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德榜:放棄高價專利,將「奢侈品」肥皂被拉下「神壇」

2020-12-06 不見長安舊少年

肥皂是現代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洗護用品之一。肥皂深受歡迎是因為它易於保存,清潔能力佳,味道好聞,價格低廉。誰能想像曾幾何時純鹼的價值堪比黃金,由鹼製成的肥皂和香皂更是只有富貴人家才能用得起的奢侈玩意兒。

之前的純鹼價格高昂的主要原因是制鹼方法只有少數幾個發達國家掌握並壟斷著。由於技術壟斷,造成了哄抬純鹼價格過高。所以就出現了純鹼比純金還貴重的局面!這一局面一直到了侯德榜發明了"侯氏制鹼法"才得以轉。

"學神"侯德榜

現在的純鹼價格低廉,肥皂香皂曾經的洗護界"奢侈品"也終於被拉下神壇,戳破了價格泡沫,走進千家萬戶。這一切的一切都要感謝一個叫做侯德榜的中國人!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侯德榜一個憑藉一己之力將制鹼技術壟斷局面打破的中國高材生。他在1890年生於福建,從小就十分好學,家族中的長輩更是對他寄予厚望,嚮往他能飽讀天下詩書,最終金榜題名,所以取名侯德榜。

侯德榜相關影視作品

侯家經濟上並不富裕,年幼的侯德榜時常需要邊幹活邊讀書。後來他長大了家裡的農活更是需要他幫忙完成,即使如此,侯德榜為了多些時間讀書,他常常邊放牛邊讀書,甚至腳踩著水車眼睛還要看著書本,"掛車攻讀"說的就是他。

他的勤奮好學被他的姑媽看在眼裡,惜才的姑媽決定支持這個好學的侄子好好讀書,以成為棟梁之才。有了姑媽的支持,他得以進入福州英華書院讀書,正式開啟了他的求學之路。之後侯德榜由於成績優異被順利保送到了上海閩皖鐵路學堂進修。

侯德榜先後在麻省理工學院,哥倫比亞大學留學深造,最終獲得了博士學位。在他留美求學之前他曾經在清華留美預備學堂為出國留學進行過一段時間的準備學習。

侯德榜郵票

他在預備學堂學習期間還創造了一門"神話"!在當時預備學堂一共考10門科目,每門科目100分,總分1000分。而侯德榜就在第一學期考了滿分1000分!他的這一驕人成績震驚了整個清華園,至於侯德榜本人更是成為後來學生口中的"學神"!

夾縫中求生存侯德榜出生的年代正是中國最為屈辱孱弱的時代,那個時候西方勢力一直將古老中國視為可以任人宰割的牛羊。由於清朝的"閉關鎖國"政策,導致當時的中國錯過了前兩次世界工業革命。於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前我們一直處於被動挨打的地位,當時清政府,西方列強,地方軍閥成為壓在廣大勞苦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它們不斷壓榨剝削著本就貧苦的中國普通民眾。

心繫國家的侯德榜在讀書期間就清楚地認識到只有我們的國家強盛,技術先進才能不被外國人扼住咽喉,不處於被動地位,任人魚肉,肆意欺辱。

制鹼狂人

索爾維制鹼法

正是由於中國錯過了之前工業發展的最好時機,西方國家得以憑藉自己的先進技術大量向中國出口工業革命後的"高科技"產品,其中就包括純鹼。

索爾維制鹼法在侯德榜發明"侯氏制鹼法"之前,世界上最為先進的制鹼方法是"索爾維制鹼法"。但是這種制鹼工藝一直被少數西方列強掌控著,相關制鹼公司更是將制鹼具體步驟作為最高級機密層層守護著,以便他們以高出其本身價值數十倍的暴利價格持續出售於世界各國。

