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醫生這個職業,不管是在哪一個世紀,都是格外受人尊重的,社會地位都是非常高的,很多人對於學醫也是滿懷著憧憬和尊敬。而想要成為一個合格的醫生,也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成為醫生之前,需要在大學裡面學好基礎知識,也要進行實際操作。大家都知道,醫學生都要上解剖課,這堂課比較側重實踐。不知道大家是否好奇,上解剖課時用到的「屍體」,是哪裡來的?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首先一個來源就是遺體捐贈,這也是目前大部分醫學院獲得屍體的主要來源。在經過死者家屬的同意後和籤字後,遺體就會被用於解剖或者是製作標本。醫院首先會對屍體進行防腐處理,然後送到醫學院,或者進行器官切片。
還有一個來源就是死刑犯的遺體。多年前,屍體標本的來源主要就是這個。罪犯在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後,被執法部門執行死刑後。如果他們的家屬會來認領,那麼就會被家屬帶回去。但是大部分情況下,死刑犯的家屬都不願意去認領他們的屍體,所以這些屍體就會被拉到醫院院裡面,用於醫學生們進行實驗。不過,隨著時代的進步和法律的完善,如今這種獲取屍體的方法,已經被淘汰了,基本上不會再使用了。
還要一種來源就是非正常死亡或是無人認領的屍體。這些屍體一般都是街頭流浪漢或是一些乞討者,他們死去後聯繫不到家屬。在經過公安機關的批准,醫學院可以將這些屍體拉回去。
作為一個醫學生,面對屍體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對於普通人來說,可能會覺得很懼怕,但是要作為一個合格的醫生,這是必須要去克服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