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水上首飛成功(圖)

2020-10-20 中國民航網

《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朱思平 報導:2018年10月20日8時30分,湖北荊門漳河機場,國人的目光再一次聚焦到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航空工業)自主研製的我國首款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身上。

龍騰漳河水,夢飛白雲間。AG600水上首飛正式開始。開車、滑行、入水……一氣呵成。8時51分,由機長趙生、副駕駛陳明、機械師魏鵬和監控觀察員孫康寧組成的首飛機組,按預定科目,駕駛著AG600劃開深藍色的湖面,英姿颯爽,身後留下一條波光粼粼的水痕。加速、機頭昂起……AG600宛如一條東方巨龍從水面踏浪而起,直插雲霄。9時05分AG600飛機像一隻靈動的沙鷗,平穩地貼著水面滑行、輕盈入水,濺起歡快的水花。觀眾席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伴隨著《歌唱祖國》的動人旋律,AG600飛機通過氣勢恢弘的水門回到主席臺前。機長趙生報告順利完成首次水上起降科研試飛任務!這是繼2017年12月24日AG600成功實現陸上首飛後又一歷史性時刻。

作為我國大飛機「三兄弟」之一的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承載著國家和民族的使命。AG600飛機的陸上、水上成功首飛,是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航空工業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加快建設製造強國和科技強國取得的又一個標誌性成果;是繼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運輸機運20實現交付列裝、C919大型客機實現首飛之後,在大飛機領域取得的又一個重大突破,填補了我國在大型水陸兩棲飛機的研製空白,為我國大飛機家族再添一名強有力的「重量級選手」,對增強我國綜合國力,樹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具有重要意義。

2017年12月24日,AG600在廣東珠海成功實現了陸上首飛。黨中央、國務院為全體參研單位和人員發來賀電,要求大力弘揚航空報國精神,勇攀科技高峰,加快我國大型水陸兩用飛行器研製進程,促進國家應急救援航空裝備體系建設發展,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再立新功。

航空人牢記習總書記和黨中央囑託,研製全線萬眾一心,攻堅克難,於2018年10月20日成功完成AG600的水上首飛,這是AG600作為水陸兩棲飛機水上特性的關鍵驗證,是AG600研製項目中的重要裡程碑事件,是我國通用航空產業和民機工業跨越式發展的重要成果,也是中國航空工業為祖國爭光,為民族爭氣,向建國69周年和改革開放40周年的特別獻禮。

AG600是我國為滿足森林滅火和水上救援的迫切需要,首次研製的大型特種用途民用飛機,是國家應急救援體系建設急需的重大航空裝備,對提升國產民機產品供給能力和水平,有效促進我國應急救援航空裝備體系建設的跨越式發展,助推海洋強國建設具有重大意義。

在AG600研製過程中,航空工業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積極踐行國家戰略,弘揚「航空報國」精神,立足自主創新,AG600飛機設計、製造等核心技術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飛機機體結構、動力裝置和主要機載系統百分之百由國內配套,是創新型國家建設的標誌性工程之一。

堅持開放合作,建立「主承制商-供應商」的「小核心 大協作」研發模式,充分調動全國資源參與AG600項目研製;培養了20多家系統級成品供應商,帶動輻射了民機配套產業快速發展和適航能力提升,有效促進了航空工業的軍民融合協調發展。國內共有20個省市、150多家企事業單位、十餘所高校的數以萬計的科研人員參與了項目研製,發揮了政產學研用相結合的優勢。

開展關鍵技術攻關,先後攻克了氣水動布局設計和船型機身設計上的多項關鍵技術,掌握了大長寬比船型機身設計、抑波槽設計、高穩定船型機身設計等技術,攻克了複雜機構高支柱起落架設計製造技術、海洋環境下腐蝕防護與控制設計技術、氣水密鉚接製造技術、機翼薄壁高筋整體壁板噴丸成型技術、多曲變截面船型機身結構裝配製造技術等多項技術難關,探索研究並確立了水上飛機適航審查方法,形成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水陸兩棲飛機設計研發技術體系和適航體系,全面提升了我國水面飛行器的設計、製造和適航能力,推動了水面飛行器水動力設計技術的發展,為新型水面飛行器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作為國家應急救援體系建設中急需的重大航空裝備,AG600於2009年6月經國家正式批覆立項;2016年7月23日在位於珠海金灣的珠海航空產業園順利實現總裝下線;2017年12月24日在廣東珠海成功完成陸上首飛。2018年8月26日,順利從珠海金灣機場轉至荊門漳河機場,全面進入水上試驗、試飛階段;9月13日,完成了水上低、中速滑行;9月29-30日,通過了水上首飛技術質量和放飛評審;10月15日,完成水上高速滑行。10月20日,成功完成水上首飛。

