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本來是一種美味食材,
可是有毒的野生蘑菇,真是不能隨便吃!
就算毒蘑菇被曬乾了,其毒性依然無法去除!
近日,市民王大哥(化名)與妻子將親戚從東北寄來的野生「幹蘑菇」搬上了餐桌,結果差點因此喪命。所幸,經過惠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急救科救治成功脫險。
可事情到此並未結束。幾天後,王大哥夫婦出現症狀加重的情況。這時,他們意識到,不可掉以輕心,再次來到惠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就醫。
市一院急診內科主任張豔玲介紹,患者來就診的時候丙轉氨酶與穀草轉氨酶均超過常人的20多倍,這意味著他們的肝臟已被毒素嚴重損害。經過治療,目前兩位患者各項指標理想,逐漸康復。
中毒了怎麼辦?
張豔玲指出,由於毒蘑菇中毒沒有特效解毒藥,因此救治關鍵在於儘早清除體內毒素,醫療強調,當患者發生中毒反應,若能儘快採取催吐、洗胃、導瀉、灌腸、膽汁引流等措施進行毒物清除,治療效果則會較好。因此,如遇懷疑蘑菇中毒應帶上「毒蘑菇」就診,以便醫生能夠及早確診。
另一方面,患者應前往有相關救治能力的醫院進行治療,避免耽誤病情。因蘑菇中毒具有「假愈期」,這往往容易迷惑人們,假愈期患者消化道刺激症狀反而好轉,多無症狀,或僅感輕微乏力,食慾食納不佳,實際上此時已經出現肝臟損害,中毒量少、病情輕微者肝損害可不嚴重,由此進入恢復期,中毒量大、病情嚴重者進入內臟損害期,此時將面臨極大死亡風險。因此,出現毒蘑菇中毒症狀一定要立馬赴醫院治療,切勿錯過最佳救治時機。
這些民間「鑑毒法」不靠譜!
1、顏色鮮豔的菇才有毒?
事實上,單看蘑菇的外表,並沒有絕對的安全標準。一身雪白的鵝膏菌看起來很普通,確實一朵致命的「白毒傘」!
色彩不豔、長相併不好的肉褐鱗小傘、秋盔孢傘,也極毒。
但很漂亮的橙蓋鵝膏,卻是著名的食用菌。
▲橙蓋鵝膏屬於食用菌
2、長在陰暗潮溼處的才有毒?
有人說,可食用的無毒蘑菇多生長在清潔的草地或松樹、櫟樹上;有毒蘑菇往往生長在陰暗、潮溼的骯髒角落。
這也是錯的!
所有的菇都傾向於長在「陰暗潮溼」的地方,跟毒性無關。
可以吃的雞腿菇經常在牛屎等動物糞便上「綻放」;而包括「白毒傘」在內的很多毒蘑菇,都生長在乾淨的林中地上。
3、不生蛆、蟲子不吃的才有毒?
實際上,著名毒菌——豹斑毒傘常常被蛞蝓吃,不少有毒種類可以生蛆。
4、和銀器、大蒜一起煮會變黑的才有毒?
實際上,蘑菇毒素不會與銀器、大蒜等發生反應。
5、受傷變色、流汁液的才有毒?
這也不是絕對的,像松乳菇、紅汁乳菇受傷處及乳汁均變藍綠色,卻是味道鮮美的食用菌。
6、菌蓋上有疣、柄上有環和具菌託的才有毒?
雖然這類菌有毒種類的比例較大,但也並非絕對如此。許多毒菌並無獨特的特徵,如外觀很平常的毒粉褶蕈就很毒。
那究竟什麼方法靠譜?
對於不認識的蘑菇
不採!不買!!不吃!!!
小心這些常見毒蘑菇!
來源: 惠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訂閱號、健康廣東、東江傳媒網
編輯:小圓
審核:林彥青、陳伊菲
惠生活go微信綜合整理,轉載請務必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