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土豪希望能夠把人類的大腦數據上傳至電腦之中,以此達到永生...

2020-12-05 界面新聞

網際網路巨頭們往往把目光投向研發新的智能設備或者新的社交網絡應用上,不過一位俄羅斯富豪顯然想得更遠,他希望能夠把人類的大腦數據上傳至電腦之中,以此達到永生不死。

這位富翁名為迪米特裡•伊斯科夫,他的豪言令人震驚:「在接下來的三十年內,我能讓所有人永生不死。」

這樣的宣言看起來有些大言不慚,但這位35歲的年輕富豪並不把它看成一個玩笑。他對離開商業世界投身這項對人類有著深遠意義的事業中有著十足的信心,他說:「我對這個計劃有著百分之百的信心,它一定會實現——否則我根本不會考慮著手去做。」

不過,人類真的能把自己的意識上傳到電腦中麼?如果這一設想能夠實現,它一定能夠讓人類再次飛躍——但留給伊斯科夫試錯的時間其實並不多。

 「如果科技得不到長足的發展,我在35年之後就會死去。」伊斯科夫略帶哀痛地說。至少從現在來看,死亡是不可避免的命運,人類身體上的細胞會隨著自己的衰老而喪失活力,自我修復能力越來越差,我們必不可避免地會患上心血管疾病或是其他的病症,有大約2/3的人類最終因此身亡。

而這也正是伊斯科夫在他正當年之時把自己的一部分財產花在研究「永生」事業之上的原因。他希望用最尖端的技術發掘人類大腦的秘密,並將人類大腦中的「數據」存儲到電腦之中,並最終將人類從脆弱的軀殼中解放出來。

 「我的最終目的是把一個人的人格完全轉移電腦之中。」他說。

出生在1980年代蘇聯的伊斯科夫,從小就喜歡將不可能的事情變為可能。在懷念自己童年之時,伊斯科夫的興奮仍然不減:「我小時候希望成為一名太空人,這樣我就可以遨遊在太空之中。」一本科幻小說讓他有的關於「永生」最初的遐想,他說道:「在書中,主人公吃下了一顆可以讓他永生不死的藥,最終飛升到太空,圍繞地球做軌道運動。這時候我就想,要是我也能永生不死,我會做些什麼事情呢?」

把人類大腦搬遷到電腦裡的宏偉藍圖,看起來同樣只是科幻小說中的幻想。但是在伊斯科夫旗下的2045計劃工作的神經科學家藍道爾•科內博士卻不這樣看。他本人曾經在波士頓大學的大腦與記憶研究所供職,對於外界的嘲諷聲嗤之以鼻。

 「一切證據都表明,把人體大腦的數據轉移到電腦上並非不可能——難度或許很大,但同樣有成功的機率。」他說道,「在2016年的今天來看,這種設想或許有點不現實,但你不能說這不可能,它非常科學。」

藍道爾的自信並非毫無理由,一項尚未得到解答的,關於大腦運作方式的神經科學研究就與此有關:人類的大腦大約有860億個神經元,這些神經元把人類的細胞連接在一起,並通過電信號把信息傳達到身體各處——這種運作方式就像波浪一樣,通過神經元與細胞的「波動」進行信息傳輸。

即便如此,大腦如何產生思維,仍然是科學研究中最為神秘的話題之一。哥倫比亞大學的神經生物學家,拉法葉•於斯特這樣說道:「我們現在面臨的挑戰,是搞清楚細胞是如何通過物理層面的波動,把人體器官的狀態與我們的精神世界產生關聯的?我們的思想,我們的感受,我們的記憶是如何產生的?」