相關連結:

鯤能化羽垂天,摶風九萬;龍可振鱗橫海,擊水三千。「鯤龍」的傳說代代流傳,是人類一直以來對保護神的想像和寄託。現在,它化身國之重器,守護美麗家園。「鯤龍」翱翔九天,暢遊四海,昭示著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的非凡性能和卓然地位。

「鯤龍」作為AG600的別名,於2017年8月取得國家工商總局的商標許可。

「鯤龍」AG600採用懸臂式上單翼、前三點可收放式起落架、單船身水陸兩棲飛機布局形式,選裝4臺國產渦槳6發動機,機長37米、翼展38.8米、機高12.1米(外部尺寸與波音737相當),最大起飛重量53.5噸。

「鯤龍」AG600可在水源與火場之間多次往返投水滅火,一次可最多汲水12噸,可在距離樹梢30到50米高度處進行投水。單次投水救火可覆蓋20米X200米的面積,即可對4000餘平方米火場進行有效撲滅。此外,「鯤龍」還具有航程遠、續航時間長的特點,在不低於兩米海浪的海況執行著水救援任務。

它是一艘會飛的船。「鯤龍」有翼,速度得以大大提升。「鯤龍」的飛行速度是救撈船舶的十倍以上。它又是一架會遊泳的飛機。「鯤龍」擁有高抗浪船體設計,除了在水面低空搜索外,它還可在2米高海浪的複雜氣象條件下實施水面救援行動,水上應急救援可以一次性救護50名遇險人員,「鯤龍」AG600的問世,為我國提供了開展中遠海水上救援、遠洋航行安全巡護的有效手段。

為滿足「既能在陸地上起降,又能在水面上起降」的特性,「鯤龍」AG600飛機機身下部設計成「V」型高抗浪船型機身,具有優良的水、陸兩棲性能,可在靜水和波浪水面滑行、起飛和降落,這是陸基飛機所不具備的能力,這也是「鯤龍」AG600飛機能夠在水面起飛和降落的關鍵。同時,為降低飛機在水面起降時的水載荷,提高飛機的抗浪能力,儘可能縮短飛機的水面滑行距離,「鯤龍」AG600在起降構型中,綜合考慮利用螺旋槳滑流增升,對機翼和襟翼以及短艙構型進行一體化優化設計,形成了具備良好的高低速巡航特性的機翼構型,及具備較高最大升力係數的襟翼增升系統方案。為儘可能減小飛機水面滑行時的噴濺、優化機身/船體的阻力,還針對機身/船體進行了氣動外形的綜合優化設計。「鯤龍」AG600飛機氣水動布局設計是大型水陸兩棲飛機獨具特色而又十分關鍵的核心設計工作,是保證整個飛機的設計取得圓滿成功的基礎,能最大限度地提高飛機的綜合性能。

該機按照「水陸兩棲、一機多型、系列發展」的設計思路,在滿足森林滅火和水上救援要求的同時,通過系列化發展和改進改型,還可滿足執行海洋環境監測與保護、資源探測、島礁運輸等任務需要以及提供海上航行安全保障和緊急支援等任務的需要。

