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數 8128

2021-01-21 夏官營


  

第四個完美數:8128

 

智者畢達哥拉斯,2700多年前出生在愛琴海的薩摩斯島,活了80歲。

他是西方公認的「畢達哥拉斯定理」發現者,這個定理在中國稱為「勾股定理」。 但顯然, 勾股定理的面世,晚於畢達哥拉斯定理起碼300年。
 

畢達哥拉斯說:萬物皆數。他提出的最迷人的數字概念是:完美數

他說:數的完滿取決於它的因數(能整除原數的那些數叫做因數)。 

例如:12 的因數是1,2,3,4,6。
 

當一個數的各因數之和大於該數本身時,該數稱為 「盈數」。 所以 12 就是一個盈數,因為它的因數加起來等於16。 

當一個數的因數之和小於該數本身時,該數稱為 「虧數」。所以 10 是一個虧數,因為它的因數(1,2,5)加起來只等於8。 

 

最有意義和最少見的數, 是那些因數之和恰好等於其本身的數,這就是完美數。 數字6有因數 1,2,3,它就是第一個完美數。 所以有人聲稱上帝用了6天創造世界。 第二個完美數是28,因為1+2+4+7+14=28。 所以就有人觀察到月亮每28天繞地球一圈。

 

○ 當計數越來越大時,完美數就越來越難尋找了。

第三個是  496

第四個是  8128

第五個是  33550336

第六個是  8589869056

第七個是  137438691328

第八個是  2305843008139952128 

第九個是  26584559915698317446546926

15953842176

.........

完美數太少了,或者說太難找了。 到目前為止,人們藉助計算機,才勉強找到 47個 完美數!

 

完美數之所以完美,除了是它們的因數之和外,畢達哥拉斯還指出:所有的完美數還顯示出了另外一些美妙性質。 比如:完全數都是以 6 或 8 結尾的。

又比如:完滿數總等於一系列相鄰的計數數之和

  6=1+2+3

 28=1+2+3+4+5+6+7

496=1+2+3+4+5+6+7+……+ 31

8128=1+2+3+4+5+6+7+……+127 

.........

 

兩個世紀之後,大數學家歐幾裡得發現:完滿數總是兩個數的乘積,其中一個數是2的n次冪,另一個數是2的(n+1)次冪減去1。


還有人發現了這樣的規律——


最牛B的發現當然是這個:

我為什麼要取第四個完美數 8128 做為本文標題呢?  ...... 對嘍,她是我的大學班級編號。 我也不清楚尾數 8 是從哪一屆排列下來的, 反正我們二繫到了81級,就是 8128 大班唄。