其實索爾維制鹼法的制鹼原理並不複雜,只是其具體操作步驟和制鹼設備比較難以得到。其原理就是用食鹽,石灰石,氨作為主要原料通過反應得到碳酸鈉和氯化鈣,這一製作方法也被稱為氨鹼法。

雖然在當時索爾維制鹼法是最為先進的製得純鹼的方法,但這一方法本身就有很大缺陷。首先在反應中由於原材料間反應不充分造成大量原材料的浪費。其次反應中會產生大量無法利用的氯化鈣。

侯氏制鹼法

侯氏制鹼法

即使索爾維制鹼法弊端明顯,但是由於製得的純鹼純度較高,所以即使價格不菲在國際上仍然很是受歡迎。侯德榜在回國之後看到純鹼價格如此之高昂,並且純鹼作為國家工業發展必不可少的原料之一,如果只依賴進口的話不僅浪費錢財,一旦由於某種因素被切斷純鹼來源後果將會不堪設想。

所以侯德榜意識到我們必須能夠自己製作純鹼這樣才不會受制於人,仰人鼻息。於是侯德榜開始和範旭東著手研究索爾維制鹼法的具體工藝和相關設備。終於在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之後,我們終於制出了純白色的純鹼。

在侯德榜等人掌握這一技術之後,並沒有像西方國家那樣急於高價出售,而是將製作方法詳細記錄下來,譯成多種語言,公布於世,和全世界人民分享這一來之不易的成果。

成功擁有技術之後,1936年侯德榜等人在南京建立了一間硫酸銨廠,但是由於戰爭緣故不得不將廠子搬至四川。純鹼的製作需要大量的鹽,而四川處於中國腹地缺乏海鹽,想要制鹼就只能用價格昂貴,產量很小的井鹽。

由於我們獲得並公布了制鹼工藝引起了很多老牌資本國家的不滿,於是列強相互勾結,在侯德榜去往德國學習另一種"蔡安制鹼法"的時候百般刁難,後來還提出了制出的純鹼不許對東三省供應過分要求。

這一過分要求,侯德榜自然是不會同意的,於是決定改進原有索爾維制鹼方法。終於在經過了500多次試驗後擁有了中國人自己的制鹼方法:"侯氏制鹼法"!

侯氏制鹼法的原材料利用率更高,產鹼效率更高,並且將原來的制鹼過程中產生的汙染問題嚴重的氯化鈣變成了化肥。

侯氏制鹼法的出現震驚了世界,各國紛紛開始研究自己的制鹼工藝,開發聯合制鹼法。時至今日聯合制鹼法一直是最先進,效率最高的制鹼工藝。侯德榜本人更是由此獲得了世界的稱讚,成為我國的"國寶級"人物。

侯德榜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侯氏制鹼法的面世讓世界看到了來自古老東方的中國智慧。從那以後,中國的科學家和學者們一次又一次在國際舞臺上刷新著世界對我們的印象。

負重前行的中國科學家們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正是由於中國人敢於鑽研,不怕吃苦,所以一次又一次的打破國際壟斷,擁有屬於我們中國人自己的技術。

國際壟斷是列強國家的慣用手段,不僅是制鹼工藝。維生素片曾經也是因為技術壟斷而被賣出天價的產品之一。

現在我們可以花幾塊錢買到100片一小瓶的維生素片,但是在1980年之前,維生素的身價可是很高的。之所以從昂貴价格跌至"白菜價",則是因為我國中科院的微生物研究員尹光琳同志發明了"維生素C二發酵新工藝",使我國可以大量生產維生素片,並且以低廉的價格在滿足本國需求的同時出口海外。

維生素片

自此,維生素片不再是有錢人的專有享受品,普通老百姓也能以低廉價格購買到。

中國的那些"世界第一"!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的科學技術一天比一天先進,國民生產總值逐年提高。百姓生活更加便利,生活條件更好,人民越來越有錢。我們國家更是在許多方面後來者居上,發展步伐走在世界先列。

目前中國擁有世界上速度最快,運行最平穩,環境最舒適的高鐵動車;擁有世界上最多的專利申請數量,我國的專利申請數幾乎是全球其他國家的總和數量;我國擁有最多的工業產出和農業產出;我國是最大的電力生產國;我國擁有最大體量的外匯儲備;我國的高速鐵路長度世界第一;我國的物流規模世界第一……

這麼多的第一,是我們無數科學家,學者經過數年甚至數十年的努力得來的。作為一個新時代的中國人,我們要時刻謹記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時時刻刻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為實現偉大中國夢而奮鬥!

