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可能重啟核試驗了:F35扔的核彈,大概率是一枚實彈

2020-12-02 利刃號

核彈是全球公認的大殺器,一般不輕易示人,但就在近日,美國就公開展示測試核彈的視頻,其中含義耐人尋味。據環球網11月24日的報導,就在近日,美國正式對外公布了F-35A戰鬥機投擲B61-12型核炸彈的視頻,視頻與報導顯示,F-35A隱身戰機在在3200米高空釋放了1枚B61-12型核彈,核彈在脫離戰機自由落體一段距離之後,突然高速旋轉,最終在飛行了大約42秒之後,準確擊中了預定目標。

這次測試其實早在8月下旬就已經結束,之所以現在才公布視頻,主要是基於兩個方面的考慮,一方面是為了保密,只有得到解密的授權,美國媒體才能拿到這份核彈測試的視頻;另一方面,也是出於戰略威懾的需要,而威懾的對象自然就是中俄兩國。F-35A是全球數得著的先進隱身戰機,B61-12型核彈更是大有來頭,被稱為是川普的「秘密武器」,隱身戰機+智能型核彈構成了完美的殺手組合,美國這是要大幹的節奏。

其實對於這次測試,美國方面早就透露了口風。據環球網5月27日的報導,美國國防部負責核事務的助理防長德魯·沃爾特就對媒體宣布,「出於地緣政治因素的考慮」,美國可能在「幾個月內」進行一次核試驗,相關準備工作已經準備完畢,他相信美國國家核安全部門「已經在內華達州找到可靠的核試驗地點」,就等川普總統一聲令下了,沃爾特指出,這將是一次「獲取有限觀測數據的快速試驗」。

△F-35A投擲B61-12型核彈,後者下落中高速旋轉,以獲得更高的精度和更遠的射程

3個月後,也即8月下旬,美國空軍果然就攜手桑迪亞國家實驗室、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在託諾帕試驗場進行了F-35A隱身戰機投擲B61-12型核彈的測試,而託諾帕試驗場就位於內華達州南部。視頻沒有顯示核爆炸的情景,可能公布的時候做了剪輯,也可能這只是一枚沒有「激活」的核彈,但後者的可能性很小,因為在宣布即將測試核彈之前,美國先後栽贓中俄即將進行低當量的核試驗。

據環球網4月中旬的報導,美國國務院就指責中國計劃在羅布泊秘密地進行低當量核彈的測試,幾乎與此同時,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的報導,美國國務院指控俄羅斯瞞著華盛頓,秘密地進行了多次核試驗,聲稱這違反了美蘇籤署的「限制地下核試驗」的相關條約。對此,俄羅斯國際安全專家阿列克謝·費年科就指出,美國這是在為自己公開進行核試驗「尋找藉口」。很顯然,如果美國只是「模擬核試驗」,不需要提前栽贓中俄。

從這個角度來看,美國在內華達州託諾帕試驗場測試的B61-12型核彈,妥妥的是一枚實彈,這是美國近20年來首次進行核彈的實彈測試。這次測試的重要意義在於兩點,其一,「首次測試了」F-35A隱身戰機投擲核彈的所有系統,包括機械、電氣、通信和投放系統,證明了F-35A的確具備可靠的投擲B61-12型核彈的能力。其二,再次證實了B61-12型核彈的強悍性能,向實戰使用這款核彈又邁出了一步。

△B61-12型核彈

B61-12型核彈是美國歷史上「首個導引核彈」或「智能型」核彈,也是「最昂貴的核彈」、「最具危險性」的核彈,因為它具有低當量與高精度的雙重特點,這使得美國得以在爆發衝突時,將其投入實戰應用,而不是和其他美國的核彈那樣,只能做戰略威懾。從當量上來說,B61-12型核彈的當量可以靈活地在300噸到50千噸之間進行調節,其中1千噸以下屬於超小型核彈,1-10千噸屬於小型核彈,兩者均用於戰術核打擊任務。

威力10千噸到50千噸,就已經是中型核彈頭了,「可同時執行戰略和戰術核打擊」。從這可以看出,B61-12型核彈即可作為超小型核彈使用,也可以作為中型核彈使用,既可以打擊戰術目標,也能對戰略目標造成巨大的毀傷。更為關鍵的是,B61-12型核彈體型嬌小,增加當量而不會增大體量,可以塞進F-35A隱身戰機的體內,此外,該型核彈還具有極高的精度,圓概率誤差不超過30米,遠超其他核重力炸彈110-170米的誤差。

2019年美國退出了「中導條約」,同年7月,美國國防部出臺了《3-72核行動》的文件,開始培訓中下級軍官使用戰術核彈;2020年5月份,美國宣布即將進行核彈試驗,同時宣布6個月後退出「開放天空條約」;8月份,美國成功測試B61-12型核彈;11月份,美國正式退出了與俄羅斯籤署的「開放天空條約」。這一系列舉動,都證明美國正在實打實地為戰爭做準備,山雨欲來風滿樓,沉醉在和平中的人們,該醒醒了。

