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收銀員裝了一個盒馬app之後,我終於知道新零售是怎麼革線下店的命了
【公眾號】新農堂2017-06-21 15:29:54
閱讀(483628)
關於新零售的道道,或許都在裡面了
8月5日,第二屆新農業盛典將舉辦生鮮新零售高峰論壇,歡迎報名
這一段,為了準備第二屆新農業盛典的論壇內容,我連續走了包括盒馬鮮生在內的國內幾家大型生鮮連鎖。
我把對盒馬這樣的新零售模式的理解,跟幾家生鮮連鎖的老闆們都說了。聽我說完,他們也覺得零售業態的變革,如今是風起雲湧。
盒馬鮮生裡的體驗邏輯
盒馬的線下店,裝修、陳列、價位,其實和一般的高端城市超市如山姆會員店、ole等並沒有太大的差別,有些產品價格還會略低一點。
盒馬鮮生店內▼
他的體驗功能區會略多一些。比如把廚房、餐廳與生鮮海產購買區結合在一起,面積較大。顧客買完海產可以直接在這裡加工。加工費按照單個菜的食材重量定,15元/500g,不足的按500g來算。
除此之外,還有壽司、泰國菜等餐飲配套。據了解,這些餐廳部分是第三方承包的,可以用支付寶支付,而不一定用盒馬app。
活體的帝王蟹陳列,是一個亮點
此前我也曾在山姆會員店買過帝王蟹,但是是冰鮮的,而且還是煮熟冰鮮的,外觀好看但實際口感一般;
但這次在盒馬看見活的,確實讓我驚訝了一番(活體陳列還是能打動人的),價格也只要199元,是相當便宜的。
此外還有很多活海鮮的銷售,比如波士頓龍蝦等。我心裡的預判是,為了體驗,盒馬是願意犧牲掉一部分經營效率的,因為活體海鮮運營難度高,成本大,而且容易死,死了價值就會大大下降。
果不其然,我在收銀旁看到了折扣區,都有一些已經死亡的海鮮在打折處理。折扣區間是4-5折。
我特意拿打折品起來聞了,是新鮮的,沒有異味。而且營業員也看起來非常樂意把打折的海鮮賣給我的樣子,顯然是經過一定培訓的。
水果都是預包裝賣的,包括西瓜
和很多高端超市一樣,水果不稱斤,而是預包裝定價銷售。這樣可以避免挑挑揀揀,減少損耗。
我發現連西瓜都是輪個賣。(話說這個供應商的工作是相當紮實的,每個西瓜都差不多重啊)
整個水果區可以說叫精選區,基本上一個品類只有不超過兩種選擇,sku不多。只要你有品類選擇的目標,不會有選擇性障礙。
其他還有肉蛋奶和烘焙區,沒有什麼可說的。
盒馬的收銀邏輯很有深意
我提了一些產品,走到她(收銀員)面前
她問我:「您有app嗎?」
我說:「支付寶可以嗎?我有的啊」
很遺憾,支付寶不能用,在店內的餐飲區結帳可以,但是購物收銀不行。於是我心中猶豫了一下,還是打開了app store下載了一個盒馬鮮生app。
我本以為註冊很麻煩,結果小姑娘拿著我的手機,點開了首頁上的支付,跳轉了一個用支付寶登錄功能,直接就出來了一個支付碼界面。這幾個動作一氣呵成,沒超過5秒。
我留心發現,旁邊一位50歲左右的女性消費者,可能對下載app不熟悉,是由收銀員幫忙操作的。於是我們兩都變成了盒馬app的用戶。
一邊幫我整理東西,收銀姑娘一邊跟我介紹:以後你可以直接在app裡下單,我們會半個小時內把東西送到的。
Ps想到:當年快的和滴滴打仗的時候狂補貼,很多人都說他們瘋了,但是在網際網路企業來看,一個實際產生過支付的活躍用戶就是值100元,所以再怎麼補也是划算的;然而今天我只在盒馬購買了百來塊錢的東西,就被裝上了app,還支付了,如果按照估值來算,我這個用戶儼然已經成為「利潤」的一部分了。
更何況,食品的消費,在網際網路企業看來更高頻,價值更高。
接下來,我想跟大家說說:
線下水果連鎖的老闆為什麼對這個模式感興趣
生鮮的零售,從農貿市場到超市再到社區店,這些業態的升級,本質上都在一步一步地接近消費者——從物理距離上接近消費者。
手機app裡的生鮮業務就更誇張了,直接搬到消費者手機屏幕上了,把購物和收銀都前置到了手機端。
▼社區微商拉近了消費者的距離,但還不夠。
傳統線下的零售競爭,圍繞著坪效來競爭。兩家不同的生鮮店,因為sku的不同,服務水平的差異,導致店面坪效的不同——這是大家都已經認知的。
但是按照原來的模式,供應鏈和服務的再怎麼升級,比如旁邊店做到坪效50,而我能做到70 ,所以我的日子就好過一點,但是對方也不至於活不下去;但是如果哪一天出現一個競爭對手,坪效直接做到250,那麼70的這家店可能就活不下去了。
有人問:
堂主,你瘋了嗎?誰能做到250?!
盒馬模式真可能就能做到250
50和70的競爭,都是基於店面銷售的,哪怕老闆比較精明,會用公眾號導流,他的業績始終基於店面物理空間的陳列。
但是當有人把sku搬到app上去之後,貨架空間卻是無限的。
據盒馬的朋友告訴我,未來app下單比率要佔到80%以上,也就是說線上是線下的4倍,哪怕線下做得差一點,為了體驗犧牲一些線下坪效,比如就算50吧,那麼整體坪效也能做到250。
相對於純線下零售而言,這是一個質的飛躍。
因為整個購物空間有很多休息區,可以用餐;導致現場有很多「先支付再食用」的提示▼
新零售模式的誕生
盒馬一類的新零售業態,基本趟出了這樣一條路——
線下購物體驗—產生信任—安裝app—線上下單—店面快速送貨 未來中心倉配貨—大數據c2b管理
所以,只是簡單地對坪效進行大幅度提升,恐怕只是一個開始。
當用戶數據積累到一定程度,並且有可能與電商數據打通之後,可能一個消費者對於商家來說,幾乎是「赤身裸體」的。
你家有幾口人,愛吃什麼水果,酸的還是甜的,橙子是喜歡什麼產地的,荔枝是喜歡什麼品種……一清二楚。甚至商家都能整體預估,某一個區域,某一個店,某一個時間點,某一種水果的具體銷售量。
這將帶來零售的結構性變革,真正的做到c2b。
8月5日杭州,關於「生鮮新零售」的新農業盛典
屆時全國所有新零售業態會有一個展示和分享
網上預登記報名已經開始
展位所剩不多,辦展諮詢151 9260 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