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發明了侯氏制鹼法的侯德榜,一生所取得成就遠不止制鹼法

2021-01-13 常棣tandy

我是棠棣,一枚歷史愛好者。歡迎大家【關注】我,一起談古論今,縱論天下大勢。君子一世,為學、交友而已!

我們中學時代教科書中讀到「侯氏制鹼法」時,那種崇拜之心,溢於言表!可發明「侯氏制鹼法」的侯德榜後來怎麼樣了?我們一起看一下:

侯德榜,字致本,1890年8月 9 日(清光緒十六年六月二十四日)生,福建侯官(今福州)人。其父務農,家境貧寒。他七歲入塾讀書,課餘幫助家裡做些農活,從小養成刻苦耐勞、勤儉樸實的作風。兩年後,因家庭經濟困難,輟學在家幫助父親種田。嗣後得到開藥店的姑母資助,於 1904 年考入福州英華書院。他聰敏好學,成績門門優秀,尤對自然科學的興趣最濃。1906 年他在英華書院畢業,升入上海閩皖兩省鐵路學堂,學習鐵路土木建築專業。

1909 年畢業後,分配到安徽符離集津浦路工務段工作。那時,鐵路大權掌握在帝國主義者手中,中國人受其任意擺布。具有愛國心的侯德榜在民主革命運動的社會思潮影響下,暗下決心要走「科學救國」的道路。1913 年他考取北京清華留美預備學堂,翌年以優異成績被保送赴美,入麻薩諸塞州(即麻省)理工學院化學工程系。1917 年畢業,隨後入普郎特專科學院深造,專修製革,取得製革化學師證書。翌年,又升入哥倫比亞大學化學工程係為研究生。

1921 年撰著《鹽鐵鞣皮法》論文,獲博士學位。

一、與永利鹼廠的不解之緣

當時,天津久大鹽業公司總經理範旭東正在塘沽開辦永利鹼廠,由於不能掌握長期為外國鹼業壟斷集團所控制的蘇爾維制鹼法,建廠中困難重重,遂派永利鹼廠籌辦人之一陳調甫前往美國考察鹼業,並物色技術人才。陳到美國後,經湖南鎢礦出口商李國欽的介紹,與侯德榜結識。侯傾聽了陳調甫講述永利在建廠中的困難,激起了他長期抱有的「科學救國」的夙願,毅然接受永利公司的聘請,由製革轉而從事制鹼業。

他同徐允鍾等人參照美國工程師孟德(W.D.Mount)提供的制鹼廠藍圖,結合國內的實際,先在美國完成永利鹼廠的設計,並向英、美等國訂購碳酸氣壓縮機等設備,隨後即回國參加安裝。範旭東請他擔任永利鹼廠技師長(即總工程師)兼製造部部長。從此,侯德榜以永利鹼廠為基地,為祖國的化學工業辛勤奮鬥了一生。

侯德榜到永利鹼廠後,立即廢寢忘食地工作。面對故障重重而無法正常運轉的制鹼設備,他與工程技術人員一道,日以繼夜地調試各種機器,尋找種種故障。對碳酸氫鈉堵塞在碳酸塔內,或是溼鹼在乾燥鍋裡結疤等現象,一一探究其原因。他以堅韌不拔的毅力,帶領工程技術人員,在短短的兩三年間,對機器的許多部件加以改進或重新設計製作,反覆試驗,排除種種障礙,終於揭開了蘇爾維制鹼法的秘密。

永利鹼廠於 1923 年首次投產,但質量仍未過關。經過侯德榜等繼續努力試驗和改進,產品質量不斷提高,永利紅三角牌純鹼不僅在國內暢銷,而且衝破了英商卜內門公司的壟斷,出口日本。1926 年在美國費城舉辦的萬國博覽會上獲金質獎,隨後又在美國建國一百五十周年舉辦的國際博覽會上得獎。永利制鹼的成功,振奮了中國人民的志氣,奠定了我國民族化學工業發展的基礎。

侯德榜揭開了蘇爾維制鹼法的秘密後,又在塘沽做了大量實驗工作和數據的整理,將制鹼各方面的化學問題詳加分析研究,決心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貢獻給全人類,遂寫出書稿。1931 年,他去美國考察與進修,翌年在紐約以英文出版了這部科學專著,書名是 Manu facture ofSoda(《純鹼之製造》)。他系統地將制鹼技術公諸於世,轟動了國際化工界,成為世界的創舉。美國化學家 E.O. 威爾遜稱:「這是中國化學家對世界文明所作的重大貢獻。」

