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飛滑跑距離比戰鬥機都短,中國AG600水上飛機為何這麼猛?

2020-12-05 貞觀防務
△首飛中的AG600,起落架未收起

一個星期之前,AG600「鯤龍」 大型水上飛機騰空而起,至此中國大飛機家族「三兄弟」運-20、C919、AG600先後飛上藍天。

據在現場的航空愛好者觀察,AG600的起飛非常震撼,「目測」滑行200多米後機身便脫離跑道拔地而起,這個距離比很多採用大推力發動機的戰鬥機起飛距離還短,十分震撼。雖然200多米不是精確的數字,但AG600起飛距離短確實可以肯定的。今天,我們就來說說AG600為什麼能做到這點。

AG600大型水陸兩棲飛機之所以能夠在首飛中之所以能夠在極短的滑跑距離上騰空離地,跟幾個方面的因素分不開。

首先,首飛時的原型機都是最為安全的輕載狀態,只裝載必要的燃油量和測試儀器設備,而且通常都不收起落架。因此,原型機在首飛時的負載是最小的,有利於以更短的滑跑距離起飛。

△運-9運輸機採用渦槳-6C發動機

其次,AG600大型水陸兩棲飛機在設計上就把增升作為一個非常重要的設計條件。雖然AG600大型水陸兩棲飛機與運-9戰術運輸機一樣,都裝備4臺渦槳-6C渦槳發動機,起飛功率達到了3751千瓦。但是,但憑藉發動機本身的功率,並不足以讓AG600大型水陸兩棲飛機實現在200米左右距離起飛的要求。這就需要在飛機設計上進行一定的增升措施。如果我們將AG600大型水陸兩棲飛機和運-9戰術運輸機的機翼以及發動機布局設計放在一起對比,就可以發現前者的發動機是「嵌入」到機翼之中的,而後者還是吊掛在機翼下方。

△日本的US-2水上飛機的布局與AG600類似

通過發動機在機翼上的嵌入式設計,可以使更多的螺旋槳旋轉產生的高速氣流流過機翼上表面。而根據「伯努利原理」(中學課本有相關內容),流過機翼上表面的氣流速度越快、越多,那麼產生的升力也越大。事實上,很多從一開始設計就有短距起飛要求的飛機,比如伊爾-18、安-72等,都把發動機放置在機翼上方。而世界上另一種與AG600類似的水陸兩棲飛機——日本US-2,在發動機布局上也採用了同樣的設計。

