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水陸兩棲飛機組裝後大過波音737

2020-11-27 搜狐網

A G 600組裝完成後的效果圖。 中航通飛供圖

  熱聞快讀

  刷新多項世界紀錄

  100多萬個部件組成

  上百家單位數萬人參與

  體積全球最大、最大起飛重量世界第一、單次救援能力世界第一……經過上千公裡長途跋涉,我國自主研製的AG600超大水陸兩棲飛機首個大部件— 中機身昨日運抵珠海並舉行交付儀式,即將在珠海總裝並於明年首飛。作為全球最大的在研水陸兩棲飛機,它將刷新多個世界紀錄,珠海作為誕生地也將載入「史冊」。

  A G 600原名蛟龍600,去年為何突然更名?它究竟「牛」在哪裡?神秘的珠海組裝工廠長什麼樣?南都記者昨日採訪了A G 600總設計師和珠海組裝基地負責人,為你揭秘。

  體形

  4層樓高的龐然大物 由120多萬個零部件組成

  昨日上午9時,珠海機場以南一公裡一棟藍色平板廠房,上百名工人、技術人員和媒體記者興奮地圍繞著一個側面酷似航天發射艙的龐然大物合影。這是剛從陝西西安經過6天跋涉運抵、首個正式交付的A G 600中機身。

  它有近兩層樓高,長9.8米、寬5米多,但這僅是A G 600的一小部分。參加現場交付儀式的飛機總設計師黃領才透露,中機身由8000多個零部件組成,但在整個飛機一共120多萬個零部件中只是九牛一毛。

  黃領才說,包括中機身在內的機體部分(即飛機主體)共有3.5萬餘個部件,機體內的機載系統和設備有2萬多個部件,螺母、鉚釘等標準化部件更是達到115萬多個,它們負責將飛機各個配件連接成一個整體。最終組裝後的A G 600預計將有4層樓高,比波音737還大。

  飛機設計師和總工程師表示,研發中已經克服了大部分技術難題,現在交付的中機身難度就非常大,上半部為飛機機艙結構,下半部是輪船結構,底部還有一個用於取水參加森林救火的汲水倉,結構複雜、零件配套多。

  南都記者看到,為了抵禦飛機在海綿降落的衝擊力,中機身底呈V字形,厚度是上部機艙的數十倍。

  探營

  組裝廠房有五六層樓高 定位裝置保證拼接完美

  用於組裝A G 600的廠房非常巨大。中航通飛位於珠海三灶的華南基地提前修建了這棟堪比普通五六層商住樓高、長約200米的平板廠房。

  廠房頂部密布外形似吊臂的巨型鐵架,地面上有多個裝有滑輪、看上去像是鋼鐵鑄成的柜子一樣的裝置。除此之外,整個組裝廠房再無其它多餘擺設,只有先期運抵的中機身等待其它「同伴」匯合。

  中航通飛華南飛機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傅俊旭說,幾天前在成都中航工業成飛民機公司下架的A G 600機頭大部件19日也已經從成都起運珠海,與此同時,中航飛機西安分公司研製的中央翼、外翼,以及中航飛機漢中分公司研製的後機身、尾翼等大部件也將在近期陸續完成製造及適航審查,並交付珠海進行總裝。

  傅俊旭說,記者看到的這些鐵架和地面裝置其實都是定位模塊,用來固定一個個對應的飛機部件,然後通過電腦和數位化控制裝備,使得這些部件能夠調整好姿態、角度,並最終完美地組合在一起,避免結合部位出現任何細微的誤差,然後工人會用儀器、鉚釘等將這些部件一一固定,「飛機部件數以萬計,但最終組裝完成後,你用肉眼看不到任何拼接痕跡,仿佛就是一個整體」。

  製造

  國內過百家企業參與研製 發動機、設備多是國產

  中航工業和位於珠海的中航通飛承擔了A G 600研發、製造、組裝的大部分工作,但它同樣離不開日益融合的全球產業鏈。

  黃領才透露,參與研製A G 600的國內企業就多達100多家,參與研製的相關人員數萬人,其中包括國內的民營企業,「但好像還沒有廣東的民營企業」。

  黃領才說,除飛機機體的鋁合金材料由國外進口國內加工外,其餘設備、零部件基本都實現了國產化,其中複雜的機載設備國產化率已經達到90%,飛機的心臟發動機也是國產發動機W j6。