1932 年,侯德榜從美國考察回國,又為永利設計和主持新建了苛性鹼廠和機械廠。苛性鹼用永利所出純鹼和石灰石為原料,初因缺乏經驗,產品質量欠佳;他同幾位技師日夜研究改進,結果所出產品大受國內市場的歡迎。在這期間,侯德榜曾在天津北洋大學兼課。

1934年3月,永利、久大等擴充成立永利化學工業公司,決定在南京卸甲甸興建硫酸錏廠。為此,侯德榜等一行六人於4月赴美。他與美國氨氣工程公司反覆商討硫酸廠的設計方案,又購運器材設備,安排人員實習培訓,還親至美國各地硫酸錏廠考察,每天工作十一二小時。

在談判設計合同時,凡有損自主權的苛刻條件,侯德榜均加拒絕,力求技術設備上的自主與學術上的獨立;在採購機器與器材時,對於國內能自制的機械均不訂購,非買不可者,則細心比較,擇其質地優良而又適合國內需要者購取之;凡秘密的專利,又為工程所必需者,則不惜高價收買。直至 1936 年 3 月 ,始將此項任務完成。他被永利公司同仁贊為工程師的「祭酒」。中國工程師學會 1935 年在廣西南寧開會時,決定授予他榮譽金牌;翌年該會又授予他工程金質獎章。

侯德榜回國後,專任南京硫酸錏廠建廠指揮之責,工程進行極度緊張,他組織國內外工程技術人員日夜奮戰,對已安裝的機器逐一親自檢查。1936 年底,主要工程順利竣工,翌年 2 月開始試車投產,日產硫酸錏(硫酸銨)二百噸,硝酸四十噸。這座東方最大的第一流現代化聯合化工企業的建成,對我國民族化學工業的發展和壯大,具有重大意義。

二、抗戰需要的地方就有侯德榜

南京硫酸錏廠開工未及半年,「七七」事變爆發,日本帝國主義對我國發動了全面的侵略戰爭。1937 年冬,鉦廠三次遭到日機的低空轟炸。當時,南京金陵兵工廠急需硝酸銨製造炸藥,侯德榜立即在技術上解決難題,轉產硝酸銨以供抗戰軍需。他時常在敵機空襲警報未解除時,冒著生命危險進廠,工廠被炸後又立即指揮員工進行搶修,堅持生產。上海淪陷後,南京告急,他組織技術人員將圖紙資料及重要儀表、小型設備及器材趕運內地,將工廠藍圖埋在廠內團山下。直到南京陷落前夕,他才懷著依依不捨的心情離廠,撤往四川。

1938 年初,侯德榜在範旭東的支持下,在四川五通橋等地籌建新的化工基地。在戰時人力、物力、財力均感困難的條件下,他含辛茹苦,以艱難的步履開始了新的歷程。在四川,製鹽的原料是滷水,成本比塘沽的海水高許多倍,如果沿用蘇爾維法制鹼,成本太高。為了尋找新的制鹼工藝,提高鹽的利用率,他與幾位工程師隨同範旭東一起先往德國考察,旋又去美。

他在美國進行合成氨工業和制鹼工業聯合成一體的實驗與研究,首先從實驗人手,根據德國察安法的要點逐一進行實驗,覆核其數據,進行新的探索。1939 年,他派人在香港設立實驗室開展工作,自己仍在紐約埋頭於研究。經過五百多次的反覆實驗,分析了二千多個樣品,大致確定了這種聯合制鹼技術的新工藝;翌年又在紐約和上海租界進行擴大實驗。

1941 年終於完成了聯合制鹼技術的研究工作,隨即聘請美國氨氣工程公司(N.E.C)進行川廠合成氨及氨氣加工等車間的設計,在四川五通橋建廠。他與在紐約的工程師一起,共同做了大量設計、採購等工作。為了不斷擴大自己的學識,他還前往美國機械工程學會(A.S.M.E)的夜校去進修機械學,電氣及結構工程學。

侯德榜發明和首創的聯合制鹼技術,是把合成氨工業和制鹼工業合成一體,把間斷生產改成連續生產,縮短了工藝流程,提高了原料利用率,能同時生產出純鹼和氯化銨,降低了生產成本,是世界化學工業的一項重大發明,使蘇爾維法和察安法皆相形見絀。1943 年 3 月,永利廠務會議決定將這項聯合制鹼技術命名「侯氏制鹼法」。同年 6 月,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授予他榮譽會員的頭銜。以後他又獲得了英國皇家學會榮譽會員、美國化學工程學會榮譽會員、美國機械工程學會終身榮譽會員等稱號。1944年,巴西政府聘請他前往指導建設鹼廠,其後印度塔塔公司制鹼廠也聘請他去解決重大技術難題。他還為南非建設純鹼廠進行勘察與設計。

