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以來,無數「逆行者」成了群眾眼中的英雄,但一個人除外——高福。
提起高福,網民都是憤慨的。特別是近日,高福當選德國科學院院士,與愛因斯坦、居裡夫人、達爾文等享譽世界的科學大師,成為「跨世紀」的同事,評論區又沸騰了。
「只會發論文」「斷言新冠病毒不會人傳人」……這些固化的標籤,讓高福深陷輿論旋渦幾個月。但從當選國際院士這件事來看,他依舊穩居科學界大佬的位置。
科學界為何尊崇高福?還是得從引起爭議的論文說起。
新冠疫情之初,高福聯合多位專家在頂級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了一篇論文。論文清晰地通過數據分析得出結論:「自2019年12月中旬以來,密切接觸者之間發生了人傳人。」
12月就人傳人了?有時間發論文,沒時間上報國家、通知民眾嗎?
一時間,作為通訊作者的高福被推至風口浪尖。哪怕頭頂壓力回應,「這是一篇回顧性分析!12月中旬還不知道是什麼病,病原不清,都是調查400多例流行病學的推論!」但是,網友們不買帳。
少有人查流行病學回顧性分析是什麼。沒人在意,這就是個「由果溯因」的描述性研究,也沒人知道,這類臨床研究的輔助手段,讓「經驗主義」造福了多少非萎縮性胃炎、中青年腦出血患者、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大家的關注點變成了「人傳人」。
借著論文爭議的熱度,大量媒體跟風「打臉」高福,說他曾斷言,新冠病毒不會人傳人。但最開始的言論是「沒有足夠的證據表示人傳人」「調查未發現明顯人傳人」。
沒有證據,實為處在搜尋的過程中。直接得到「不會傳播」的結果,難道不是消息傳播中,個別者的臆測?
高福稱,在1月19日專家組的會議上已經確認了存在「人傳人」現象,當時需要討論的是「人傳人」的嚴重程度。「我認為在任何情況下,科學家都不能夠說不存在人傳人的現象。因為對這個病毒大家都不熟悉,但是它屬於冠狀病毒『家族』。(冠狀病毒)總是人傳人的。」
但是,公共衛生工作者不能根據「懷疑」來做判斷,而是根據證據來做判斷。
隨著網上惡評的發酵,「人傳人」言論的真假不重要了。他們開始了地毯式「人肉」,發現:高福原來是「獸醫」出身;高福涉嫌違紀、違法被調查;高福只會發論文,連成就都是450篇SCI文章。
一波又一波的嘲弄,一次次不帶求證、斷章取義的轉發,證明了「一心想勇闖天涯的雪花,攔不住」。
一個現象值得深思:高福一出新聞,評論區第一時間永遠在點讚鍾南山、致敬李蘭娟,甚至有人在問,這到底尷尬了誰?但網際網路是有記憶的,高福沒出新聞的時候,網友們在憤慨什麼?鍾南山的兒子因為一條愛馬仕皮帶被罵太扎眼,「鍾南山1200元掛號費值不值」被刷上知乎熱評,李蘭娟還沒離開武漢已經被瘋傳她幫兒子賣藥……
真相究竟是什麼?他們是真看不見,還是裝看不見?
不知道從何時起,總有些人不製造爭議就渾身難受。有好事者直接開帖,對比鍾南山、李蘭娟、高福等人的學術成就。
拿「搞臨床的」和「研究流行病傳播的」做比較。或者此處該問一句,跳得高和跑得快,哪個更厲害?
站在以人為本的角度,鍾南山院士等人是主攻,給人看病,關注對象是人;高福院士類似「輔助」,分析疾病原因、預防方法,除了給「主攻」提供科學性觀點,還得研究動物源性病毒有什麼辦法控制住、以後如何杜絕。
這麼看來,要觀察動物,把禽流感等跨種間傳播的機制弄明白,可能就是某些觀點中的「獸醫」吧。
寫論文當然也是真的,畢竟傳播機制研究出來,不搞內容輸出,難道把這些實用型的有效內容束之高閣嗎?
靠著突出的貢獻,高福相繼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13年)、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2014年)、美國微生物科學院院士(2015年)、歐洲分子生物學組織外籍院士(2016年)、美國科學促進會會士(2016年)和愛丁堡皇家學會外籍院士(2017)。
這些頭銜有什麼用?最直接的,就是代表著中國學者在國際上的影響力、話語權。
拋開9個院士頭銜,說高福的科研貢獻只有論文,也未免太淺薄。不往遠了說,2014年,西非的「伊波拉」來了。
這跟中國有關係嗎?「病毒旅行不需要籤證」,高福的職業敏感性讓他明白,等到世界危險了,中國再出手就晚了。
面對伊波拉肆虐的未知環境,在撤出醫療援助團隊之際,高福帶隊在生死狀上籤下了名字。那一年9月15日的傍晚,他放下碗筷,對妻女說,「明早,我要去獅子山,這件事就先別告訴爺爺奶奶了」。同行者62人,高福擔任領隊,他當時的身份已經是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
中國疾控中心,同高福一樣,在這次疫情中飽受爭議。它確有不足,但不該背下所有的鍋。
5月的兩會上,作為中國疾控中心主任,高福在建言直指管理漏洞。
行政管理的漏洞理應指出,不過,這不能成為湮沒專業技術的理由。這些年來,高福打造的團隊一直跑在防疫前列,無論SARS、MERS、甲流、塞卡,還是禽流感、豬流感……他們都在跟進。
說起豬流感,前陣子故態復萌,也引起了一股小騷動。高福的新論文(沒錯,又是論文)顯示,這次的豬流感主要因為G4病毒。它在2013年出現,2016年開始成為主流,2018年佔了絕對優勢,能與人型受體結合。
這是歷時8年、橫跨10省市的調查分析結果,詳實的數據量可以作為後續針對性研究、判斷的依據。
除了豬流感,高福看似「神隱」的幾個月,其實也一點兒沒閒著。據媒體報導,2月,他參加全球論壇介紹中國抗疫進展,接待世衛組織專家、溝通防治工作;3月,曾視頻連線指揮赴伊朗支援的專家……6月,解讀北京新發地疫情。
再或者,看看科學界這幾個月有跟風鍵盤上的「罵聲」嗎?
吃瓜吃全程。作為一個合格的5G衝浪兒,未知全貌,別開無腦炮。
《我是科學人》紀錄片由長安信託特約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