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P2P的超級放貸人和債權轉讓模式會涉嫌非法集資問題?

2020-12-07 未央網

本文共字,預計閱讀時間

關於網際網路金融平臺的債權轉讓模式,根據最高檢公訴廳《關於辦理涉網際網路金融犯罪案件有關問題座談會紀要》的規定,「中介機構通過拆分融資項目期限、實行債權轉讓等方式為自己吸收資金的,應當認定為非法吸收公眾存款。」

根據該文件,通過債權轉讓等方式為自己吸收資金的平臺,就是一種變相自融行為,因此會涉及非法集資。

一、何謂債權轉讓?

從常理上看,債權轉讓是一個非常普通和常見的民法概念,即債權人通過訂立合同將債權的全部或部分轉移給第三人,第三人成為新的債權人。

而在P2P或者各類一站式網際網路金融理財平臺中,債權轉讓大概有三種行為模式。

第一種為平臺出借人,也就是債權人之間的債權轉讓,這種模式完全符合《合同法》等民法的規定,受其保護。

第二種則是平臺以外的第三人將債權或者收益權通過平臺轉讓給平臺投資人,還包括P2P本身作為超級債權人,將債權分拆後,轉讓給平臺出借人、投資人的行為。這種模式多見於金交所相關收益權、債權產品在P2P平臺的發售。這種模式性質較模糊,因為經常涉嫌收益權分拆,從而導致金交所的債權產品或者股權產品超過合格的投資者人數,進而導致種種合規、合法問題。

第三種,則是互金平臺的超級債權人模式。比如中介機構(P2P平臺或相關互金平臺)會設置一個超級債權人(往往是平臺法人或者親屬等等),首先以個人名義將資金出借給借款人,形成平臺實質對借款人的債權,之後平臺再將債權拆分成多份不同數額的債權後,通過平臺自身資源將拆分後的債權以各種理財產品的形式銷售給購買人,於是購買人成為中介機構的出借人。

也就是說,超級放貸人向借款人放款,取得債權後再按金額、期限打包錯配、小額分散吸引投資人。此期間,為了保證投資人能夠順利進場,超級債權人往往會承諾到期回購條件。

對於前面兩種債權轉讓模式,並不是本文討論的重點,第三種超級放貸人模式,才是本文討論的重點。從最高檢公訴廳的會議紀要來看,其所討論的「債權轉讓」,實際上就是這裡指的第三種。

二、為什麼最高檢會認為這種模式會涉嫌非法集資?

對於這種模式之所以會涉嫌非法集資問題(主要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這是其模式特點決定。

此前有觀點認為,這種債權轉讓模式會涉及期限和項目的分拆、錯配,從而形成資金池,因此構成非法集資。比如此中的債權拆分,一般分為金額拆分和期限拆分。

金額拆分即直接將原來的大額債權拆分為不同數額的小額債權,將一個大債權分成若干小債權分給不同的投資人;

另一種債權轉讓模式是期限拆分模式,期限拆分的動機是:

即以短配長,債權本身一年到期,債權人分成12個為期1個月的短期債權,此間可能還出現更複雜的資金拆分和錯配,投資人根據不同的需要購買、投資相關產品。

這樣做的後果,即大量的投資人所藉資金進入到平臺,形成資金池。

三、核心問題是拆分後面向不特定公眾轉讓、融資,而非資金池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這裡導致非法集資問題發生的,是債權被分拆轉讓的行為本身,而非形成資金池,即便不形成資金池,資金完全在各項目的託管子帳戶流動,只要前面的債權分拆轉讓行為發生,非法集資行為就已經完成。

要判定一個行為是否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我們只要看其是否面向社會公開宣傳,是否面向不特定公眾、承諾保本付息,沒有合法的資質或者許可。

我們可以看到,在這種超級債權人的債權轉讓模式中,表面上,其與普通民法保護的債權轉讓沒有區別,都是債權人(平臺),債務人(借款人)、第三人(出借人)的關係,但是我們會發現,其實這種模式和傳統的債權轉讓有個很不一樣的地方。

普通的債權轉讓模式中,債權人和第三人往往是因為存在合作、借貸、商業交往等等基礎民事關係而形成債權轉讓關係,債權人針對的債權受讓人對象,是特定的,而非是不特定的公眾。

但是在P2P平臺的債權轉讓模式中,超級債權人往往會把一個債權拿到手之後,分拆成100、200、300甚至更多個小單位債權,面向平臺廣大的網絡客戶進行「發售、發行」,這種面向公眾公開宣傳,面向不特定公眾轉讓債權,同時還承諾平臺回購、贖回的行為,直接就會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

四、資金池是不是問題?

而所謂債權進行期限分拆後,未到期的多個項目的資金會匯聚到平臺形成資金池,這個問題,是平臺作為超級債權人進行債權轉讓後的資產,其是否形成資金池,是平臺自身財務管理的問題,不能構成其是否構成非法集資的依據。這就好比,如果平臺不設置資金池,所有資金都全部根據期限和金額進入向項目對應的第三方帳戶,平臺的項目也全部真實,難道就不涉及非法集資問題了?