而現在很多神經科學家發現,從電腦入手,是解碼這個難題的一把鑰匙——如果把人類的大腦當成電腦來看的話,很多事情會更簡單。確實,神經系統與大腦有非常多的相似之處,大腦基本的運作方式是這樣的:將外界接觸來的信息(即感知),通過各種各樣的計算輸出為其他人能夠接受的信息(即行為)。如果大腦的這種運動模式能夠被追溯,那麼大腦中存儲的數據就可以被上傳至電腦中,這就意味著,某個個體人類的人格同樣可以被存儲在電腦裡面。

上述看法是維吉尼亞州簡妮利亞研究園(Janelia Research Campus)的神經學家肯•海沃茨博士提出的,他在研究中標記出了老鼠大腦的運行規律,而這項研究為他尋找把思想上傳電腦的途徑提供了靈感。肯相信標記出神經連接組(大腦中神經元的連接方式)是整個研究的關鍵,雖然沒有直接證據,但他堅定地認為神經連接組中存儲著令人類能夠生活於世的所有關鍵信息。 「我的電腦,與所有人的電腦一樣,硬碟上信息是通過電路的開閉,數字1和0來表示的,同樣的信息傳達到另外一臺電腦上並不會有很大變化。人類的大腦也應當是以同樣的機制運作的。」他說,「神經連接組就是人類大腦裡的硬碟,我並不是特別在乎自己的神經連接組是放在人類的軀體裡還是放在一臺普通的電腦裡。」

不過他同時也是一個現實主義者。肯說道:「遺憾的是,我們距離標記出人類的神經連接組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即使要完成果蠅大腦的神經連接組圖譜,都需要1到2年的實踐。把研究對象從果蠅換成人類的話,以今天的技術來看,要完成人類神經連接組的標記,簡單說來,不大可能。」而這一理論還有另外一個難題需要突破:即使我們能夠把人類大腦的真正布局搞清楚,想要把人類的意識上傳,還需要把每個神經元每一刻的活動都解讀完畢才行。

關於這點,伊斯科夫倒是可以得到一些在他意料之外的協助:目前,美國政府正在開展一項資金龐大的神經科學研究項目——腦計劃(Brain Initiative),這也是世界上目前最重要的一項神經科學研究計劃。腦計劃致力於解決一系列包括阿茲海默症在內的人類大腦疾病,拉法葉•於斯特本人就參與這一項目的分支,負責研究人類大腦內神經元的活動方式,或者說,神經元產生電信號的方式。他說:「我們希望能夠測量出每個神經元每一刻的狀態,但很多人認為這是天方夜譚。」

如果按照這樣的方式的話,成本要比完全標記出人類神經連接組要簡單一些。在於斯特尚未披露的一項研究中,他完成了一項壯舉:他構建了一個名為「九頭蛇」的神經系統,並且用圖像忠實地呈現了這個神經系統中數千個神經元的實時活動,雖然這一神經系統構造非常簡單,但它代表的東西並沒有看起來那麼簡單。「這個東西的完成令人激動」他說,「不過,用幾分鐘來講清楚它到底意味著什麼並不現實,即使對於科學家來說,這種神經系統呈現出來的東西,也是一門你完全不了解的外語。」

在15年的時間裡,於斯特希望能夠標記並說明小鼠大腦皮層所有神經元的活動。在這場艱苦卓絕的工作,最終是為了閱讀並解釋人類大腦的活動方式。

他補充說:「假設你的大腦是一臺數字電腦,那麼如果你想把存儲在大腦中的記憶解讀出來的話,就先得把這些細節『下載』下來。腦計劃的研究,就與人類記憶信息的『上傳與下載』有關。」

不過,伊斯科夫的設想有人不同意,米格爾•尼古萊,杜克大學最為優秀的神經科學專家之一就有不同的看法。他認為,人類大腦的活動自有其複雜性,很多人們所表示出來的狀況事實上是不能夠被「複製」的。

 「你不可能把直覺進行編碼,也不可能把人的審美觀念進行編碼,愛或者恨,這種情感也不是單純的電訊號。」尼古萊這樣說道,他本人目前正致力於發明用於輔助癱瘓病人行走的,思維控制的外骨骼,「人類情緒的產生並不是有跡可循的,數位訊號也不能完全展示人類複雜的情緒。如果不能把這種情緒表達出來,那麼將大腦信息轉換成數據的算法肯定是有問題的。」

