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探索和月球探索相比,其實在難度上,根本不是一個級別的,看美國火星探索的歷程就知道。上世紀六十年代,美國就已經載人登陸了月球,現在半個多世紀過去了,人類還沒有登上火星,就連第一臺無人火星車,也是1997年才成功送上火星。而且隨後,美國又送上了兩個火星車,卻再次遭到失敗。
為了增加成功率,美國之後發射了一對雙胞胎火星車,並最終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他們就是2003年美國發射的機遇號和勇氣號。
之所以叫「雙胞胎」,是因為這兩輛火星車外觀和功能幾乎是一樣的。也由於他們是一樣的,所以第二個火星車的造價就便宜得多,只有第一個火星車的造價的一半。
同時,機遇號和勇氣號改進了97年首個成功登陸火星的火星車索傑納的登陸方案,也就是類似「安全氣囊」似的登陸方案,最終兩個火星車都成功登陸了火星。實際上,雙胞胎火星車的「安全氣囊」登陸方案,也成為了後來所有火星車最成熟的登陸方案。
之所以說機遇號和勇氣號大獲成功,還因為兩輛火星車找到了火星上曾經存在水的證據。機遇號在山上爬行了一段時間後找到了赤鐵礦在內的含水礦物質,它甚至在撞擊坑底部觀測到了水流淌過後的痕跡,這意味著也許今天火星地下依然可能存在液態水。而勇氣號著陸後打開攝像頭,面前就是一片基巖,且這些基巖就有曾被水深深磨蝕的印記。
此外,機遇號和勇氣號還破記錄的運行了很長時間。勇氣號直到2011年5月25日才結束探索任務;而機遇號則直到2019年2月13日才宣布結束探索任務。
總的來說,雙胞胎火星車既比兩個單獨的火星車更便宜,還能增加火星登陸的成功率,而且還曾經取得過重大成功。那為什麼現在中美都不發射雙胞胎火星車呢?
01.實際上,雖然兩個火星車是一樣的,但兩輛車的發射,並非「一箭雙車」,而是分開發射的,是兩個不同的發射任務。一個發射時間是2003年6月10日,另外一個是2003年7月7日。兩個火星車都是使用巨型三角洲火箭發射的,從發射總成本角度看,只是相比兩個不同的火星車成本比較低,但總成本還是比較大的。
02.使用雙胞胎火星車的很大原因,是為了增加成功登陸火星的概率,而現在「安全氣囊」登陸方案的技術已經成熟了,不需要再用兩個火星車增加登陸成功率了。
03.勇氣號和機遇號最重要的任務,其實是尋找火星上曾經存在水的證據,所以確實是登陸地點越多,發現證據的概率就越大。但現在已經找到火星上曾經存在水的證據了,就不需要再發射太多火星車了。
參考文獻:
01.《回顧丨勇氣號&機遇號的偉大曆程》科普中國
02.《勇氣號與機遇號的奇遇記》天文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