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其實,甲午戰爭中的日本間諜,正代表了這個國家的青春躁動,帶著相當濃厚的理想主義色彩。正是這種洋溢著的青春氣息,令日本成為甲午戰爭後的中國學習的主要對象。當年,瀰漫大江南北的是親日情緒,而非仇日情緒。摘自《絕版甲午》作者/雪珥 文匯出版社
1890 年年底至1891 年2 月,上海一場罕見的學潮震動了日本。作為日本設在中國的第一家間諜培訓機構上海日清貿易研究所,因經費出現危機及對課程設置不滿,部分學生認為自己被騙來上海,衝突迅速演變成械鬥,成為世界諜報史上罕見的間諜學潮。
日清貿易研究所的第一次開學典禮是在1890 年9 月20 日,此前一周,150 名學生和50 名教職員工才從橫濱航海而來。結果不到3 個月,就發生了如此激烈的內訌。正在日本苦苦籌措經費的荒尾精趕緊趕回上海,軟硬兼施,將30 多名「鬧事者」勸退,這些人雖然離開了學校,卻繼續待在上海,還在報刊上公開抨擊學校。這所日本間諜學校的「家務糾紛」成了社會關注的焦點,弄得荒尾精和日本當局十分尷尬。
樂善堂的廣告
問題的根源還是在於一個字:錢。在經營漢口樂善堂的過程中,荒尾精就強烈地認識到必須在中國建立一所專門培養商戰和諜戰人才的學校。1889 年他回國述職,不僅在提交給日本參謀本部的《復命書》中大聲呼籲,而且到處拜見日本高官,尋求支持。
荒尾精曾為日本算了一本帳:為了擴充軍備,估計要花費10 年時間和3000 萬元經費,日本當前的財政能力無法支撐這麼沉重的開支,所以,唯一的出路就是開源,積極向外進行商戰,與西方列強爭奪中國市場,爭取打敗英國的東印度公司,讓日本國旗飄揚在亞洲每個通商口岸,才能賺出這筆錢來。而要進行這麼龐大的計劃,什麼最寶貴?人才!因此,荒尾精將第一步著力點放在創辦日清貿易研究所。但日本實在太窮了,又在不斷增加軍費開支,財政無法負擔荒尾精的辦學計劃。原先,農商部同意將北海道的林場出售,提供10 萬元給荒尾精辦學,但後來農商部換了大臣,這一方案也就打了水漂。荒尾精只好到處化緣,在參謀次長川上操六的幫助下,總理山縣有朋同意從內閣秘密經費中給他撥了4 萬元,川上操六還把自己的房子抵押給銀行,貸款幾千元,借給了荒尾精。
經費不足,荒尾精不得不把原計劃的300 人招生規模削減了一半,學制也定為三年, 課程包括漢語、英語、中日問題等,畢業後在中國實習一年。經過他在日本全國巡迴演說動員,多方物色,通過考試招到了150 名學員。日本官方對此表示了高度的重視,川上操六親自為學員們訓話,而參謀總長有栖川宮親王也接見了全體學員,這在日本教育史上也是破天荒的。
師生們集體來到上海後,住進了十分簡陋的校舍,地點就在英租界的大馬路泥城橋畔。150 名學生被分成了3 個班,有宗方小太郎及兩名日本現役軍人小山秋作、西村梅分別擔任班主任(「幹事」)。為了經費問題,荒尾精隨即返回日本奔走。而就在這時,政府原定劃給學校的1 萬元費用,因議會內政治鬥爭激烈而被取消,這令師生們人心惶惶,終於釀成了學潮。
劉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