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治者的「窮途末路」,中世紀英國貴族是如何一步步被拉下神壇?

2021-01-19 騰訊網

貴族在很多人的眼中都是趾高氣揚、無比神氣的存在,因為一個國家的主角基本上就是貴族們,特別是在古代的中國或者是西方,貴族的身份終究是人們關注的焦點,因此即便是很多人抨擊貴族,但是他們又非常想要成為貴族。

人們羨慕貴族,無非就是因為貴族擁有一個國家絕大多數的經濟和最巔峰的權力,但是一旦貴族們喪失這些能力,那麼他們就會變成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廢物。

1688年,貴族氣氛和傳統最濃重的英國發生了這樣一件事,這件事情被稱為光榮革命,他將國王和貴族拉下了權力神壇,逼迫他們籤訂了「權利法案」。自此,資產階級擁有了國家的權力和財富。

那麼曾經讓人豔羨的貴族身份就成為資產階級眼中被觀賞的珍奇動物,再也不是動一動就震懾一個國家的山中猛虎,那麼我們就來看一下「日不落帝國」的貴族們是如何一步一步跌落下神壇。

一、英國貴族的崛起之路

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英國還是為數不多保留了君主和貴族傳統的國家,但是我們不難發現,貴族們就好像是我們國家的熊貓是英國的福寶,而不再是人人畏懼的階級,不過想要了解英國貴族為什麼會衰落,就要了解英國貴族是如何誕生的。

貴族指的是在中世紀西方擁有極大權力和經濟地位的一個群體。

在英國的早期貴族階層由這三個勢力組成,第一個是依靠武力的軍事貴族階級,在公元前五世紀左右,還處於部落狀態的日耳曼人糾集了眾多的部隊對英國的大不列顛地區展開了武力侵略,而那個時候的英國還處在原始部落時期,因此很快就丟失了自己賴以生存的土地。

於是,日耳曼酋長在這個地方建立起了自己的新根據地,而那些在侵略戰爭中建立功勳首領就仗著山高皇帝遠紛紛籠絡自己的下屬和別的士兵,然後紛紛培養親信,於是這就產生了破壞氏族基本平等關係的情況,那些籠絡了人心的首領就變得越來越強大成為了雄踞一方的軍事貴族,那麼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早期跟隨他們的人就成為了貴族之一。

慢慢的這種情況越來越多,周圍小部落的首領權力也就變得越來越大,一個聯盟或者氏族裡面的矛盾就變得越來越多,那麼為了爭奪地盤和資源這些部落之間就會爆發侵略戰爭,這對於首領的要求極高,因為軍事貴族依靠的就是首領的個人領導能力和才華。

而之前的氏族模式是大家一起推選出合適的酋長和領導來負責部落的反侵略和成長

那麼進行了質變以後,軍事才能和綜合素質排名第一的首領就會變成大不列顛的第一人,那麼請問作為一個人,他的權力欲望會不膨脹嗎?答案是非常難。因此,最後這個像養蠱一樣勝利的首領就會成為大不列顛唯一的首領,這也就完成了對整個大不列顛的統一,很明顯這就是早期國王的誕生。

逐漸地,國王實力做大,整個氏族聯盟或者說部落就會成為統一的國家,英國也由之誕生,那麼國王為了鞏固統治就會把土地和人民分給之前擁護自己的那一批人,他們就成為了過往的心腹這就成為了封建貴族的基石。

後來,這些封賞慢慢的就延續到了國王的後代和有貢獻之臣的後代,他們一出生就用了超越一般人的權力和條件,土地、金錢應有盡有,這也就是我們最為熟悉的封建貴族,囂張跋扈的那幫人就誕生在這幫人的後代當中。

除了以上的兩種,英國的貴族組成還有另外一種。

國王為了鞏固統治,只能將自己的政權變為合理的統治,對人民的剝削為合理的剝削,因此就必須要將自己的誕生歸為天意!這也就是君權神授的意義所在。因此,中世紀的英國只能允許基督教在國家內傳播教義,並且自己向教皇下跪。

為了表示對神的尊敬,國王會對那些神職人員、教堂提供無數的土地和經濟財富,那麼他們就成為了最富裕的那一批人,再加上有神的光輝沐浴,神職人員成為了組成英國貴族階級的第三檔力量,宗教貴族由此誕生。

自此,在中世紀的英國軍事領主、封建主、宗教成為了壓在百姓身上的三座大山,這些貴族數量多而五體不勤,但是又牢牢的掌握住了國家絕大多數的財富。

二、英國貴族有哪些好處?

