程序,利用遠程的分銷也好,BA也可以做分銷。你在總部發貨的效率遠比線下門店來的高,包括未來,我們是否可以再遠設想一下,線下是否可以變成電商的前置倉,讓客戶快速體驗到,為什麼客戶買一個產品要等兩天,如果打一通電話,兩個小時過去了,客戶直接用了,BA就可以直接再聯繫做一次銷售了,這可能都是我們未來數位化要做的想法。

所以說我認為品牌數位化轉型的三大核心最終實現了一件事情,數位化只是讓線下,或者說讓整個品牌公司,讓品牌運營有了眼睛,有了策略,但是真正的數位化是讓品牌能夠長效的跑通,能夠運營,把數字有價值運營出來的邏輯,所以在這個方向點上我認為這可能是未來都要做的一些方向。同時圍繞著這三點來講,我希望今天的分享不是一個大的概念,我是想在這裡大家儘量少踩坑的邏輯,就是你的組織架構和你線下落地,將是你走數位化建設的重要的一個點,可能這是我們走數位化分享的一些邏輯。

非常高興能夠和大家做一些交流,今天很多的分享,尤其是前兩個點,讓我想到了很多,其實在整個數位化道路上,可能我們大家都是小學生,或者說都是執著往前走的前行者,我覺得數位化的邏輯,大家沉下心來做,我們一直說一件事情,你的品牌也好,你的方向也好,其實你要找到一條新的賽道,這條賽道可能是沒有競品的,或者說通過你的運營可以獨樹一幟,可能這條賽道就是一條高速公路,所以我認為品牌未來無論做線上還是做線下,我們都不關心這件事情,但是你的數位化是一定要做的。