  南都記者了解到,W J6是由我國自主研製,相當成熟的一款高性能航空發動機,目前已在運8飛機上廣泛使用,性能可靠。

  性能

  尺寸、最大起飛重量等性能出眾 抗浪能力有改進空間

  黃領才介紹,A G 600的技術水平與日本的U S-2相當,後者是目前全球最大,也是最先進的水陸兩棲飛機,在尺寸、最大起飛重量等性能指標上,國產的A G 600更出眾。

  有媒體曾盛讚A G 600的研製使得中國水陸兩棲飛機製造水平已全面超越日本,不過黃領才昨日對這種說法予以了否認。他說,雖然A G 600多項指標領先,但在一個重要指標—抗浪能力上,目前仍遜色於日本的U S-2,「我們目前的抗浪能力是2米,也就是說在海浪2米高的海面上,A G 600可以正常起降,而U S-2的抗浪能力有3米」。黃領才表示,A G 600已經預留了很大的改進空間,隨著未來技術升級,抗浪能力肯定能達到3米。

  黃領才說,超遠航程和強大的汲水能力能夠讓A G 600勝任我國當前森林救火、水上救援的迫切需要,特別是將大大提升我國遠海救援的能力,且在大浪中也能停泊、起飛。他透露,A G 600已取得17架意向訂單。

  計劃

  6月前完成機體對接 拿到適航證至少還得3年

  黃領才透露,自昨日開始,A G 600的部件將進入密集交付期,按照計劃,6月份之前將完成飛機機體,即機頭、中機身、機尾、機翼等部件的對接,6月後正式總裝,年內完成,明年上半年首飛,「首飛地肯定放在珠海」。

  黃領才表示,飛機首飛成功後,還需要經過一系列嚴格的檢測、實驗取得適航證後才能正式投入使用,由於A G 600是一款大飛機,結構複雜,技術難度大,因此取得適航證的時間預計會比較長,大概還要3到4年。

  另據中航通飛方面介紹,為了保障安全,還將同時製造一架專門用於實驗的實驗機型,很多數據需用實驗機型來測試,以確保真機的安全和各項性能達到設計指標。

  黃領才說,A G 600短期內以滿足國內市場需要為主,但未來將面向國際市場。

  幕後

  飛機為啥突然改名?

  原名被深海潛水器「搶」走了

  AG 600於2009年經國務院立項批覆,此前一直被命名為「蛟龍600」,但到了2014年下半年卻突然更名。南都記者昨日採訪獲悉,更名背後有一樁軼事。

  中航通飛華南飛機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傅俊旭介紹,原來立項時確實以「蛟龍600」來命名,但後來也冒出來一個「蛟龍」—我國生產的下潛深度全球第一的深海潛水器也叫「蛟龍」,於是我們只能換成了AG 600,這是一個系列,去年同樣在珠海組裝研發的我國高端公務機是AG 300。

  本版採寫/數據整理:

  南都記者 楊亮

news.sohu.com false 南方都市報 http://epaper.nandu.com/epaper/N/html/2015-03/20/content_3398869.htm?div=-1 report 3816 AG600組裝完成後的效果圖。中航通飛供圖熱聞快讀刷新多項世界紀錄100多萬個部件組成上百家單位數萬人參與體積全球最大、最大起飛重量世界第一、單次救援能力世界第