相關焦點

  • 親歷國產AG600「鯤龍」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海上試飛
    國產大飛機三劍客之一:AG600「鯤龍」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在7月26日上午10許,在青島團島附近水域成功進行了海上起降試飛。海南省航空攝影協會同樣沒有缺席這一重大時刻,多位會員多角度用鏡頭記錄下這激動人心的瞬間。
  • 為何艦載機都是逆風起飛?看完你就明白了
    在講解現代航母艦載機的起飛原理之前,我先給大家科普一個知識,艦載機的起飛方式有三種:滑躍式起飛,彈跳式起飛,短距垂直起飛。而我們今天要講的,逆風起飛的艦載機就是用的滑躍式起飛。滑躍式起飛是在航空母艦上滑跑,由於受到場地大小的影響,艦載機的滑行距離有限,不可能像在陸地上一樣。艦載機必須要在短短的甲板內起飛,但這麼短的距離,如何使飛機獲得足夠的升力呢?原因就在我們的標題當中,「逆風起飛」!很多人可能會疑慮,逆風起飛難道不會更加增加戰機起飛的難度嗎?
  • 為什麼客機不能直接起飛,一定要跑好幾公裡才能飛呢?看完明白了
    看完明白了經常坐飛機的小夥伴都知道,客機飛向藍天之前都要在跑道上進行滑跑,等滑跑了一段距離之後飛機才能離地飛向藍天,而且飛機的機場跑道一般都有好幾公裡長,飛機不論是起飛還是降落都要滑跑很長一段距離,這不由得讓人們產生好奇,為什麼客機不能像直升機那樣直接起飛,而是必須要跑好幾公裡才能飛起來呢?其中的原理是什麼?到底客機的起飛距離短還是戰鬥機的起飛距離短呢?
  • 國產兩棲大飛機鯤龍AG600水上首飛 總設計師:水上密度大於空氣近...
    AG600是全球在研最大的水陸兩棲飛機,未來將主要用於森林滅火和水上救援。AG600與新一代戰略軍用大型運輸機「運20」和大型民用飛機「C919」被相提並論,有中國大飛機「三劍客」之稱。該飛機由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下稱航空工業)自主研製。
  • 紅色鞭撻者——米格-23戰鬥機,可變後掠翼是亮點
    我們看到二戰時期的螺旋槳式飛機的起飛降落,滑跑距離普遍很短,通常只有一二百米,這是因為當時的飛機一方面比較輕便,另一方面則是螺旋槳時代的戰鬥機幾乎清一色的採用平直翼設計,因此飛機升阻比本身就高,這讓飛機的起飛和降落變得相對簡易,而且起飛和降落的滑跑距離還會大大縮短,這也提升了飛機的快速反應能力。因為一旦遭遇敵人突襲,具備短距起降能力的戰鬥機顯然更有生存優勢。
  • 親歷國產大飛機AG600「鯤龍」海上試飛,上天入海水陸兩用
    ,但也不是首次試飛,而是繼其2017年陸上首飛成功,2018年水上首飛成功後,在海上的試飛試驗並取得成功。這代表AG600可在較短的跑道長度起飛,對機場的依賴更小,可更加抵近野外火場附近的小型通用機場。再利用其水上起降能力在附近的湖泊、水庫快速吸水,迅速抵達火場區域,進行滅火作業。
  • 美國戰鬥機為何不喜歡用鴨翼?力大磚頭飛,我們不需要投機取巧!
    一直以來,美國人都十分蔑視帶有鴨翼的戰鬥機,美軍所有戰鬥機都是常規布局,沒有一架鴨翼布局的飛機,只有F-14A雄貓艦載機布置在翼套裡,有一對可伸縮但不能偏轉的小翼。而且美軍有一句著名的話:「鴨翼,最好安裝在敵人的飛機上」。那麼,美國為什麼不喜歡在戰鬥機上安裝鴨翼?
  • 飛機起飛前要先滑行一段距離?為什麼不能像直升機原地起飛
    飛機是長途旅遊,出差,還有跨國的一個快速的交通工具,它的出現方便了我們的出行。不過很多人都會發現了,我們看到的戰鬥機還有客機都會在一個跑道上滑行一定的距離才能飛向天空,而直升機直接就原地起飛。為什麼都是飛機怎麼兩個的起飛條件差這麼多?
  • 飛機飛行的原理是什麼?
    飛機這麼幾個部分,噴氣飛機主要有機身,發動機,機翼,尾翼,控制系統,起落架等。飛機從無到有發展到今天,從低速到高速到超音速,在飛機的種類,用途上都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有民用的客機和直升飛機,運輸貨物的貨機,用於農業的飛機,教練機等等。
  • 以一敵六,它是水上飛機,但打得噴火真的著了火
    不列顛空戰期間,水上飛機每天都要搜救被擊落的飛行員 彼得回憶:「十架噴火式戰鬥機以驚人的速度逼近,並以楔形陣形在1000米處向Ar192開火
