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生上解剖課時用到的「屍體」,是哪裡來的?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2021-01-10 網易

2020-10-14 07:38:21 來源: 子秋說娛樂

舉報

  導語:

  醫生這個職業,不管是在哪一個世紀,都是格外受人尊重的,社會地位都是非常高的,很多人對於學醫也是滿懷著憧憬和尊敬。而想要成為一個合格的醫生,也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成為醫生之前,需要在大學裡面學好基礎知識,也要進行實際操作。大家都知道,醫學生都要上解剖課,這堂課比較側重實踐。不知道大家是否好奇,上解剖課時用到的「屍體」,是哪裡來的?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首先一個來源就是遺體捐贈,這也是目前大部分醫學院獲得屍體的主要來源。在經過死者家屬的同意後和籤字後,遺體就會被用於解剖或者是製作標本。醫院首先會對屍體進行防腐處理,然後送到醫學院,或者進行器官切片。

  

  還有一個來源就是死刑犯的遺體。多年前,屍體標本的來源主要就是這個。罪犯在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後,被執法部門執行死刑後。如果他們的家屬會來認領,那麼就會被家屬帶回去。但是大部分情況下,死刑犯的家屬都不願意去認領他們的屍體,所以這些屍體就會被拉到醫院院裡面,用於醫學生們進行實驗。不過,隨著時代的進步和法律的完善,如今這種獲取屍體的方法,已經被淘汰了,基本上不會再使用了。

  

  還要一種來源就是非正常死亡或是無人認領的屍體。這些屍體一般都是街頭流浪漢或是一些乞討者,他們死去後聯繫不到家屬。在經過公安機關的批准,醫學院可以將這些屍體拉回去。

  

