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恆星級黑洞?中國科學家的這次新發現,具有哪些重大意義?

2020-12-05 奇點使者

2019年4月10日,人類歷史上第一張黑洞照片正式與大家見面,這個黑洞距離地球5500萬光年,質量約為太陽的65億倍,來自於室女座的M87星系。那麼,什麼是黑洞呢?根據愛因斯坦在廣義相對論中的描述,黑洞是宇宙中的天體之一,它的引力非常強大,就連光,也沒有辦法從黑洞的視界中逃脫。

現代科學認為,黑洞的中心點就是假想中的「奇點」,它密度無限大、時空曲率無限高、體積無限小、熱量無限大,黑洞的前身是一個垂死的恆星,當它經過超新星爆炸後,它的核心就會迅速坍縮,這個時候將聚集成一個點,這個點就是黑洞,通過吞噬周圍的所有物質,甚至是光線在內,不斷地壯大自己。

黑洞與星體一樣,也分為很多種,比方說巨型黑洞、超大黑洞和我們今天的主角——恆星級黑洞。什麼是恆星級黑洞呢?簡單來說,就是宇宙中一顆大質量的恆星(至少是太陽的20倍大)在經過紅巨星階段和超新星爆發後,引力坍縮成為的一個黑洞。我們都知道,黑洞本身並不發光,所以,科學家一般在尋找恆星級黑洞的時候 ,都是通過伽馬射線暴來確認它可能存在的區域。

科學家介紹說,在宇宙中,恆星級黑洞分布非常廣泛,包括太陽系所在的銀河系中,恆星級黑洞的數量至少在上億個。為何會這麼多呢?因為恆星是宇宙中最普通的居民之一,拿銀河系來說,恆星的數量至少在1000億顆~4000億顆左右,恆星的壽命一般都在百億年,所以,新舊交疊,每天都有大量的恆星死去,其中大質量的恆星,就會變成恆星級黑洞。

根據國際科學期刊《自然》發布的最新一篇報導,由中國科學家依託我國自主研發的LAMOST,在距離地球600萬光年之外的地方,成功發現了一個迄今為止最大的恆星級黑洞,它的質量是太陽的70倍,徹底顛覆了科學家們的認知,也顛覆了現有的黑洞理論。

在2007年,科學家通過觀測發現M33星系中存在著一個質量是太陽15倍的恆星級黑洞,此後通過多次的計算機建模分析,科學家認為即使恆星的質量太大,但是經過超新星爆發後,大量的物質被拋到宇宙空間中,最終形成的恆星級黑洞質量,也不會超過太陽的25倍。

不過,2010年,科學家在距離地球600萬光年的NGC300星系中,發現了超強的X射線,並且發現黑洞的伴星質量,是太陽的20倍以上,由此推斷,一個超大質量的恆星級黑洞,極有可能存在於NGC星系之中。

這次超大質量恆星級黑洞的發現,不僅徹底進入了現有恆星演化理論的「禁區」,而且所有有關恆星級黑洞形成的理論也都將被徹底改寫,科學家表示,這次中國科學家團隊的重大發現,將徹底推動黑洞天體物理研究的復興!讓我們一起為中國科學家團隊點個讚吧!