貴族之所以人人羨慕就在於它和普通人的區別性,這種不僅僅是在身份上的區別,還包含了非常多的東西。

首先,貴族擁有極大的權力比如說國王一起頒布法律。在久遠以前,西方世界只有自然法和萬民法,而貴族就藉助對文化的壟斷還是對這些不成為法律進行整理和編造,讓它們更加清晰的同時也更加對自己這個階層有利。

比如說公元前694年的《伊尼法典》就是國王和貴族們一起制定的,還有695年的一部法典亦是如此,毫無疑問法典裡面的核心主張就是維護貴族和國王的權力至上!

其次,擁有強大的司法權力。在希臘時期,無論是什麼案件都要交給公民大會來審判和處理,即便是貴族和國王也不能倖免,而且一旦是公民大會做出的決定那麼即便是國王也沒有翻案的權力,這極大的保障了法律的公正性。

但是,中世紀的英國確實這樣的,一旦有什麼案件第一時間就會交給貴族和國王審查,法律判決等都是由貴族做出,那麼毫無疑問這些貴族都不會做出有害自己的判決,法律的公正性究竟有無那麼就很難說了。

第三,貴族擁有無與倫比的經濟大優勢。在中世紀的英國,貴族的主要實力都是土地奠基的,也就是貴族都是由大地主組成的。在那個時候的英國農業土地一共有一千萬公頃之多,但是卻被兩萬人和一千多個教堂全部瓜分殆盡,他們只有英國人民總數的百分之五,但是掌握了百分之一百的土地資源。

到了十三十四世紀的更為恐怖,貴族們掌握的土地資源帶來的財富甚至緩緩逼近王室,這也導致了威廉時期的皇室不斷地削弱大土地貴族的冊封,目的就是為了將財富牢牢掌握到自己的手裡。十四世紀,一位名叫蘭開斯特的伯爵一年的收入就達到了八千多英鎊,而那個時候一戶英國家庭一年的生活費也不過區區十幾或者幾十。

普通貴族就已經恐怖如斯,更不用說那些教會貴族。按照現在的資料來看,每一個教堂的收入就最少是普通貴族的三倍,溫徹斯特大教堂就擁有了六十多座莊園,一個莊園最少兩百人維持,那麼他們就擁有至少一萬兩千人,那麼需要多少錢才能養活他們呢?還要多少錢才能維持教會的奢靡生活呢?答案不言而喻。

三、為何英國貴族會衰落?

俗話說風水輪流轉,即便是貴族也沒有想到,自己即便是擁有了土地、財富、權力,在幾百年後也會被人們趕下統治的寶座。

第一是農業生產模式徹底向商業模式改變。中世紀的貴族地位之所以根深蒂固就是因為他們擁有無數的土地,而且那個時候的生活模式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業生產模式,那麼貴族掌握了農民的命根子,就等於掌握了農民的經濟命脈。

十六世紀以後,英國商品化速度加快,新興資產階級也展現了自己的實力,他們通過倒買倒賣積累了一定的財富,然後開工廠、流水線,農民變成了工人,有限的土地上可以生無限的商品,這也意味著老貴族們再也沒有辦法按照土地收稅,土地荒廢、人員流失,貴族們越來越窮。

第二就是階層的崛起。經濟永遠是發展的基礎,農業為主變為商業為主以後,商人們的地位就會崛起,那麼他們面對的第一個威脅就是貴族們的打擊,但是對於財富的追求會成為他們鋌而走險、反抗貴族的助推劑,在財富的誘惑下,商人們結合工人反抗貴族,並且鼓吹著誰有錢誰就是大爺的理念,一般在這個時候,封建的貴族們只有頭銜和血統,金錢上面已經沒有辦法和資產階級相提並論了。