於斯特本人現在離確認大腦和電腦的工作機制還有一定距離,更不用說把人類的大腦數據複製到機器裡了。但是,正因為神經科學家們至今不能確切的解釋大腦的運作機制,也不能確定人類的思想到底能不能被提取並複製,於斯特本人基於以上的情況,希望社會能夠開始考慮這樣一個嚴肅的問題:如果伊斯科夫的願望得以實現,人類究竟將如何面對?

 「理論上來說,神經科學方面新的技術突破,能夠加深我們對大腦的理解,這也就意味著理論上來說,把思想上傳至電腦將成為可能。」於斯特說,「進行相關研究的科學家有義務進行超前思考。」

人類思維的上傳同樣具有著極大風險。

 「如果你把你自己的想法複製一份,並且把它存儲在不同的容器裡面,原則上來講,你就製造了一份你思想的克隆體」於斯特補充說,「這個議題相當複雜,因為它涉及到了人類的根本問題:我們為何是人類。」

而伊斯科夫則更加樂觀,他表示說:「但事情對人類有益,只要是能幫助到別人的事情,就應該去做。」

不過,伊斯科夫的說詞並不能完全打動於斯特,倫理道德對後者來說是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他說:「將人類的思維上傳到電腦中絕對是最危險的議題之一,人們應該慎重地討論,並無時無刻保持深思。」

最後,伊斯科夫提出了自己對未來的暢想:「或許就在這幾個世紀,我就可以擁有好幾個身體了。一個要發生太空裡,另一個則要以全息影視之類的方式存在,我本人的意識則可以隨時切換到不同的身軀之上。」

人類歷史之上,大約有1070億人在我們之前死去,永生不死從來都是亙古不變的話題。隨著我們對大腦的理解不斷加深,我們最終會知道伊斯科夫的宏偉藍圖會以怎樣的方式成為現實——或者,它會成為無數白日夢中的一個。

(翻譯:劉言蹊)

· · · · · · · · · · ·

想要獲取更多有意思的內容,請移步界面網站首頁(http://www.jiemian.com/),並在微博上和我們互動,調戲萌萌噠歪樓菌→【歪樓-Viral】(請猛戳這裡)。