三、為了事業義無反顧的侯德榜

1945 年8月抗日戰爭勝利後,侯德榜急往南京察看硫酸婭廠,又去塘沽鹼廠視察。面對慘遭日本侵略者摧殘的各廠,他決心加倍努力恢復和重建我國的化學工業。10月,永利化學工業公司總經理範旭東在重慶病逝,他接任該公司總經理兼董事長。

翌年,由於國民黨蔣介石發動全面內戰,整個社會經濟還沒有得到恢復又陷入戰爭境地。侯德榜領導永利職工慘澹經營,備嘗艱辛,費了兩年時間,才使各廠先後開工生產,但產量未能達到戰前水平。南京錏廠經過他和副總經理李燭塵一再催促國民政府,才向日方索回被劫往九州的成套設備;但由於焦炭和電力的不足,產量僅及原設計的一半,在此艱難處境之下,他仍力圖實現範旭東建立十大化工廠的遺願。

1946 年 3 月,他再度赴美,一面爭取美國進出口銀行的貸款,一面為新建湖南株洲等十大化工廠進行設計和採購。由於美方對貸款及技術設備的蓄意刁難,使他在美國的奔波收效甚微。

侯德榜對美國的資金、技術及物資設備所抱希望落空後,決心立足於自身的力量,恢復和發展永利的事業。1948 年7月,他回到國內,以年初同李燭塵等發起成立的「久大永利黃海永裕協進會」為樞紐,對企業進行一系列的革新;在南京婭廠擴建化學試驗室,成立致本化學館,加強對科學技術的研究;於總管理處設置事務管理委員會,加強對企業的經營管理;充實塘沽、長沙、青島、南京等地企業的設備和技術。

8月底,他前往四川指導川廠的生產及深井工程,對犍為的深井工程寄予希望,以為只要再打幾口井,進口的機器運到,就可用侯氏制鹼法大踏步前進了。他表示:「若今日中國尚有一枝可柄,宜應如何埋頭苦幹,以求生存於萬一,得自助以蘇生。」然而,由於國民黨蔣介石政府於 1948年 8 月實行「整理財政及加強管制經濟辦法」,發行金圓券,公開搜刮全國人民的資金,加速了社會經濟的總崩潰,民族工業處於毀滅的境地,侯德榜「自助以蘇生」的願望亦同樣落空。他「瞻望前途,長此兵爭不息,通貨膨脹無窮極,有何工業可言? 欲求國家強盛,人民生計充裕,尤緣木求魚」。

1949 年春,侯德榜應印度塔塔公司的邀請,再次前往印度指導制鹼技術。當獲悉南京解放的消息時,他感到無比興奮和喜悅,6月,中共中央毛澤東、周恩來派專人前往召請,他立即由印度起程回國,排除各種困難,經香港繞道韓國到達北京,受到了毛澤東、周恩來的熱情接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侯德榜積極參加社會主義建設工作,繼續為我國的化學工業作出了巨大貢獻。1958 年撰寫了八十多萬字巨著《制鹼工學》將其一生的制鹼心得貢獻給人民。1957 年他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他歷任中央人民政府財經委員會委員、重工業部技術顧問、化工部副部長;當選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二屆代表;並任全國政協第一屆委員,第二、三屆常委。他還先後擔任中華全國自然科學專門學會聯合會副主席、中國化工學會理事長、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全國科學協會副主席、民主建國會常務委員等職。

1974年8月26日,侯德榜病逝於北京。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關於歷史領域的話題或觀點可以關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第一時間回復。