相關焦點

  • 如果美國重啟核試驗,威脅有多大?俄專家給出分析
    作者:尋陽編輯:坤守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抵擋住核彈頭的威脅,正因如此,多年以來世界各國都只是將核武器作為提供威懾力的裝備,連核試驗也被各國禁止。然而,最近美國意欲重啟核試驗,這將給世界帶來的威脅有多大呢?
  • 扔顆核彈能引發黃石火山爆發?美國地質調查局:不太可能!
    美國黃石火山,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活火山,具有瞬間改變整個世界的能力。因為它一旦爆發,將會引發堪比6500萬年前小行星撞地球的恐怖災難。值得慶幸的是,它還沒有爆發的跡象,但如果給黃石火山扔一顆核彈能引發火山爆發嗎?
  • 地球局|美國想重啟核試驗,隨便說說還是蓄謀已久?
    距離美國上一次核試驗已經過去28年,但今天的美國政府內部,有些人對於核試驗的渴望又開始蠢蠢欲動:5月15日,美國政府的一次國家安全會議上,一些高級官員討論了重啟核試驗的問題,只是分歧嚴重,並未做出任何決定。
  • 多名諾獎得主喊話美政府,敦促放棄重啟核試驗,川普:正在投資
    在1945年7月16日世界首次核試驗75周年之際,包括6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內的大約70名科學家,在《科學》雜誌上發表的一封信中說,重啟核試驗可能會增加另一場核軍備競賽以及無意或有意的核戰爭的危險。科學家們說:「由於核武器對人類和地球的有害影響,科學家們一直反對核武器,因此我們要求美國政府停止進行核試驗的計劃。」
  • 討論重啟核試驗,與俄展開核軍控談判想拽上中國,美國這番操作有何...
    美國媒體5月下旬報導,美國白宮正在討論重啟核試驗的可行性,這是美國政府高層自1992年以來首次就核試驗展開討論。報導稱,美國一些人正試圖將重啟核試驗作為與其他核大國討論軍控機制的談判籌碼。6月8日,美國總統軍控事務特使比林斯利在社交媒體上發表聲明稱,美俄已就開展核軍控談判的時間地點達成一致,並邀請了中國。
  • 川普政府討論重啟核試驗
    《華盛頓郵報》引述消息人士稱,華盛頓正討論是否進行1992年以來的首次核試驗,以制衡中國與俄羅斯。分析家認為,美國若重啟核試驗將打響核軍備競賽的第一槍。美國《華盛頓郵報》周五報導,川普政府正討論是否進行1992年來首次的核試驗,以對俄羅斯和中國起威懾作用。然而,重啟核試驗不僅將大幅偏離美國的國防政策,還將提高其他核武國家的籌碼。一名分析人士對《華郵》表示,美國若展開核試驗將開啟史無前例的核軍備競賽。
  • 詭異而美麗的原子火球和蘑菇雲,一組珍貴的早期核試驗照片
    1946年7月25日,比基尼環礁「十字路口」B核試驗,原子彈水下爆炸形成的蘑菇水幕,右側豎立的黑影是老戰列艦阿肯色號,旁邊是日本戰列艦長門號,左側大艦是鹽湖城號重巡洋艦。1952年11月16日,一架B-36H轟炸機在埃內韋塔克環礁投下一枚50萬噸當量核彈,火球翻滾上升的場面。
  • 一枚硬幣,扔了一億次都是正面,那下一次正面朝上的概率是多少?
    今天聽到一個這樣一個問題,一枚硬幣,扔了一億次全部都是正面朝上,那一億零一次正面朝上的概率是多少,很多人下意識的會脫口而出50%,其實從概率學上也沒什麼問題,扔一枚硬幣,它的正反面的概率都是50%,並且和之前扔過多少次都沒有關係,這是理想物理模型,它可以用來思考理論,但是不能應用在複雜現實問題上
  • 核彈水下爆炸,11艘戰艦沉沒航母被折斷,引發30米大海嘯
    核武器是人類研發威力最大的武器,而航母則是威力最大的常規武器,很多軍迷都對核武器和航母究竟誰更厲害很感興趣,並提出疑問,一枚核彈可以炸沉航母嗎?事實上,軍方也曾有類似的疑問,並親自動手做了一次實驗。美軍用核彈轟擊水面艦艇,測試包括航母在內的水面艦艇,能否承受核武器的威力。
  • 美國研製強X射線第四代核武器:一枚可毀滅廣島幾千遍
    ,這種新型核武器賴在研製當中,其威力十分驚人:大致相當於一枚廣島原子彈大小體積的金屬氫武器其殺傷威力可毀滅廣島幾千遍。據悉,冷戰時期,美國為了在歐洲對付蘇聯的「裝甲洪流」,希望能有一種新式戰術武器來迅速改變自己在常規兵器上的數量劣勢,而冷戰的結束,也似乎使得戰術核武器逐漸淡出歷史舞臺,實際上,常規武器即使生鏽,一般也不會產生危害,但核武器不同,維護不當,極可能引發重大災難。
  • 川普密謀開戰連任,美軍5代機高調扔核彈,真不怕打核戰爭?