相關焦點

  • 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成功實現海上首飛
    2020年7月26日,山東青島團島附近海域,由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在碧海藍天的見證下,馭風入海,踏浪騰空,成功實現海上首飛,為下一步飛機進行海上科研試飛及飛機相關性能驗證奠定了基礎。
  • 水陸兩棲飛機AG600成功首飛,回顧AG600航展記憶
    2020年7月26日,山東青島團島附近海域,由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在碧海藍天的見證下,馭風入海,踏浪騰空,成功實現海上首飛,為下一步飛機進行海上科研試飛及飛機相關性能驗證奠定了基礎。這是AG600飛機繼2017年陸上首飛、2018年水上首飛之後實現的第三次首飛。
  • 劈波斬浪 競飛蒼穹——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海上首飛成功紀實
    「按計劃執行海上首飛!」隨著一聲洪亮的指令傳來。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的4個渦槳全開,轟鳴的發動機響聲與強勁的風力交織在一起,劃破了這個海濱城市的安靜,在陽光照射下,藍白色相間的機身格外器宇軒昂。起飛!在跑道滑行不久後,AG600從日照機場昂首從容地向青島團島附近海域急速飛去。
  • 一個不走尋常路的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成功實現海上首飛
    2017年,陸上首飛;2018年,水上首飛;2020年,海上首飛。今天才知道有如此酷的飛機2020年7月26日,山東青島團島附近海域,由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在碧海藍天的見證下,馭風入海,踏浪騰空,成功實現海上首飛,為下一步飛機進行海上科研試飛及飛機相關性能驗證奠定了基礎。
  • 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成功實現海上首飛
    7月26日上午,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在山東青島團島附近海域成功實現海上首飛。這是AG600飛機繼2017年陸上首飛、2018年水上首飛之後實現的第三次首飛,也為飛機下一步進行海上試飛科目訓練及驗證飛機相關性能奠定基礎。
  • 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海上首飛
    2020年7月26日,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在山東青島附近海域,成功實現海上首飛,為下一步飛機進行海上試飛科目訓練及驗證飛機相關性能奠定了基礎。在完成既定試飛科目後,AG600飛機10時49分順利降落在日照山字河機場,成功完成首次海上飛行試驗任務,型號研製取得重大進展。作為我國「大飛機家族」之一的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是為滿足森林滅火和水上救援的迫切需要,首次研製的大型特種用途民用飛機,是國家應急救援體系建設急需的重大航空裝備。
  • 國產兩棲大飛機鯤龍AG600水上首飛 總設計師:水上密度大於空氣近...
    新京報快訊(記者倪偉)我國首款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今天(10月20日)在湖北荊門成功實施水上首飛。去年12月24日,AG600已經在廣東珠海實施陸上首飛,這意味著,該飛機已經圓滿完成首飛任務。
  • 親歷國產AG600「鯤龍」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海上試飛
    國產大飛機三劍客之一:AG600「鯤龍」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在7月26日上午10許,在青島團島附近水域成功進行了海上起降試飛。海南省航空攝影協會同樣沒有缺席這一重大時刻,多位會員多角度用鏡頭記錄下這激動人心的瞬間。
  • 艦船技術|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機身斷階為何可以減阻?
    2020年7月26日,在山東青島團島附近海域,由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馭風入海、踏浪騰空,成功實現海上首飛。這是AG600飛機繼2017年陸上首飛、2018年水上首飛之後實現的第三次首飛。
  • 國之重器AG600成功實現海上首飛!
    昨天,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在碧海藍天的見證下,馭風入海,踏浪騰空,成功實現海上首飛!2020年7月26日,山東青島團島附近海域,由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在碧海藍天的見證下,馭風入海,踏浪騰空,成功實現海上首飛,為下一步飛機進行海上科研試飛及飛機相關性能驗證奠定了基礎。
