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彈是全球公認的大殺器,一般不輕易示人,但就在近日,美國就公開展示測試核彈的視頻,其中含義耐人尋味。據環球網11月24日的報導,就在近日,美國正式對外公布了F-35A戰鬥機投擲B61-12型核炸彈的視頻,視頻與報導顯示,F-35A隱身戰機在在3200米高空釋放了1枚B61-12型核彈,核彈在脫離戰機自由落體一段距離之後,突然高速旋轉,最終在飛行了大約42秒之後,準確擊中了預定目標。
這次測試其實早在8月下旬就已經結束,之所以現在才公布視頻,主要是基於兩個方面的考慮,一方面是為了保密,只有得到解密的授權,美國媒體才能拿到這份核彈測試的視頻;另一方面,也是出於戰略威懾的需要,而威懾的對象自然就是中俄兩國。F-35A是全球數得著的先進隱身戰機,B61-12型核彈更是大有來頭,被稱為是川普的「秘密武器」,隱身戰機+智能型核彈構成了完美的殺手組合,美國這是要大幹的節奏。
其實對於這次測試,美國方面早就透露了口風。據環球網5月27日的報導,美國國防部負責核事務的助理防長德魯·沃爾特就對媒體宣布,「出於地緣政治因素的考慮」,美國可能在「幾個月內」進行一次核試驗,相關準備工作已經準備完畢,他相信美國國家核安全部門「已經在內華達州找到可靠的核試驗地點」,就等川普總統一聲令下了,沃爾特指出,這將是一次「獲取有限觀測數據的快速試驗」。
△F-35A投擲B61-12型核彈,後者下落中高速旋轉,以獲得更高的精度和更遠的射程
3個月後,也即8月下旬,美國空軍果然就攜手桑迪亞國家實驗室、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在託諾帕試驗場進行了F-35A隱身戰機投擲B61-12型核彈的測試,而託諾帕試驗場就位於內華達州南部。視頻沒有顯示核爆炸的情景,可能公布的時候做了剪輯,也可能這只是一枚沒有「激活」的核彈,但後者的可能性很小,因為在宣布即將測試核彈之前,美國先後栽贓中俄即將進行低當量的核試驗。
據環球網4月中旬的報導,美國國務院就指責中國計劃在羅布泊秘密地進行低當量核彈的測試,幾乎與此同時,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的報導,美國國務院指控俄羅斯瞞著華盛頓,秘密地進行了多次核試驗,聲稱這違反了美蘇籤署的「限制地下核試驗」的相關條約。對此,俄羅斯國際安全專家阿列克謝·費年科就指出,美國這是在為自己公開進行核試驗「尋找藉口」。很顯然,如果美國只是「模擬核試驗」,不需要提前栽贓中俄。
從這個角度來看,美國在內華達州託諾帕試驗場測試的B61-12型核彈,妥妥的是一枚實彈,這是美國近20年來首次進行核彈的實彈測試。這次測試的重要意義在於兩點,其一,「首次測試了」F-35A隱身戰機投擲核彈的所有系統,包括機械、電氣、通信和投放系統,證明了F-35A的確具備可靠的投擲B61-12型核彈的能力。其二,再次證實了B61-12型核彈的強悍性能,向實戰使用這款核彈又邁出了一步。

B61-12型核彈是美國歷史上「首個導引核彈」或「智能型」核彈,也是「最昂貴的核彈」、「最具危險性」的核彈,因為它具有低當量與高精度的雙重特點,這使得美國得以在爆發衝突時,將其投入實戰應用,而不是和其他美國的核彈那樣,只能做戰略威懾。從當量上來說,B61-12型核彈的當量可以靈活地在300噸到50千噸之間進行調節,其中1千噸以下屬於超小型核彈,1-10千噸屬於小型核彈,兩者均用於戰術核打擊任務。
威力10千噸到50千噸,就已經是中型核彈頭了,「可同時執行戰略和戰術核打擊」。從這可以看出,B61-12型核彈即可作為超小型核彈使用,也可以作為中型核彈使用,既可以打擊戰術目標,也能對戰略目標造成巨大的毀傷。更為關鍵的是,B61-12型核彈體型嬌小,增加當量而不會增大體量,可以塞進F-35A隱身戰機的體內,此外,該型核彈還具有極高的精度,圓概率誤差不超過30米,遠超其他核重力炸彈110-170米的誤差。
2019年美國退出了「中導條約」,同年7月,美國國防部出臺了《3-72核行動》的文件,開始培訓中下級軍官使用戰術核彈;2020年5月份,美國宣布即將進行核彈試驗,同時宣布6個月後退出「開放天空條約」;8月份,美國成功測試B61-12型核彈;11月份,美國正式退出了與俄羅斯籤署的「開放天空條約」。這一系列舉動,都證明美國正在實打實地為戰爭做準備,山雨欲來風滿樓,沉醉在和平中的人們,該醒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