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0月19日電 馬來西亞《南洋商報》18日文章表示,2015即將落幕,明年的國際態勢有如黑森林,內情不明朗。肯定的是多面貌的板塊升起,角力、算計,沒有樂觀的成分。以往美國獨大,盤整全球的情況不再出現。美國總統明年底即將換人,2016年正值選戰狂熱期,角逐大位的政客照例展示肌肉,發表情緒言談。美國進入政治情緒不安定的時段。
文章稱,中東「蜂狂蝶亂」、歐洲風箏斷線等勢頭挑戰美國的神經。
俄羅斯「收回」克裡米亞地區後,再因利乘便,加入中東戰局,挫折美國。美國策動的「顏色革命」把中東和北非變為難民輸出地,歐洲面臨二戰以來的最大的社會危機。歐巴馬在接受難民問題上不作為。美國鎩羽。
文章說,挫敗後的美國很自然的傾向西太平洋尋找平衡。憑著美日聯動,日本自衛隊解禁,西太成為一哥尚有機會遊刃之地。
2016年沒有經濟亮點可以穩定情緒。國際貨幣基金在10月份發表了最新的《世界經濟展望》。下調幾乎所有國家的近期增長率。此外,世界經濟面臨的下行風險比幾個月前更為明顯。
資料圖:美國總統歐巴馬。 中新社記者 刁海洋 攝
中東芒刺在背
分析指,美國入侵伊拉克,剷除了薩達姆,軍事勝利但政治失敗;戰後伊拉克陷入內亂,加上美軍撤離,反而給恐怖主義提供了溫床。極端組織迅速崛起,恐怖活動立刻蔓延。
敘利亞大潰亂,各種實力參與打鬥。包含美國、沙烏地阿拉伯、土耳其、俄羅斯、伊朗和黎巴嫩的真主黨,此外,還有「伊斯蘭國」。
歐洲斷線風箏
此外,該文還表示,俄羅斯介入敘利亞,表面上是和西方合作打擊「伊斯蘭國」,其實是穩住俄羅斯在敘利亞唯一的中東軍事基地。俄羅斯打亂了美國陣腳,歐巴馬將背著中東芒刺,遺憾地離任。
分析認為,規模空前的難民潮衝擊歐洲大陸,追根溯源,美國帶頭策動的「顏色革命」是禍首。德國站了出來,以共主的狀態領導歐洲,美國則快閃,束手旁觀;歐洲像斷了線的風箏,逐漸和美國走遠。(蔡元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