相關焦點

  • 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海上首飛
    2020年7月26日,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在山東青島附近海域,成功實現海上首飛,為下一步飛機進行海上試飛科目訓練及驗證飛機相關性能奠定了基礎。作為我國「大飛機家族」之一的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是為滿足森林滅火和水上救援的迫切需要,首次研製的大型特種用途民用飛機,是國家應急救援體系建設急需的重大航空裝備。
  • 圖集:水陸兩棲飛機的前世今生和關鍵技術
    肖特「桑德蘭」多用途四發水陸兩棲飛機(圖片) 從20世紀20年代到30年代後期,美國西科斯基公司(Sikorsky)的S系列水陸兩棲飛機廣泛用於全球的航線跨洋飛行,格魯曼公司(Grumman)研製的輕型多用途水陸兩棲飛機鵝式(Goose)和野鴨(Widgeon)進入民用市場,美國空軍發現了它潛在的軍用價值,水陸兩棲飛機開始在軍用和民用方面廣泛流行
  • 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成功實現海上首飛
    7月26日上午,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在山東青島團島附近海域成功實現海上首飛。這是AG600飛機繼2017年陸上首飛、2018年水上首飛之後實現的第三次首飛,也為飛機下一步進行海上試飛科目訓練及驗證飛機相關性能奠定基礎。
  • 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水上首飛成功(圖)
    9時05分AG600飛機像一隻靈動的沙鷗,平穩地貼著水面滑行、輕盈入水,濺起歡快的水花。觀眾席響起了熱烈的掌聲。伴隨著《歌唱祖國》的動人旋律,AG600飛機通過氣勢恢弘的水門回到主席臺前。機長趙生報告順利完成首次水上起降科研試飛任務!這是繼2017年12月24日AG600成功實現陸上首飛後又一歷史性時刻。
  • 全面覆蓋南海水域,鯤龍兩棲大飛機不僅僅是「救火」這麼簡單
    今天(2020年7月26日),國產水路兩棲大飛機鯤龍AG600實現海上首飛,這不僅僅是鯤龍號在過去幾年陸上首飛、水上首飛之後,第一次完成在海上著陸和起飛的任務這麼簡單。鯤龍AG600是為了滿足森林救火和水上救援需要,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滅火和救援水陸兩棲大飛機。
  • 最大起飛重量5.1噸!雙引擎螺旋槳水陸兩棲海星飛機衝上雲霄
    就在上周11月18日德國時間15點40分,由道尼爾海翼有限公司研製的海星飛機SN1003於德國普法芬霍芬機場飛行成功,飛行時長40分鐘。據中國江蘇網介紹,這款能上天能入水的「中德混血」飛機的設計生產歷時6年,為全球首架通勤類的全複合材料水陸兩棲飛機,30餘名江蘇無錫工程師參與研發,將在無錫實現量產。
  • 波音回應:737客機零部件缺陷或影響全球300架飛機
    (原標題:又有41架飛機出現問題!波音回應737客機零部件缺陷或影響全球300架飛機)
  • 波音737MAX飛機首次載客復飛
    在經歷了20個月的安全禁令後,美國波音公司737MAX飛機於2日在多家媒體記者的見證下在美國進行了首次載客復飛。此次飛行由美國航空公司(AA)執行。美聯社消息稱,這趟飛行是該機型遭全球禁飛以來的首次載客飛行。
  • 波音最失敗的機型之波音737MAX
    美國波音公司是全球航空航天業的領袖公司,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民用和軍用飛機製造商之一,波音旗下誕生了一大批優秀經典的機型,如被稱為空中女皇的波音747,全球最暢銷的窄體機波音737NG系列飛機,和最新的夢想客機波音787,但波音同樣也有犯錯誤的時候,那就是波音史上最失敗的機型波音737MAX。
  • 印尼將繼續禁飛波音737MAX飛機
    印尼最大英文報紙《雅加達郵報》網站21日報導,儘管美國聯邦航空局批准了波音737MAX型飛機復飛,但印尼仍將繼續禁飛該型號飛機。報導援引印尼交通運輸部航空運輸總幹事諾維·裡延託(Novie Riyanto)的話稱,印尼政府「不會立即批准波音737 MAX飛機重返印尼天空,仍需要執行某些程序來確保飛機的安全」。