  • 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水上首飛成功(圖)
    《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朱思平 報導:2018年10月20日8時30分,湖北荊門漳河機場,國人的目光再一次聚焦到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航空工業)自主研製的我國首款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身上。龍騰漳河水,夢飛白雲間。AG600水上首飛正式開始。開車、滑行、入水……一氣呵成。
  • 飛機為什麼會飛起來(通俗易懂版)
    近來先進飛機還採用了邊條機翼、前掠機翼等平面形狀。   左右機翼後緣各設一個副翼,飛行員利用副翼進行滾轉操縱。即飛行員向左壓杆時,左機翼上的副翼向上偏轉,左機翼升力下降;右機翼上的副翼下偏,右機翼升力增加,在兩個機翼升力差作用下飛機向左滾轉。為了降低起飛離地速度和著陸接地速度,縮短起飛和著陸滑跑距離,左右機翼後緣還裝有襟翼。
  • 不用垂直起降戰機,普通飛機不用跑道也能起飛
    利刃/摸魚不香如何縮短飛機起飛距離,如何為飛機提供更加強勁的空戰性能,如何讓戰鬥機隨時隨地起飛作戰,這是一個在二戰就開始被幾個主要參戰國思考的問題,當時最直接最簡單的方法——火箭助推就被提上了增強飛機短距起降能力、提升飛行性能、甚至是作為主要推進方式的日程
  • 飛機起飛和降落時,逆風比順風好?
    給親友送行時,我們常說:「一路順風」,但「順風」並不適合乘坐飛機,這是為什麼呢?其實飛機起飛和降落更好的是在逆風中進行的。當然也有人會問,順風的情況下,有風的助力,起飛不是更快嗎?為什麼飛機要逆風起飛呢?
  • 飛機起飛後剛開始快速上升,為何一段時間後卻緩慢爬升?漲知識!
    坐過飛機的人應該都注意到,飛機起飛後剛開始會大速度爬升,一段時間後卻緩慢爬升。這是什麼原理呢?今天就來聊聊這個話題。我們知道,飛機能夠起飛主要是利用升力,雖然發動機可以產生推力,而這個推力主要是賦予飛機機翼產生升力效應。
  • 晨楓:中國新一代艦載戰鬥機會是什麼樣?
    【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晨楓】 網上瘋傳「新一代戰鬥機2021年首飛」,這樣的消息很難不引起人們的極大關注。一般認為,這是中國的艦載第四代戰鬥機(簡稱海四),現有的殲-15、殲-16的新亞型不值得這麼隆重。 長期以來,海四應該是海鶻鷹還是海殲-20一直紛爭不休,或許2021年就要塵埃落定了。
  • 中美俄五代戰機起飛距離:俄羅斯400米,美國0米,中國多少?
    上世紀初飛機發明之後,人類的飛天夢想成為了現實,各國也迅速地將這種新發明投入了戰爭之中,發明了戰鬥機。如今已經進入21世紀,世界上軍事實力最強的三個國家分別是美國、中國和俄羅斯,而這三個國家也在戰鬥機的研製上走在了世界最頂尖的行列中,目前只有這三個國家可以獨立製造五代機。
  • 起飛!無人機都有哪些升空方式,你知道嗎?
    但不管是哪種應用,都對無人機的起飛方式十分關注,因為無人機的起飛方式直接決定了其落地應用的可能性。   那麼大家是否知道,現實中無人機都有哪些起飛方式呢?今天,我們不妨一起來盤點一下!   滑跑起飛   這屬於飛機最為常見的起飛方式之一,通過地面操縱員遙控啟動無人機,讓其在跑道上滑跑,達到一定速度就能離地升空。該種起飛方式適用於固定翼的大型無人機,比如軍用無人機基本都是採用這種方式。
  • 誰說美國從來不搞鴨翼戰鬥機?這幾種飛機徹底顛覆你的想像
    戰鬥機領域,鴨翼和三角翼氣動布局已經統治半邊天。如今世界各個航空大國的產品幾乎都脫離了原始戰機氣動布局的束縛。高機動性、高載荷的鴨翼和三角翼布局被廣泛應用到新戰機領域。歐洲的颱風、陣風、鷹獅以及中國的殲10、殲20印度的LCA光輝,都是在三角翼和鴨翼布局上研發而來。
  • 從巔峰滑落,二戰後的英國作戰飛機第二部分:海軍艦載戰鬥機
    上文我們理了下英國空軍的戰鬥機,這篇我們接著說英國海軍的艦載戰鬥機。英國海航在戰前得不到重視,二戰前中期都是靠一些二流多用途飛機兼顧防空,戰後初期借著戰爭期間的慣性也曾經推出一些新型艦載機,但隨著航母艦隊規模不斷縮小,艦載機的發展勢頭也不可避免地衰落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