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兩棲大飛機鯤龍AG600水上首飛 總設計師:水上密度大於空氣近...

2020-12-05 新京報

新京報快訊(記者倪偉)我國首款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今天(10月20日)在湖北荊門成功實施水上首飛。去年12月24日,AG600已經在廣東珠海實施陸上首飛,這意味著,該飛機已經圓滿完成首飛任務。

AG600是全球在研最大的水陸兩棲飛機,未來將主要用於森林滅火和水上救援。AG600與新一代戰略軍用大型運輸機「運20」和大型民用飛機「C919」被相提並論,有中國大飛機「三劍客」之稱。

該飛機由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下稱航空工業)自主研製。

水上起降難度在於阻力與防護

今年8月26日,鯤龍AG600抵達荊門,啟動水上試飛任務。經過首次下水、水上中、低、高速滑行。

「已經總共進行了19次的低速、中速和高速的水上滑行試驗,應該說基本完成了所有的試飛大綱的要求。通過滑行試驗驗證了飛機的縱向、橫向的操縱性、穩定性和各種水動特性的性能指標,符合飛機水上首飛的條件。」 AG600項目現場總指揮楊雷表示。

去年12月24日,「鯤龍」AG600在廣東珠海金灣機場成功實施首次陸上試飛。AG600飛機001架在珠海機場西南3000米高度規定的空域內平穩飛行了64分鐘。10時43分,飛機順利返航著陸,完成了各系統和基本操縱特性初步檢查、模擬著陸等預定試飛科目。

近10個月之後,AG600迎來水上首飛。水上首飛與陸上首飛相比,為何難度更大?

據AG600總設計師黃領才介紹,水上首飛的難度之一在於對抗水上阻力。水的密度比空氣要大近800倍,飛機在水上起飛時的速度和陸上起飛速度是相當的,要想加速到這樣一個速度,飛機的阻力特性就要設計得比較好。

另一方面難度在於避免水上複雜情況在飛機造成的衝擊。黃領才介紹,飛機在水面滑行時會有大量水的噴濺,如果這種噴濺不可控的話,會對發動機、螺旋槳或機體結構帶來衝擊和損傷。「通過試驗測試,飛機目前的整個氣水動的特性,操控品質,各個系統的功能工作穩定可靠。"

大飛機「三劍客」全部首飛成功

記者從航空工業了解到,AG600除了滿足森林滅火和水上救援要求,還能根據用戶的需要加改裝必要的設備,執行海洋環境監測與保護、資源探測、島礁運輸等任務,以及為「一帶一路」提供海上航行安全保障和緊急支援等任務。

在我國航空界,AG600與新一代戰略軍用大型運輸機「運20」和大型民用飛機「C919」被並稱為大飛機「三劍客」。運20和C919分別於2013年和2017年成功首飛。至此,我國大飛機「三劍客」全部成果首飛。

「大飛機『三劍客』是我國大飛機項目的傑出代表,水陸兩棲飛機下半身是船、上半身是飛機,集中了我國航空和造船工業的精華。」空軍專家陳洪教授說,AG600航行距離達到4000公裡,「意味著我國在太平洋等海域的遠洋航行有了可靠的保障。」