特別是1688、1689年以後,英國議會制度的逐漸完善,商人們不但獲得了經濟權利更是獲得了政治權力,這些在以前都是貴族們的專屬,這也意味著貴族們的沒落。

綜上所述,中世紀的英國貴族可以算得上是最巔峰時期那一批人了,但是由於不思進取,在時代的波濤下成為了倒在沙灘上的前浪,而商人階級資本家們則通過緊跟時代脈搏做到了因時而變徹底超越了貴族,成為了英國現在的真正掌權者。

參考文獻:

《資本論》

《中世紀至近代早期英國貴族社會地位的變化及其文學形象的嬗變研究》

相關焦點

  • 中世紀德國貴族在自己的土地上與其他國家有著怎樣不同的權利?
    一、德意志貴族通過受封、聯姻以及戰爭的方式獲取土地,為限制國王手中領土規定領土分封法令 中世紀的德國不管是統治者還是人民,都離不開土地。土地對貴族來說是權力的象徵,土地意味著財富與軍力,而他們獲得土地的方式主要是國王的授予、擴張戰爭和聯姻。
  • 「吃飯,睡覺,蓋城堡」——為何中世紀的城堡對貴族如此重要?
    開局一張圖城堡,在中世紀時期一直是貴族或皇室出於戰爭目的而建造的準軍事化住宅。更通俗地講,儘管當時貴族都擁有屬於自己的私人住宅,但是建造一座堅不可摧的城堡也就意味著家族和財富的安全。所以,在巨大的防禦需求下,一種以「強化型住宅」或「強化型莊園」為概念的建築就應運而生,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城堡。貴族們對這種既能鞏固防禦,又能當做行政中心,偶爾還能小小炫富一把的建築形式十分熱愛。
  • 古老的中世紀之邦—英國
    對於英國的歷史來說,主流的觀點是認為英國的中世紀時期開始於英格蘭諾曼王朝結束的1154年,結束於1485年(除了這一流行的時間劃分外,也有其它不同的時間劃分方式)。這一段時間同樣被稱作是「Middle Ages」 或「Medieval Period」 ,但特指的是英國歷史上短暫的300多年的時間段。
  • 中世紀歐洲人如何起名字
    然而,羅馬三分名在中世紀的歐洲只是曇花一現,隨著各蠻族王國統治的日益鞏固,日耳曼的起名方式開始佔據上風,羅馬三分名開始逐步被拋棄,這可能和當時歐洲社會對統治者的模仿有關。日耳曼人一般只有一個姓,出生或洗禮的時候取名。日耳曼名字和羅馬名的內涵完全不同,從意義上來說主要分為三類,第一是銘記祖先,第二是追求美德,第三就是尋求上帝的保護。
  • 經驗主義之下,「王權至上」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王在法下」的?
    在早期英國,封閉的地理位置、持久的舊制度背景下英國的「經驗主義」顯現無疑。「王在法下」的法制傳統和國家、社會權利結構日益變化。形成獨立法庭、興起職業給法官、推動普通法發展等,一步步的形成了英國司法獨立制度。充分的展現了整個民族的固有毅力、求實精神,這些都構成英國司法制進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西方民主制度來自中世紀英國 源於基層自治體系
    「貴族是民主的壓艙石,沒有了貴族和精英的民主,一定會走向瘋狂。」任軍鋒說。對比近代法國和英國所走過的歷程,任軍鋒指出,法國大革命之所以會走向失控,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路易十四統治時期,貴族的勢力被極大地削弱,國王不得不直接面對民眾;而在英國走向現代化的過程中,貴族勢力得到了很好的保留,在地方自治和議會上院中很好地制衡了民眾,使得民主不至於走向廣場政治。