    近日,據媒體報導,美軍五代軍機F35高調測試了扔核彈的能力,俄羅斯對此聲稱,一旦美軍使用B61戰術核彈,俄軍也將對等使用核武器,對此有網友表示,奇招頻出的川普雖有密謀開戰連任的可能,但真不怕打全球核戰爭嗎?
  • 70位科學家聯名致信川普 呼籲不要重啟核武測試
    約70位科學家質疑美國政府可能計劃重啟凍結28年的核武測試,他們7月16日呼籲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不要重啟核武測試,並稱這類測試會讓核戰的風險提高,這些科學家中有6位諾貝爾獎得主。這數十位科學家在學術期刊《科學》(Science)撰寫公開信,他們認為美國核試「可能增添另一輪核武競賽,以及有意或無意形成的核戰的風險」。
  • 在海洋最深處引爆一顆核彈,會發生什麼?海嘯可能席捲美國
    1961年10月30日在北冰洋新地島群島西岸試爆,其威力相當於美國在日本廣島和長崎投下的「小男孩」原子彈的3800倍,爆炸讓亞歐板塊移動了9毫米,是人類至今所引爆的體積重量和威力最大的炸彈。人類如果將這顆沙皇炸彈投入到世界上最深的海溝-馬裡亞納海溝,會發生什麼呢?
  • 如果往俄羅斯12000米深的鑽井扔1萬噸核彈引爆,會發生什麼情況?
    承接主題1萬噸當量的核彈在12000米的地下引爆會發生什麼呢!地震武器據權威機構研究表明,一枚當量為10000噸的核彈頭在特定區域可以觸發一場約5級左右的地震,當量提升10倍之後(100000噸級)可以觸發一場約6級左右的地震。按照慣例,高等級地震傷害不一定高,低等級地震的傷害也不一定低,具體要看地震的震級和烈度。
  • 朝擬核試驗半島局勢升溫 中國呼籲重啟六方會談
    朝方表示:「在這一全面對抗戰中,朝鮮將繼續發射的各種衛星和遠程飛彈、將進行的高水平核試驗,都針對朝鮮人民不共戴天的仇敵美國。」這是朝鮮繼2012年12月12日成功發射第二顆「光明星3號」衛星後,首次具體提及「核試驗」。此前,朝鮮曾在2006年、2009年進行兩次核試驗。如果朝鮮如聲明所言進行新的核試驗,那將是該國的第三次核試驗。
  • 核專家犯小學生低級錯誤,計算失誤炸出美國核彈之王
    作為人類製造過威力最大的武器,核彈的設計製造是個非常科學而嚴密的過程。如今各核大國主力核彈的爆炸當量都得到了嚴格計算控制,但這是多年核試驗和計算機模擬得來的成果。早在50年代,美國人用於核試驗的核彈當量設計就總出岔子,甚至還誤炸出了美國歷史上實驗當量最高的記錄,堪稱美國的核彈之王。美國是第一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也是第一個擁有氫彈的國家。
  • 美國:俄羅斯在北極進行核試驗
    上月29號,美國單方面宣稱,俄羅斯可能正在做低當量核試驗,沒有以符合「零當量」標準方式遵守暫停核試驗承諾。對於美國這種不切實際的言論,俄媒更是嘲諷說,美國又使用「老招數」,指責別人「可能」幹了某件違反的條約的事,而美國不僅拿不出證據,甚至連自己都沒有加入這個條約。
  • 美國中學生一人造出了核反應堆,那麼一個人能獨自造出原子彈嗎?
    (美國14歲中學生製造出簡易核反應堆,其實也得到了當地大學很多幫助才完成的)原子彈的原理和結構基本上已經屬於半公開的秘密,無非就是用炸藥將核材料擠壓增加中子密度到超臨界狀態而已,從各個渠道收集到整份資料應該不成問題。
  • 一枚原子彈爆炸波及範圍有多廣?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1945年8月,美國前後兩次在日本的廣島與長崎投下「小男孩」和「胖子」兩枚原子彈,結果直接促成了當時日本政府的投降決定。而事後兩地死傷之慘烈讓整個世界為之一震,這是核武器首次用於實戰,其威力之巨讓世界諸國在戰後紛紛上馬核試驗項目,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選舉——當今五大常任理事國都是具備成熟核打擊技術的國家。那麼,一枚原子彈的殺傷範圍究竟有多大呢?
  • 果殼:日本大地震原是核試驗?
    有 的說日本福島海域前幾年發生了很多次5.5~6級的地震,和原子彈試驗產生的震級相當;有的說3月11日的大地震是氫彈試驗造成的。令人遺憾的是「理由」中,沒有一個提到核試驗監測的核心問題:地震波。1996年,《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CTBT)最終達成一致,規定每個締約國承諾不進行核試驗爆炸或任何其他核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