相關焦點

  • Nature:中國科學家發現最大恆星級黑洞!有望開創黑洞發現新紀元
    【新智元導讀】依託我國自主研製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郭守敬望遠鏡(LAMOST),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團隊發現了一顆迄今為止質量最大的恆星級黑洞,並提供了一種利用LAMOST巡天優勢尋找黑洞的新方法。這一成果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Nature發表。來 新智元AI朋友圈 和行業大咖討論吧。
  • 中國發現銀河系最大恆星級黑洞,質量是太陽的68倍
    這顆黑洞質量之大,可謂顛覆了人類此前對恆星級黑洞形成的認知。 中國科學家在銀河系中發現了質量高於太陽68倍的巨大恆星級黑洞,這一發現可謂顛覆了以往人類對恆星演化過程的認知。
  • 郭守敬望遠鏡捕捉黑洞之王 發現迄今最大恆星級黑洞
    記者近日從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獲悉,中國天文學家依託我國自主研製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郭守敬望遠鏡(LAMOST),發現了一顆迄今為止質量最大的恆星級黑洞,並提供了一種利用LAMOST巡天優勢尋找黑洞的新方法。這顆70倍太陽質量的黑洞遠超理論預言的質量上限,顛覆了人們對恆星級黑洞形成的認知,有望推動恆星演化和黑洞形成理論的革新。
  • 最大恆星級黑洞被發現,現有黑洞理論被顛覆,中國科學家功不可沒
    黑洞,是目前已知的宇宙中密度最大的物體,黑洞的前身是大質量的恆星,當恆星進入演化末期,內部能量全部燃燒殆盡,並且經歷超新星爆炸之後,就會坍縮成為黑洞。黑洞的特徵是在一個空間區域內,具有非常強大的重力,就連光都沒有辦法從黑洞的視界中逃脫。
  • 天文學家發現迄今最大恆星級黑洞 70倍太陽質量
    北京時間2019年11月28日凌晨,國際科學期刊《自然》發布了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劉繼峰、張昊彤研究團隊的一項重大發現。依託我國自主研製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郭守敬望遠鏡(LAMOST),研究團隊發現了一顆迄今為止質量最大的恆星級黑洞,並提供了一種利用LAMOST巡天優勢尋找黑洞的新方法。這顆70倍太陽質量的黑洞遠超理論預言的質量上限,顛覆了人們對恆星級黑洞形成的認知,有望推動恆星演化和黑洞形成理論的革新。黑洞是一種本身不發光、密度非常大的神秘天體。
  • 中國發現銀河系最大恆星級黑洞!顛覆認知
    這一電磁波波段最重恆星級黑洞的發現,還登上了最新一期的Nature。發現了什麼這次,來自中國興隆觀測基地的LAMOST(郭守敬望遠鏡)立了大功。劉繼峰說,如果利用一架普通四米口徑望遠鏡來尋找這樣一顆黑洞,同樣的機率下,則需要40年的時間——這充分體現出LAMOST超高的觀測效率。為了紀念LAMOST在發現這顆巨大恆星級黑洞上做出的貢獻,天文學家給這個包含黑洞的雙星系統命名為LB-1。
  • 我天文學家發現迄今最大恆星級黑洞 70倍太陽質量
    來源:一財網北京時間2019年11月28日凌晨,國際科學期刊《自然》發布了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劉繼峰、張昊彤研究團隊的一項重大發現。依託我國自主研製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郭守敬望遠鏡(LAMOST),研究團隊發現了一顆迄今為止質量最大的恆星級黑洞,並提供了一種利用LAMOST巡天優勢尋找黑洞的新方法。這顆70倍太陽質量的黑洞遠超理論預言的質量上限,顛覆了人們對恆星級黑洞形成的認知,有望推動恆星演化和黑洞形成理論的革新。黑洞是一種本身不發光、密度非常大的神秘天體。
  • 中國天文學家發現迄今最大恆星級黑洞 70倍太陽質量
    原標題: 中國天文學家發現迄今最大恆星級黑洞 70倍太陽質量劉繼峰研究員在發布會上介紹迄今最大恆星級黑洞的發現及研究相關情況。 孫自法 攝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28日在北京宣布,該臺劉繼峰、張昊彤研究團隊依託中國自主研製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郭守敬望遠鏡(大天區面積多目標光纖光譜天文望遠鏡,英文縮寫LAMOST),發現一顆迄今質量最大的恆星級黑洞,並提供一種利用LAMOST巡天優勢尋找黑洞的新方法。
  • 郭守敬望遠鏡發現迄今最大恆星級黑洞
    記者今天(11月28日)從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獲悉,中國天文學家利用郭守敬望遠鏡(LAMOST)發現了一顆迄今為止最大質量的恆星級黑洞,並提供了一種利用LAMOST巡天優勢尋找黑洞的新方法。這顆70倍太陽質量的黑洞遠超理論預言的質量上限,顛覆了人們對恆星級黑洞形成的認知,有望推動恆星演化和黑洞形成理論的革新。
