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大飛機三劍客之一,迎來海上首飛,姍姍來遲的鯤龍-600,有何特殊之處?
據專家介紹,和內陸的水質相比,海水的鹽度、密度有很大不同,在相同的飛行條件下,飛機在水中所受的浮力和起飛時受到的阻力是有區別的,海上飛行測試需要全面考慮風速、風向、風浪及高溫等環境的一系列影響。鯤龍600機身長達36.3米,高12米,翼展38.8米,裝載4臺渦槳6發動機,最大起飛重量約53.5噸,巡航時速可以達到500公裡。
-
世界上第一架水上飛機,是誰製造的?
如今各國水上飛機能發展已十分強悍,中國的鯤龍6009AG600)水陸兩棲飛機也十分受關注。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它填補了中國在水陸兩棲飛機上的技術空白,同時,打破了西方國家的壟斷,讓中國成為全球少數擁有自主研發水陸兩棲飛機能力的國家。
-
親歷國產AG600「鯤龍」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海上試飛
國產大飛機三劍客之一:AG600「鯤龍」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在7月26日上午10許,在青島團島附近水域成功進行了海上起降試飛。海南省航空攝影協會同樣沒有缺席這一重大時刻,多位會員多角度用鏡頭記錄下這激動人心的瞬間。
-
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水上首飛成功(圖)
作為我國大飛機「三兄弟」之一的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承載著國家和民族的使命。AG600飛機的陸上、水上成功首飛,是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航空工業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加快建設製造強國和科技強國取得的又一個標誌性成果;是繼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運輸機運20實現交付列裝、C919大型客機實現首飛之後,在大飛機領域取得的又一個重大突破,填補了我國在大型水陸兩棲飛機的研製空白,為我國大飛機家族再添一名強有力的「重量級選手」,對增強我國綜合國力,樹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具有重要意義
-
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成功實現海上首飛
2020年7月26日,山東青島團島附近海域,由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在碧海藍天的見證下,馭風入海,踏浪騰空,成功實現海上首飛,為下一步飛機進行海上科研試飛及飛機相關性能驗證奠定了基礎。
-
南海30萬噸黃土噴湧而出!中國天鯤號出動,引西方各國爭議
,我們中國準備了一項大工程,要將南海填海造陸。 天鯤號挺身而出這麼浩瀚的一項工程,一定要使用我們中國的天鯤號!天鯤號作為亞洲最大、最先進的重型自航絞吸船,性能自然十分強大。天鯤號以每小時6000噸的運輸量、以及長達15公裡的運輸路程幫助我們中國進行南海項目的建設。有人會問,那這麼強大的性能是不是對南海的環境破壞很嚴重呢?不會,天鯤號在製作過程以及試航期就已經排除了這個問題,環保係數極高,如今提倡環境保護,這些問題自然是在我們科學家的研製中解決掉了。
-
親歷國產大飛機AG600「鯤龍」海上試飛,上天入海水陸兩用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年初的波音-777X首飛成功,和7月26日國產大飛機三劍客之一AG600鯤龍的海上試飛成功,更使人感到欣喜。>AG600超低空通場AG600是種新機型,是世界上正在研製的最大的水陸兩棲飛機
-
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海上首飛
在完成既定試飛科目後,AG600飛機10時49分順利降落在日照山字河機場,成功完成首次海上飛行試驗任務,型號研製取得重大進展。作為我國「大飛機家族」之一的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是為滿足森林滅火和水上救援的迫切需要,首次研製的大型特種用途民用飛機,是國家應急救援體系建設急需的重大航空裝備。
-
美航母要闖黃海,兩棲艦南海發威,這是要鬧咋樣?
從我們國慶一直到現在,美軍的黃蜂級兩棲攻擊艦「好人理察」號(LHD-6)帶著一眾戰艦在南海一直轉悠,搞兩棲作戰訓練。東海、南海兩個方向,美軍在我們家門口大搞兩棲作戰訓練是想怎樣?想預謀在南海兩棲登陸嗎?
-
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成功實現海上首飛
7月26日上午,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在山東青島團島附近海域成功實現海上首飛。AG600別名「鯤龍」,是目前世界上在研最大的水陸兩棲飛機。採用懸臂式上單翼、前三點可收放式起落架、單船身水陸兩棲飛機布局形式,選裝4臺國產渦槳6發動機,機長37米、翼展38.8米、機高12.1米(外部尺寸與波音737相當),最大起飛重量53.5噸。
-
水陸兩棲飛機AG600成功首飛,回顧AG600航展記憶
2020年7月26日,山東青島團島附近海域,由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在碧海藍天的見證下,馭風入海,踏浪騰空,成功實現海上首飛,為下一步飛機進行海上科研試飛及飛機相關性能驗證奠定了基礎。這是AG600飛機繼2017年陸上首飛、2018年水上首飛之後實現的第三次首飛。
-
全球最大水陸兩棲飛機組裝後大過波音737
作為全球最大的在研水陸兩棲飛機,它將刷新多個世界紀錄,珠海作為誕生地也將載入「史冊」。 A G 600原名蛟龍600,去年為何突然更名?它究竟「牛」在哪裡?神秘的珠海組裝工廠長什麼樣?南都記者昨日採訪了A G 600總設計師和珠海組裝基地負責人,為你揭秘。
-
AG600 一架名副其實的「國產大飛機」,100%國產配套
水陸兩棲飛機「鯤龍」的設計、製造等核心技術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是名副其實的「國產大飛機」,填補了我國大型水陸兩棲飛機的研製空白,能滿足我國空中滅火和水上救援的迫切需求。「對於中國航空工業而言,研製這麼大體量既能在陸地上起降又能在水面上起降的特種飛機,當屬首次。
-
國產大飛機獲裡程碑式成功,或成「南海守護神」
近日,「國產大飛機三劍客」之一的AG-600水上飛機完成了她的首次水上起飛實驗。該機的水上起飛能力獲成功檢驗,這對AG-600項目具有重要意義,是該工程的一個重要裡程碑,證明了AG-600這一平臺已具備基本的實用化能力。
-
圖集:水陸兩棲飛機的前世今生和關鍵技術
AG600黃領才總師在中國最硬核的航空學術期刊《航空學報》2019年大飛機專刊上發表了論文:小編特意從該論文中摘錄綜述出本文,從傳統布局和現代創新布局兩個方面,來了解水陸兩棲飛機的設計特點和技術特徵、水動力特性和氣動特性等關鍵技術、產業應用領域及前景,與各位航空愛好者和從業者分享。
-
075型兩棲艦下水只是開始 中國兩棲艦隊還缺高性能直升機
本周另外一條軍事新聞,則是「美國」號兩棲攻擊艦來南海一事。對於美軍而言,本次「美國」號兩棲攻擊艦所攜帶的兵力,幾乎可以看做是美軍在太平洋最後一點機動兵力。考慮到4月份南海局勢並不緊張,美軍這種反常態的「興師動眾」無疑反映出美軍目前兵力真空期帶來的的戰略焦慮。隨著軍力真空期延長,美軍勢必要在熱點地區「大秀存在」,從而「以進為退」,來防範熱點地區的大國們可能的軍事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