  作為一個醫學生,面對屍體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對於普通人來說,可能會覺得很懼怕,但是要作為一個合格的醫生,這是必須要去克服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醫學院上解剖課時,「屍體」是從哪裡來的?說出來你或許不相信
    說起醫學,很多人都是抱著敬仰的態度的,因為在這一行想要做出點成績來,是要付出比常人多很多的精力,有時候甚至連膽識也是一條不低的門檻!為什麼這麼說呢?就比如解剖。這個解剖可不是說的小兔子小老鼠的解剖,而是人體解剖。到這裡有些人不禁要問了,醫學院每年「解剖」的屍體,都是從哪來的?
  • 耶魯醫學生陷「屍體猥褻門」,你在解剖課上這樣做過嗎?
    耶魯醫學生陷「屍體猥褻門」,你在解剖課上這樣做過嗎?負責保管年鑑的John Hay Whitney醫學歷史圖書館館長Melissa Grafe表示,醫學院並非每年都會出版年鑑,但藏品中的確包括20世紀末到21世紀初的年鑑,其中許多都有一個固定部分,就是醫學生第一年在解剖學實驗室中的照片。
  • 醫學生們以後上解剖課,竟然要使用這樣的屍體...
    對於醫學研究而言,會需要很多的人類的遺體、或是動物屍體等才能做足手術的練習。當遺體不足的時候,也會造成醫療研究以及練習上的困難。不過「Syndaver」這個近乎人體、擁有完整器官還有肌腱的解剖教具要來解決這個問題了!(同時也會帶給你很多晚上的夢魘。)
  • 「上解剖課的屍體是自己帶還是學校發?」
    解剖課,職業認同感的開始解剖學是現代醫學的基礎課程。剛開始醫學理論課學習的時候,對於自己是醫學生的概念還不是很強烈,直到上了解剖課。從看書背骨頭肌肉的名稱開始,到真正上手摸骨頭,最後拿手手術刀,在瀰漫著福馬林味道的狹小解剖室裡真刀真槍的解剖屍體,我終於從心底認同了自己的醫學生的身份。
  • 醫學院上解剖課用的屍體是什麼地方來的?說出來你都不相信
    可是在上這門課的時候,學生都會好奇老師所拿的這個物件是真屍體的還是模型?如果是真的屍體,那這些屍體都是從何來?渠道1:無人認領的屍體無人認領的屍體,多為流浪者或者醫院裡一直無人認領的屍體,如果學校想領會屍體利用授課,可以向公安相關部門提供申請,申請同意後學校即可將屍體領會學校進行處理。
  • 舌頭很長的動物,它們都喜歡把舌頭放在哪裡?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本文章已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舌頭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器官,沒有了舌頭我們不能說話,不能夠品嘗到食物的美味,而舌頭對於動物來說也是十分重要的,很多動物就是通過舌頭來覓食的
  • 探訪醫學院屍體解剖課:屍體前師生默哀三分鐘
    實驗師從屍體保存館裡取出3具用塑膠袋包裹的屍體放在案面上,供學生解剖實驗。  記者觀察的小組是局部解剖頭部實驗,解剖用具是小割刀和鑷子,有一些備用的長砍刀,但本次實驗用不著,實驗師稱是用來割大器官的。「在解剖之前,老師和學生都要對著屍體默哀致敬3分鐘,表示對那些獻身醫學事業的崇高者致敬。」人體解剖學系主任丁炯教授說。
  • 開啟傳染病屍體解剖實驗室新篇章——P2+屍體解剖實驗室落戶武漢
    符合相關要求的生物防護水平的屍體解剖室為何一室難求?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病理科盧德宏教授認為運營成本投入大,平時利用率不高是屍體解剖室短缺的原因。而社會上醫患關係的日趨緊張、醫學人文教育普及的不到位都是屍體解剖數量減少、屍體解剖室逐漸廢用的原因所在。
  • 醫學院解剖的屍體,都是從哪兒來的?看完又漲知識了!
    醫學院解剖的屍體,都是從哪兒來的?看完又漲知識了!醫生作為救死扶傷的人,一直讓我們對於他們總是有一顆敬畏之心。相信大家在上網的時候,也經常可以看到一些大學裡學醫的學生,在上實驗課的時候解剖小白鼠的畫面。醫學作為一科非常神奇的學科,一直都有著一種奇怪的力量。
  • 印度的牛地位有多高,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大家好,我是啊塵,我又帶大家來說印度了,說起印度可能大家也不陌生了,在印度這個神奇的國度,很多人活著還不如動物呢。比如牛,牛在印度是一種神聖的動物,自古以來牛被稱讚為「勤勞勤奮」的存在,牛是很有靈性的動物,印度人對於牛的信仰是前所未有的,就算是牛大大咧咧的走在大街上也不會有人去宰殺它們。
  • 「醫學生的幽默」讓解剖圖看起來一點也不恐怖(圖)
    「醫學生的幽默」讓解剖圖看起來一點也不恐怖(圖) 原標題: 記者看到,在一張張潔白的紙張上,學生們用細膩的構思,精湛的技藝勾畫出展現浪漫愛情、生育繁衍等方方面面的解剖圖,頗具趣味。
  • 甘肅醫學生手繪解剖圖「醫藝碰撞」(組圖)
    中新網蘭州12月12日電 (記者 崔琳 魏建軍)神秘細膩的頭骨、精巧神奇的心臟、緊緻有力的肌肉、半邊肉體半邊骨架的「卓別林」、用心彈唱的女性骷顱……近日,甘肅中醫藥大學的醫學生們手繪百餘幅人體解剖圖參賽,藉助醫學與藝術碰撞的火花,提升自身專業素養。此次比賽,由該校書畫攝影協會發起,先後收到160幅作品,其中17幅作品獲獎。
  • 醫學生的第一堂解剖課:向「無言老師」鞠躬後想哭
    醫學院學生上解剖課,就是這樣的狀態。9月19日,山東青島一所大學臨床醫學專業大三的同學們,上了他們入學以來的第一堂局部解剖課,這也是他們第一次見到完整的「大體老師」(遺體)。與其他課程不一樣,上課前,同學們會向遺體默哀1分鐘,然後集體鞠躬。有同學告訴作者:「遺體也是老師,我們對遺體心存敬畏。」
  • 40位大體老師一半是成人 他們的「休息室」就在屍體庫
    在廈門醫學院,每名大一醫學生都會上一門課———《人體解剖學》,為他們授課的是兩位老師———實驗教學老師和大體老師。  大體老師,也就是遺體捐贈者,又被醫學生尊稱為「無語良師」。大體老師們雖不說話,卻用自己的軀體為一屆又一屆的醫學生傳授豐富的人體基本知識,在另一個世界推動著人類醫學的進步。
  • 說出來你可能都不信
    很多北方的孩子在來南方之前,從沒想過蟑螂不僅個頭很大,還可以飛。比起用蟑螂藥,當很多人看到蟑螂的時候,第一反應一定是拿起拖鞋,鼓起勇氣上前把蟑螂拍死。但是實際上,這樣的消滅蟑螂的方法是錯誤的。今天小編就來和你聊聊,說出來你可能都不信。首先,蟑螂本身是喜歡吃腐臭的食物的,連同伴的屍體也不放過。
  • 鬼故事:午夜圍觀師兄解剖屍體,發現被解剖竟是自己!
    每天跑自習室太多熟人見到了也不行,比如說你想好好背些知識點,你就得大聲讀出來啊;再比如你想好好地看看些知識點,如果你是在圖書館或者自習室,你的視線,哦不,我的視線就絕對會被隔壁的異性物體牽引過去。    綜上所述,想要複習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 網紅冒充醫學生進解剖樓拍大體老師,網友痛批:沒有底線!
    有醫學生稱這名號稱自己有百萬粉絲的男主播多年來一直出現在醫科大學各處,以醫學助教、中醫學、口腔學前五十學生的名義,拍攝抖音並上傳至網絡,學生們一直有意見,但是沒有在社交平臺宣揚此事。  直到最近放出的視頻中顯示他潛入解剖館,並拍攝了一些有大體老師出現的視頻。
  • 網紅「扮醫學生進大學解剖室擺拍」,校方回應
    11月24日,在某短視頻平臺擁有百萬粉絲的博主澤一鋒,因近日連發多條含「醫學生」話題的短片,且畫面內容涉及大連醫科大學解剖室內不被允許拍攝的場景,引發網友關注。其中一條題為「#醫學生 我們從不看恐怖片、直接上解剖課就行!」的短片,因出現博主手持疑似器官標本儀器的畫面引起網友質疑。後經網友仔細辨認,「扒」出拍攝地點為大連醫科大學解剖室。「確實是在我們學校拍攝的。」25日,一名大連醫科大學的在校學生告訴紅星新聞記者,澤一鋒的視頻中曾出現機能實驗室4樓的引導牌,與該校的樓層引導牌一模一樣。
  • 揭露宇宙丨埃默裡·史密斯解剖外星屍體的工作 89
    他去哪裡?哦,他有膝蓋問題。他要去做物理治療。你懂的。所以下了命令,他們知道發生著一些事情,但是在某種程度上,他們也必須合理化我的走開:讓他離開這裡吧,讓我們去接手他的工作,基本上是解剖未知生物的組織。那就是吸引我的地方,我只是痴迷地在做這些事情。
  • 走進人體解剖課:專業的態度是對大體老師最好的感恩
    醫學院16級學生張心愉說,老師在第一節解剖課時,會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同時也告訴學生不必探聽大體老師的生前經歷。他們所要做的,就是足夠的尊敬和嚴肅,不以獵奇的心理看待。同時盡己所能,以專業的態度進行解剖,不辜負大體老師的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