相關焦點

  • 侯德榜——侯氏制鹼法
    更重要的事,侯德榜通過建立我國的制鹼廠,對制鹼技術達到了完全掌握和精通的程度,為創新制鹼技術奠定了技術。他還於1932年出版了論著《制鹼》,首次完整地介紹了蘇爾維制鹼法。這本是中華民族揚眉吐氣的書,立即轟動了全世界的化學工業界,被世界認為是制鹼專著的首創。科學技術是沒有止境的,社會和生產的需要不斷開闢著科學技術前進的道路。抗日戰爭爆發後,天津淪陷。
  • 侯德榜與「侯氏制鹼法」
    那一年,中國化學工程師學會一致同意,將一種新的聯合制鹼法命名為「侯氏聯合制鹼法」。侯氏指的是侯德榜,此時他已是年逾半百,距離他受邀歸國已過去了20餘年。1921年,剛過而立之年的福建閩侯人侯德榜踏上了回國的旅程,應愛國實業家範旭東的邀請,出任永利鹼業公司的總工程師。
  • 侯德榜:「侯氏制鹼法」的創造者
    他於上世紀20年代突破氨鹼法制鹼技術的奧秘,主持建成亞洲第一座純鹼廠;30年代領導建成了我國第一座兼產合成氨、硝酸、硫酸和硫酸銨的聯合企業;四五十年代又發明了連續生產純鹼與氯化銨的聯合制鹼新工藝,以及碳化法合成氨流程制碳酸氫銨化肥新工藝,並使之在60年代實現了工業化和大面積推廣。  侯德榜一生在化工技術上有三大貢獻。第一,揭開了蘇爾維法的秘密。
  • 侯德榜:創造「侯氏制鹼法」的化工泰鬥
    在生活中,我們做麵包或者蒸饅頭時常常會加一樣東西,那就是鹼。同樣,在工業生產過程中也需要添加鹼這一工業原料,如:製作肥皂、玻璃、紙張、冶金等。可以說,鹼被廣泛運用在生活中,但是你知道嗎?我國直到1926年才打破國外製鹼技術壟斷,真正憑藉自己的力量製造出優質純鹼。
  • 「侯氏制鹼法」創始人侯德榜:為科學而生的人
    昨天下午,參加天津渤化永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原天津鹼廠)成立百年紀念大會的侯德榜之孫侯盛錚,在廠史館面對祖父用過的實物,如此評價這位被譽為「中國化工先驅和科技泰鬥」的科學家。  今年62歲的侯盛錚與祖父共同生活多年,他告訴記者,雖然讓祖父享有國際聲譽的是化工,但其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上學時就讀的是製革專業,後來應愛國實業家範旭東之邀,立志科學救國,毅然棄革從鹼,並在1941年發明了至今仍在使用的「侯氏制鹼法」。  廠史館內陳列著侯德榜上世紀三十年代從德國購回的一臺計算機,勾起了侯盛錚對祖父工作生活境況的回憶。
  • 永利鹼廠南遷 「新塘沽」誕生「侯氏制鹼法」
    高中化學裡講到的「侯氏制鹼法」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這一由民族化工先驅、著名化學家侯德榜先生研製的制鹼法,不僅打破了當時帝國主義列強在中國的市場壟斷,更為現代化工產業推行循環經濟和清潔生產做出成功嘗試。但許多人卻並不知道,這一被世界化工界所稱頌的制鹼法,就誕生於咱們樂山的五通橋。
  • 侯德榜受聘,回國任制鹼技師長,打破了英國對中國制鹼市場的壟斷
    1933年,侯德榜用英文撰寫了《純鹼製造》一書,這本書的出版,結束了氨鹼法制鹼技術被壟斷、封鎖的歷史,在學術界和工業界受到高度重視,被公認為制鹼工業技術的權威著作。美國著名化學家威爾遜教授稱讚這是「中國化學家對世界文明所作出的重大貢獻」。
  • 化學工業先驅 侯德榜
    為了使永利鹼廠早日生產出合格鹼,侯德榜用在美國所學的科學知識,在實踐中苦苦摸索,和其他技術人員一起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困難。1926年8月,「中國永利」製造的「紅三角」牌純鹼,在美國費城萬國博覽會上榮獲金質獎章,得到「中國近代工業進步的象徵」的評語,不僅滿足了國內市場需要,還打入了國際市場。
  • 我的一切發明都屬於祖國——侯德榜
    我的一切發明都屬於祖國——侯德榜 2020-11-28 15: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此人是農民出身,打破國外製鹼法長達70年的壟斷,成為行業權威
    完成本科學業後,侯德榜對知識的渴求絲毫不減,他又考入了哥倫比亞大學,並取得了碩士與博士學位。留在國外會有更好發展前途的他,在接到國內永利制鹼公司總經理範旭東的邀聘後,毅然決定離開美國回到故鄉,回國後侯德榜擔任起永利技師長的職務。