  • 兩棲飛機「鯤龍」海上首飛成功
    本報青島7月26日電 (記者趙展慧)今天上午,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在山東青島團島附近海域成功實現海上首飛。這是AG600飛機繼2017年陸上首飛、2018年水上首飛之後的第三次首飛。「鯤龍」AG600飛機是為滿足我國森林滅火和水上救援需要,首次按照中國民航適航規章要求研製的大型特種用途飛機,具有速度快、搜索範圍廣、安全性好、裝載量大等特點。本次海上首飛,為測試飛機海上抗浪性、操控特性、結構與系統的工作特性奠定了基礎。
  • 圖集:水陸兩棲飛機的前世今生和關鍵技術
    肖特「桑德蘭」多用途四發水陸兩棲飛機(圖片) 從20世紀20年代到30年代後期,美國西科斯基公司(Sikorsky)的S系列水陸兩棲飛機廣泛用於全球的航線跨洋飛行,格魯曼公司(Grumman)研製的輕型多用途水陸兩棲飛機鵝式(Goose)和野鴨(Widgeon)進入民用市場,美國空軍發現了它潛在的軍用價值,水陸兩棲飛機開始在軍用和民用方面廣泛流行
  • 起飛滑跑距離比戰鬥機都短,中國AG600水上飛機為何這麼猛?
    >一個星期之前,AG600「鯤龍」 大型水上飛機騰空而起,至此中國大飛機家族「三兄弟」運-20、C919、AG600先後飛上藍天。AG600大型水陸兩棲飛機之所以能夠在首飛中之所以能夠在極短的滑跑距離上騰空離地,跟幾個方面的因素分不開。首先,首飛時的原型機都是最為安全的輕載狀態,只裝載必要的燃油量和測試儀器設備,而且通常都不收起落架。因此,原型機在首飛時的負載是最小的,有利於以更短的滑跑距離起飛。
  • 親歷國產大飛機AG600「鯤龍」海上試飛,上天入海水陸兩用
    而現代化航空器的研製成本已經越來越高,多年未見真正意義的全新機型首飛。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年初的波音-777X首飛成功,和7月26日國產大飛機三劍客之一AG600鯤龍的海上試飛成功,更使人感到欣喜。這個機型的首飛成功,給去年開始陷入困境的波音公司打入一針強心劑,但隨之到來的全球性疫情影響,使得整個項目蒙上一層陰影,大量大型飛機被退役,被封存,全球民航運輸跌入低谷,前景難料。
  • 「鯤龍」海上首飛成功
    2020年7月26日,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在山東青島附近海域,成功實現海上首飛,為下一步飛機進行海上試飛科目訓練及驗證飛機相關性能奠定了基礎。在完成既定試飛科目後,AG600飛機10時49分順利降落在日照山字河機場,成功完成首次海上飛行試驗任務,型號研製取得重大進展。作為我國「大飛機家族」之一的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是為滿足森林滅火和水上救援的迫切需要,首次研製的大型特種用途民用飛機,是國家應急救援體系建設急需的重大航空裝備。
  • 在水上滑翔不覺中起飛那感覺!我們可以體驗了!大型衝浪!
    【鄂研水陸兩棲飛機「鯤龍」成功實現海上首飛】)7月26日上午,山東青島團島附近海域,駐鄂央企研製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成功實現海上首飛這是AG600飛機繼2017年陸上首飛、2018年水上首飛之後實現的第三次首飛。「鯤龍」是我國自主研製的首款大型水陸兩棲飛機,也是世界在研的最大一款水陸兩棲飛機。位於荊門的央企航空工業特種飛行器研究所擔任AG600飛機總設計師單位,其水上試飛場地位於荊門,飛機研製團隊常駐地在珠海。
  • 全面覆蓋南海水域,鯤龍兩棲大飛機不僅僅是「救火」這麼簡單
    今天(2020年7月26日),國產水路兩棲大飛機鯤龍AG600實現海上首飛,這不僅僅是鯤龍號在過去幾年陸上首飛、水上首飛之後,第一次完成在海上著陸和起飛的任務這麼簡單。今天的成功飛行預示著水路兩棲大飛機全面覆蓋南海海域
  • 水上飛機,今日首飛!台州人這種出行方式太嗨了
    12月22日上午10點,在三門縣花鼓漫島(濱海新城)金鱗湖水域,「鮮甜號」水上飛機化作一隻靈動的沙鷗,平穩地貼著水面滑行,輕盈入水,成功降落,現場一片歡騰。(簡稱幸福控股)合作,驗證試飛「三門—舟山普陀山」航線。
  • 「鯤龍」AG600海上首飛成功
    今天,山東青島團島附近海域,由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在碧海藍天的見證下,馭風入海,踏浪騰空,成功實現海上首飛!已完成360餘小時的科研試飛作為我國「大飛機家族」之一的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是為滿足森林滅火和水上救援的迫切需要,首次研製的大型特種用途民用飛機,是國家應急救援體系建設急需的重大航空裝備。
  • AG家族「領雁」AG50輕型運動飛機成功首飛
    01成功首飛2020年8月26日8時38分,航空工業自主研製的「領雁」AG50輕型運動飛機猶如一隻領航的大雁,迎風而上,振翅高飛,輕盈翱翔。這就意味著,國產AG系列通用飛機家族又要增添新的成員啦,對於用戶而言,將有更多的選擇機型,以滿足更廣泛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