相關焦點

  • 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水上首飛成功(圖)
    《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朱思平 報導:2018年10月20日8時30分,湖北荊門漳河機場,國人的目光再一次聚焦到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航空工業)自主研製的我國首款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身上。龍騰漳河水,夢飛白雲間。AG600水上首飛正式開始。開車、滑行、入水……一氣呵成。
  • 親歷國產AG600「鯤龍」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海上試飛
    國產大飛機三劍客之一:AG600「鯤龍」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在7月26日上午10許,在青島團島附近水域成功進行了海上起降試飛。海南省航空攝影協會同樣沒有缺席這一重大時刻,多位會員多角度用鏡頭記錄下這激動人心的瞬間。
  • 「鯤龍」出海!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成功實現海上首飛
    7月26日上午,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在山東青島團島附近海域成功實現海上首飛。這是AG600飛機繼2017年陸上首飛、2018年水上首飛之後實現的第三次首飛,也為飛機下一步進行海上試飛科目訓練及驗證飛機相關性能奠定基礎。
  • 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海上首飛
    2020年7月26日,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在山東青島附近海域,成功實現海上首飛,為下一步飛機進行海上試飛科目訓練及驗證飛機相關性能奠定了基礎。在完成既定試飛科目後,AG600飛機10時49分順利降落在日照山字河機場,成功完成首次海上飛行試驗任務,型號研製取得重大進展。作為我國「大飛機家族」之一的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是為滿足森林滅火和水上救援的迫切需要,首次研製的大型特種用途民用飛機,是國家應急救援體系建設急需的重大航空裝備。
  • 兩棲飛機「鯤龍」海上首飛成功
    本報青島7月26日電 (記者趙展慧)今天上午,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在山東青島團島附近海域成功實現海上首飛。這是AG600飛機繼2017年陸上首飛、2018年水上首飛之後的第三次首飛。「鯤龍」AG600飛機是為滿足我國森林滅火和水上救援需要,首次按照中國民航適航規章要求研製的大型特種用途飛機,具有速度快、搜索範圍廣、安全性好、裝載量大等特點。本次海上首飛,為測試飛機海上抗浪性、操控特性、結構與系統的工作特性奠定了基礎。
  • 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成功實現海上首飛
    2020年7月26日,山東青島團島附近海域,由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在碧海藍天的見證下,馭風入海,踏浪騰空,成功實現海上首飛,為下一步飛機進行海上科研試飛及飛機相關性能驗證奠定了基礎。
  • 國之重器AG600成功實現海上首飛!
    「鯤龍」AG600,在碧海藍天的見證下,馭風入海,踏浪騰空,成功實現海上首飛!2020年7月26日,山東青島團島附近海域,由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在碧海藍天的見證下,馭風入海,踏浪騰空,成功實現海上首飛,為下一步飛機進行海上科研試飛及飛機相關性能驗證奠定了基礎。
  • 國產飛機「鯤龍」出海!起飛瞬間超燃
    2020年7月26日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在山東青島附近海域成功實現海上首飛「鯤龍」AG600是我國研製的可用於森林滅火水上/海上救援的大型水陸兩棲飛機具有速度快、機動性好、搜索範圍廣搜索效率高、安全性好、裝載量大等特點
  • 「鯤龍」海上首飛成功
    2020年7月26日,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在山東青島附近海域,成功實現海上首飛,為下一步飛機進行海上試飛科目訓練及驗證飛機相關性能奠定了基礎。在完成既定試飛科目後,AG600飛機10時49分順利降落在日照山字河機場,成功完成首次海上飛行試驗任務,型號研製取得重大進展。作為我國「大飛機家族」之一的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是為滿足森林滅火和水上救援的迫切需要,首次研製的大型特種用途民用飛機,是國家應急救援體系建設急需的重大航空裝備。