相關焦點

  • 中國制鹼第一人,放棄億萬價值的專利,只為讓全世界撿得起肥皂!
    純鹼比如經常會在浴室裡滑落的肥皂甚至連製造鋼鐵的冶金工業都離不開純鹼~純鹼主要應用於玻璃製造業、化學工業、冶金工業、以及造紙、肥皂、紡織、印染、食品等輕工業,用量極大,其中玻璃製造業是純鹼的最大用戶,約佔純鹼總消費量的 50%。
  • 侯德榜:放棄價值萬億的專利,只為了讓所有人都能夠用得起肥皂
    1921年已經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的侯德榜,放棄了在國外優越的生活條件,馬不停蹄地回到了需要他的祖國,應永利制鹼公司的創始人範旭東的邀請,侯德榜毅然決然的走上了實業救國的道路。  回到中國的侯德榜,看著老百姓苦不堪言的生活,心酸不已。生活物品的高物價壓垮了他們平靜的生活。手心映入侯德榜眼帘的還是純鹼。
  • 侯德榜:清華學神,打破歐美70年的技術封鎖,放棄價值萬億的專利
    壯大民族工業,將列強逐出祖國!——節選自《侯德榜:痛揭心頭疤》他曾積極參加反帝愛國的罷課示威,後被學校開除轉入愛國人士陳寶琛開辦的中學學習。「紅三角」純鹼榮獲1926年費城萬國博覽會金獎證書侯德榜本可以高價將這個秘密,賣給需要的國家,成為超級富翁的機會,但是他沒有這麼做。
  • 侯德榜受聘,回國任制鹼技師長,打破了英國對中國制鹼市場的壟斷
    純鹼,學名碳酸鈉,是生產玻璃、搪瓷、肥皂、紙張等工業品、食品、藥品和日常生活用品不可缺少的基本化工原料。一包50公斤重的純鹼,現今市場標價為100元。但在民國時期,一兩鹼粉曾經比兩白銀還貴。原來,在20世紀初,我國生產、生活所需純鹼全部依賴進口。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歐亞交通梗阻,市場吃緊。
  • 侯德榜: 鍥而不捨,他用堅持解開了純鹼的秘密
    1890年出生於福建一個普通農民家庭的侯德榜,卻憑藉刻苦鑽研的拼勁和嚴謹踏實的科學精神,為中國化學工業的現代化添上了閃光的一筆。  侯德榜的頭像曾被作為郵票發行,還印進過課本,在當時幾乎清一色的外國化學家中,他和他發明的「侯氏制鹼法」更顯得難能可貴。  色彩鮮豔、耐磨禁穿的衣服,今時今日人們早已司空見慣。但在人人土布長衫的年代,這樣的衣服可是奢侈品。
  • 將有機菜「拉下神壇」 賣菜越來越專業的盒馬意欲何為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冉隆楠)在大多數國內消費者眼中,有機菜往往和高價掛鈎。儘管近年來,追求綠色健康品質食品已經成為消費的一大趨勢,但受困於高昂的價格,有機菜經過多年的發展後依然和消費者保持了一定的距離。
  • 侯德榜:被渲染的和被冷落的
    侯德榜(1890~1974),又名侯啟榮,字致本,福建閩侯人。與永利制鹼公司創始人範旭東並稱為中國近代民族化學工業的先驅。    身為中國化學工業的奠基人,侯德榜最為人們所熟知的莫過於「侯氏鹼法」。而真正使他揚名國際學術界的「侯氏鹼書」,卻長期被冷落在歷史的角落。
  • 侯德榜:「侯氏制鹼法」的創造者