答案是否定的。是否涉嫌非法集資,關鍵問題在於債權分拆後,面向不特定公眾進行轉讓的行為本身就是非法集資、非法融資行為。

(本文為個人辦案研究和經驗總結,意在為司法實踐提供有價值的思考,行文倉促,如有錯別字和觀點疏漏,敬請指出和諒解。廣強律所曾傑非法集資金融犯罪辯護團隊寫於2019年7月19日,編輯:助理樂吾、沐夏)

[Source]

本文系未央網專欄作者發表,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網站觀點,未經許可嚴禁轉載,違者必究!首圖來自圖蟲創意。

本文為作者授權未央網發表,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網站觀點,未經許可嚴禁轉載,違者必究!首圖來自圖蟲創意。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首圖來自圖蟲創意。

相關焦點

  • P2P平臺投資者債權追索的法律指引
    (二)平臺因涉嫌刑事犯罪被刑事立案6月1日,北京市公安局海澱分局官方微博發布關於「愛投資」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的通報稱,海澱公安分局已在近日依法對安投融(北京)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愛投資)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開展查處,對公司執行長王某等12名犯罪嫌疑人依法採取刑事拘留強制措施,對實際控制人趙某霞上網追逃。
  • 反思P2P:從遍地開花到完全歸零|p2p|lendingclub|p2p平臺|網貸
    P2P交易模式誕生於歐美,本僅是針對特定範圍的小眾交易模式,然而在短短不到10年時間裡,在我國從遍地開花到一地雞毛,大量平臺涉及非法集資、詐騙等違法行為,導致居民財富流失,金融風險加劇,教訓慘痛。究竟P2P在我國出現了什麼問題?我們在下文從兩個角度探究,一是我國特有的P2P商業模式,二是P2P商業模式存在的本質問題。
  • 導演160億集資大案 黃賢優為何能隔岸觀火
    今天上午,*ST賢成債權人大會將在西寧市中級人民法院召開,119家債主將為清償比例與管理人激辯,而其他因擔保主體不是*ST賢成,未能列入此次債權申報的放貸人,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這次償債機會與自己擦肩而過。  從2012年6月廣西梧州事發,到深圳、廣州債權人陸續報案,再到今年5月,*ST賢成被申請破產重整。一年時間裡,債務黑洞非但沒有收斂,反而持續放大。
  • 非法集資套路多,律師教你防範妙招
    新手往往能夠獲得較高的收益,但投資者加大投入後會慢慢出現虧損的情形,在平臺的建議下操作或者採用自動跟單的模式也會出現這樣的情形。 利用「傳銷模式」發展客戶 部分外匯平臺以「互助理財」的名義,發展下線,按層級返利的方式不斷吸引新投資者加入,這種模式涉嫌傳銷。
  • 廈門叮咚錢包:集資詐騙罪還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饒金祥律師
    作者:饒金祥律師 福建方與圓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廈門市公安局2019年8月22日通過其官微發布《警情通報》稱,2019年7月1日廈門市公安局思明分局已對「叮咚錢包」理財平臺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依法立案偵查。
  • 任澤平:短期我國P2P爆雷風險較大
    P2P在我國的發展長期處於監管真空,很多打著金融創新服務實體經濟的名義,一度淪為非法集資、金融詐騙工具,模式異化,需深刻反思,加強監管和規範。P2P網貸在中國被異化,缺乏監管,很多淪為龐氏騙局。當投資者需退出時,需在平臺上將債權轉讓給下一個投資人方可退出,如果短期無法轉讓債權,則繼續持有,平臺作為交易撮合者不存在資金鍊壓力及擠兌風險。
  • 權威部門起底非法集資十大陷阱
    同時,對嫌疑人採用何種手段,忽悠市民上當受騙進行了重點清查,查清了行騙方式和返利模式,為案件定性提供了依據。 打擊非法集資,帳目是重點,這直接關係到為投資市民挽回經濟損失,相關部門第一時間將全部帳本予以封存,組織專業人員進行審計核實。
  • 潛伏在農民合作社名義下的非法集資
    ,一些不法分子開始利用或者自行成立農民合作社,以吸收社員的形式,開展非法集資活動。所吸收的資金多用於非法放貸、還本付息,或被集資人揮霍轉移。 例如邢臺市辦理的三地農民合作社非法集資案,此案涉及16個省市,非法集資80個億,集資參與人員超10萬
  • 浙江梁珠鳳集資2.5億案續:資金能否追回成焦點
    事後,債權人才知道,梁珠鳳在樂清虹橋鎮的一個紅綠燈路口被另一輛汽車接走。自此後,債權人們再也無法聯繫到梁珠鳳。第二天,部分債權人作為受害者,向台州市公安局路橋分局報案。台州市公安局路橋分局向本刊記者介紹案情進展時稱,從6月13日開始接到部分群眾反映,梁珠鳳解付有困難,6月16日立案偵查,警方初步判斷這是一起非法集資案件。