  • 中國發現迄今為止質量最大恆星級黑洞,將顛覆科學界的固有認知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劉繼峰、張昊彤研究團隊的一項重大發現。依託我國自主研製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郭守敬望遠鏡(LAMOST),研究團隊發現了一顆迄今為止質量最大的恆星級黑洞,並提供了一種利用LAMOST巡天優勢尋找黑洞的新方法。這顆70倍太陽質量的黑洞遠超理論預言的質量上限,顛覆了人們對恆星級黑洞形成的認知,有望推動恆星演化和黑洞形成理論的革新。
  • 中國科學家發現最大恆星級黑洞,大到科學家要重新研究理論
    科學家告訴我們,當一顆大質量恆星發生超新星爆發之後,它的內核會變成恐怖的黑洞,從此開始自己的饕餮生涯。根據黑洞的質量,我們將黑洞分為恆星級黑洞、中等質量黑洞和超大質量黑洞(也有人認為存在迷你黑洞,不過目前沒有發現過)。而在科學家們的努力下,我們已經發現了很多的恆星級黑洞,也發現了大量的超大質量黑洞。
  • 我國天文學家發現迄今最大的恆星級黑洞
    新華社北京11月28日電(記者董瑞豐)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28日宣布,該臺研究團隊依託郭守敬望遠鏡(LAMOST)發現了一個迄今質量最大的恆星級黑洞。這個黑洞質量約為太陽70倍,遠超理論預言的質量上限,有望推動恆星演化和黑洞形成理論的革新。
  • 為什麼說中國發現的最大質量恆星級黑洞是一道「超綱題」?
    因此,現有的恆星演化理論認定,大質量的恆星級黑洞只能形成於低金屬豐度的環境中。以我們銀河系的化學成分來看,不會出現超過30倍的恆星級黑洞。此前,天文學家們在銀河系中找到的恆星級黑洞,確實都在20倍太陽質量之下。然而,這次發現的LB-1金屬豐度與太陽近似(1.2倍),質量卻接近太陽的70倍,顯然是大大「超綱」了。現在怎麼辦?
  • 中國LAMOST發現最大恆星級黑洞,它是怎麼誕生的?爆炸出來的嗎?
    2019年11月28日凌晨《Nature》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劉繼峰、張昊彤研究團隊關於「發現最大恆星級黑洞,超過70倍太陽質量」的科學研究成果,利用我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郭守敬望遠鏡(LAMOST),發現了在現有理論禁區內的黑洞,並且提供了一種新的尋找黑洞的方式!
  • 黑洞理論被顛覆!科學家發現一個奇怪黑洞,直呼這顯然不可能存在
    據報導,近日,法新社發表了一篇有關於恆星級黑洞的研究報導,文章中指出,在宇宙中,科學家們發現了一顆本不應該存在的黑洞,這個黑洞的密度非常大,而且質量是太陽的142倍,對於一個恆星級黑洞來說,科學家表示這顯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 黑洞理論被顛覆!科學家發現一個奇怪黑洞,直呼這顯然不可能存在
    ,科學家們發現了一顆本不應該存在的黑洞,這個黑洞的密度非常大,而且質量是太陽的142倍,對於一個恆星級黑洞來說,科學家表示這顯然是不可能的事情。什麼是恆星級黑洞?簡單來說,就是大質量的恆星在生命的尾聲,內部坍縮後變成的黑洞。在宇宙中,科學家們通過觀測研究,目前一共發現了3種類型的黑洞,分別是原初黑洞、超大質量黑洞和恆星級黑洞。
  • 黑洞再添新成員!首個中等質量黑洞被發現,它讓科學界轟動
    據報導,近日,來自美國和歐洲的天文學家,共同宣布了一次人類天文史上的重大發現:在距離地球70光年之外的地方,一個中等質量黑洞出現在那裡。這個發現顛覆了目前已有的黑洞形成理論,同時,也增加了新的黑洞類型。
  • 新引力波發現 都由哪些國家發現的有什麼意義
    坦白說……  四次發現雙黑洞引發的引力波之後, 人類現在第一次發現了雙中子星碰撞引發的引力波 ,而且首次實現了國際合作、多國利用引力波天文臺、電磁波望遠鏡同時詳細觀測了這一事件。  中國科學家也全力參與其中,並且首次以確鑿證據證實,中子星合併是宇宙中金、銀、鉑等元素的主要起源。  對於這個宇宙大事件,《科技日報》特意製作了一張圖解,提煉了一些要點,包括 迄今最強引力波持續超過1分鐘、第一次直接觀測到雙子星合併引發短伽馬射線爆、中國人1998年預言雙子星合併形成巨新星得到證實,等等。
  • 70光年之外的地方,一個奇怪的黑洞被發現,它究竟是什麼?
    特別是在對宇宙的了解上,如果沒有科學家們的猜想和發現,人類可能一直到今天,仍然「坐井觀天」。舉個例子來說,100多年前,愛因斯坦提出了黑洞的猜想,後來經過多名科學家的研究後,最終,進入21世紀,人類對於黑洞的了解也越來越多,那麼,黑洞究竟是什麼?它都有哪些類型?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討論一下。
  • 可一次性拍下4000個天體的光譜 發現「黑洞之王」的望遠鏡是南京造
    近日,國際科學期刊《自然》發布一項重大發現:中國天文學家發現了一顆迄今為止質量最大的恆星級黑洞。而發現"黑洞之王"的功臣——LAMOST(讀:拉莫斯特)望遠鏡,正是由中國科學院南京天文光學技術研究所設計、製造。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望遠鏡,究竟有哪些「獨門絕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