    在國外留學時,侯德榜時刻懷念祖國,惦記著處於水深火熱中的苦難同胞。這時候,他在紐約遇到了赴美考察的陳調甫先生。陳受愛國實業家範旭東委託,為在中國興辦鹼業特地到美國來物色人才。當陳先生介紹一些列強不僅對我國採取技術封鎖,而且利用我國缺鹼而卡我國民族工業「脖子」的情況時,具有強烈愛國心的侯德榜馬上表示,「可以放棄在美國的舒適生活,立即返回祖國,用自己的知識報效祖國。」
  • 走入日常的奢侈品:最早的肥皂誕生在哪裡?肥皂是廚師發明的?
    ,以至於我們從未想過如果沒有肥皂該怎麼辦。事實上,肥皂的發展伴隨著整個人類文明的進程,並隨著近代工業的興起走入尋常百姓家。說到這裡,大家可能會好奇:最早的肥皂誕生在哪裡?它又是怎樣被發明出來的?肥皂裡的化學知識講到肥皂的原理肯定離不開化學。最常見的清潔液體是水,而很多汙漬都屬於油脂類,水和油是不能混溶的。有些物質易溶於水但不溶於油,有些物質易溶於油但不溶於水。想要去掉汙漬,我們需要既能部分溶於水又能部分溶於油的分子物質。
  • 侯德榜:被渲染的和被冷落的(圖)
    身為中國化學工業的奠基人,侯德榜最為人們所熟知的莫過於「侯氏鹼法」。而真正使他揚名國際學術界的「侯氏鹼書」,卻長期被冷落在歷史的角落。  「侯氏鹼法」最初試驗於1939年。那一年,這位永利公司的工程師,專程到德國購買一種名為「察安」的治鹼專利。
  • 侯德榜——侯氏制鹼法
    他是重要的化工產品,廣泛用於製造玻璃、肥皂、紙漿、洗滌劑和煉製石油等。純鹼可存在於自然界中,但純度低,產地分散,遠遠不能滿足社會對它的需要。1862年,比利時人蘇爾為最早用化學方法製造純鹼。他所用的制純鹼的主要原料是食鹽和石灰石,製造的基本方法是:先將濃的食鹽水通入氨水飽和後,再利用石灰石煅燒產生的二氧化碳與上述氨化飽和是鹽水反應,生成碳酸氫銨。碳酸氫銨按進一步與食鹽反應,就得到碳酸氫鈉和副產物氯化銨。碳酸氫鈉溶解度小,經過濾分離後,在加熱,就得到純鹼並放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再利用。氯化銨可與石灰乳反應,生成氯化鈣和氨氣,氨氣被收集起來循環使用。
  • 侯德榜:創造「侯氏制鹼法」的化工泰鬥
    同樣,在工業生產過程中也需要添加鹼這一工業原料,如:製作肥皂、玻璃、紙張、冶金等。可以說,鹼被廣泛運用在生活中,但是你知道嗎?我國直到1926年才打破國外製鹼技術壟斷,真正憑藉自己的力量製造出優質純鹼。侯德榜,正是他數十年如一日的努力與堅持,才有了我國化工業的突破與進步。20世紀初,化工在世界上還是一門方興未艾的學科。
  • 科學網—侯德榜:德技雙馨好榜樣
    20多年後,也正是他,在侯德榜的高光時刻,發表了題為《中國化工界的偉人——侯德榜》的長篇演說。 彼時,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使得我國進口洋鹼的來源銳減。人民無鹼,只得以酸饃為食;以鹼為原料的工廠,倒閉者也十之八九。為此,範旭東在塘沽成功創辦久大精鹽公司之後,將目光投向了鹼業。
  • 中國人民一個世紀的驕傲——侯德榜