  • H網非法集資、傳銷詐騙模式曝光,被抓或跑路,投資人傻眼了!!!
    根據H網內部資料,對其推出的HHH全球首創雙動態雙靜態內外循環模式,進行整理,保持原汁原味。  通過閱讀,可以發現,H網本身是一個騙子網站,宣稱在境外註冊,沒有任何從事金融證券的資質,卻在國內辦公,並向國內用戶用數字貨幣進行融資,從事數字貨幣的發行和交易,涉嫌洗錢、詐騙、非法集資、非法經營、非法證券交易等近十種犯罪行為。
  • 非法集資案中業務輔助人員是否犯罪,這七類人員不能一刀切判有罪
    私募基金或網絡貸款平臺的具體業務輔助人員,在被認定為涉嫌非法集資時,通常被追究刑事責任的具體情形有哪些呢?今天我們匯總了個別業務輔助人員被以非法集資追究刑事責任的相關情形。1.貸款端人員承擔刑事責任的情形所謂貸款端人員基本上也就屬於資產端的人員,這類人員通常對外具體進行放貸業務,並不直接參與吸收資金的業務。這類資產端人員被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主要是基於其參與了公司運營的具體決策或實施,。對放貸資金的來源明知且故意,對放貸資金來源於不特定公眾與宣傳理財募集資金的方式方法是明知的,至於其具體負責放貸只是單位內部的具體分工問題。
  • 安陽一非法集資案件兌付完結
    安陽一非法集資案件兌付完結 2020-12-02 18: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網貸天眼每周聚焦:和信貸涉嫌非吸被立案調查央行摸底線上聯合消費貸
    7月30日,處置非法集資部際聯席會議組織召開2020年防範和處置非法集資年中工作座談會,會議要求,要積極穩妥推動網貸風險處置出清。中國人民銀行近期下發了《關於開展線上聯 合 消費貸款調查的緊急通知》。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銀行除了要上報聯 合 消費貸的餘額、利率、不良率之外,還要單獨匯報與螞蟻集團合作的「借唄」、「花唄」的相關數據。
  • p2p全部清零,投資者的回款問題不解決,後果將會怎麼樣?
    我國的 P2P 融資模式,主要是以「拍拍貸」為代表的「平臺模式」;以「人人貸」為代表的「擔保模式」;以陸金所為代表的「混合模式」。「平臺模式」不涉及融資擔保行為,風險相對較低一些。但該種 融資模式在我國受到「擔保模式」及「混合模式」的衝擊,處境較為艱難。目前為止,我國的 P2P 融資模式以「混合模式」為主。
  • 立業貸陳偉峰:打破車貸領域「超級債權人」模式 實現信息、資金流...
    據了解,「超級債權人」、又稱為「超級放貸人」模式,在P2P行業野蠻生長過程中普遍被各個平臺採用,在該模式中,超級放貸人向借款人放款,取得相應債權,再把債權按金額、期限打包錯配、小額分散給投資人,並承諾到期回購債權。
  • P2P信息中介屬性偏離、中立幫助或共犯從屬的犯罪問題分析
    其行為就具有「非法性」特徵,屬於非法集資,滿足條件的,可能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和集資詐騙罪。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網絡借貸平臺涉非法集資案件中,並非所有的欺詐型集資行為均構成集資詐騙罪,只有當集資人以非法佔有為目的、運用欺詐方法進行非法集資,才會被依法認定為集資詐騙犯罪。是否具有非法佔有目的,是正確區分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和集資詐騙罪的關鍵。
  • 公安部開通非法集資登記 涉案P2P平臺再添49家
    【財新網】(記者 吳雨儉)繼9月10日公安部在其官網「非法集資案件投資人信息登記平臺」上批量開通了多家P2P平臺投資登記入口後,9月28日,公安部又新增了49家非法集資案件平臺,其中包括愛錢幫、合力貸、花果金融、火球網、禮德財富、新聯在線、雅堂金融、中融投等等。
  • 為什麼這麼多人推薦?
    那麼問題來了,鯨魚寶為什麼會這麼火呢?它到底有哪些吸引人的魅力?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一下。首先先來科普一下鯨魚寶究竟是什麼?鯨魚寶是廈門吉才神金融信息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旗下鯨魚金融打造的一款寶寶類活期理財產品。年化收益超過6%,一元起投,隨存隨存。
  • 【高法速遞】以山東案件為例,帶你了解非法集資犯罪
    本文在對案件整體情況及大量案例分析的基礎上,針對非法集資案件的特點,從資金需求、投資需求、市場監管、宣傳引導等角度探討了非法集資案件高發的成因,重點分析了集資參與人的訴訟地位以及權利保障、涉案財產追繳和處置、共同犯罪被告人的定罪處罰、違法所得的追繳以及退賠、刑民交叉相關問題的處理等幾個審判實踐中較受關注且亟待解決的問題,並結合相關司法解釋和審判實踐經驗,提出了具體對策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