  • 艦船技術|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機身斷階為何可以減阻?
    2020年7月26日,在山東青島團島附近海域,由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馭風入海、踏浪騰空,成功實現海上首飛。這是AG600飛機繼2017年陸上首飛、2018年水上首飛之後實現的第三次首飛。
  • 一個不走尋常路的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成功實現海上首飛
    鯤龍AG600上天為鯤鵬,入海為蛟龍。2017年,陸上首飛;2018年,水上首飛;2020年,海上首飛。今天才知道有如此酷的飛機2020年7月26日,山東青島團島附近海域,由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
  • 水陸兩棲飛機AG600成功首飛,回顧AG600航展記憶
    2020年7月26日,山東青島團島附近海域,由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在碧海藍天的見證下,馭風入海,踏浪騰空,成功實現海上首飛,為下一步飛機進行海上科研試飛及飛機相關性能驗證奠定了基礎。這是AG600飛機繼2017年陸上首飛、2018年水上首飛之後實現的第三次首飛。
  • AG600 一架名副其實的「國產大飛機」,100%國產配套
    「鯤龍」AG600在山東青島團島附近海域成功實現海上首飛,這是繼2017年陸上首飛、2018年水上首飛成功之後,項目研製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的設計、製造等核心技術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是名副其實的「國產大飛機」,填補了我國大型水陸兩棲飛機的研製空白,能滿足我國空中滅火和水上救援的迫切需求。
  • 在水上滑翔不覺中起飛那感覺!我們可以體驗了!大型衝浪!
    【鄂研水陸兩棲飛機「鯤龍」成功實現海上首飛】)7月26日上午,山東青島團島附近海域,駐鄂央企研製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成功實現海上首飛這是AG600飛機繼2017年陸上首飛、2018年水上首飛之後實現的第三次首飛。「鯤龍」是我國自主研製的首款大型水陸兩棲飛機,也是世界在研的最大一款水陸兩棲飛機。位於荊門的央企航空工業特種飛行器研究所擔任AG600飛機總設計師單位,其水上試飛場地位於荊門,飛機研製團隊常駐地在珠海。
  • 全面覆蓋南海水域,鯤龍兩棲大飛機不僅僅是「救火」這麼簡單
    今天(2020年7月26日),國產水路兩棲大飛機鯤龍AG600實現海上首飛,這不僅僅是鯤龍號在過去幾年陸上首飛、水上首飛之後,第一次完成在海上著陸和起飛的任務這麼簡單。今天的成功飛行預示著水路兩棲大飛機全面覆蓋南海海域
  • 「科普」為何鯤龍AG600槳葉尖端速度不能超過音速?因為會產生它
    26日,我國自主研發的大型水上救援、滅火兩棲飛機「鯤龍AG600」成功進行了海上著陸、起飛試驗。、滅火飛機,它分別在17年12月以及18年10月實現陸上首飛和湖上首飛。而這次成功實現海上首飛,意味著我國飛機製造業在該領域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 「鯤龍」AG600順利完成海上首飛
    「三劍客」之一,中國自行設計研製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世界最大的水陸兩用飛機。此次成功實現海上首飛,為下一步飛機進行海上科研試飛及飛機相關性能驗證奠定了基礎。這是AG600飛機繼2017年陸上首飛、2018年水上首飛之後實現的第三次首飛。
  • 「鯤龍出海」成色幾何?離投身一線還有多遠?
    在安全飛行約31分鐘、完成一系列既定試飛科目後,「鯤龍」AG600於10時49分降落在山字河機場,完成首次海上飛行試驗任務。「鯤龍」AG600與大型運輸機運-20、大型客機C919並稱為我國大飛機家族的「三劍客」。
  • 起飛滑跑距離比戰鬥機都短,中國AG600水上飛機為何這麼猛?
    >一個星期之前,AG600「鯤龍」 大型水上飛機騰空而起,至此中國大飛機家族「三兄弟」運-20、C919、AG600先後飛上藍天。AG600大型水陸兩棲飛機之所以能夠在首飛中之所以能夠在極短的滑跑距離上騰空離地,跟幾個方面的因素分不開。首先,首飛時的原型機都是最為安全的輕載狀態,只裝載必要的燃油量和測試儀器設備,而且通常都不收起落架。因此,原型機在首飛時的負載是最小的,有利於以更短的滑跑距離起飛。
  • 踏浪而來 一飛沖天——「鯤龍」AG600現場副總指揮趙靜波詳解其...
    「鯤龍」AG600海上首飛。7月26日,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海上首飛成功,其踏浪騰空那一刻,人類自古「飛天入海」的夢想終於成真。「鯤龍」AG600現場副總指揮趙靜波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上天為鯤鵬,入海為蛟龍,「鯤龍」由此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