  • 內憂外患腐蝕軍事帝國,一代霸主隕落,亞歷山大帝國也已窮途末路
    不過亞歷山大帝國卻並沒有在歷史上長久閃耀,隨著亞歷山大三世這一代霸主的隕落,帝國也就走向了窮途末路。亞歷山大帝國的命運似乎是與亞歷山大息息相關,其實帝國命運的危機早在亞歷山大徵戰之時就已經埋下了。亞歷山大帝國版圖亞歷山大帝國是亞歷山大建立起來,靠著一步步徵服戰爭才鑄就輝煌。當亞歷山大接過馬其頓王國的時候,馬其頓王國已經日漸衰退。
  • 為什麼中世紀的騎士常常被描繪成與巨型蝸牛戰鬥?
    英國13世紀和14世紀的捲軸手稿上,通常留有很寬的邊緣和空白區域,讀者通常會在這些邊緣和空白處做筆記和畫畫。人們偶然發現,一份13世紀晚期的捲軸手稿邊緣處,畫滿了圖畫,其中一幅描繪的是騎士在與巨大的蝸牛戰鬥。
  • 中世紀時期分為中世紀早期,中世紀中期和中世紀晚期
    一般來說,中世紀時期分為三個時期:中世紀早期,中世紀中期和中世紀晚期。像中世紀一樣,這三個時期中的每一個都缺乏硬性和快速的參數。中世紀早期早期的中世紀時代有時仍被稱為黑暗時代。即使將其限制在僅僅300年,高中世紀也看到了諾曼在英國和西西里徵服的重大事件,早期的十字軍東徵,投資爭議以及大憲章的籤署。到了11世紀末,幾乎歐洲的每一個角落都已成為基督教化的,長期以來作為政治力量建立的教皇權與一些世俗政府和與他人的聯盟不斷鬥爭。
  • 中世紀英國貨幣體系中,銅幣為何被更加昂貴的金、銀幣「淘汰」?
    2.中世紀後期幾乎完全依賴外來銀塊所鑄造的銀便士 當整個英格蘭全部統一後,銀便士的需求量大幅增加,但英國本土匱乏的銀礦已經無法支撐英國國內的鑄幣需求,公元十三世紀,英國主要通過向歐洲國家進口銀塊來鑄造銀便士,但完全依賴外來進口使得當法國爆發戰爭時,缺乏銀塊來源的英國不得不減少銀便士的生產,後來
  • 英國和英國的女統治者
    英國和英國曾經有過幾個執政皇后,當時皇冠上沒有男性繼承人(英國歷史上有過長子孫後代,大兒子的繼承優先於任何女兒)。這些女統治者包括英國歷史上一些最著名,最長統治和文化最成功的統治者。其中包括:幾位聲稱擁有皇冠但聲稱有爭議的女性。
  • 郭學明:歐洲中世紀之三——自治城市,自由的保障
    (威尼斯聖馬可大教堂)3.城市自治是如何實現的城市的自由與自治,不是上帝或領主賜予的,而是靠抗爭得到的。為了爭取自由和自治,市民與領主之間發生了頻繁而激烈的衝突,甚至導致暴力抗爭。作為雙方妥協的產物,特許狀自治產生了。特許狀自治不是推翻封建制度,而是在承認封建領主對城市的主權的前提下,市民階級用錢「買來」自治權利。
  • 中外歷史上最出色的女性統治者,伊莉莎白上榜,第一實至名歸!
    中外歷史上最出色得女性統治者,伊莉莎白上榜,第一實至名歸!第四,維多利亞女王,是英國歷史上在位時間第二長的君主,是第一個以「大不列顛和愛爾蘭國女王和印度女皇」名號稱呼的英國女王,僅次於伊莉莎白二世女王。借帝國各屬地代表聚集倫敦之機,舉行帝國殖民地會議,利用女王聲譽,鞏固大英帝國的統治和內部團結。維多利亞女王的名字,象徵著英國的一個時代。在維多利亞在位期間,英國國民團結,英國成為一個強大的國家,並不斷壯大發展。
  • 徵戰中世紀歐洲數世紀的英格蘭為何無法建立起本國的常備軍?