你也可以關注樂趣頻道的微信公眾號【歪樓】:esay1414 

相關焦點

  • 俄羅斯億萬富翁的「全息永生」計劃,預計30年內將大腦上傳至電腦
    【導讀】俄羅斯億萬富翁德米特裡 · 伊茨科夫(Dmitry Itskov)想把自己的大腦上傳到電腦上,這樣他死後就能以全息圖像的形式繼續生活。俄羅斯億萬富翁的「阿凡達」之夢 伊茨科夫希望在未來的三十年,自己能夠成為變成這樣一個不朽的全息化身。
  • 超人類主義:將大腦上傳電腦獲得永生
    而現在有了一個名為超人類主義(transhumanism)的新概念,它相信科學家將提供人類進化的未來方式,突破現有生理形式的局限,實現超人類主義的夢想。超人類主義最不可思議的方面便是它認為科技將改變人體狀況,一個人的思想可以轉換成數字數據,並「上傳」到一個非常強大的計算機裡。這使得你可以生活在一個無限的虛擬體驗世界裡,並獲得永生(前提是有人記得備份並不關機)。
  • 大腦在電腦裡永生不可能:上傳的只有記憶
    超人類主義(transhumanism)又被稱為超人文主義或超人主義,是一項國際性的文化智力運動,認為科學能夠為人類提供一種未來派的方式,使人類超越目前的身體形態,並實現各種超越性的夢想。或許在超人類主義者心目中,改變人類狀態最激動人心的技術方式莫過於將人的思維轉化為數位化的數據,再「上傳」到一個無比強大的電腦上。
  • 25人預定意識上傳服務,人類真的能實現永生?
    矽谷33歲億萬富翁山姆·阿爾特曼付了 1 萬美元(約 6.3 萬人民幣)「買兇殺人」,而這個被殺害的對象卻是自己
  • 大腦意識上傳雲端得永生?你可能想多了
    雖然長生不老這種美好的願景幾乎不可能實現,但如今,隨著網際網路、雲計算和人工智慧等前沿技術的發展,圍繞思維永生的相關研究不斷引得眾多科學家關注。比如在身體死亡後,講人的大腦意識上傳到雲端,進入一個虛擬的世界,是否能像一個真實存在的人,能夠通過電話或視頻通話與現實世界中的親人保持聯繫?這種未來的可能性就稱為思維上傳,也就是在「數字來世」中繼續維持一個人的思想意識。
  • 人類永生計劃提出8年了!4個階段已完成幾個,能實現永生嗎?
    2012年,人類首次提出以「永生」為目標的高科技研究計劃,該計劃又名「阿凡達計劃」,並且在當時就已經有超過100名科學家加入,目的就是為了實現「永生」,至今已過了8年的時間,該計劃實現人類的永生比較特別,相當於是把人類思維移植進機器身體中,以實現長生不老,也就是說人類的思維長存,但是身體做不到,是要進行分離的。
  • 將大腦意識上傳雲端,實現思維永生,你願意嗎?
    雖然長生不老這種美好的願景幾乎不可能實現,但如今,隨著網際網路、雲計算和人工智慧等前沿技術的發展,圍繞思維永生的相關研究不斷引得眾多科學家關注。也許就在不久的某天,我們真的可以將自己的思維上傳至雲端,而獲得永生。今年上半年,一部新的影視作品 UPLOAD (上載新生)就將我們帶入一個奇怪的雲端 「 來世 」 。
  • 將大腦意識上傳雲端,實現思維永生,你願意嗎?-虎嗅網
    雖然長生不老這種美好的願景幾乎不可能實現,但如今,隨著網際網路、雲計算和人工智慧等前沿技術的發展,圍繞思維永生的相關研究不斷引得眾多科學家關注。也許就在不久的某天,我們真的可以將自己的思維上傳至雲端,而獲得永生。
  • 30年後人類將以全息形態實現永生
    2011年俄羅斯媒體大亨德米特裡·伊茨科夫發起了一個驚人的「俄羅斯2045」計劃,又稱「阿凡達計劃」。簡單說該計劃是將人類意識轉移到非生物載體上,以延長生命,甚至最後實現「永生不死」。伊茨科夫希望在未來的三十年,自己能夠成為變成這樣一個不朽的全息化身。
  • 人類永生計劃若進入第四階段將顛覆以往
    關於死亡一直以來都是人類揮之不去的夢魘,在漫漫歷史長河之中,我們用盡了一切手段來實現對生命的延長。 從古至今,無論我們處於哪一個歷史階段,人類對於永生的追求,好像從來都沒有停止過。在世界上許多文明的神話傳說之中,都可以找到關於死亡和永生的記載。而人們為了達到永生所做出的嘗試則更是數不勝數。
  • 科學家想把人腦上傳到電腦