相關焦點

  • 依託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策略,茅友公社將引領新零售下一步潮流
    新零售是以消費者體驗為中心,在網際網路的依託上線上線下深度融合,重構人、貨、場的結構,從而滿足用戶的需求,徹底改變了傳統零售的模式。在很多看似非常傳統的行業領域,為了順應時代的發展趨勢,很多企業都在2020年加速了線上線下結合的新嘗試,賦能品牌轉化價值,其中就包括白酒行業中的細分領域——老酒。
  • 茅友公社增添老酒行業市場空白,新零售+重新定義線上線下結合模式
    新零售是以消費者體驗為中心,在網際網路的依託上線上線下深度融合,重構人、貨、場的結構,從而滿足用戶的需求,徹底改變了傳統零售的模式。在很多看似非常傳統的行業領域,為了順應時代的發展趨勢,很多企業都在2020年加速了線上線下結合的新嘗試,賦能品牌轉化價值,其中就包括白酒行業中的細分領域——老酒。
  • 妙哎:2020年新零售電商發展關鍵是打通線上、線下
    在4月1日召開的「中國網際網路新零售電商創新經驗交流會」上,妙哎創始人張小平表示,「新零售」將是中國零售行業的第四次革命。隨著電商的不斷發展,市場競爭已經進入到白熱化的境地,線上電商面臨著流量嚴重衰竭的困境。與此同時,線下的傳統供應鏈體系也需要藉助於網際網路來完成轉型。
  • 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社交新零售模式,究竟有哪些競爭優勢?
    新零售這個概念自馬雲2016年提出後,這個概念就引發了廣泛的社會討論。然而新零售究竟是什麼?每個企業家對於這個概念都有著不同的解讀。但是有一個共同的點就是:普遍認為新零售的發展趨勢是線上線下相融合,為什麼新零售要線上線下相融合呢?滴答優選從三個方面告訴你。
  • 老酒行業也能玩轉新零售,數位化融合線上線下提升消費體驗
    新零售是以消費者體驗為中心,在網際網路的依託上線上線下深度融合,重構人、貨、場的結構,從而滿足用戶的需求,徹底改變了傳統零售的模式。在很多看似非常傳統的行業領域,為了順應時代的發展趨勢,很多企業都在2020年加速了線上線下結合的新嘗試,賦能品牌轉化價值,其中就包括白酒行業中的細分領域——老酒。
  • 玩轉社交新零售,佰潤魔力Show線上線下齊發力
    從傳統線下到電商,再到社交新零售,國民消費轉型升級促使了市場渠道的變化,國內外許多知名品牌紛紛開始布局,借勢移動網際網路及國家大力推動的5G趨勢,將經營模式逐漸轉變到以消費者為中心,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營銷一體化的社交新零售模式。
  • 99拼裝網直倉中心盛大啟航 打造線上線下新零售家裝平臺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1月7日17時40分訊(記者 瞿欣 黎盛榮)中國家居建材領域的倡導者、實踐者,中國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家居建材平臺——99拼裝網直倉中心今(7)日在重慶九龍坡區袁家崗小時代迪卡儂1樓盛大啟航。
  • 永輝超級物種-傳統線下超市的新零售逆襲
    這家公司就和它的創始人一樣低調,但是,卻是線下實體超市在新零售探索中,阿里和騰訊都不敢忽視的存在。一、永輝超市的概況2001年,張軒松在福州開設了首家「農改超」超市——永輝屏西超市,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到2017年,在全國已經有門店600多家,員工達到7萬人。
  • 零售誕生新物種,重新定義未來消費趨勢
    何為零售新物種?阿里x新零售2016年的雲棲大會上,馬雲強調零售業的未來不再有電商一詞,只有「新零售」。在阿里定義的新零售概念裡,是一場以消費者為中心的數據革命,圍繞「人」的核心要素,通過科技與數據的賦能,實現零售產業結構的優化以及業態價值鏈的重塑。
  • 線上線下同頻共振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原標題:線上線下同頻共振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晚上在家要拼手速,白天出門要拼腿速。」不少網友感嘆,今年的天貓618購物節,真是一個讓人手腳並用的狂歡節。線上,天貓平臺在手機數碼、服飾美妝、生鮮食品酒水等行業全面爆發,銷售創紀錄;線下,6月18日當天約有7000萬人次湧入同步參與天貓618活動的線下門店,包括全國範圍內超過70個新零售商圈、10萬家天貓智慧門店以及銀泰、盒馬、大潤發的全國門店。
  • 耐克阿迪達斯加盟的折扣店打造線上線下一體模式發展如何?
    但我們看到,依然有很多線下實體店做得很好,業績也很可觀。他們沒有受到電商的影響,也沒有受到大環境經濟的影響,經營者越戰越勇,銷售業績碾壓很多線上渠道。 小編很早有一個朋友,他是做耐克,阿迪達斯線下實體折扣店的,我知道他們做得很好,所以,經常與他聊天,同時他也願意分享他經營中的經驗以及好的方式。 朋友告訴小編,他是一個居安思危的人,更喜歡未雨綢繆一些。
  • 在線教育無法「一統天下」,線上線下融合成為行業新常態
    新冠疫情為在線教育行業帶來了短期爆發性增長,但與此同時,線上教育也面臨著師資水平參差不齊、網課質量有限等問題。面對風口,企業需要做好哪些準備?面對關口,企業又將從哪些方面啟動變革,消解用戶的負面情緒成為行業關注話題。
  • 電商的線上線下戰怎麼打?蘇寧證明線下門店沒有被時代拋棄
    2017年,中國社會商品零售總額達36.6萬億,同比增長10.2%,但全國百家重點大型零售企業零售額同比僅增長2.8%。26.5%的增速不算高,但與線下零售企業增長乏力形成鮮明的對比。根本原因在於,蘇寧早已變身為「線上線下雙料零售商」。2017年,蘇寧商品銷售規模(等同於電商GMV)為2433.43億,其中線上1266.96億,佔比52.1%。
  • 4年時間堅持從線下入手玩市集,鸚鵡螺市集這次趕上了新零售
    從當初Etsy在國外獲得成功後,國內陸續冒出追隨模仿者,彼時做個性化商品生意還主打著O2O的概念,如今,小眾化的手作與原創設計品已經深入主流社會,且在垂直電商不力的背景下,線下的市集搭上了消費升級與新零售的快車。可以說,從一開始,鸚鵡螺市集就沒有走線上賣貨這條同質化的路,而是選擇由線下入手玩市集,當初想線上賣貨的C2C與B2C電商部分也相繼被砍掉。
  • 線上線下短板補齊了麼?
    電商這個詞兒現如今應該已經被嚼爛了,據統計,截至2018年12月,中國網購用戶數量已經達到6.1億人,網購滲透率超七成,可見電商網購已經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人們的消費購物習慣。今天我們要說的家電電商其實也已經是個耳熟能詳的概念了。那麼家電電商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被大家認可的?近年來又是怎麼發生變化的?
  • 家居電商線上、線下 哪個才是真正目標?
    截至8月25日,「美國進口床墊」已在美樂樂家居網上線並進行預售將近一個月時間,訂購情況如何呢?記者在美樂樂網站上看到,席夢思床墊共售出22張,絲漣28張,金可兒15張;另有SomniGel,Ortho Posture兩個「不知名」新品牌,未有銷量。
  • 尼爾森快消報告:消費升級向四線城市轉移,線上線下需同步驅動
    會上,京東集團CMO兼京東商城輪值CEO徐雷表示,基於智能供應鏈、數據服務和門店科技等驅動的零售基礎設施賦能,將會成為未來京東持續增加的新動力。王笑松表示:「我們希望在未來,京東成為快消品行業的零售基礎設施提供商,通過我說的這些舉措賦能品牌商,讓我們的合作夥伴在無界零售時代,成為各自行業的NO.1。」會上,尼爾森發布了《品質生活新趨勢》報告,報告顯示,高端水飲、健康、享受等成為品質生活新趨勢。
  • 被收銀員裝了一個盒馬app之後,我終於知道新零售是怎麼革線下店的...
    被收銀員裝了一個盒馬app之後,我終於知道新零售是怎麼革線下店的命了 【公眾號】新農堂2017-06-21 15:29:54 閱讀(483628)
  • 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可以優勢互補 將是零售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房愛卿】今天是「雙11」,在今天召開實體零售創新轉型的政策吹風會,我覺得具有特殊的意義。近年來,網絡零售發展速度非常快,而實體店的增速又相對放緩,這一快一慢就產生了明顯的對比。所以,一些專家、企業家、社會人士,把線上和線下對立起來,認為網絡零售對實體店造成很大的壓力,甚至網絡零售會取代實體店。
  • 電商線上線下協同是關鍵
    贏商網創始人吳傳鯤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在線上布局已經基本完成的情況下,電商企業要繼續擴大用戶群、提升消費黏度,爭奪線下是一種必然。百聯集團董事長葉永明則表示,在新消費時代,與阿里巴巴戰略合作,充分融合以產生化學反應,優勢疊加以產生質的跨越,重構商業要素,重塑零售價值,共同創造新零售模式。此次阿里巴巴入股聯華超市則為這種「化學反應」提供了想像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