    侯德榜13歲時考入美國教會在福州辦的英華書院。雖然接受西式教育,但他感到在福州的洋人對中國人不講平等,到處耀武揚威,欺辱中國人。後來,侯德榜因參加反對美國政府迫害華僑的活動被學校開除,轉人了愛國人上陳寶環開辦的中學學習。他認識到中國必須圖強,並逐步樹立起「科學救國」「實業救國」的理想。
  • 【周三:化學家】侯德榜
    1938年,永利公司在川西五通橋籌建永利川西化工廠,範旭東任命侯德榜為廠長兼總工程師。在十分困難的條件下,侯德榜帶領職工,生產自助,維持公司員工生計;同時,著手籌辦四川鹼廠。由於四川的條件不適於沿用氨鹼法,侯德榜特於1939年率隊赴德國考察,準備購買察安法專利。在對方提出辱國的條件下,侯德榜中止談判,發憤自行研究新的制鹼方法。1940年,範旭東將之命名為「侯氏制鹼法」。
  • 化學工業先驅 侯德榜
    1933年,美國化學會破例接受中國學者的著作,將侯德榜的《純鹼製造》列為化學會叢書第65卷,在紐約出版發行。這本書的出版,打破蘇爾維集團70多年對制鹼技術的壟斷,使蘇爾維制鹼技術成為全人類的共同財富,引起世界科技界的巨大反響。直到2004年,書中的觀點還被美國科學引文索引(SCI)引用。
  • 既然已經將牛頓經典力學從神壇拉下,為什麼我們還要學習它?
    這是一個比較尖銳的話題,畢竟大家都只知道自愛因斯坦的狹義與廣義相對論發表以後,牛頓的經典力學就已經從神壇上被拉下,那麼很多圍觀群眾可能會認為,既然廣義相對論可以囊括一切,為什麼還要學習牛頓經典力學?不是可以掃進歷史的垃圾堆了麼?
  • 侯德榜與「侯氏制鹼法」
    那一年,中國化學工程師學會一致同意,將一種新的聯合制鹼法命名為「侯氏聯合制鹼法」。侯氏指的是侯德榜,此時他已是年逾半百,距離他受邀歸國已過去了20餘年。1921年,剛過而立之年的福建閩侯人侯德榜踏上了回國的旅程,應愛國實業家範旭東的邀請,出任永利鹼業公司的總工程師。
  • 侯德榜:科技泰鬥,士子楷模
    侯德榜早年就讀於福州英華學院。後考入清華學堂(清華大學前身),1913年畢業,被選為首批赴美留學生,保送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後進入哥倫比亞大學化學工程系學習,1921年獲博士學位。侯德榜在既無專利可查,又無技術可依,更無實物可看的艱難情況下,潛心研究,歷經10年,於1926年成功研製出「紅三角」牌優質純鹼。先後榮獲美國費城萬國博覽會和比利時工商博覽會金獎,被譽為「中國工業進步的象徵」,與世界先進位鹼技術並肩而立,為亞洲第一。  1933年,侯德榜撰寫的專著《純鹼製造》(英文版)公布於眾,打破了蘇爾維集團的技術壟斷。
  • 那個發明了侯氏制鹼法的侯德榜,一生所取得成就遠不止制鹼法
    具有愛國心的侯德榜在民主革命運動的社會思潮影響下,暗下決心要走「科學救國」的道路。1913 年他考取北京清華留美預備學堂,翌年以優異成績被保送赴美,入麻薩諸塞州(即麻省)理工學院化學工程系。1917 年畢業,隨後入普郎特專科學院深造,專修製革,取得製革化學師證書。翌年,又升入哥倫比亞大學化學工程係為研究生。1921 年撰著《鹽鐵鞣皮法》論文,獲博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