    在中世紀時期的英國,國家的軍隊主要由騎士構成,其餘還有少量的僱傭軍隊以及民間軍隊,這時期的英國並沒有建造國家常備軍隊,國王只有少量的私人衛隊,而是否擁有強大的軍力對國王權力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諾曼徵服前,國王能夠使用的軍隊是各地方貴族支援的力量,在對抗外敵時,國王號召貴族進行會議,對如何對抗敵人和防守職責進行探討。諾曼徵服後,威廉一世能夠組織起來的騎士軍隊為7千人,和平期間騎士每年訓練50天用於保證軍隊的素養;遭遇戰爭和遠徵時騎士服役2個月,之後的費用由國王承擔。貴族作為國王封臣有義務為國王進行戰爭,但不代表國王可以隨意號召貴族和他的軍隊。
  • 英語是怎樣產生,乃至一步步成為世界通用語言的?
    那麼英語是怎樣產生,乃至如何一步步走向巔峰的呢?英語真正的歷史應該能追溯到公元五世紀,而當時的英國本地居民都是說凱爾特語,在羅馬人的庇護下抵抗著蠻族入侵,直到後來羅馬衰落撤出不列顛島。隨後,一共有四個日耳曼的部落隨即入侵英國,他們分別是:盎格魯人、撒克遜人、朱特人與弗裡斯蘭人,他們從今天德國的北部和丹麥出發,然後橫渡北海,在這片土地上建立了眾多的小國家。
  • 探究西歐香料文化:為什麼香料在中世紀的西歐會成為奢侈品?
    對於中世紀西歐文化香料問題的研究,一直都是世界歷史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話題。香料貿易是中世紀西歐香料文化的研究重點,香料的英文是「spice」,來源於拉丁文「speccics」,意為「品質」。香料是中世紀西歐的重要生活消費品,廣泛應用於飲食、宗教活動、家居等方面。香料是中世紀消費者尊貴身份的象徵,有著非常豐富的歷史內涵。
  • 龍珠超破壞神被拉下神壇 孫悟空吉連和希特擁有超神實力
    秦巴在線6月27日訊 龍珠超破壞神被拉下神壇,孫悟空吉連和希特擁有超神實力。日本動漫《龍珠超》正式進入「宇宙生存篇」最精彩的大戰環節,八大宇宙八十名選手已經進入比賽場地,蓄勢待發,大戰即將開始,比賽是殘酷的,輸掉的宇宙會被全王直接清除。因此,這次大戰每位選手都會拼死相搏,全力以赴保衛自己所在的宇宙安危。
  • 中國歷史也有中世紀莊園時代?出現在哪個朝代?
    西羅馬帝國滅亡之後,歐洲進入了漫長而黑暗的中世紀莊園時代,每個莊園都像一個小的社會,持續了近千年,使得歐洲各國如同「百花齊放」,形成了今天的基本格局。而中國歷史喜歡大一統的局面,任何一個統治者有實力完成統一,必定要全力以赴統一天下。
  • 魔獸9.0:雷文德斯與中世紀歐洲的花火,哥特文化的藝術升華
    建築:中世紀哥特建築整個雷文德斯的建築群落和吉爾尼斯有異曲同工之妙,而吉爾尼斯的風格無論是服飾還是建築甚至氣候都和英國有很大的關係。更有趣的是,一個是狼人文化,一個是吸血鬼文化,兩者本身在文藝作品裡就有不少碰撞。這些文化也都被統稱為「哥特文化」首先我們先看看雷文德斯的主堡,納斯利亞堡。
  • 克羅埃西亞:一個中世紀的記憶和永遠不死的人
    中世紀的克羅埃西亞王國僅持續了大約200年(925-1102),但從那時起,克羅埃西亞在外國國王和皇帝以及多國的一部分下堅持不懈。作為一個民族,克羅埃西亞人永遠不會消失,就像歷史上來來往往的許多其他民族一樣。克羅埃西亞人第一次進入了今天的克羅埃西亞某時6間日和9日世紀以來,從像當時許多遷徙歐洲團體東北到來。在此期間,他們通過在9月初開始公爵被統治之前,原本分散的個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