  • 侯德榜:放棄高價專利,將「奢侈品」肥皂被拉下「神壇」
    誰能想像曾幾何時純鹼的價值堪比黃金,由鹼製成的肥皂和香皂更是只有富貴人家才能用得起的奢侈玩意兒。之前的純鹼價格高昂的主要原因是制鹼方法只有少數幾個發達國家掌握並壟斷著。由於技術壟斷,造成了哄抬純鹼價格過高。所以就出現了純鹼比純金還貴重的局面!這一局面一直到了侯德榜發明了"侯氏制鹼法"才得以轉。
  • 侯德榜:放棄價值萬億的專利,只為了讓所有人都能夠用得起肥皂
    ——侯德榜  提起侯德榜學習過高中歷史的人大概都不會陌生,在民國時期實業救國的企業家們當中,就有侯德榜的名字,他發明的侯氏制鹼法,改善了窮苦中國人民的生活。但其實除侯氏制鹼法外,侯德榜先生還有更多改變中國和中國人民的偉大貢獻。
  • 侯德榜: 鍥而不捨,他用堅持解開了純鹼的秘密
    1890年出生於福建一個普通農民家庭的侯德榜,卻憑藉刻苦鑽研的拼勁和嚴謹踏實的科學精神,為中國化學工業的現代化添上了閃光的一筆。  侯德榜的頭像曾被作為郵票發行,還印進過課本,在當時幾乎清一色的外國化學家中,他和他發明的「侯氏制鹼法」更顯得難能可貴。  色彩鮮豔、耐磨禁穿的衣服,今時今日人們早已司空見慣。但在人人土布長衫的年代,這樣的衣服可是奢侈品。
  • 【周三:化學家】侯德榜
    百度百科:侯德榜(1890年8月9日~1974年8月26日),男,名啟榮,字致本,生於福建閩侯,著名科學家,傑出化學家,侯氏制鹼法的創始人,中國重化學工業的開拓者。近代化學工業的奠基人之一,是世界制鹼業的權威。
  • 近代化學工業奠基人侯德榜
    當時盛行的是索爾維制鹼法,但國外都採取嚴格的保密措施,不少人的探索大都以失敗告終。侯德榜迎難而上,經過5年的艱苦探索,終於掌握了索爾維制鹼法的各項技術要領,可日產180噸純鹼。1926年,永利鹼廠生產的「紅三角」牌純鹼在美國費城萬國博覽會上為中國贏得了一枚金質獎章,被譽為 「中國近代工業進步的象徵」。
  • 中國人民一個世紀的驕傲——侯德榜
    侯德榜摸索到索爾維制鹼法的奧秘,本可以高價出售專利而大發其財,但是他並沒有這樣做。跟範旭東的想法一樣,侯德榜主張把這一秘密公布於眾,讓世界各國人民共享。他把制鹼法的全部技術和自已的實踐經驗寫成了專著《純鹼製造》,1933年這本專著在紐約被列入美國化學會從書出版。
  • 我記憶中的侯德榜軼事
    著名化學家,世界制鹼工業權威,中國現代化學工業主要奠基人之一。上世紀20年代發明了「侯氏制鹼法」為中國人長了志氣。1921年至1945年期間,先後擔任天津塘沽永利鹼廠、南京永利錏廠、四川五通橋永利川廠廠長和總工程師。1945年10月擔任永利化學工業公司總經理兼總工程師。
  • 中國「化學之父」侯德榜故居岌岌可危[組圖]
    侯德榜與侄兒在紐約在福州寧化新村二裡還殘存著一棟福州普通農家的木板屋,房子已十分破敗,四周房簷殘破不全它就是侯德榜故居,被譽為「化學之父」的侯德榜在這裡生活了近 20年。最近,故居升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近日,主持人來這裡,眼前這座清朝末年建起來的木結構建築,至今的格局大致沒變,是面闊五間、進深四間的樣式。大廳的門前釘著「名人故居」的牌子。60歲的劉栓松是侯德榜的親戚,現在幫忙看房子。
  • 科學網—侯德榜:德技雙馨好榜樣
    化學家,侯氏制鹼法創始人,中國重化學工業的開拓者,近現代民族化學工業的奠基人之一。 20世紀20年代,突破氨鹼法制鹼技術的奧秘,主持建成亞洲第一座純鹼廠;30年代,領導建成了中國第一座兼產合成氨、硝酸、硫酸和硫酸銨的聯合企業;40~50年代,發明了連續生產純鹼與氯化銨的聯合制鹼新工藝,以及碳化法合成氨流程制碳酸氫銨化肥新工藝,並使之在60年代實現了工業化和大面積推廣。
  • 侯德榜兩進中南海
    原標題:侯德榜兩進中南海   全國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代表侯德榜是我國著名科學家、傑出化學家、「侯氏制鹼法」創始人、中國重化學工業的開拓者。新中國成立前後,他曾兩次走進中南海,與國家領導人商談新中國的工業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