相關焦點

  • Python識別完美數
    第一個完美數:6,第二個完美數:28,第三個完美數:496,第四個完美數:8128,第五個完美數:33550336,.......所有的完美數都是三角形數。例如:6=1+2+328=1+2+3+...+6+78128=1+2+3…+126+1273. 所有完美數的倒數都是調和數。
  • 完美的完美數
    完美的完美數                      黃倩     南京師範大學蘇州實驗學校 在古時候自然數「6」是一個備受寵愛的數,有人認為宇宙之所以這樣完美,是因為上帝創造它是用了6天的時間......其實,「6」是一個非常完美的數,與它的因數有著非常特殊的關係。
  • 完美數
    ,因為6的因子有1,2,3,巧了,1+2+3=628是第二個完美數,因為28的因子有1,2,4,7,14,巧了,1+2+4+7+14=28我們將這樣的數稱為完美數,它的所有因子之和正好等於它自身。定義完美數並不難,我們甚至可以將因子和大於自身的數稱為過剩數,而將因子和小於自身的數稱為虧數。找到完美數才是一個難事。尋找完美數的工作從2300+年前的歐幾裡得,他在《幾何原本》中提出了尋找完美數的方法。驗證一下。
  • 一顆璀璨的珍珠—魅力無窮的完美數
    其中舉世聞名的「完美數」(perfect number,又稱「完全數」和「完滿數」) 就是他們首先發現的。法國數學家和哲學家笛卡爾曾公開預言:「能找出完美數是不會多的,好比人類一樣,要找一個完美人亦非易事。」可見這種數既優美又稀少。
  • 趣味探究:三兄弟分餅與有趣完全數
    【指點迷津】 老師耐心地講了下面的一段話:「這個現象是與數學上的『完全數』分不開的。如果把一個正整數的所有約數(本身不算)加起來能正好等於這個數時,這樣的正整數就叫完全數。6、28都是完全數,再大一些的有496、8128等。
  • 認識完全數
    如果一個數恰好等於它的真因子(又叫「真因數」,即除了自身以外的約數)之和,則稱該數為完全數,又稱完美數或完備數。比如,6的約數為1、2、3、6,其真因子即為1、2、3,三者相加正好等於6,所以說6就是一個完全數。最早研究完全數的是公元前6世紀的畢達哥拉斯,他發現了6和28的數字特性——兩者都是完全數,並且他認為6這一完全數象徵著「完滿的婚姻、健康和美麗」。除了完全數,根據自然數與其真因數之和的大小關係,還有盈數和虧數。
  • 超級神秘的完全數,魅力無窮,千年不朽的探尋之旅
    這一尋找完全數的努力從來沒有停止。17世紀,法國數學家、哲學家、物理學家笛卡爾曾經公開預言:「能找出完美數是不會多的,好比人類一樣,要找一個完美人亦非易事。」歷史也證實了他的預言。完美數稀少而優美,所以被人們稱為「數論寶庫中的『鑽石』」。
  • 完美數:極具挑戰的數學難題
    而古羅馬天主教思想家聖•奧古斯丁卻認為,6這個數本身就是完美的,並不因為上帝造物用了6天;事實上,因為這個數是一個完美數,所以上帝在6天之內把一切事物都造好了。這使得完美數充滿了神秘的色彩,所以有些書籍稱之為「上帝之數」。
  • 數也要Perfect?完美數是個什麼鬼?
    這些數都有一些神奇的特性,因此科學家們賦予它們一個美好的名字—— 完美數。早在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數學家、哲學家畢達哥拉斯就發現了完美數的特性,他也是最早研究完美數的人,當時,他就已經知道6和28是完美數了。
  • 數也要Perfect?完美數是個什麼鬼?知力百科
    (本文出自《知識就是力量》雜誌2016年5月刊《極具挑戰的完美數》一文,作者:黃洪濤,原創作品,轉載請註明出自知識就是力量微信公眾號)完美這個詞一般都怎麼造句?這件事太完美了!這件藝術品堪稱完美~不過很少有人說數字完美的,今天知力君就來說說完美數是個什麼鬼?
  • 數軸,「數」與「形」的一次完美結合
    數概念的建立過程遵循實物、圖像、符號表徵三個階段。數軸正是從實物到符號表徵的一種過渡方式,可以稱之為半抽象。數軸是什麼?它是規定了原點,正方向和單位長度的一條直線。小學數系知識以自然數、正有理數為主,所以接觸的是數軸的正半軸,即數射線。小學階段雖然沒有正式引入「數軸」的概念,但在一年級教材中就有了數軸的雛形。
  • 這位天才發現了素數、完美數和親和數,證明三角形內角和是180°
    畢達哥拉斯發現了奇數,偶數,素數,合數,完美數,親和數和平方數。所謂的完美數是一個等於其所有因子之和的數字,例如6和28,因為6 = 1十2十3;28 = 1十2十4十7十14。後人甚至為親和數增加了不少的神秘色彩,讓親和數在魔法及佔星術方面有了廣泛的應用。
  • 這位天才發現了素數、完美數和親和數,證明三角形內角和是180°
    畢達哥拉斯發現了奇數,偶數,素數,合數,完美數,親和數和平方數。所謂的完美數是一個等於其所有因子之和的數字,例如6和28,因為6 = 1十2十3;28 = 1十2十4十7十14。後人甚至為親和數增加了不少的神秘色彩,讓親和數在魔法及佔星術方面有了廣泛的應用。但是親和數的條件太過苛刻,一直到兩千多年以後.第二對親和數(17926,18416)才由法國數學家費爾馬找到,費爾馬的朋友笛卡爾則找到了第三對親和數(9363584和9437056)。
  • 打斷技能疑似BUG確診遊戲設定|完美數和命中率刷新紀錄|一起來捉妖
    上期我們說了下完美球有個大佬,9W捉妖8W完美成就,91%的完美球命中率。可以說讓眾人驚呼,u1s1確實非常高的命中率了。但有人不服了,隨手甩給我兩張圖,一看他的捉妖數量和完美次數都在10W+我大概算了下78%的命中率,當然數據樣本基數越大,完美概率的難度就越大 。比如我建立一個新號,就丟一個完美球那就是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