  • 親歷國產大飛機AG600「鯤龍」海上試飛,上天入海水陸兩用
    波音777基礎上,大量採用先進技術,全力打造的一種世界上最大、最先進和效率最高的雙發飛機,相比競爭機型,進一步降低油耗和運營成本。這個機型的首飛成功,給去年開始陷入困境的波音公司打入一針強心劑,但隨之到來的全球性疫情影響,使得整個項目蒙上一層陰影,大量大型飛機被退役,被封存,全球民航運輸跌入低谷,前景難料。
  • 波蘭Enter Air增購四架波音737MAX飛機
    Enter Air公司今日宣布,這家波蘭航空公司正在拓展其對737家族的承諾,新訂購兩架737MAX8飛機並增加兩架飛機的選購權。作為一家全波音用戶及波蘭最大的包機公司,Enter Air於2010年以一架737飛機開始運營。現在,該公司的機隊包括22架新一代737和兩架737 MAX飛機。在新的購買協議全面落實後,Enter Air的737 MAX機隊規模將增加到10架飛機。
  • 波音今年首獲兩架737 MAX飛機訂單
    中新社休斯敦8月19日電 美國波音公司18日宣布,獲得兩架737 MAX噴氣式飛機的訂單。這是波音公司今年首次獲得該型號飛機的訂單。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導,波音公司當日在一份交易聲明中稱,波蘭的航空公司Enter Air訂購了兩架波音「737-8噴氣式飛機」,並有可能續訂兩架。
  • 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成功實現海上首飛
    2020年7月26日,山東青島團島附近海域,由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在碧海藍天的見證下,馭風入海,踏浪騰空,成功實現海上首飛,為下一步飛機進行海上科研試飛及飛機相關性能驗證奠定了基礎。
  • 買下「波音737」飛機!南京這個學校太「壕」了...
    -500飛機在南京祿口機場安全降落。該飛機已全面完成疫情消殺工作,後續飛機拆解運輸組裝工作平穩有序推進。-500實訓飛機的成功落地及正式交付,可以極大提升學校民航類專業的科學研究水平和實驗實訓水平。737-500簡介波音737-500飛機是波音公司生產的雙發(動機)中短程運輸機,被稱為世界航空史上最成功的民航客機。
  • 波音737——最暢銷飛機是怎樣煉成的
    1967年,首架波音737飛機試飛成功,從此開啟了其長達五十多年的飛行史。時至今日,波音737早已成為世界民航市場最暢銷的飛機,累計交付超過一萬架,平均每秒鐘有1250架波音737正在飛行,每五秒就有一架進行起降。
  • 中國AG50飛機成功首飛,現場拿下105架大單!波音7月訂單遇「零」
    作者:行之編輯:清平安全事件給波音客機的生產蒙上了陰影,新冠疫情又對航空業產生嚴重的衝擊,波音公司無疑雪上加霜,波音7月訂單遇&34;;然而,據央廣網近日報導,中國AG50飛機成功首飛,現場斬獲105架大單!
  • 中國AG50飛機成功首飛現場拿下105架大單波音7月訂單遇零
    安全事件給波音客機的生產蒙上了陰影,新冠疫情又對航空業產生嚴重的衝擊,波音公司無疑雪上加霜,波音7月訂單遇&39;零&39;;然而,據央廣網近日報導,中國AG50飛機成功首飛,現場斬獲105架大單!&39;領雁&39;AG50輕型運動飛機領飛中國通用飛機製造業飛機在民用、軍事領域都有廣泛的應用,飛機製造能力代表一個國家的科技實力。
  • 致命飛機排名發布 波音737成世界最危險飛機
    「致命飛機」排名發布  老式機型事故率高 已在國內市場「退役」  什麼飛機最安全?什麼飛機又最容易發生可怕的空中災難?日前,美國《商業周刊》雜誌發布了一份全球主要機型致命飛行事故發生率排名,試圖解答這一難題。
  • 艦船技術|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機身斷階為何可以減阻?
    水陸兩棲飛機最大的特點是,即可在陸地起降,又可在水面停泊、起降,因此可以看作是船與飛機的結合體。在水面狀態時,水陸兩棲飛機遵循阿基米德定律,由船型機身排開水,獲得浮力,使其漂浮在水面上。而在飛行狀態時,則是機翼在流體(空氣)中獲得升力,使其能在空中飛行。想要從水面狀態到飛行狀態,水陸兩棲飛機必須要達到一定的速度。從央視披露的視頻看,AG600離水時的速度應該在120公裡/每小時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