    據國外媒體報導,這是一個直接從一部科幻小說中拿出來的計劃,或許是一個使人永生的方法。舊金山一位發明人公布了他要將自己的大腦上傳到電腦的計劃。這位科學家希望,他能夠將人腦複製為一個機械系統。蘭德爾-科尼表示,這個系統的關鍵是一個「基質獨立頭腦」(SIM)。
  • 上傳「意識」,獲得永生?
    他所謂的「奇點」,是指非生物智力大大超越所有人類的智力,從而促成 「人類才能的顛覆性劇變」。並預言「奇點」會在2045年到來,那年他97歲。也就是說庫茲韋爾覺得自己有希望在百歲之前迎來人類的永生。普林斯頓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的承現峻教授則認為:「上傳意識也許永遠無法實現」。
  • 上傳「意識」,可得永生?
    他所謂的「奇點」,是指非生物智力大大超越所有人類的智力,從而促成 「人類才能的顛覆性劇變」。並預言「奇點」會在2045年到來,那年他97歲。也就是說庫茲韋爾覺得自己有希望在百歲之前迎來人類的永生。普林斯頓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的承現峻教授則認為:「上傳意識也許永遠無法實現」。
  • 25人預定「意識上傳」服務,這將是大佬們的永生之道?
    現在Nectome希望將這個技術拓展到人的大腦保存,不過身體健康的人並不在他們執行服務範圍之內。因為最終目標是「意識上傳」,所以他們需要保存的是新鮮的大腦,但這又必然導致死亡,因此這項服務只有當人處於生命終末期時才能夠執行,而且需要在允許物理輔助自殺的地方,否則將是違法的行為。
  • 肉體凡胎終歸土,將大腦意識上傳雲端,實現思維永生,你願意嗎?
    雖然長生不老這種美好的願景幾乎不可能實現,但如今,隨著網際網路、雲計算和人工智慧等前沿技術的發展,圍繞思維永生的相關研究不斷引得眾多科學家關注。也許就在不久的某天,我們真的可以將自己的思維上傳至雲端,而獲得永生。今年上半年,一部新的影視作品 UPLOAD (上載新生)就將我們帶入一個奇怪的雲端 「 來世 」 。
  • 【探秘】人類到2045年將實現永生?
    其三,雷·庫茲韋爾推測,2045年,非生物智能的創造力將達到巔峰,超過今天所有人類智能總和的10億倍。屆時在技術的幫助下,人類將實現永生。馬克·扎克伯格前不久宣布,將捐出個人持有的Facebook股份中的99%,推動全球三大挑戰的解決,其中一大挑戰就是攻克疾病。
  • 專家稱2045年可將人類大腦意識上傳計算機—新聞—科學網
    目前科學家最新提出「超人類主義」概念,認為2045年人類大腦意識可以上傳到計算機,實現人類數位化永生。
  • 未來人類可能會以此方式來延長壽命
    在未來的某一天 ,人類有可能達到永生的狀態,我想了一下,大概會有以下兩種方式1.人類的DNA就像一個資料庫一樣,在未來的某一天,人類有可能把我們某個人的DNA數據導入一張晶片,在通過人工智慧模擬這個人生前的愛好、興趣、性格,在把這些數據導入有DNA信息的晶片,再把這張晶片插入電腦,這樣人就可以以電腦人的形式存在,當自己在思念這個死去的人的時候,我們只要打開電腦就能見到他
  • 大腦所承載的意識,上傳意識到網絡空間獲得「永生」,可能嗎?
    不過就目前為止,人類對於大腦的研究一直沒有停止過,其中最熱門的研究就是如何把人類的意識上傳到網絡空間,這樣讓一個人以精神意識狀態從而獲得永生。小編的個人想法是,意識是一種什麼也不知道的物質存在的,意識是存在的,但必須是大腦還存活的情況,意識才會出現,也就是說大腦作為載體承載著每個人的意識,那麼這個載體如果出現了損毀,人類自己建造了一個載體,那能夠獲得「永生」嗎?
  • 趣談俄羅斯大亨德米特裡·伊茨科夫的永生計劃
    科技可以讓人類更聰明,更健康,更長壽。有人甚至期待通過研究「永生技術」讓自己長生不老。2012年3月,俄羅斯大亨德米特裡·伊茨科夫提出了一個「永生計劃」(阿凡達計劃)。該技術希望通過把人類思維移植進機器身體內,以實現長生不老。當被記者問及「你是瘋了嗎?」